摘要:初中体育要实现每个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就必须采取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措施,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关键词:初中体育 分层教学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256-01
传统体育教学,按照“四统一”模式,用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评价制度进行。这种“齐步走”、“一刀切”的观念,显然无法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有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阻碍学生个性发展之嫌。在提倡“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今天,分层教学就解决了传统不能因材施教难题,能让学生在个性发展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我的最佳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初中体育教学实践,谈谈日常教学中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分层设置学生达成目标
随着学生生长发育的加快,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也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上。我们在分层教学前,必须科学分组,从硬件上做好分层施教准备。在分组时,我们要根据多种因素,不能仅凭学生体育成绩,要从多方考虑,可以将学生按一定比例分层,如基础层50%、发展层40%、拓展层10%。但要注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比例时刻都会随着学生的提高而发展变化,是动态的,没有固定的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进步,提高成就感,享受到体育学习带来的乐趣。例如在教学“男子1000米耐力跑”时,我制订了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为:学习1000米耐久跑的基本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做到动作正确,快慢节奏适度,控制好呼吸节奏,鼓励学生当极点出现时增强毅力,做好应变处理等要求。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A、B、C三级分层目标:A、对于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我严格要求,提出高标准,满足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B、对于身体素质中等、运动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求能达成1000米跑考核成绩,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进动作,争取优秀;C、对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较差、依赖性强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争取能基本完成练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自身素质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目标,消除了学生上长跑课的恐惧心理,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性,实现了自身学习需求。
二、优化教法实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对不同学力层次学生开展不同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分层设置目标,分层选择教学方法。把大班额化整为零,以相同学力学生构建一组,实行因组施教。这样,才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由于组间人员不同,学情不同,实现目标的教学方法也应不同。因此,教师在体育课堂分组教学中须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组的学习需求。为此,教师要妥善处理好“吃不饱”和“吃不了”的关系。为了让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能力差的学生“受得了”,就要求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对较好学生则比较强调学练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发展提高性,而对合格生则以“巩固性练习和应用性练习”为主,而对有待提高的学生则应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复习性练习、巩固性练习。
三、分层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的理念,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分层施教的教学方法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促进不同学力层次学生获得帮助、获得成功。因为在现阶段,教师进行分层施教时,不可能对全体学生同时进行,只有分组安排,让不同的组开展不同的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学生学力层次相当,出现的问题也大致相同,学生就可互相帮助,相互纠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篮球交叉突破教学上的分层练习,各层之间的学习是需要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合作互助的。小组内同学相互学习,相互指出,就把老师一个点的指导化作了多个点的相互指导了,特别是C组同学动作技能学习欠差,所学的内容往往不能及时、轻易地掌握,这时A组同学就来指导和纠正,他们在帮助中既提高自身技能,又获得了成就感,同时也实现“兵教兵、兵强兵”的目的。
四、多元评价助推分层开展
分层教学目的是使每个学力层次学生都能获得发展,都能获得学习成就感,享受到学习快乐。“应试”教育“一刀切”的评价体系显然不能适应层教育模式。我认为,只要学生达成自身既定目标,获得了主动发展和提高,都应该拥有完成任务的喜悦和快乐。所以,我们的评价要分层进行。为了激励学生发挥更大主体作用,我们还要采取多元机制,让每一点进步和闪光都能获得表扬和赏识。特别是后进生,我们更要采用鼓励性评价,只要这部分学生达到了为他们设定的力所能及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如接力跑能接上棒、跳山羊能跳过去、滚翻能滚过去、一千米能跑完全程等,教学就给予充分的肯定,热情的鼓励和表扬,使他们真正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产生强烈求知欲。
总之,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只有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措施,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论文作者:张海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学力论文; 目标论文; 都能论文; 体育论文; 因材施教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