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21世纪华文诗歌研究的新局面——2001’国际华文诗歌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诗歌论文,新局面论文,研讨会论文,世纪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20世纪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海内外对华文文学尤其是华文诗歌的研究不断深入,已 经取得了累累硕果。为了加强中国文学研究界与世界文学、文化的联系,开创21世纪世界华 文诗歌研究的新局面,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中国韵文学会共同主办 的“2001’国际华文诗歌研讨会”,于2001年10月18日至22日在美丽的江城芜湖召开。来自 海内外的4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以新的学术视域,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深入研讨 世界华文诗歌的历史、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走向,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一、对20世纪世界华文诗歌的整体观照和综合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华文诗歌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表层的研究多,深层的研究少 ;诗人诗作评论的多,探讨发展规律与诗体特征的少。因此,加强对世界华文诗歌发展过程 的历史性描述,探索其内在发展逻辑线索,对20世纪世界华文诗歌的整体观照和综合性研究 ,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蓝海文(香港著名诗人)将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分为13个阶段: “白话诗”时期;“自由诗”时期;“浪漫派”时期;“新格律派”时期;“象征派”时期 ;“现代派”时期;“普罗诗派”和“民族诗派”时期,“新诗歌”和“七月诗派”时期; 抗战时期;国共内战时期(政治性大于诗的本质的消沉时期);两岸时期(现代派的狂飙时 期);回归时期(70年代);新古典主义时期。这13个阶段的划分,大体以时间为顺序,以诗 歌的流派、创作倾向为依据,以每个阶段的诗歌刊物为透视点,点线连接,13个阶段贯串起 来,就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的道路。对这13个阶段,他又进一步概括为三个时期:一 、新诗的草创(尝试)时期,草创期的“白话诗”为中国诗歌增加了崭新的自由诗体,但尚无 技巧可言;二、新诗的过度(实验)时期,从“自由诗”至“回归时期”,横的移植的实验, 引来晦涩不通,导致诗本质的丧失。三、新诗的建设(创造)时期。这一时期是在蓝海文提出 《新古典主义诗观》、《二十四大联相律》,进一步创立《新古典主义五大诗法》和《意象 论》,完成《新古典主义诗学》整套诗学理论而开始的。他认为《新古典主义诗学》是经过 尝试和实验之后,创建的纯正的中国的“新诗学”。姜涛(北京大学博士)从胡适对“诗”的 构想谈起,认为从20年代开始,成仿吾、闻一多、梁实秋、穆木天等人就开始从各自角度, 对初期白话诗作过严厉批评,后来梁实秋断言:当时大家注重的是“白话”,不是“诗”。 其实,初期白话诗的实验者们并非只关注白话的工具价值,而对“诗”的美学特征也作过与 后人有所不同的构想。胡适是以泛文学的立场来构建早期新诗观念的,其诗学理论除了“作 诗如 作文”、“言之有物”外,还包含了“具体性”、“逼人性”的审美理想。姜文着重考 察了早期新诗人对“诗”的构想与“文学”观念的转变之间微妙的对话关系,从而揭示新诗 历史 的某种基本张力。张秉政(淮北煤炭师院教授)对中国大陆当代新诗发展作了梳理,认为中国 大陆当代新诗写作有三种形态,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的主流写作 :颂歌——阶级——政治工具;二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群体写作:宣言——群体——回归 艺术;三是90年代的个人写作:个体——自白——回归本位。