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康生态村建设规划原则与综合评价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康论文,建设规划论文,山区论文,评价体系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3,山区农村的小康建设与生态的有效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配置山区各类资源,调整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大力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建设村庄农家,不仅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更是实施山区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多年的实践表明:山区小康生态村模式的建设与推广,是实现山区农村的整体协调,切实维护良好的发展环境,优化提高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必然选择。为此,研究并提出山区小康生态村的理论框架、建设规划的主要原则和综合评价体系,不仅具有理论探索的意义,而且更会体现实际应用价值。
一、小康生态村建设是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战略意义
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石山提出“中国的希望在山区”的科学论断[1]。其战略意义在于:一是山区幅员广阔。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山区经济振兴和农村小康建设,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腾飞以及农业现代化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二是生态屏障作用。俗语道:“江河之水源于山”,山区既是我国水源主要供给地,又是保障有力的生态屏障。切实保护森林植被与山区经济建设乃至平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农业,就失去了坚实基础,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三是山川秀美建设。要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就必须从根本上扭转自然生态失衡的局面,实现山川秀美,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关系到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山区小康生态村模式建设的立意就是旨在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科学调整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建设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整体协调的现代化山区农村。
(二)深刻内涵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人类农业系统的发展历程是由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演进的过程,其每一阶段所表现出的进步特征,无不是从低层次单项突破迈向更高水平的整体综合,也无不与当时的思想观念与技术革命紧密相联[2]。山区小康生态村建设,既包括现阶段农村小康的标准(16项),还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原理。要求按照生态经济学规律建立高效农业生产体系,以总体协调、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来建设新型农村,实现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的良性循环的目标。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具有5个明显特点。一是相互协调的整体性。小康生态村要注重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有机结合并协调一致。二是突出特色的地域性。即必须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充分发挥所在地域的优势,以利取得最大的成效。三是农业生产的高效性。在经济效益方面,强调自然资源利用更加合理,绿色植被、生物产量将不断增加,同时着力降低成本和消耗,提高产品品质。在生态效益方面,要充分利用绿色植被及生物能技术,有效保持水土、减少自然灾害、净化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在社会效益方面,则要注重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活跃市场。同时要在兴办各种生态经济产业中安排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的稳定。四是统筹安排的合理性。小康生态村建设要以合理配置资源和优化功能结构为切入点,采用多目标、多层次、多变量、多方位的综合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步抓好落实,以求实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生态效益为基础,以社会效益为着眼点的最佳组合体系。五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小康生态村内部建立较为合理的物质循环结构,使能量与物质在系统内部通过多级转化和多层次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对外部环境物质能量的过分依赖,增强系统的自给能力和抗干扰的能力,力求在系统内实现生产力及经济效益得到稳步增长的同时,切实保证能量物质在系统内维持相对高水平的输入输出的动态稳定。
(三)必然选择
就理论意义而言,小康生态村是一个在自然村或行政村范围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以取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为此在实际运作中,必须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为指导,结合各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要求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进行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生产体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人文环境。就现实意义而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山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山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全国现有592个贫困县中有496个县是山区,占83.8%。而山区小康生态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消除贫困与可持续发展成为统一的整体。山区的特殊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特点以及消除贫困任务繁重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山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必须走高度集约的生态农业之路,切实建立起适合山区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开发体系。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山区小康生态村建设模式的有效探索,可望为山区综合发展与乡村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示范榜样。
