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事业也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进步。由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事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运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各种问题,若不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为此,本文对地下水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并将地质勘查工作的意义和相关问题进行论述,从而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广大工作人员提供一定指导意见。
关键词:水利水电;地质勘查;问题分析
前言: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的依赖性比较大,地质勘查工作能为水利水电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并以此为后期的项目建设做好铺垫,让水利水电工程得以稳健推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事业逐渐与信息化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得其工程建设逐渐向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发展。其中地质勘查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此,找出其地质勘查问题并及时解决势在必行。
一、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分析
地质勘查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能够帮助施工单位提前了解预施工地的土质情况,一旦发现土层结构不完整或地基承载力不高等问题就要尽快进行修复和完善。我们知道地下水是土质土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保有量对土层结构的稳定性会产生一定影响,为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施之前要优先对其地下水的保有量进行测量,只有深入分析地下水文情况才能保证工程建筑地基的使用稳定性和长久性[1]。
地下水在岩土体中的存在方式具有多样性,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为孔隙水、裂缝水和岩溶水。地下水无论以哪种方式存在都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造成一定危害,具体会从水位上升、水位下降和水位循环升降所产生危害。有些地下的岩土具有膨胀的效果,一旦地下水上升就会让这些膨胀性的土层发生扩张,进而使得一些构筑物尤其是轻型的构造物发生变形,从而破坏工程建设。如果地下水下降又会导致整个岩土工程发生流沙或沉降等问题,此类危害产生的原因有属于人为因素,如抽取地下水和修建水库等。
二、地质勘查工作的作用与意义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组成部分之一,其更关系到了民生问题,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扩张,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集综合性与复杂性为一身的工程建设,在修建和应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影响范围最大的便是地质问题。为此,水利水电工程部门要积极抓好地质勘查工作,力争通过保证地质条件的稳定性来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情况对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这需要我们负责地质勘查工作的技术人员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和相关勘察设备对地质情况进行详尽勘察,并做好相关的勘察记录,从而针对性的找到解决方案,这样便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问题。近些年我国不断研发地质勘查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其技术成果的不断提升有效的推动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2]。
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相关问题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中关于地质勘查工作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其涉及到分析预测、周边环境和水温条件等分析,这些都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和修建有着重大的影响。为此,负责地质勘查工作的技术人员要运用综合性的分析方法来对地质条件进行勘测,从而找到这些问题所在。
(一)环境问题分析
我国一直在倡导科学发展观,并通过落实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统筹经济和环境的优化发展,力争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目标任务。然而,我们知道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对水文和环境影响比较大的综合性工程,若想在保护好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建设就必须做好多方面的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对地质进行勘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地质条件的分析,如地质构造有没有断裂的痕迹,地质区域的土层结构是否具备稳定性,包括对大坝的边坡和基岩都要进行详尽的考察和勘测,防止发生地震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毁灭性的损坏。此外,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对其周边的地下水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水利水电的建设位置做出分析,防止水库蓄水防洪时候产生流量少、水质恶化和生物种类减少等可能发生的问题。
(二)水文地质勘查与管理方法问题
水文勘察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保证勘察效果和质量的关键,这就需要负责勘察工作的施工技术人员要正确认识到水文地质的相关问题,从而有效的避免因勘察工作不利而造成的工程建设问题恶化。为了保证水文勘察工作的精准性,其水文地质勘查技术人员要运用现代化技术设备,保证勘探方法要与时俱进,并在不断勘察的过程中加深对信息的审核与研究[3]。此外,工程建设单位也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勘察设备,在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推进中引进更为先进的勘察设备和勘察技术,并以此来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健发展。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所涉及的项目也较多,这就需要勘察部门除了要对相关技术人员培训,还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保证勘察的过程具有规范性,进而落实勘察的效果和质量。
四、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地质勘查与施工
(一)进行水文地质实验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查工作中,其重要是通过抽水、注水和压水等试验进行探测。为了保证地质实验的过程不会对地下的土层结构造成损坏,就需要勘察技术人员要做好各项数据分析,合理的抽取地下水,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标准进行实施,从而保证仪器测量数值的精准性[4]。
(二)完善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问题分析
水库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是水利水电工程修建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工程建设部门要积极做好对环境的评估,将水利水电工程修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不良问题进行备案,并及时作出整改和修复的方案。此外,有关部门还要建立其完备的监督机制,通过实时监督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通过监督部门的建立,不仅能够让勘察工作落实的更为细致,还会让水利水电工程不断积累修建经验,从而可以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相应要求。
(三)其他政策分析
在对水闸的实际勘察过程中,由于其基坑的深度比较高,就容易对整体的勘察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让勘察的数值和标准都发生变化。为此,勘察技术人员在勘察过程中需要对基坑进行细化核实,在基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基坑壁的稳定性,这样就能够起到防护作用。此外,在对坝工建筑物进行修建时,一定要对坝基进行仔细审查。最后,需要建立完备的环境地质问题评价制度,其制度需要将准确可靠的各项信息进行搜集,并按照规范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落实,从而保证勘察工作的质量。勘察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也十分重要,水利水电工程单位要对负责勘察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监督,并通过培训和教育让勘察技术人员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得以提高,进而将环境地质问题发生的危害降到最低[5]。
结语:水利水电工程事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工程事业之一,其只有做好地质勘测工作才能保证运行的稳定性。水利水电工程单位要积极引用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完善与强化地质勘测工作的质量,将工程建设基地的水文和地质情况进行进行收集,并生成一个具体的电子分析图,工程单位利用其反馈的信息图进行工程建设的改良,从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中所涉及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侯国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7(19):61.
[2]吴博.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112.
[3]饶杰,曾攀.水利水电工程中深埋长隧洞勘察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6(04):274.
[4]刘凡熙.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地质勘察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7):199.
[5]高映珠.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理解及其条件认识[J].低碳世界,2013(22):111-112.
论文作者:刘荣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地质勘查论文; 地下水论文; 水文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