罗振亚(哈尔滨师大教授)对后 朦胧诗作了整体观照,认为后朦胧诗是由边塞诗派、生活流诗派、史诗、部分校园诗和“第 三代诗”两大版块构成。前者完成了朦胧诗走进自我后的走出自我和主观情志与物象重新统 一的过程,后者完成了走向人自身生命存在状态的顿悟与袒露。两者不约而同地实现了向生 命本体的内向性转移。他重点从两个层面阐释了“后朦胧诗”的诗学价值。其一是“生命感 性革命”。认为朦胧诗代表着人本质形态的社会属性,而“自我的戏谑反讽”、“黑色幽默 似的荒诞”、“把丑推向缪斯的圣殿”、“品味死亡和人类的寂灭”、“性意识风暴的席卷 ”为审美表征的“后朦胧诗”,则体现着对人本质的心理和生理属性的回归。在某种程 度上动摇了理想主义、集体主义和禁欲原则支撑的价值观念,因此功不可没。其二是“事态 结构艺术”。他认为“后朦胧诗”消解意象,在抒情策略上呈现出“反诗的冷抒情”、“自 觉的口语化”以及“事态和叙述的强化”三大异变,由此形成的事态结构艺术对新诗具有突 破性贡献。不仅颠覆了意象艺术,拆解了深度文化模式,开发了叙述性语言的再生潜力,构 成胡适以来新诗语言的又一次革命,而且更本质地接近了人类生存状态本身,在审美意义上 背 离和超越了朦胧诗。黄万华(山东大学教授)对美华诗歌作了历史管窥,认为美华诗歌在美国 本土渐成气候甚至蔚成大观,是在60年代一批颇有诗名的台湾诗人定居美国,成为美籍华人 之后。他们置身于美国文化环境中,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压力和诱惑,也受到了西方现 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诗风的包围,但他们始终保持着清醒,保卫着诗艺术的独立性,这是美 华诗歌具有生命力之所在。80年代后的美华诗坛,聚集起更多元的艺术力量,孕蓄起勃勃生 机;90年代的美华诗歌积几十年探寻的蓄势,在大势走向上明显取“中和”的价值尺度。方 维保(安徽师大副教授)考察了海外华文文学的话语历程,认为海外华文作家离开原乡,走入 一个与中华民族差异巨大的文化场境之中,从而进入了一个与所在地区和民族逐步融合的过 程。这样的融合过程使他们必然要走一条由强调自我创作的民族性,到强调写作的跨民族性 ,最终走向完全本土化的心灵与话语历程。
二、21世纪世界华文诗歌发展走向
在回顾20世纪华文诗歌创作和研究的基础上,与会专家学者更关注21世纪世界华文诗歌的 发展走向问题。杨义(中国社科院教授)在开幕式上的讲话,除了肯定本次学术会的意义外, 还对中国诗学精神、中国诗歌的生命力作了热情赞扬,他认为中国诗歌,无论是大陆的、海 外的,都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中国自古称为诗国,诗国的精神靠诗传, 诗国的文化因诗而美。关于新诗怎么作,他认为要在充分吸收外来营养的同时又不失中国的 优势。中国体是最美的诗体。只有将当代世界诗和古典浓厚的中国诗学资源、诗学经验最完 美地结合起来,诗歌才会有实质性进展。比如艾青,他接受过西方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等的 影响,但他写出来的还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诗。所以现代诗的发展应该探索如何将西方现 代诗、西方精典诗歌与中国语言的魅力、诗味结合起来。
蓝棣之(清华大学教授)针对当前诗歌受到的普遍的责难的情况,从八九十年代诸多令人眼 花缭乱的有关论述中,挑选、介绍和分析了其中六种诗歌写作可能性,试图演绎出新诗走向 :王 佐良提出的现代主义之后的浪漫主义写作;周伦佑等提出的“非文化”写作;于坚提出的本 真、原初、原在写作;王家新提出的诗歌自身的不断重写与变通;欧阳江河提出的超越于边 缘话语与中心话语、英语与汉语之上的经典写作。他认为90年代后期诗坛出现的旁观者 难以索解的论争,反映出在诗处边缘的情况下,重新寻找艺术方向的苦闷和执着。龙泉明( 武汉大学教授)在对20世纪诗歌发展总体描述的基础上,对新世纪诗歌的存在与发展持乐观 态度。他认为诗是最高的艺术,有艺术存在,必有诗存在,艺术不会消亡,诗也不会消亡; 诗歌是重感兴、重体验、重品味的艺术,对陶冶人的性灵,平衡内心,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有 特殊意义,因而现代社会、现代生活,不能没有诗;诗坛的现状虽日显沉寂,但仍有许多诗 人在做着卓越的努力,诗的黄金季节,一定会到来!