(四)应用前景
生态村建设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平衡规律进行农村各业生产与生活环境治理的优化调控过程。两者之间能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能否形成多层次循环系统,这是小康生态村建设成败所在。只有改变过去村庄仅作为单一生活功能的状况,合理配置种植业、养殖业、工副业的生产基地和生活住地,才能实现村庄建设的多功能化。同时,还需要强化房前屋后的庭院立体种养业的综合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单位土地的生产率,为解决人口增长和土地锐减的矛盾开辟一条新路。随着生态村的研究深入和推广应用,必将在我国农村出现一批风格各异、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模式。从建设角度分析,中国农村传统民居在天人合一哲理的影响下,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陈设乃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均要体现生态蕴意。如今,村庄建筑设计从注重立面到空间,是一个进步;从空间到注重环境,又是一个跨越;从环境到注重生态能量的合理利用与结构优化,则是21世纪必将到来的一场革命。众所周知,生态学是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理论基础;而环境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使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的环境,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演变。小康生态村的建设是以村庄为基本单元来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生态三个方面研究战略和技术对策,由此才能使经济效益、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活环境美化得到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农村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其势头正朝着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发达的农业、富庶的农村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迈进。小康生态村建设和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合理地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和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从宏观到微观都要重视生态平衡,逐步改变生态系统的非良性循环为良性循环,使我国的广大农村既成为潜力巨大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又成为我国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小康生态村建设既符合未来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能满足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其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二、建设与发展山区小康生态村的理论框架
(一)基本概念
生态村的概念最早是由丹麦学者Robert Gilman在他的报告《生态村及可持续的社会》中提出的,其定义为:“生态村是以人类为尺度,把人类的活动结合到不损坏自然环境为特色居住地中,支持健康的开发利用资源及能持续发展到未知的未来。”[3]而1991年丹麦新的生态村组织则定义为:“生态村是在城市及农村环境中可持续的居住地,它重视及恢复在自然与人类生活中四种组成物质的循环系统:土壤、水、火和空气的保护,它们组成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3]很显然由丹麦学者提出的生态村概念主要侧重于人们相互之间及与自然界协调生活在一起,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社会、生态环境。近几年,我国一些学者也提出:“生态村是一个在自然村落或行政范围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以取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4,5]虽然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主要含义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特点,即生态村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复合而成的优化的生态经济系统。
我们研究认为:小康生态村定义为以行政村为区域单元,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物质与精神双文明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基地。从实践上定位,则可简要概述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精神文明、环境优美、资源节约、高效低耗、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在绿色村庄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上得以整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统一。
(二)规划原则
制定山区小康生态村建设规划时,要注重调控农村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进行优化组合,提高系统本身的迁移、转化和再生物质能量的能力以及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自净作用与环境容量,充分发挥物质生产潜力,尽可能利用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提高山区农村建设的整体综合效益。着手规划时应主要掌握如下4个原则。
