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现状及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分类与概念界定
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开放系统,因此,作为对高等教育现象、问题及规律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种形态。比如,哲学思辨的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定性的方法、定量的方法、系统方法、数学方法等等。但对高等教育方法进行仔细辨析,我们发现,有关方法的分类尚没有一个比较清楚、统一的标准,许多方法分类也不符合“排他率”或“平行率”等逻辑关系。
当前,一些关于方法的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但其含义却不确定、指向不清晰。如“质的方法”、“行动研究”、“人种学方法”等等,新旧概念之间容易产生混淆,引起方法分类上的混乱。如有的学者把“质的方法”作为定性方法,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定性方法与“质的方法”大异其曲。另外,每一种方法的背后又蕴藏着不同的认识论、方法论,如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方法与方法论之间容易引起歧义,比如,有的人把实证的方法等同于实证主义,有的则主张实证与实证主义不尽相同。所以,要对目前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必须进行方法的分类及概念厘清。
按照科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的分类,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可以从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结合的维度加以划分。由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目前学术界对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并没有公认的定义,一些学者也反对这一区分。目前理论界对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定义更多的是从哲学层面上进行的区分与界定,而在研究实践中,方法的运用要复杂得多,也具体得多。另一种对方法常见的区分是思辨方法与实证方法,这也是科学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研究范式。
本研究从研究者的研究方式与思维方式这一角度把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划分为定性与思辨方法、定量与实证方法两大类。这里的“定性”是指用经验总结、哲学思辨、逻辑分析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主要基于形而上的思辨传统,所以与“思辨”相联。现在有的学者把所有非定量的研究均纳入定性研究的范畴,把人种学、参与观察、案例研究等方法都称之为定性研究,这不是本文所指的定性概念。在这里,定性与思辨方法是指具有这样一类特点的方式的总描述、总概括。其特点是:从材料来源看,大部分材料是通过他人研究成果或书籍刊物中获取的,材料的引用与分析是零星的、散乱的,不作系统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的要求,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习惯性、自发性;从研究者研究工作空间看,绝大多数都属于“书斋的研究”,是通过坐在书桌边、图书馆所进行的研究;从研究者研究方式看,主要是通过个人悟思、哲学分析、文献概括、归纳演绎等思辨的方式进行,是研究者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从研究成果性质上看,这类研究成果大多是感想式的、思考性的、哲学性的、主张式的或指示性的,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述或提供建议。把定量与实证相联结的原因在于,它们都遵循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的传统,建立在实证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它的特征是:原始材料的收集及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实证性分析,实地或现场的调查访谈、量化分析、客观性的语言陈述等。作出这样的研究方法分类,还有一个原因是基于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这一分类基本上能反映目前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实际情况。
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进行严格的划分是件困难的事,因为定性研究不等于没有数字,而定量研究中也不乏价值判断和逻辑推理;思辨必须依赖一定的概念、事实、材料进行,实证中也必然存在着思辨。所以上述的划分只是试图说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实际现状,一定意义上是为了研究的方便,是一个较为粗略、模糊的划分,很难说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区分。所作出的特征描述也是从具体的文章作者采用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这一角度给出的,不是规范的科学定义。(见表1)
表1 方法分类及其特征一览表
方法具体方法 特征
感悟性思辨以自身经验、学识积累出发对
分析方法研究对象进行解释或阐述
哲学性思辨引用哲学观点或从哲学高度
定性 分析方法进行相关论述
与历史性思辨利用历史资料、历史事实对
思辨 分析方法研究对象进行思辨阐发
比较性思辨对不同时期、地点的教育问题
分析方法进行考察比较、阐述观点
多学科思辨从经济学、法学、系统理论等学科
分析方法 出发探讨高等教育问题
观察方法 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
观察研究对象的状态和现象
调查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
对象的有关资料
定量 个案研究 选择典型的案例加以研究,
与 并得出一般结论
实证 数学分析 运用数学手段对数据进行
处理,探寻事物关系
实验方法 有意识地控制变量,揭示
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多学科方法从其他学科出发进行相关的
定理与实证研究
二、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讨论
根据上述分类,我们对2000年、2001年《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所有文章(书评、会议综述除外)进行了统计,共286篇。首先从“定性与思辨”及“定量与实证”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并按“定量与实证”优先原则进行统计,也就是说,凡是采用了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按定量统计。鉴于一篇文章可能采取多种具体方法,在对两大研究方法下的具体方法进行归类时,按“一篇文章的研究方法不多于三种,尽量选择最主要的一种”原则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表3。
表2 2000、2001年《高等教育研究》中两类方法的文章篇数及比例
方法类别 篇数 百分比%
定性与思辨
261篇 91.3
定量与实证25篇
8.7
表3 “定性与思辨”具体方法的使用篇数
方法类别感悟性哲学性历史性比较性多学科
思辨 思辨 思辨 思辨 思辨
篇数 16020683228
表4 “定量与实证”具体方法的使用篇数
方法观察 调查 个案 数学 实验 多学
类别方法 方法 研究 分析 方法 科
篇数 0 17 715 0 5
从上述统计中可以看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定性与思辨占主导,其中又以感悟性思辨分析为主;定量与实证方法运用较少,其中又以调查、数学分析为主。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研究中方法意识淡薄,思辨倾向严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描述性、思辨性成分较重,重思辨研究轻实证研究,往往从个人经验、感悟出发进行论述;(2)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多元研究方法意识,一篇文章中多元研究方法运用比例较低,没有一篇文章运用观察方法、实验方法进行研究;(3)研究方法落后,规范意识不强,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的质的研究范式在高等教育学中极少看到,如现象学研究、人种学研究和观察性访谈等现代方法没有引起高等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在研究中,无论是思辨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存在着方法运用不够规范的问题,比如思辨研究中,概念不清晰,逻辑不严密,随意性较强;在实证研究中,材料收集不够齐备,数量分析方法简单等等。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研究要取得突破性的成效与进展,必须牢固树立方法意识,合理设计研究方法。
