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课程的思考_物理论文

面对新课程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直面并回答三个本原的问题,即为何教(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学内容)、如何教(教学方法)。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领会,以及对传统物理教学利弊的反思与扬弃,我们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学应该做到:在教学目标上,要从知识本位回归到三维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要由学术形态深入到教育形态;在教学方法上,要让学生重演知识的发生过程。

一、从知识本位回归到三维目标

在我校网站的论坛上,有学生发了一则题为“学习物理有毛用”的帖子,结果引发了一片议论:“我发现物理不仅烦,而且学了觉得一点用都没有”“不学不行啊,如果你老爸有足够的实力,还上什么学呢?”“物理很重要的,高考100分呢?”如此等等。这反映出许多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学物理的认识还是模糊不清的。由于学无目标,进而导致了学无章法。许多学生是把物理学习等同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再等同于物理公式的记诵,最后等同于数学式子的运算。他们将物理当作数学来学,把物理学成了“无理”。

图1

不妨看一个实例。如图1,A、B9为两个小物块,用一根穿过光滑水平圆盘中心小孔的细线相连。物块A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B保持静止。若使A的角速度突然增大,则其半径r将如何变化?结果多数学生都认为r会减小,他们的推理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由于F、m均不变,因此随着ω的增大r必然减小。出错的原因是他们缺乏相关的知识吗?不是。在这个问题上学生并不缺物理知识,他们缺乏的是物理见识,即未能深入领会所学知识的本质含义,并形成正确的见解。就以而言,学生仅注意到公式表达的相关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没有把握住它所体现的实质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它所需的向心力,这一对“供”“求”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则上例是属于“供不应求”的情况,硬套公式自然就错了。学生听了这番讲评,也知道了错在何处,可仍令他们困惑的是:“我当时为什么就没想到要这样分析呢?”这又进一步暴露出,学生更缺的还是一种物理意识,即自觉地运动物理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知识”“见识”和“意识”,看起来虽仅一字之差,却反映了学习者三种截然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后者的影响与作用往往会更大。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缺少知识,他可以在任何时候补上;但如果一旦错过时机,在学习能力或在情感、态度等精神层面上造成了缺陷,以后将是很难弥补的。其原因就在于,任何生命体的成长都存在着一定的关键期。正如农民种地要“不违农时”,学生读书也应“不违学时”。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有许多东西放在小学、初中学习可能太早,到了大学再去补课则又太晚,必须要在高中阶段打好基础才行。

学生对“为什么学物理”认识的模糊,根子在于教师对“为什么教物理”的认识存在偏差。就我而言,很长一段时期都认为教物理就是把尽可能多的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供他们终生受用。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尽管我们授予学生那么多的物理知识,但在他们往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却很少显示出有多少直接的功用,用他们的话说,“全部还给老师了”。我为此感到深深的失落;但当向他们提出“高中三年岂不白读了”的反诘时,这些离开学校多年的学生,又都会异口同声地作出否定的回答,一致认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他们的成长和事业所起的奠基作用,然而,他们又说不清究竟是哪些具体知识所起的作用。——这犹如谁都明白吃饭对于生存的意义,可又谁都说不清楚吃了这顿饭究竟会在身上什么地方长了块肉。还是著名教育家斯金纳说的好:“当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的本质了。”而这称之为本质的东西,就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它们构成了文化基因的核心。

其实“为什么教物理”这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设问:“如果我们不教物理,学生不学物理,今后将会对他们的发展带来怎样的缺憾?”一种显而易见的回答是,学生将因此学不到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这话没错,但不够全面。因为除此之外,学生还将失去更为重要的有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与熏陶,从而最终影响他们的科学素养的提升。因为在这方面,物理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与作用。在当前物理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方面,成为每一位有教养的现代公民都必须懂得的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今天学习物理的目的,恐怕不是为了明天去进一步研究物理,而是有助于他去面对或决策所遇到的大量非物理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一生的文明、健康、高质量的生活奠定基础。因此,对于“为什么教物理”这个问题,最确切的回答应该是: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教。——这正是新课标确立的物理教学的价值取向。