吴开晋(山东大学教授)在总结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的基础上,对21世纪华文诗歌发展走向 作了前瞻性的描述,认为进入21世纪后,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文化交流的更加拓展 ,大陆新诗、台港新诗、海外华文诗歌在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中出现更多相同的因子,同时 ,又有不同的侧重。在内容上,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关注、对战争与和平的关切,对恐怖主义 的忧患,对大中华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的改善的投视将更为鲜明。此外,对传统文化中积极 因素的认同,也将成为共同讴歌的主题。在创作方法上仍将是多元化并存,诗人们将依据不 同的艺术倾向和美学爱好有不同的侧重。在诗体形式上也将是多样化的。自由体、半自由体 、格律体、新古体、散文体、格言体的多种诗体形式将竟放异彩。方然(新加坡著名诗人)认 为世界华文诗歌应以“四化”为取向,“四化”之一:诗歌形式“立体化”,借由现代科技 产品及电脑之协助,把文字(包括简繁体、翻译)、声音(包括朗诵、吟唱)、色彩(包括诗人 的样貌、生动的插图或录象),甚至配乐(包括华乐、西乐)熔为一炉,使诗歌变成“声、色 、艺、文”兼备的“多媒体文类”,以流传百代后世。“四化”之二:诗歌题材“球籍化” ,诗歌与传媒、科技衔接、交汇,不仅是形态上的、界面式的,更应该是本质上的、内聚式 的。“地球村”概念的提出,为华文诗歌“球籍化”拓展出丰美的壤域。“四化”之三:诗 歌语言的“拓新化”。面对当今各种新事物、新名词、新思维、新典故等泉涌而来,华文诗 歌语言必须创新,但“贪新”不能“厌旧”,华文诗歌语言的传统与创新之间的互相作用与 彼此辅成,仍是一个基本原则。“四化”之四:诗歌内涵“跨界化”。华文诗歌早就有文学 体制内的“跨界化”,比如中唐以降,诗的散文化趋势而后成就了宋词的产生和发展。方文 提出当今所要求的是文学体制外的,如对科学、哲学、生命源起、宇宙奥秘等等领域之“跨 界”渗透与求索。有马敲(日本著名诗人)对今后的诗的传达方法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诗 人用自己的话痛快淋漓地表达现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用各种各样的贴近自己生活的灵 活的语言和方法去创作反映活生生的现实问题;要探求诗与孩子的结合点,这不单是指从大 人的立场出发考虑对孩子的管理,而且是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重新考虑写诗,诗人要从自 我封闭的空间走出来。
三、对世界华文诗歌创作的个案研究
世界华文诗歌创作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新的诗人诗作不断涌现,诗歌批评如何跟上诗歌创 作的形势,及时总结华文诗歌创作的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华文诗歌创作。代表们对华文诗 歌创作的现象及诗人诗作也作了深入研讨。王一桃(香港著名诗人)结合自己创作的《热带诗 钞》,谈了诗歌创作的经验:生活给他创作以灵感;思想给他作品以灵魂;语言给他诗歌以 灵性。谢昭新(安徽师大教授)论析了荷兰华文诗人池莲子的诗,认为她的诗的主体意象始终 离不开土地、母亲以及自然风情,在主体意象的歌咏中体现真、善、美,凸现人生味,呈现 诗人的人格精神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她的诗处处充满着生活欲和情感流,是生活,是情感 ,是人性美,是人情美。王宗法(安徽大学教授)评介了菲律宾华文作家柯清淡的乡愁诗,将 其乡愁诗分为两个层面:一为乡情——对故乡、祖国不绝如缕的眷念之情;一为乡思——对 于海外游子及其后代身份归属、情感走向的忧思。象柯清淡诗中的情与思在第一代华侨中带 有普遍性,所以乡情、乡思大抵成了海外华文创作的基本主题之一。吴尚华(安徽师大副教 授)对台湾现代诗回归浪潮中涌现的青年诗人渡也的诗歌创作进行了考察,认为《落地生根 》和《最后的长城》两部诗集是他诗歌思想和艺术新变的重要标志。