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三个主题与战略重点选择——兼论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论文,发展中国家论文,大开发论文,中国西部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2.1;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67(2000)06-0073-07
一般认为,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公平与效率。实际上,这只是发达的一元经济的发展主题;对于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就是发展本身。所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三个主题:发展、公平和效率,由此可以建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框架。本文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为例,阐述经济发展主题的转换。
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三个主题
在西方经济学中,效率是生产问题,对应于一定资源、市场经济机制条件下的最大产出,政府在市场失灵时进行“矫正”,保证市场稳定运作;公平是分配问题,而且是在市场上与生产过程同时完成的,政府出于分配平等的考虑,通过干预影响分配或进行再分配。但是,也有一个基本的矛盾,就是效率和公平的目标有时是矛盾的,强调平等的公平分配,会降低效率和产出。经验表明,对贫穷阶层收入转移的再分配方案将使国民收入总值在低水平上分配,这就是奥肯定律[1](pp.1256~1261)。为促进这两个方面目标的实现,建立了很多的调整机制和政府干预工具,这成为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政府管理经济的指导。公平和效率基本涵盖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题,在公平和效率之间进行选择构成发达国家管理经济的基本框架。
但是,这个分析框架不能简单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不仅生活水平和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力严重不得其用,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2](pp.2~7)。加之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新独立的、革命胜利后的或者战争之后的国家,不仅迫切要求提高一般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迫切要求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正象中国经济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所说:“发展是硬道理”。在这种条件下,发展的议题应运而生。这里的所谓发展,是指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发展,从低收入阶段向中高收入阶段的发展。这个发展任务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同于发达国家。忽略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的迫切课题,只在公平和效率的框架内评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本身就不符合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发展是迫切的和前提性的:为了发展,不仅暂时会放弃公平的考虑,有时还要牺牲效率。经济发展的目标可能放在对发展带来最直接效果的增长速度上,而忽略另外两个方面。“首先,政府推动经济增长,并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居民的福利,有时甚至主要是为了增加和炫耀国力,以及为了它的统治。”“第二,资源可能主要用于投资,以获得进一步增长,这样大部分的消费利益被向后推迟了。”“第三,收入和消费可能增长,但其全部或大部分利益却被那些已经相对富裕起来的人获得了”[3](pp.64~65)。例如,教育投资对发展中国家是重要的,也最能体现公平原则。但是,在低收入水平上,国家财力有限,投资于国计民生重要产品的生产更加迫切,不得不挤掉教育投资,只有等到这些经济问题基本解决之后,才能向教育投资倾斜。由于强调甚至过度强调通过快速经济增长实现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收入差距扩大等社会矛盾。也有的国家产出虽然快速增长,但有相当一部分无补与国计民生,而是国民经济的虚耗,社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发展经济学家对此持批评意见,认为这是“没有发展的增长”[2](p.10)。但是,简单的批评与事无补,考虑到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迫切性的现实,建立一个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良好框架,用于指导和评价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可能更有意义。处于不同文化传统、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其经济发展任务和发展道路不同,在选择发展战略时,往往表现为发展、公平、效率及其组合的不同选择。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空间
经济发展的三个主题及其不同组合,构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空间,包括3种单一战略和3种组合战略(见表1)。根据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经济体制、发展需要、收入分配状况等,可进行不同的选择。如果说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那么这个框架应该是对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贡献。政府的职能首先是选择经济发展战略,并在条件变化时,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相应调整,而没有必要将任何发展战略上升为意识形态而顽固地遵循。下面择要阐述每种战略的意义。
表1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空间
经济发展的主题 发展 效率公平
发展
“增长第一”战略 行业或地区优先发展战略
落后地区的开发战略
效率
行业或地区优先发展战略
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市场体制和宏观调控
(矫正效率)战略 (协调发展)战略
公平
落后地区开发战略 市场体制和宏观调控缩小差别(强调公平
(协调发展)战略 目标)战略
^(一)实行计划化的“增长第一”战略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的起点和道路不同,如果政府不做计划、不干预,很可能永远维持与发达国家的边陲—中心关系,发展不起来;而政府的干预,首先是将发展的目标放在第一位,为了促进发展,宁可牺牲公平,忽视效率。“增长第一”战略的实施,往往与计划体制相表里,追求增长的效果而忽视效率,在微观经济层次上造成“计划体制下的管理目标谬误”[4],在宏观经济层次上导致粗放型经济增长。
强调“增长第一”战略,可能导致忽视效率和产生分配不公平的结果,给以后的经济发展留下新的问题。但是在这一阶段,有效率的发展并不能够成为发展最需要和最重要的,所以“增长第一”的战略就成为一定时期和条件下的客观需要。过去,人们批评这种战略时,或者指出对效率的忽略,或者指出造成的不公平分配结果。从我们的分析框架看,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可能都是存在的。在经济发展条件改变后,要适时地实施新的和能够对“公平”或“效率”进行矫正的战略。发展中国家大都实行过“增长第一”战略,但是经济发展效果好的国家的特点在于能够及时调整,不长时间地单一推行这种战略。
