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作文:应试教育中的畸形儿童_应试教育论文

习语作文:应试教育中的畸形儿童_应试教育论文

“套话作文”:应试教育的畸形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畸形儿论文,套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语文教育的最大功绩是教育目的从为“功名”转向为“实用”,以白话文教育取代了文言文教育的主导地位,“将文字交给大众”(鲁迅语)。清末禁八股、废科举、兴新学,标志着我国科举教育的终结和古典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的转型。由此发端的现代语文教育迄今已经历了百年。但吊诡的是,“功名教育”的阴魂始终不散,语文教育目的不知不觉从为“实用”又回到了为“应试”上来。事实上,不少学校,作文教学只是高考的敲门砖而已。

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滋长,是出现“套话作文”的症结所在。在这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下,不少教师和学生都表现出很强的心理惰性。他们已经不习惯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写作了,只希望你给他现成的东西让他套用,这标志着作文教学已成了弱势学科,更加边缘化了。

谓予不信,你可以到中学随意走走。那里最热门的学科不是语文,而是外语、数理化、计算机等,还有名目繁多的学科“奥赛”。语文和写作的活动,诸如文学社、写作夏令营、名著讲座、作文比赛等几乎门可罗雀。“新概念作文”曾风靡一时,但若不与升学、保送名校挂钩,恐怕也很少有人问津。在人们(包括某些教育领导者)眼中,外语、“数理化”学科可即兑即现,写作的过程需要“摄取生活—认识生活—表达生活”,需要培养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运用等多种能力,多么费时、费力呀!况且,高考作文评卷又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就迫使语文教师也要功利起来,把“猜”与“套”当作“绝活”来修炼。

语文是发展学生心灵的学科,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归是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养、鲜明的个性。可这对“高考”有什么用呢?能拿分吗?现在很多学校对学生、教师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学校钟爱的是会考试的学生,会博取升学率的教师。专家说,“作文教育”是慢的教育,是“水中养鱼”。对不起,我等不及!我要走捷径!君不见,当今书肆不是充斥着此类教人如何套作的《高考作文宝典》类教辅读物吗?

“套话作文”由来已久,于今为烈。我当中学生时,是上世纪50年代,那时高考作文政治化,易猜易套,如“大跃进中的一件事”“读毛主席著作之后”,所以老师就让我们背诵许多范文,一旦猜中,老师便身价百倍,成为一方名师。改革开放以后,高考作文命题在“防猜防套”上做了点文章,但还是可以猜。那一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作文题出来,擅长猜题的语文教师大跌眼镜,但在四川成都居然也有人猜中,一时间各大报刊媒体大登这位教师教作文的逸事珍闻;而一家少儿科普杂志因曾刊登与作文题同名的文章而名扬四海,主编竟然被邀央视作客,那一年该杂志销量猛增20多万。“逮到老鼠就是好猫。”成本极微,收效甚大,在这种文化氛围下,语文教师焉能不蠢蠢欲动?

这几年“话题作文”继续沿用,逐渐成为新“八股”,加重了立意“俗套”的趋势。事实上,高考作文采用这种形式才几年,命题者与语文教师、考生就摸到了不少话题作文的“套路”:命题者从个人、社会、国家、民族等人文方面考虑出题;考生一切课外阅读都往“话题”上靠。还有人总结说“‘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这便使“套话作文”大行其道。有的人考前准备一篇以不变应万变的作文,用穿靴戴帽的方式去应对任何文题;有的人只是罗列古今中外的事例,空洞无力地抒一点带有“诗意”的情……这些手法我们都能从当今许多“高考优秀作文”中觅出蛛丝马迹。

当今最能影响青少年文风的是什么?不是名家作品,而是《读者》《智慧背囊》《青年文摘》等通俗读物中所谓“心灵鸡汤”类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最与高考对路,于是不少青少年学生热衷于背诵其中篇什。平时作文就这么套过来套过去,考试哪能不轻车熟路?为了“深刻”而丢了直白,为了“有文采”而失去朴实,为了“创新”而矫揉造作。当然,也闹了不少笑话:如说“岳飞一生都在抗击匈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如称鲁迅先生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他罢!”这都是硬背硬套不做老实人的结果。

我们为什么要作文?封建社会,作文只是“代圣人立言”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除了猎取功名富贵外,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可言。晚清诗人黄遵宪提出:“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杂感》)这在当时确是石破天惊之语。到了五四期间,刘半农在《应用文之教授》中对当时作文缺乏实用性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现在学校中的生徒,往往有读书数年,能做‘今夫’‘且夫’,或‘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滥调文章,而不能写通畅之家信,看普通之报纸杂志文章者”,“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似通非通一知半解学校毕业生:学实业的,往往不能译书;学法政的,往往不能草公事;学商业的,往往不能订合同,写书信,却能作些非驴非马的小说诗词,在报纸杂志上出丑。”他提出:“只求在短时期内,使学生人人能看通人应看之书,及其职业上所看之书;人人能作通人应作之文,及其职业上所必作之文。更作一最简括之语曰:‘实事求是’。”前辈的这些论述对于我们认识作文的目的是极为宝贵的。虽然这种作文的实用性原则被当今许多所谓语文专家讥为“庸俗化”、“实用化”、“低层次”,但我始终以为这是作文教学的原点。离开了这原点,我们的作文教学将无所适从。

《语文学习》2008年第10期上马俊强老师问:“‘套话作文’还会持续多久?”我以为,还会有相当长的时间,只要“应试教育”阴魂不散,高考不改革,这种畸形儿天天都会出生,人们也将习焉不察、见怪不怪。

标签:;  ;  ;  ;  

习语作文:应试教育中的畸形儿童_应试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