为此,我们就应突破知识本位的局限,使物理教学回归到三维目标上来。如果说过去我们关心的是上了一堂课,学生能学到哪些知识;那么今天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学生除了学到这些知识外,还能使他们获得些什么。如果我们树立了这样的目标意识,就等于长了一双慧眼,在教学中就会自觉地将每一个知识都置于三维目标的框架之中,去认真分析它在各个维度上的投射点,从而找到落实三维目标的切入点。

例如开普勒第三定律的教学。如果仅从知识目标而言,让学生知道公式以及相关内容也就够了,但若以三维目标衡量,是否还应该引导学生去领略、体味这个公式的简约之美?——它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竟然表达得如此准确且简洁;是否有必要介绍开普勒发现这条规律的曲折经历?——尤其是开普勒何以会想到的。显然,这里面并没有一条逻辑的通道,他多半是“凑”出来。然而要在数千个看起来杂乱无章的天文数字中找出这种关系,无异于大海捞针。开普勒正是凭着一种百折不挠的毅力,整整花了九年时间才获得成功。而在这背后,又是靠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支撑;他深信世界是和谐的,和谐世界的规律必然是简洁的……如果能这样让学生深入到精神层面上去感受科学,他们得到的启迪与收获将会丰富的多。

再如有一道题:“已知汽车质量为m,行驶速度为,汽车安装有防抱死刹车系统(ABS),制动力恒为f,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试问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紧急制动停车,汽车共经过多少距离?”学生不难解出该题的答案为:,如果仅以知识技能而言,教学目标似已达到。但与三维目标对照,我们还可以联系交通法规,让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去解读“三禁”的缘由;汽车的制动距离s与质量M有关,因而要“禁超载”;又与速度有关,因而要“禁超速”;还与反应时间有关,所以要“禁酒后驾驶”。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与生活是那么接近,从而增强学物理、用物理的意识。

上述教学案例,如果按传统的知识本位的标准衡量,多属节外生枝,似无必要;但从三维目标,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却有其积极的教育意义。尽管这些东西高考不一定会考,也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因而被许多人视作“无用”的知识。然而,教育的“无用性”正是教育的基本属性。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对此曾作过深入的研究,他们的结论是:“只有无用的知识,才是最终有用的。”我国古代先哲庄子也说过: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亦即所谓无用的东西,它们最大用处就在于无所不用,无处不用。因此,在三维目标的观照下,我们的物理教学应让学生多学一些在当下看起来“无用”,而最终却是有用的东西。

二、由学术形态深入到教育形态

作为教学范畴内的物理知识,一般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外显的学术形态,另一种是内隐的教育形态,前者具有实用价值,后者则有教化功能。若将知识比喻为一座冰山,它的学术形态只是露出水面的一角,而它的教育形态犹如水面之下浑厚的山体。比如以“电磁感应”为例,有关这种物理现象的特点、产生条件以及变化规律等知识,教科书是以准确的定义、严密的推理,白纸黑字形式化地写在了上面,它所呈现的就是该知识的学术形态。而它的教育形态,诸如猜想假设、实验探究的科学思想方法,电磁互变、世界多样统一的科学观念,以及法拉第锲而不舍、十年磨一剑的科学态度与精神等等,则大多蕴含于字里行间,不会自动凸现。为了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我们就必须让物理教学从知识的学术形态深入到它的教育形态中去,引导学生去探寻知识的渊源,揭示知识的本质,感受物理的美感,以充分发挥物理知识的教育价值。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位学科教师的教学底蕴是否深厚,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的学科视域有多广阔。所谓学科视域,指的是教师对所任教学科的内涵及其本质的理解与把握。对物理教师而言,也就是要回答“物理是什么”的问题。

先从物理学科的内涵来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物理概念、规律和原理等,它们是物理的核心理论,当然很重要,但除此之外,物理还包括实验基本、应用延伸,以及它那丰富的思想方法和严谨的数学表述。正是这五大要素构成了物理学的有机整体(如图2)。显然,那种“斩头去尾取中段”,仅把物理核心知识视作为物理全部的认识与做法是有失偏颇的。