(二)矫正效率战略 是指通过经济改革和建立市场体制,依靠市场机制配置经济资源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战略。强调“增长第一”战略,往往与实行指令性计划相联系。一般地讲,发展中国家往往认为基于过去的文化传统,强调发展或者公平就能促进经济发展,但实际不是这样,发展中国家早晚要走上市场化改革的道路。因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粗放增长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时,强调经济计划化,在“增长第一”战略下,曾对经济发展比如建立国民经济基础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或者效率机制,经济发展普遍遇到困难。前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经济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90年代推行经济自由和市场体制。新中国建立不久,就将缺乏效率的问题归因于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数量和质量的不协调,并从70年代末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但是直到1994年才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到1996年才提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明确了依靠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进行效率方面的矫正。
改变重视增长而忽视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进入有效率的经济增长时期,可能会加剧公平问题。因为在计划化增长时期发展较好的人群、行业、地区,可能又在市场条件下受益。原有的差距没有解决,新的差距又形成和扩大了。
(三)以缩小差距为主、强调公平的战略 是指以分配平等为目标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战略,它很可能对效率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根据国家赖以建立的政治经济原则,根据政治形势的需要,发展中国家在某些时期往往需要实行这一战略。例如在革命成功之后,为实现“革命”的承诺,这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战略;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在总体上是重视经济增长目标的,但是在一些时期强调地区差距的缩小和地区之间的平衡,忽视了而且实际上影响了整体国民经济发展,实际上也是推行一种公平战略;在城镇职工中实行统一的工资制度,目的是缩小差距,也是一种公平战略。但这种战略缺乏激励作用,很可能对效率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四)行业或地区优先发展战略 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遵循经济效率原则,利用计划的手段选择经济基础好的地区或者带头的产业部门重点投资,以实现经济发展,是强调发展和效率主题的优先发展战略。韩国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根据克拉克定律(注:克拉克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他认为:经济发展了,那么GNP中制造业(第二产业)所占份额将首先持续提高,之后逐渐降低;农业(第一产业)份额持续降低;而服务业(第三产业)的份额将持续提高。这被称为“克拉克定律”。其政策意义在于:贫穷国家要发展经济,首先必须依靠工业化,特别是发展制造业。),制定了以制造业为中心,并配合电力、石油化学、钢铁、水泥、化肥等五大国家基本原料生产的发展计划。这种战略的推行和成功,甚至使韩国坚信“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领导人能够正确地选择投资项目,那么彻底铲除贫困的战斗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5](序言;前言p.9)。中国在进行“七五计划”时,划分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将东部作为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前沿,国家投资、吸引外资等经济政策向东部倾斜,试图加快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发展,从而带动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一种地区优先发展战略。
(五)开发落后地区战略和增加低收入阶层收入战略 在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无论是在市场体制之下发展和形成的地区经济发展格局,还是实行地区优先发展战略之下的地区经济格局,不仅地区差距产生明显的公平问题,而且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形成消极制约。在国家财力许可的条件下,为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从而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协调发展,需要推行落后地区开发战略。当经济发展明显受制于低收入阶层的有效需求时,国家实行增加低收入阶层收入的政策,也能够同时达到既解决公平问题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开发落后地区和增加低收入阶层收入的战略与公平战略有所不同:前者是一种组合的战略,既有利于公平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经济发展;后者是单一的战略,其目标只有解决公平问题而可能忽略发展问题。
(六)协调公平和效率的战略(市场体制和宏观调控相协调)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进入发达的“一元经济”之后,开放的市场体制基本建立,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的地区间经济资源流动和配置基本完成,收入差距表现为市场条件下的公平问题,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解决经济发展中市场失灵带来的效率和公平问题,战略目标是二者的协调。严格说来,这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不存在“二元经济”问题,经济发展与效率是同一的,效率是经济发展。因此,发达国家的经济问题只有两个,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保证二者协调下的经济运行,解决市场失灵带来的效率和公平问题。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远比发达国家政府面临更复杂的问题和承担更多的职能。(1)在实施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是不同的。当强调效率目标时,往往与市场取向的改革相联系,缩减计划的范围,建立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强调发展和公平的主题时,都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而且,战略之间的转换也需要政府积极主动作出选择和转变自身的职能。(2)发展中国家即使实行市场化的经济改革,也不是自然发生的市场化过程,而是政府推进的市场化过程。在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的选择上,计划具有更大的空间。(3)发展中国家政府缺乏管理经济的知识和经验,却面临经济发展的三个主题和远比发达国家大的经济发展战略空间。所以,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规模可能比发达国家的大一些;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政府调整中的不确定性更强一些,风险及失误也可能多一些,对此应该给予客观地认识和评价。