1.建设高效复合生态系统原则。在小康生态村建设过程中,经济系统起主导作用。但由于农业生产直接与自然进行交换,其主要生产对象首先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此,生态系统的作用是重要基础。这就要求人们在设计和组织与村庄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农业生产时,要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作用并重,而单纯依赖各种单项自然科学技术则难以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小康生态村建设既要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要重视社会科学尤其是政策导向对复合生态系统的宏观调控作用。
2.合理配置与优化利用资源的原则。村庄内的农业生产首先是一个生态过程,即生物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从而要立足于不断调整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提高其效率(功能),使资源转化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只有恢复与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合理性,才能建设好高度开放的经济系统和高度结合的生态系统的最佳复合体。通过该复合体内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提高投入和产出效率,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3.整体协调与再生循环的原则。这一原则充分反映了系统生态学的方法论、认识论、技术体系和动力学机制[6]。就小康生态村建设而言,只有从整体上把握系统动态,才能实现系统的合理调控。注重协调的关键是搞好综合,即要正确处理好生物环境或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只有把好再生这一关,才能实现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和自调节,从而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生产系统的自净、无废弃物生产。很显然,循环是该系统的核心,以此来体现以村庄整体建设为单元的生态系统得以生生不息,延续不止的生态动力学机理,以利于从根本上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信息的反馈、耦合。
4.人工合理调控与技术集成的原则。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人工调控和技术组装等手段,促进系统内良性循环的形成,才能使村庄建设的大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各组分构成协调再生的整体,通过改善生产环境与生态环境,获得高效与清洁生产的功能。
(三)主要环节
山区小康生态村模式研究与建设,主要应围绕以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为中心,实行“四农”相辅(即农业生产高度发达,农民生活较为富裕,农家环境整洁规范,农村各业良性循环)、“三生”统一(即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统一)的策略,实现奔小康、树形象、同富裕的目标。为此,要切实把握8个主要环节:(1)“三生”建设,同步发展。对山、水、田、林、路、村进行综合治理,使村庄的经济和环境纳入良性发展轨道。(2)循环利用,净化环境。大力开发生物能源,合理利用再生资源。积极倡导有机肥综合利用,控制化学肥料施用量,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禁止使用高残留、高毒性农药,严格控制一般农药的使用量。人畜粪便的沼气化,净化农家居住环境。同时要切实抓好村办企业的污染物达标排放。(3)优化结构,高产增效。打破单一而粗放的增长方式束缚,因地制宜扶持富有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引导农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使村庄的农、林、工、牧、渔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得以强化,实现增产增收。(4)立体开发,庭院创收。要利用大多数山区农户庭院面积大的特点,引入立体农业种养技术,充分挖掘时间与空间的潜力,实施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工程。(5)农牧结合,优势互补。推广山区家用沼气,解决农村生活能源。并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庭院为依托的家庭畜牧业(养猪业为主),实现资源有效转化,种养业优势得以互补。(6)兴办产业,增强实力。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发展乡镇企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等,走农工商一体化的路子。(7)保护生态,绿化家园。因地制宜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推广合理耕作制度,协调用地与养地的矛盾。同时要加强现有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荒山荒坡的绿化,退耕还林。完善农区的防护林带建设以及强化山地果园水土流失治理,进一步规范村庄绿化工程。(8)科学规划,有序建设。各地要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条件,制定一个合理的建设规模,发展速度要循序渐进,既不可生搬硬套,也不能追求脱离实际的标新立异,充分尊重和引导农民,强化公众参与意识。要依照实际方案,坚持不懈地抓落实,逐步完善村庄生产和生活设施,为建设小康村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山区小康生态村建设的综合评价和推广机制
(一)指导思想
小康生态村系统的综合功能评价涉及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综合量度。它是以特定指标从根本上对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行系统的评估,以便指导系统的组织、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为:(1)要选定能直接反映农村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系列指标,注重该系统结构与功能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要避免一些相关性强的指标重复出现。(2)设置经济、社会评价标准时应充分考虑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和切实判定,以利于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3)评价指标的确定,既不能脱离现有的统计制度,又便于必要的实地调查、测定与补充。既要全面,科学合理,又要实用,简明易行。