图2

再看物理学科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解读它。第一,物理是一门科学。这是不言而喻的,无须赘述。第二,物理是一种智慧。物理学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一系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和方法,这不仅对物理本身有价值,并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贡献。有人统计过,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医学奖,甚至经济学奖的得主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学的背景。这就是说他们从物理学中汲取了智慧,转而在其他非物理领域获得了成功;反之却没有一例是由非物理专业人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这就是物理智慧的力量。难怪国外有专家尖锐地说:没有物理修养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第三,物理是一类文化。物理学家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创造的大量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就构成了物理文化,它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基本研究方式就是实践,因而在客观上表现为“真”;物理学创造的成果最终是为了造福人类,它在目的性上体现出“善”;此外,物理学还在人的情感、意识等诸方面反映了“美”。正因为物理学本身兼具真、善、美的三重属性,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物理不仅是文化,而且是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能对所任教学科的内涵与本质作一番全方位的审视与剖析,不断拓展学科视域的深度和广度,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我们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提高理解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从而使物理教学从传统的学术形态拓展到教育形态中去,为学生营造一个底蕴丰厚的物理课堂,使他们不仅获取知识,还能受到全面的文化浸润。

例如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与法拉第电磁感应的教学。过去,我们都满足于演示实验一做即成,物理知识一步到位,似乎十分简单。但往深里一想,问题还挺大:教学中我们向学生展示的几乎都是科学家成功的一面,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科学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科学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傻瓜才会犯错误。因此当告知学生,奥斯特和法拉第是历经十年之久才完成实验时,他们都感到不可思议。这种看似快捷高效的教学,学生得到的是不完整的知识,只是它的学术形态(科学结论),而蕴含于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知识的另一半,即它的教育形态却没有加以开发与利用,这也是教育资源的流失。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在建立一个物理学理论时,基本观念起了最主要的作用。……所有的物理学理论都是起源于思维与观念,而不是公式。”无论是奥斯特还是法拉第,他们的最大障碍也正是来自旧观念的影响:奥斯特认为电流产生的磁力是一种“纵向力”(空间观念的束缚),法拉第则以为电磁感应是一种“稳态”现象(时间观念的束缚)。直至他们分别认识到电磁力具有横向力特征、电磁感应是“暂态”现象,实现了观念上的突破之后才最终取得成功。其实,科学家的失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等方法,让学生从中获益。例如对电流的磁效应,我们就一改教师演示为放手让学生做实验。结果发现,许多学生都将通电导线摆成与小磁针互相垂直,他们认为这样小磁针受到的磁力矩才会最大——与当年奥斯特的观念如同一辙。后经反复调整摆放的初始位置,才观察到预期现象。同样地,在电磁感应教学中,我们也尽量使学生“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要面对原始的问题”(杨振宁语),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实验器材和方案,让他们去走捷径。这样做学生虽然走了弯路,但却由此增加了一份真切的感受,他们不仅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曲折艰难,也初步体会到思想观念对于科学创新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三、让学生重演物理知识的发生过程

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法国的胚胎学家海克尔发现:高等生物从种细胞成长为成熟的个体,都要经历一个胚胎发育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该物种长期进化历史的迅速而短暂的重演。此即“生物重演律”(图3甲)。其实除了生物进化外,重演现象在其他领域里也屡见不鲜。就以教学活动而言,学生从“未知”达到“真知”,需要经历一定的教学过程,而这一过程同样也是以浓缩的方式,在短暂而迅速地重演着人类漫长的认识发展历程。——我们不妨称此为“教学重演律”(图3乙)。

图3

如果把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视作为科学知识的原生产过程,那么学生接受科学教育的过程就是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过程。理论与实践都表明,这两者在本质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的一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他们学习科学的心理顺序差不多就是前人探索科学的历史顺序。

重演律不仅揭示了客观世界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将其作为指导教学的一种重要策略思想,可以有效地促进物理教学过程的优化。正如玻利亚在“教学发生学原理”中所指出的那样:“在教一个科学的分支(或一个理论、一个概念)时,我们应让孩子重蹈人类思想发展中那些最关键的步子。”理想的物理教学应该是,以浓缩的时空和必然的形式重演人类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让学生去亲历探究的过程,感受科学的启迪。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能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领悟思想方法,陶冶科学精神,从而全方位地落实“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目标。