三、中国地区发展战略的评析和展望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人文条件差异较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银行曾在一份对中国经济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就象一个世界[6](p.5)。因此,制定适宜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发展、效率和公平的主题尤其明显和突出。根据上文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三个主题和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框架,下面对中国50年来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做一分析和评价。
(一)改革开放以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实行的是以地区间平衡(公平)为目标的内陆地区重点发展战略,这虽然对改变过去地区严重不平衡的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脱离了发展和效率的主题,片面强调了公平目标下地区之间的平衡,并且促成了国家整体上“增长第一”战略下重复建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
解放以前,我国经济的区域布局很不合理,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占国土12%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重工业主要集中于东北,轻工业主要集中于上海、天津、广州等少数大城市,广大内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没有近代工业。解放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为改变旧中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格局,国家注意发展内地经济,对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予以扶持,将一半的建设资金投向内地。同时,沿海发达地区上交较高比例的财政收入,而对中西部财政入不敷出的省市给予财政补贴。国家计划部门将全国划分为6个经济协作区,设想建设“不同水平各具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农轻重比较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7]。基于战备和国防的考虑,1965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确定了建设“三线”(注:所谓“三线”是相对于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而言的,主要包括西南、西北和中南的省区。)的战略目标,一方面是资金投向三线地区,使内地的投资继续高于东部沿海;另一方面是内迁沿海的企业和高等学校。这一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侧重于发展落后地区,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从总体上可以称之为以地区间平衡为目标的内陆地区重点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内陆地区重点发展战略)。
内陆地区重点发展战略的思想出发点是正确的,其实施对拓展中国生产力发展空间,改变旧中国地区经济严重不平衡的格局,起到了积极作用,落后的西部地区出现了现代经济的绿洲。但是,这一战略的实施是过度的,盲目追求地区之间的平衡和公平目标,脱离了发展的主题,违反经济效率原则。加之区域经济思想还不成熟,受非经济影响过大,实际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1)它是一种忽视效率和发展的战略。在处理沿海和内地即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关系方面,缺乏科学的认识,对沿海的地区工业投资重视不够,没有能够充分利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好的优势加快发展,并从而带动内地的发展。而且有研究表明,这一时期地区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8](p.146)。(2)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促进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式。为减小地区差距,片面强调了建立地方工业体系,没有更好地发挥地区优势和对地区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布局。1958年提出建立地方独立的工业体系后,各地区工业建设遍地开花,星罗棋布;1970年又提出要建立工业省,要求各省粮食、油料、轻纺工业、钢铁、民用机械等都要自给,而且层层下套,从省到县都建立了小而全的工业体系,这表现出对经济发展的区域观念和区域发展的经济观念是缺乏的。实际上中国经济总体上在这一时期实行的是计划化的“增长第一”战略,本来就容易导致重复建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强调地区平衡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更使之强化了。(3)经济效益差。加强“三线”和内地建设符合国家的整体需要,但是建设规模安排过大,进度要求过急,项目面向备战,重工、军工畸重,脱离现实条件,实施中又严重违反基本建设的施工程序,加之贯彻“山、散、洞”方针,工厂钻沟进洞,投产后留有很多后遗症,没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二大”以后,中国制定和实施了促进东部地区经济重点发展的地区发展战略,它包含了发展和效率两个主题。这一时期的战略可以称为以效益为目标的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发展战略(以下简称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发展战略)(注:我国经济学界也称之为梯度推进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沿海重点优先发展战略、以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此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东部地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国家积累,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种成功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现代经济发轫于东部沿海地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总结过去“轻效益,重速度”、“轻沿海,重内地”的经验教训和借鉴世界各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转向了以效率和发展为目标,以东部沿海为建设和发展重点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思路是:中国经济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为顺序的梯度态势,即发达的东部、欠发达的中部、不发达的西部三个地带。这三个梯度的形成是由我国区域发展的历史、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体现,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梯度差的经济功能,首先发展东部地带,再带动中西部地带的开发。