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计算机技术训练和仅仅将计算机作为工具使用的阶段,进入了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的培养阶段。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求的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已成为每一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8-0179-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我国已经在中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总结了一些想法。本文就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框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点滴思考。
1.提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必要性
伴随着当前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几乎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当前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广大中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科技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当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作为当前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来源,对于广大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所以说,加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提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2.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对策措施
最近几年来,我国广大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结合一些同事的先进做法以及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我国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提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2.1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才能够充分诱发学生们进行创造。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新鲜事物,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索,将计算机网络的神秘面纱层层揭开,并最终领会到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本质。激发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是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所需要做好的第一项工作。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第一堂课,教师就应当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进行一些演示,使学生们对信息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体会到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现实意义,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2.2加强信息技术同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新课程标准改革对中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素质教育创新首先就是应当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使学生们所掌握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信息技术这一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恰恰能够为跨学科的新型教育提供有力工具,为中学开展跨学科教学创造了有效条件。
2.3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
新课程标准对于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给予了充分重视,这就为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由于自身的学科特点,也更容易营造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环境。笔者认为,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充分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创造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环境,使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学生所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组织一些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开展自我探究活动。进行自学的内容安排应当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渐体会到自我探究的喜悦。例如,笔者在开展字处理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们在之前已经熟悉了一些比较基础的编辑方法,所以在此基础上可以使其开展一些修饰性操作的自我探究学习。学生们通过进行这种自我探究、自我学习方式的体验,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起探索未知领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巩固性练习,将学过的零散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整合。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深入掌握学生们的兴趣点,通过采用学生自主报名的方式在班级范围内成立多个兴趣小组,然后给每个兴趣小组安排不一样的任务,使学生通过课内学习与课外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这些任务的高效完成。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教师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有效开发,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发展,使“两个素质”教育切实落到实处。
2.4做到及时反馈和评价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发现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疑惑,对此,教师应当及时地给予反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可学生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尤其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争论、讨论,对问题的及时反馈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应当做到长其长、短其短。
与及时反馈相辅相成的就是课堂评价。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比如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请其他学生共同分析回答;对学生操作过程及学生作品可以请学生一起进行评价,教师最后总结评价活动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进步,有效学习。学生在讨论中获取的知识记忆才能更长久。
3.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加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发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新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才能增强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才能真正推动中学素质教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徐建刚.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2).
[2]牛琦,李固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电脑,2009(04).
论文作者:杨向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中学论文; 学生论文; 学生们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学效果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8月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