1.充分还原稀释,让学生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

物理概念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它可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可以说是浓缩了的知识点。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教师就应该将它的形成过程重新“还原”,使浓缩的物理意义充分“稀释”。正如一位学者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如果说物理概念犹如这里的盐(“溶质”),那么“溶剂”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规律,而“溶液”则是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与过程。一般地,我们可采用图4的物理概念教学模式:

图4

例如电场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电场的特性。但如果学生不理解它的物理意义,这种形象可能成为令他们眼花缭乱的另一种抽象;这时若再辅以直观的模拟实验,他们甚至会误认电场线是一种实体存在。因此,教学的关键就在于通过还原稀释,让学生主动参与电场线概念的建构过程。例如,可从最简单的点电荷电场入手,我们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点电荷电场中不同位置,如A、B、C等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如图5甲)。采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作出更多位置的电场强度的分布情况(如图5乙)。很明显,这种方法虽然直观,但太过繁杂。学生面对这一片密密麻麻的箭头,他们自然会想应该如何简化呢?通过思考,他们不难找到办法:若以点电荷为圆心,它周围各点场强的方向都是沿半径向外的,于是就可用一组呈辐射状的射线来反映其方向(图5丙);又因为它周围各点场强的大小随着离点电荷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这种变化趋势又恰与这组射线“近密远疏”的特征相符合。用这样一组射线来描述正点电荷电场的性质,不仅形象而且简洁,因而是非常合理的。

图5

2.坚持延迟判断,让学生探寻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

物理规律反映的是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这个意义说来,物理规律是压缩了的知识链。教学中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急于把这些前人获得的结论直接端给学生,让学生尽快地占有它们。诚如爱因斯坦所说:“对真理的探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和推理过程,使探索真正成为物理教学的生命线。教学中应该坚持“延迟判断”的原则,即:使学生对物理结论的判断,产生于经历必要的认知过程之后。我们借鉴前人科学发现和研究的方法,在物理规律教学中采用的程序大致可用图6框式表示:

图6

例如简谐运动的规律。教学中如果没有对简谐运动的物理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就贸然给出公式F=-kx,学生对其规律的理解就会失之肤浅,甚至误认为仅仅是胡克定律F=kx的翻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解剖麻雀”上,即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弹簧振子(图7)在一次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F、速度v、加速度a以及位移x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并要求他们尝试从中找出最基本的规律来。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发现:F与 v的方向时同时反,大小此增彼减,关系复杂多变;而F与a之间方向始终相同,大小同增同减,关系确实简单,但这只是F=ma(牛顿第二定律)的体现,仅具共性,缺乏个性;再看F与x,两者方向始终相反,大小又成正比,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最能准确而简明地反映简谐振动中力与运动的基本规律。这样,学生对于简谐振动的规律F=-kx就不仅知其然,而且也知其所以然了。

图7

采用“延迟判断”进行物理规律教学,固然会拉长建立规律的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做,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运用也能灵活自如,最终还是提高了教学效率。

3.渗透思想方法,让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设计过程

物理实验是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可以分成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实施步骤以及实验结论等主要环节,它们之间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图8):

图8

其中,实验原理蕴含着丰富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对于其他环节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是整个实验的核心,理应成为实验教学的重点。具体地说,不仅是那些著名的经典实验(如伽利略斜面实验、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等),应引导学生去追溯物理学家思考、研究的源头,领略他们精巧的设计、独到的方法或深刻的分析,从中汲取物理思想的营养;即便是教材中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我们也不能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让学生照方抓药,机械操作。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应尽量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多让学生想想: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换种方法能不能做?等等。以此来渗透物理思想,启迪学生思路。

例如,“楞次定律”的教学离不开实验。一般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按事先设定的四种情况(将磁铁 N、S极分别插入和拔出线圈)操作,观察并依次填写原磁场(Φ)的方向、原磁场的变化(ΔΦ)、感生电流的方向、感生电流磁场的方向等,最后归纳出结论。这样教学看起来流程顺畅,结论明确,但在实验之后学生往往不明白:为什么就选定这四种情况来做实验?尤其是,实验目的是确定感生电流的方向,为什么还要扯到上去呢?……究其原因,是由于上述实验教学中,没有突出物理思想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实验的设计过程,他们只是循着指令在做“广播操”,而没有将实验操作与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对此做了如下改进。