1.思辨与定性研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具有自身的合理性,但要提升思辨的抽象性、概括性、科学性。思辨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在对事物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是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多层次系统,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活动,因而高等教育理论难以精确化、数字化,如高等教育本质的不清晰性、高等教育属性的不确定性、高等教育功能的多样性、高等教育效果的难以测量性等,决定了思辨定性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种认为思辨与实践脱节、思辨对现实问题漠不关心、思辨就是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等是对思辨的曲解,真正的思辨是在较高层次上对实践与问题给予关注,以概念分析、逻辑演绎的方式获得对高等教育的认识,提升高等教育理论的水平,增强反思与批判意识。当然,人云亦云、缺乏创新的思辨文章的价值就十分有限了。我们也不反对感悟性的思辨分析,一些大学校长、著名学者以其睿智的思想阐述了对高等教育的深刻见解,尽管没有运用规范的方法进行研究,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关键在于要提高思辨的抽象性、概括性及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重视定量与实证方法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价值,这是提高高等教育科学化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正如前面统计所见,重定性轻定量、重思辨轻实证的倾向在高等教育研究中非常明显,究其原因,既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又有现实原因:我国传统文化中一贯重义理思辨,鄙视实证分析;教育科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因而带有其“母体”所固有的重思辨的思想方法轨迹;高等教育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以致定量困难;许多研究者对定量方法、实证研究比较陌生,使用不熟练。事实上,在国外的社会科学及高等教育研究中,实证与定量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西方的教育研究受到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较深,具有实证主义的传统;另一方面,二战以后,西方的社会科学已经不再停留在对研究对象的概略描述,而是发展了一套比较精确的数学模式,并广泛借鉴了各种学科的研究方法。
三、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特性分析
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方法问题,也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但由于研究方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上与认识论、方法论相关,下与研究问题、理论性质相连,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学性,确实是摆在每个高等教育研究者面前的新课题。
(一)高等教育研究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属性
从高等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高等教育研究成为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发展成为有组织有系统的研究主要是在二战以后。二战后,高等教育作为继承和发展人类文化、培训人才的主要基地,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开始高速发展。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的职能、类型、结构、人才培养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有关高等教育问题日益增多而且趋于复杂化,因此,引起了学术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重视,以高等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组织、学术团体应运而生。可以说,高等教育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问题意识与实践情结。
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直接发端于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是由广大的高等教育实践工作者自发开展起来的,带有鲜明的实践特征与解决问题意识。2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始终是围绕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来进行的。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倾向”和“求用取向”应该是符合高等教育的特性的,因为高等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高等教育理论主要是一种应用理论、综合理论,只有加强实践研究,才能为理论发展提供丰富的材料。
当然,我们必须在“求用”与“求真”、“问题研究”与“理论建设”之间取得协调与平衡。大量的热点问题研究如果没有方法的差异也会带来低水平的重复。因此,高等教育研究不能停留在具体问题研究与工作得失的阐述与总结上,而应该加强对高等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和理论解释,否则不可能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高等教育理论。这样,从方法的角度来看,一是要重视逻辑思辨,没有逻辑思辨,就无法构建理论体系,无法提升理论水平;二是重视实证研究,反映与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因为不同的研究方法具有不同的功效及适用性。
(二)高等教育研究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具有多元研究属性
所谓多学科研究,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从其他学科出发、借鉴其他学科的概念原理来分析高等教育问题,二是指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高等教育问题。不过,利用多学科研究高等教育要特别强调:第一,在引进、移植、借用方法时,要注意理解、把握这些方法的灵魂与实质,真正把这些方法作为研究的工具和手段。高等教育理论最初脱胎于普通教育学,往往从普通教育学中寻找理论依据和思维方法。目前,一些高等教育文章中充满了新名词、新概念、新术语,使用了许多新方法,但其研究结论除了用新的概念和术语装饰了一下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新颖深刻的内容。第二,任何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都有其特殊的作用,不能无限制地夸大它们的作用。第三,在引进、移植、借用方法时,要能结合高等教育学科的特点将其具体化、特殊化。
高等教育和人的复杂性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互补性决定了高等教育研究应采用多层次、多方面、多学科的方法。单一的逻辑思辨研究方法已不再适应高等教育科学的发展,单一的定量实证研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也有明显的局限性。高等教育研究中,要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灵活地应用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与规律。运用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方法论为指导,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范式,借鉴不同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采取思辨定性、实证定量的多种手段进行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