中国的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提出,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基础,“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带动内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要“努力发展内地经济”,“继续积极支持和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第七个五年计划(1985~1990)提出了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概念,划分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战略地域。通过这个划分,明确了按照东部—中部—西部的顺序进行建设:沿海要“加速发展”,中部要“有重点地发展”,西部要“做好进一步开发的准备”。显然,这一战略强调了发展的主题,并且重视了经济发展效率,表明经济发展战略的主题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实施这一战略,主要采取了以下政策措施:(1)改变了重点建设中西部的格局,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向沿海地区倾斜。从1980年起,从投资的地区结构来看,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投资的比重逐步增大。1953~1980年间,东部沿海地区所占全国基建投资额的比例仅为4.6%,“六五”期间则达到了50.9%,“七五”期间达到56.0%。(2)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优先发展。兴办经济特区(1979)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上的新的战略措施。特区依靠吸引和利用外资,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理体制,以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此后,我国又陆续开放了东部沿海城市,设置经济开发区(1984年),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1990年),最后形成了从东北门户大连到广东湛江,由16座沿海开放城市组成的扇形区域,构筑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这是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的充分体现。(3)国家的市场体制改革和财税政策改革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1994年以前,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是以“让权放利”为主的,相比之下东部受益较大。例如1986年实行的财政承包体制,上交中央财政基数不变,由于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快,留在地方的资金增长就快。同时,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流向了东部沿海地区,也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在此期间取得了高速发展。1990年沿海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80年的52.75%提高到1995年的58.27%[9],上海、东部沿海新兴城市、珠江三角洲崛起,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重心。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全国GDP年均增长率将近10%,国家经济积累显著增强,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些成就与实施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因此说这一战略是比较成功的。
(三)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面向未来的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但是在对这一战略目标以及计划与市场作用等问题的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提高。
经济发展的主题是需要转换的。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发展战略从90年代中期开始面临新的问题,主要包括:(1)东部、西部、中部发展的差距和不平衡加大。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看,沿海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上升,1984~1994年间上升了5.3个百分点;而中部和西部则下降,1984~1994年间分别下降了4.6和0.7个百分点。从人均GDP来看,1984年东部为中部和西部的14.5和9.7倍,1994年上升为18.7和22.7倍,差距扩大了29%和15.2%[10]。(2)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有很大差异,这显然与东部地区优先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有关,而这又是造成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因素。从经济类型看,中西部地区国有工业的比重较高,而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和“三资”工业的比重较高。从产业结构看,东部地区加工工业比重较高,中西部地区基础工业比重较高。1995年,基础工业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东部地区为25.2%,中西部地区为36.4%[11]。(3)地方经济保护主义抬头。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地方权益的扩大,中西部地区竞相开发加工项目,东部地区也不得不上一些不经济的资源项目,结果加工工业优势省区的资源项目比重上升,内地资源优势省区的加工项目比重上升,东部和中西部产业结构出现趋同化现象,地区之间互设壁垒、搞封锁,保护本地企业和产品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效率的提高。(4)80年代以来,三大地带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也处于扩大的态势,强化了改变地区差距的迫切性。例如,1995年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5个省份均在东部地区,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2%~174%,而最低的5个省份4个位于西部,1个位于中部,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77%;农民家庭人均收入最高的5个省份也全部位于东部,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6%~259%,而最低的5个省份集中于西部,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5%~65%[12](p.46)。以省为基本地区单元,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组(即三大地带),分解分析表明,1985~1995年间,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对省际居民收入总体差距的贡献从27.4%上升为46.6%[13](p.77)。这表明,地区间公平问题的日益突出,已对总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形成制约。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差距扩大,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面临转变,需要以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通过实施新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