提出课题后,先引导学生观察磁铁的N、S极分别插入和拔出线圈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并思考:感生电流的方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经过讨论,学生不难得出,方向取决于原磁场的方向(向上或向下)与磁场的变化(增大或减少)。在此基础上,学生自行设计出了包括上述四种情况在内的实验方案。接着让学生实地观察并记录各种不同情况下,原磁场的方向和变化,以及相应的感生电流方向。然后要求他们分析ΔΦ与之间的关系,看能否从中概括出有关的规律来。同学们发现,尽管原磁场的变化(ΔΦ)是产生感生电流的直接原因,但ΔΦ与两者之间却并未显示出某种明确的对应关系。怎么办呢?学生的思维很快被激发出来,处在了一种亢奋状态。这时,教师就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另辟蹊径,能否设法找出一个既与ΔΦ有关,又与有关的“中间量”,通过它的中介作用,来沟通并确定ΔΦ和的关系呢?经过讨论大家想到,感生电流产生的磁场或许能充当这样的角色。因此,实验的关键就要看感生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的变化ΔΦ之间是否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即:

图9

学生按着这样的思路继续实验,并对各种情况下的与ΔΦ进行分析比较,终于从中概括出了规律性的结论。

实践表明,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探索的氛围,使它带上一定的研究色彩,将会促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实验思想的精髓,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实验素养和能力。

4.注重过程分析,让学生亲历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

笔者曾要求学生实地估测自行车在行进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图10甲)。不想这个问题却把学生难住了,他们推着自行车在操场上团团转,就是不知该如何入手,后来让他们回教室演算一道类似的题目:质量为m的物体以一定初速沿水平地面做匀减速运动,最后停止,设所用时间为t,通过位移为 s,试求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图10乙)。结果学生很快就求出了答案。两者对比,真是大相径庭。

图10

其实,这正是传统习题教学造成的后果。我们平时给学生做的题目,都是经过了去伪存真、削枝强干的精心加工,设问明确、条件贴切,学生只要公式对路、计算无误,即可大功告成。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不是有血有肉的物理世界,而是一个由滑块、小球、斜面等理想元件堆砌起来的抽象世界。其中那些最能启迪心智、锤炼思维的过程与环节,却被我们轻易地代劳了;学生吃到的是被人家嚼过的馍,哪里还有什么营养和味道呢?

一般的物理问题,总是由初态(条件)和终态 (目标)组成的,解题者的任务,就是要寻找一系列由初态逐渐逼近终态的中间状态。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审读题目,在明确对象、分析过程(或状态)的基础上,构造成适合题意的物理模型,从而使“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接着选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布列方程,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求解作答,得出“问题结果”,并将其纳入原问题的情境中,予以“检验讨论”,对解题过程作出评价。由此可见,求解物理习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认知过程,它有一个完整的认知操作序列 (图11):

图11

在上述过程中,物理模型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它既是使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相应的物理问题的前提,也是正确选用物理规律、求解物理问题的依据,因而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把众多的物理题目机械地划分为各类题型,结果是越分越多。其实,正确的策略应是“以少胜多抓模型”。我们看许多物理题目,尽管形式各异但其内核是相同的,都是来源于同一个原型题,即“母题”。它们只是稍加演变而成的“子题”,甚至是“孙题”;正是这无数的“子题”和“孙题”,才形成了目前无边无际的题海。然而其中的“母题”,为数却并不太多。一类母题其实就是一种模型。例如“子弹打木块”就是典型的力学模型,许多凡是涉及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题目,大多可以归结于它。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舍得花功夫,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其中的物理过程,并能从不同的角度,例如力与运动的关系、功与能的关系、冲量与动量的关系等方面加以剖析,以求透彻理解,最终达到解一题带一片的效果。

标签:;  ;  ;  ;  ;  ;  ;  

面对新课程的思考_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