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制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探讨——以海口规控区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口论文,总体规划论文,乡镇论文,土地利用论文,区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安排各类用地,即在乡镇域范围内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的总体配置,以求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因规划区范围、规划对象不同,以及乡镇级规划内容侧重点和规划深度有别,故编制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模式、方法也不尽相同,以海口规控区各乡镇为例,海口市近郊区在编制规划时突出城市规划特点,城市远郊区乡镇在编制规划时突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特点,表明不同区域范围的乡镇在编制规划时所选择的重点是不同的。
1 地域划分
海口市是我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省省会,海口规控区包括海口市所属8个乡镇,琼山市16个乡镇和澄迈县3个乡镇及1个农场,总面积 1377.7平方公里,规控区所有乡镇与海口市区构成一个城市生态系统,各乡镇为城市提供粮食、蔬菜、工业原料等生活资料,并为城市发展提供用地保障。根据各乡镇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理位置及服务功能和性质的不同,在编制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的指导思想,确定主导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各类用地规模和布局将有所不同,具体划分如下:
1.1 城市扩散型
城市扩散型乡镇是指城市近郊区紧邻海口市区的乡镇,包括城西、海秀、白龙、新埠、府城5个乡镇, 其规划主要是落实城市规划内容,体现海口市城市规划特点,为城市扩大提供建设用地。
1.2 服务城市型
服务城市型乡镇是指介于城市近郊区和城市远郊区的乡镇或城市远景发展区域,包括长流、荣山、新海、丰南、马村、老城、灵山、石山8个乡镇, 其规划主要为城市提供“菜篮子”及工业原料,为海口市经济发展提供开发区和工业小区用地,为城市远景发展创造条件。
1.3 农业型 农业型乡镇是指城市远郊区的乡镇,包括三江、 演丰、演海、东营、永兴、龙桥、美安、十字路、龙塘、云龙、白莲11个乡镇和1个华侨农场, 其规划主要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并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为海口规控区实现粮食自给作贡献。
2 城市扩散型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市扩散型乡镇土地利用根据其特殊区位条件和自身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既不同于城市内部,又不同于农村,编制城市扩散型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既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入和补充,又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城市扩散型乡镇土地利用具有过渡性和动态性特点,过渡性表现在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类型由海口市区向农村的过渡,动态性表现在随海口市城市扩展和发展,城郊边缘呈动态推移。
2.1 土地利用特点——以城西乡为例
城西乡紧邻海口市区,土地利用结构以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所占比例较大,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全乡土地总面积为58.47%, 高于规控区平均水平44.93个百分点,交通用地占全乡土地总面积2.82 %,高于规控区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
农业用地受城市影响较大,主要发展城郊型农业。
土地利用率高达93.9%,非农业建设用地比例达66.0%,高于规控区平均比例51.21个百分点。1994年该乡农民人均收入3005元, 工业总产值14700万元,农业总产值1375万元。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郊土地管理混乱,违章违法占地多;土地占用率高,而利用率低,多征少用,并存在征而不用现象;许多不符合城市规划的优越地理位置被侵占,影响城市正常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用地盲目发展。
2.2 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
由于城市扩散型土地利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特殊性,编制城市扩散型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不仅要从城郊型经济特点出发,进一步强化国土管理,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而且要突出城市扩散型特点,重点突出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乡级规划落实城市规划,各类土地利用类型要与城市发展相配套,体现城市规划精神,为城市规划提供用地保障,不能强调农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自给。
2.3 编制规划的内容
编制城市扩散型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优先考虑城市发展用地、工矿企业发展用地、国家重点工程用地和交通用地,其次进行农村居民点、乡镇企业点、水利设施和农业用地的合理安排。
城市发展用地规模和布局要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安排,但对城市规划中未妥善解决的问题要因地制宜作出修正。工矿企业及国家重点工程用地要依据部门规划进行布局,对一些生态效益不佳项目在本乡镇远离城市区域安排;工矿及重点工程用地规模要尽量满足其发展需要,在出现矛盾时,可通过压缩农村居民点和占用部分农业用地以达到土地供需平衡。要编制用地计划,实行分年度用地,对城市规划区和工业区范围内的农业用地进行短期保护,妥善处理土地利用现状、规划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交通用地规模应不断扩大,拓宽各级路面,布局以现状为骨架,增加道网密度,并进行城市道路与对外交通道路的联结及与农村道路的沟通。
农村居民点、乡镇企业、水利设施和农业用地作为城市发展的周围区域条件,如该乡镇全部位于城市发展用地区内,其用地不必单独规划;如位于城乡结合部,则农村居民点、乡镇企业、水利设施和农业用地应根据各地不同情况进行重点安排,既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又要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
3 服务城市型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服务城市型土地利用主要是为满足城镇居民“菜篮子”需求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为城市经济发展建立经济开发区提供发展空间。
3.1 土地利用特点——以长流镇为例
长流镇属于海口市城市规划远景发展区,其土地利用具有相对稳定性特点,即在相当长时间内,土地使用性质和土地主要利用类型保持不变。本乡农业用地比重为77.8%,非农业建设用地比重为22.2%,低于城市扩散型乡镇。
土地利用结构是以耕地为主的农业结构,园地及林地面积较少,耕地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48.6%,高于规控区平均水平11.8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0.0%,高于规控区6.46个百分点,但远低于城市扩散型乡镇。
农业用地结构中菜地占耕地比例较高,达16.2%,1994年该乡农民人均收入2727元,农业总产值3280万元,工业总产值1.3875亿元。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土地抛荒现象严重,乱占滥用土地现象存在,农业结构不尽合理,土地生产率低。
3.2 规划的指导思想
编制服务城市型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①保护蔬菜基地,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保障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供应。
②各类开发区实行统一规划,滚动开发,分期实施,按项目供地,不得多征少用,征而不用,避免土地闲置抛荒。
3.3 编制规划内容
编制服务城市型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重点安排蔬菜、水产、水果和其它农副产品基地以及工业开发区用地,并配置相应的交通和水利设施用地。
农副产品基地规模要根据城镇居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及本乡镇提供农副产品的可能性来确定,其布局要充分利用现有基地,在水源条件好、未经污染区域开发新的农副产品基地。
经济开发区用地规模和布局应根据城市发展水平和经济条件,选择交通条件优越区域按照城市规划要求而定,如长流镇的永桂工业开发区和长秀开发区都建设在海渝西线两侧。
4 农业型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1 土地利用特点——以龙桥镇为例
龙桥镇土地利用以耕地、园地、林地3 种农业用地并存的农业结构,三类用地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5.7%、15.3%和35.4%,均高于规控区平均水平。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比例较低,为8.0%, 低于规控区平均水平6.54个百分点。1994年该乡农民人均收入791元, 农业总产值2564万元,工业总产值6800万元。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种植业内部结构欠合理,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用地养地不合理,投入少,掠夺经营。
4.2 规划的指导思想
编制农业型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优先农业用地,合理安排各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和布局,提高耕地产出率。从实际出发,发展产业优势,发挥土地最佳效益。
4.3 编制规划的内容
编制农业型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突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根据预测本乡镇人口对粮食需求和外销任务确定本乡镇确保的农田,根据各类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和土地利用趋势分析,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依据安排本乡镇各类农业用地。
农村居民点用地和乡镇企业用地通过预测本乡镇规划目标年人口和人均用地定额指标确定其规模,改造现有的农村居民点,按村镇规划兴建住宅小区,退出老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在各类农业用地和农村居民点及乡镇企业用地的总体控制下,进行相应的交通用地布局和水利设施用地布局。
标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农用地论文; 用地性质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