(二)评价指标
农村生态复合系统追求的总目标是系统持续的综合效益,是由多目标构成的,图1采用多目标决策中的层次分析法,将所追求的总目标分成若干层。第一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总目标层;第二是为了实现总目标层的3个分目标层,由生态、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的效应构成;第三为措施层,即为达到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各种条件及因素。从图1可以看出,影响生态效益主要指标包括水土流失面积防治率达50%以上等10个指标;社会效益指标主要涉及年人均收入达3800元以上(现行价)等15个指标;就经济效益而言,该评价体系的3个目标组的25个指标都直接或间接与村庄经济持续发展有关。评价工作的具体做法是将基准年全村的生态、经济、社会情况,按评价指标和标准逐项评定。如所有指标均符合既定标准,且依照多年工作经验而设定的判别指数加权累计达85分以上即为基本达标村,大于95分以上为完全达标村。
图1 山区小康生态村系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与判别指数
图2 项目推广运作机制
(三)实证应用
我们研究提出的小康生态村模式在闽北山区建阳市组织大范围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已在该市推广应用30村,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15.8%。项目组与建阳市统计局、市小康办配合,应用设定的指标对水吉镇和平村、民主村以及黄坑镇九峰村和潭城镇水东村、水南村、城关村进行监测,其各项指标的判别指数加权累计均达87分以上,基本达到山区小康生态村的要求。但是,上述村仍存在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偏高、村办企业产值滑坡等问题。要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调控,完善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关系,促进其步入更高层次的良性循环之列。
(四)推广机制
山区小康生态村模式的推广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参与和配合项目推广运作机制见图2。为此,我们课题组在搞好研究工作的同时,结合山区农村的实际情况,着力探索并建立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推广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
(1)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结合,组成协调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按照目标要求,分解各自任务,既分工又协作。同时要协调市直有关部门筹集工作经费和启动资金,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市(县)政府40%,乡镇30%,涉农和卫生、教育、科技等部门30%,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以工作进展和实施成效分批下拨农家新型沼气池建设的补贴经费。以建阳市农村为例,3年来共争取和筹措了近20万元经费,建立小康生态示范村30个,发展小康生态户近5000余个,收到良好的成效,深受农民群众的好评。(2)与山区乡村基层组织结合,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实践证明,推广工作仅有行政部门的积极性是不够的,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能否有效为农民所掌握,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还需要山区乡村基层组织的配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推广工作切不可盲目从事,或是行政压力来强迫,要让群众看到好处和优点,自愿参加,积极配合,这是一条重要经验。(3)与农村小康中心工作结合,贯彻科技兴农战略。小康建设是近年我省农村的中心工作,而结合山区实际有效地实施山区小康生态村建设工程,可以在内涵上和实际运作中拓展农村小康工作的深度和广度,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农民应用生态经济原理来组织生产和建设村庄,尤其是引入新型沼气开发技术,构建富有成效的以农村沼气能源业为纽带,以农家庭院经济为依托的良性循环模式,增加山区农民收入,改善村庄卫生,进而有助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富有山区特色的农村小康建设工作。(4)与实施村庄建设规划结合,配套循环利用环节。要克服过去无序建设的局面,实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规划之时,我们就将循环利用的庭院经济开发技术予以合理配置,包括组织建委等部门搞好建筑单体设计方案以供农户选择。鉴于山区农民现实生活水平,一时还很难全部盖新房的实际情况,我们专门研究和提出了旧村改造的技术模式供农民选用,这样可以起到花钱少、收效大的作用。(5)与农村科技示范农户结合,拓展庭院开发内容。在实施推广过程中,我们很注意选择科技示范大户作样板,利用他们科技意识强、接受新技术快且积极性大的特点,大力扶持他们上新开发项目。例如利用沼渣代替木屑等培养料栽培食用菌,以及引进新的果树品种作为房前屋后绿化树种等,都起到很好的效果,从而拓展单一内容的山区农户庭院经济开发。(6)与科技人员下乡驻点结合,及时解决技术难题。项目的示范推广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及科技人员与广大农民的紧密结合上。在推广过程中,课题组有计划地派一些科技人员下乡驻点,巡回检查与解决技术难题。(7)与下派县乡挂职干部结合,着力为农民办实事。省农科院近几年曾连续派出多批干部到县乡基层挂职,其中连续6年四批次到闽北山区建阳市挂职,我们课题组的2个成员就先后4年在建阳工作,利用这一学习和挂职锻炼的机会,带项目进行科技兴农工作。在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的同时,充分发挥科技人员挂职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8)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结合,更大范围组织推广。多年的山区小康生态村项目推广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各部门的支持。在整个项目的推广过程中,我们得到省科技厅、省计委、省林业厅、省环保局自然环保处、省农业厅农村环保与能源总站、南平市能源办的大力支持,各部门不仅拨出一些专项经费资助,而且还在人员力量上给予积极配合,从而为加速成果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村庄规划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农业论文; 小康水平论文; 三农论文; 评价体系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