实际上,我国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以及1996年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就提出了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开始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国家实行了一列扶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1991年开始设立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城市、开放地区,享有与沿海开放城市相似的优惠待遇,以促进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1994年国务院实施《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从1993年起每年为中西部的乡镇企业提供50亿元的专项贷款;《中国21世纪议程》(1994年)的第一批优先计划在资金和技术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1994年国家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从1994年到2000年,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此国家相应增加了扶贫贷款;国家设立了民族经济实验区,以发展民族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西部大开发列为经济工作重点,这标志着我国的地区发展战略正式转变。
但是,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根据本文的分析框架,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看法:
(1)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发展和公平为目标的落后地区发展战略 迄今为止,尽管人们并没有直接在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定位上发表更多的意见,但隐含的观点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其目标是地区之间差距的缩小(即公平目标)和地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即效率目标),也就是相当于本文表1中市场体制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位置上,这显然忽视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我国的地区差距是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差距,发展西部、缩小地区差距显然不是简单的宏观调控所能实现的,因为西部的落后不是简单的市场失灵问题。按照本文的分析框架,西部大开发作为一种地区发展战略,其主题应该是发展和公平,即以发展和公平为目标的地区发展战略,其重点是通过西部的开发和建设,提高落后地区的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差距,最终有利于我国向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2)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应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计划的作用 按照本文的分析框架,当经济发展战略强调发展或(和)公平的主题时,政府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是西部开发的逻辑必然,也是西部开发的现实要求。但是,有人认为,西部大开发的“开发主体只能是市场主体,而不能是政府”[14],“在这次西部开发中,市场的作用可能要强于政府的作用”[15],“在西部开发中,要考虑政府的作用,但更要重视市场的作用”[15]。这种看法值得商榷。首先,这种过于强调市场导向、市场主体作用的观点,违背了以发展和公平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本身就是政府主导的基本现实和基本原则,忽略了西部开发首先是国家行为的事实;其次,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实现缩小地区差距的目标,根据生产要素收益率决定要素流向原则,“由于西部地区的收益水平低,总体上讲,资金、技术、人才,特别是企业家等这些西部缺少的要素,越是市场经济,越是净流出,而不会净流入”[16],如果依靠市场导向,只能使西部与东部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不是缩小地区差距;再次,西部开发过程中要推行经济改革,建立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这不能与美国西部开发进行简单对比,美国西部开发是原始开发,而中国的西部只能是再开发,是落后地区的开发,应在政府导向下发挥市场的作用。
(3)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政府作用,需要形成一种以计划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的新机制 西部大开发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有如下方面:西部开发的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投资;制定促进西部企业成长以及投资、技术、人才向西部流动的优惠政策;环境治理;生产力布局向西部倾斜;加大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促进西部地区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等等。当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也是必要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我国加入WTO的条件下,更是如此,但这不是这次西部开发战略目标下的中心内容。总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实行以政府计划为主导,同时重视市场作用的新机制。
(4)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这不是我国地区发展战略的终结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但其重点发展战略还实施了近20年时间,我国中西部地区占有全国2/3的省份和国土面积,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改变落后的面貌不是很快就能完成的,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将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当然,当中国整体经济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必然面临转变,效率和公平的协调将成为主要的政策目标。
标签:国家经济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战略实施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中西部地区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