前者取材诗人的日常生 活体验,在对立和矛盾的生活事象中展开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冲突,在对当下现实人生的 忧患和批判中寄寓了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后者取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历史情景 的重现和写改中,阐释传统人文精神以印证当代情怀。艺术上由早期精巧奇异的意象结构转 向具有写实意味的事象结构,以口语化的书写力避抽象叙述和直接铺陈造成的两极化偏失。 张应中(安徽师大)批评了70年代出生的诗人创作现象,认为他们是以群体面貌崛起于诗坛, 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游离,没有充分挖掘这一写作资源;他们的诗歌成为生活表象的罗列,诗 歌语言完全追求叙述化的效果。他们进一步发展了第三代诗人的后现代精神,谈不上“诗歌 革命”。陶保玺(淮南师院副教授)将当今诗歌批评现状分为5个层次:教材式、随笔式、学 院式、整合式、诗哲式。前四种各有特色和弱点,第5个层次是具有创造性的高品位的诗歌 批评。
四、诗学观念和研究方法的更新
世界华文诗歌2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二是观 念和方法不断更新,其中包括整体研究观念的更新和统计学方法、比较文化方法的更新等。 本 次会议在观念方法的更新上有了突破性进展。席杨(福建师大教授)引用西方修辞主义批评理 论评价海外华文文学,认为海外华文文学的修辞形式有三种特点:(1)情感的伦理化指的是 诗歌的生成过程始终指向一种伦理化趋向。比如海外华文作家中前一代诗人与后一代诗人大 不相同。后一代诗人写作是给自己看的,而过去一代诗人是写给别人看的,他们希望自己的 修辞性与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修辞性产生一种共鸣。他认为现在不需要共鸣,而恰恰需要 的是不共鸣。(2)时空中心化,指的是在海外华文文学作家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中心意象,这 个中心意象就是所谓的“根”、“大陆”、“文化历史存在”,他们自觉地加深着这种意识 。(3)修辞性在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中的变化。这不仅是文化的变化,更是一种语言由非本体 到本体的转化。赵小琪(武汉大学博士)将1953~1980年的台湾现代诗放置在中国文学和世界 文学的双重格局中,借助于伊格尔顿的整体性阐释视野进行观照,认为无论是20世纪西方文 学,还是20世纪大陆文学和台湾文学,都与现代性问题紧紧地纠缠在一起。由于受到独特的 政治和经济以及文学环境的影响,台湾现代诗与大陆现代诗的发展形态呈现了一种差异性: 大陆现代诗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断断续续的“跳跃式”形式,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则象西方现代 主义诗的发展一样,形成了一个具有连续性的波澜的运动,是稳定而又连续的。但它们在发 展形态上也有共同之处:即对中西不同文化视野的融合当成了现代诗现代性追求的目标。税 海模(乐山师院教授)对宗白华的“境界层深创构”理论作了深入分析,认为宗白华的成功经 验,对理论界关于中国现代诗学、中国现代文论的建构具有一定的指导、启迪意义。石兴泽 (聊城师院教授)以实证的方式谈了他对当下诗歌缺乏诗意、脱离生活的不满与困惑。徐伟锋 (现代文学馆副研究员)以诗人的情感气质提出了反对现代诗歌写作中的大众化诉求。杨四平 (安徽师大)以“换位思考”作为研究世界华文诗歌的一个策略,来消解把大陆华文诗歌等视 于世界华文诗歌的观念。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此次会议是一次开拓创新的会议,为建构21 世纪世界华文诗歌发展的蓝图,尤其是在经济文化日趋全球化的时代,为建构世界范围内的 完整的华文文学的体系,加强中国文学界与与世界文学、文化的联系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