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的发展背景下,如何使电费设定及电费电价管理处于一个均衡稳定的状态,已成为电力企业致力探究及电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助推下,电力企业在电费核算上逐渐迈向了集约化道路,在电费电价管理上也逐渐实现了核算的精准化,为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对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集约化;电费核算;电费电价;管理
一、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的必要性阐述
之所以在电力企业领域内推行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基于电力企业市场竞争考量,充分考虑广大电力用户需求,将政府部门在电力能源产业的政策调控力度将至最低,进而促进电力能源产业的合理运转,使其更加匹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从微观层面看,作为社会能源重要形式之一,电能在促进社会各行业稳续发展及资源分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电费电价是否科学合理透明,就成为衡量电力行业深层改革成果的重要指标。电力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也应围绕电费电价这一核心因素细分服务层级,让电力企业与电力用户达成双赢。而从当前我国电费电价管理环节实施现状看,其中存在以下诸多问题和不足:第一,在传统的电力政策指引下,电力企业在电力业务分类上依然较为笼统,不够灵活精细,没有根据新产业类型的涌现而多加细分,由此也导致电力属性无法得到清晰明确。第二,在电费电价的制定及管理上,现行电价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存在电力用电高负荷用户与低负荷用户补贴不对称不合理的问题。第三,电费核算以往采用人工形式进行操作,其中存在一定的核算误差,在核算的自动化程度及核算环节上也存在不高或欠优化问题。第四,基于电费核算及电价管理,需要供电企业在同一个系统中进行标准化操作,但在实际实践时,受区域发展不均衡这一主因制约,各地供电系统达成统一标准的几率不高。
二、当前制约影响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的主要因素
(1)从电力企业自身产业结构上看,电力企业在供送电及电力调配中,除了为普通居民提供电力服务外,更为主要的业务是为工业产业提供电力能源。各类电力企业用户中,工业用电占比最高,可达75%左右,居民用电及中小型商业用电占比近20%,剩余5%集中在农业用电上。电力企业致力做好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应以行业用户用电需求量为主要考虑因素。
(2)从政府角度上看,我国电力能源以国有为主,电力行业属于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行业类型,唯有保证电力供应的持续稳定,才能使国防及民生得到较大改善。具体到电费电价,如果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不良影响。
三、实行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模式的依据及目标
随着电力企业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化,电力企业实行的以传统电力营销模式为主的电费电价及电费核算管理模式,已经与电力企业用户的需求层级化趋向不相匹配。而围绕电力供电企业展开的电力用户集中管理及电费集中核算,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及电力自动化核算软件进行电费集中核算,可以删繁就简,使电费核算集约化、效率化,藉此促进电力企业高速发展,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随着电力企业自动化程序及软件的使用,采取电费集中核算,在确保电力计量设备安装及业扩报装正确的基础上,相应的电费计量及核算数据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精准。在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模式的实行目标上看,经由自动化核算软件辅助,电费计量能最大限度保持精准。
四、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的主要途径
1、电力部门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自身职责作用
电费集约化管理是电力公司营销管理的核心业务,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电力营销部门要对电力企业内部各职能部位做好业务监督及职责分配,在各司其职中保障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处于明确均衡精准状态。涉及电费补退金额较大的款项,由电力企业管理层加以确认并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制定要设置时期时段
电费核算集约化要根据电力企业稽查核算管理平台相关规定进行,在电费电价的制定上一方面发挥电力营销系统的自动计算及核算功能,另一方面要针对核算失准或核算不合理、有异常的电力用户进行专门的二次审核,通过对电力用户电量使用方量、电费数据、电费价格等进行细致分析,总结原因所在,并由电力审核稽查人员经由人机平台加以操作。在电费电价的制定上,要根据电力企业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等级,对电费的计收及审核标准设置相应的区间。
3、完善集约化电费核算管理体系,做好电费电价政策的统一和执行
电力企业要在电力市场竞争中提高经济效益,构建日渐完善的集约化电费核算管理体系不可或缺。在集约化电费核算管理体系中,要以电费核算的规范化、流程化、高效化为原则,对电力用户的电力需求了解掌握并分解,在电力企业营销中全面实行电费自动核算,依托信息化及自动化技术,优化整合电费管理流程,降低电费管理运营成本,提高电价电费管理的效能。而在电费电价的管理上,应针对电费电价相关制度流程及标准进行统一和执行,如涉及到特殊电价,要提高审核的全面性,将电价的制定发放置于国家及地方的电价监管系统中,对存在较大波动的电价要进行预警及约谈,并对重点关注企业的电价调整及落实情况加以跟踪,督促电力企业能够全面执行国家制定推行的电价政策法规。
4、完善相关理论
根据国家的抽水蓄能电价的相关政策,电力企业务必对电力收费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制定,总结处理措施的不同和适应性。除此之外,不断对电价理论进行适当的改进,以市场电力电价改革方向为基础,加强新的电价理论的应用力度和强度,从而保证电力的节约化管理。要全面的健全电价权限的附加政策,执行电价调整流程,实现电价的集约化电费电价管理目的。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增加对其的研究,使之能够对电力企业的电费电价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的指导,对其有调整作用,为企业建设减少管理风险。
5、实施统一电价策略
目前的电价政策呈多样、分散特性,没有统一的标准,增加了企业的运营监控风险,为电费电价集约化管理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国家很有必要加强电价销售的调整力度,不断推进城乡、工商并价的发展和统一。对于电价政策的处理环节中国,通过削减多价共存现象,进行电价政策执行准则的确立,增加电费电价管理的依据性。
6、建立财务核算系统
在对电力企业的电费电价管理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对财务核算系统进行完善的建立,增加财务与营销部门的沟通、配合,降低电费管理脱节的现象发生,提升管理质量。具体的措施有:首先,公司应该对营销部门进行电算化网络延伸,同时进行工作站的建立,增加两者的沟通和配合。其次,为了提高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应该对大中型用户电费进行一定的处理,可以将其放入清理账户中,及时的进行用户电费情况的把控。
7、深入优化单价管理
对于电价管控而言,应该适度的进行优化,对电价管控模块进行分类,同时引进分析决策系统,对电价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进行电价掌控。利用该种方法对电价进行系统的对比,逐渐优化电力企业的电价管理。
结束语
集约化电费核算和电费电价管理是电力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电力市场趋于精细化发展的必然之义。在实行集约化电费核算和电费电价管理的过程中,要在电价核算体系建设、电费电价政策的执行、电费电价区间的设置等方面着力强化,以此保障电力企业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夏英武.电费抄核收集约化实践要点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2):246.
[2]伍伟聪.论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5:187.
论文作者:马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电费论文; 电价论文; 集约化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用户论文; 政策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