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焦虑症;语言沟通;心理护理;效果
引言
焦虑症属于神经症疾病中的一种,主要以焦虑情绪为主,焦虑症包含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主要发生在女性人群中。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突发恐惧、剧烈紧张等,还会出现窒息感、气急、胸闷、喉头堵塞、呼救、惊叫以及濒死感等。慢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系统障碍,如头晕、心慌、心跳加速以及胸闷气急等,还伴有多汗、胃部不适等症状。现对焦虑症患者予以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的效果做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例。其中,研究组女61例,男23例,年龄22~67岁,平均(42.16±3.21)岁,慢性焦虑56例,急性焦虑28例;对照组女59例,男25例,年龄23~66岁,平均(41.81±3.47)岁,慢性焦虑60例,急性焦虑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参照组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环境护理以及用药指导等,为其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告知患者及家属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并适当安抚患者,指导其保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探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要热情、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认真聆听患者主诉,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同时为患者讲述既往临床治疗成功案例,增加其治疗信心。第二,护理人员要有善良、温暖的个性,结合自身积极向上的情绪来对患者进行护理和交流,进而感染患者,使其减轻焦虑情绪。第三,在患者焦虑症发作时候,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实施心理干预,并指导患者家属给予其情感支持。
1.3观察指标
用BPRS量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夸大、紧张、作态与装相、罪恶观念、关心身体健康、不寻常思维、定向障碍、心境抑郁、情感交流障碍、定向障碍、情感平淡、动作迟缓、不合作、猜疑、幻觉、敌对、紧张、概念紊乱和焦虑)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分比较,得分越低患者精神状态越好。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各自不同的服药依从性进行对比。服药依从性分级包括:完全依从(患者对于用药治疗十分配合,不存在任何抵触情绪)、基本依从(患者对于服药的抵触情绪可以通过医务人员与其进行沟通与安抚而得到缓解,从而可以配合治疗,按时进行药物治疗)、不依从(患者对于药物治疗存在严重的抵触情绪,并且通过医务人员与其进行积极的沟通也无法使其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依从率=(基本依从+完全依从)/总样本例数×1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为(43.75±3.13)分,对照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为(66.24±3.85)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焦虑症属于一种精神疾病,患者的特征是长期的焦虑情绪体验,其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焦虑症患者还会出现气急、喉头堵塞濒死感等;而慢性患者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系统障碍,会出现头晕、心慌、坐立难安、出汗的情况。该疾病的致病因素尚未明确,但有研究显示其可能与患者的家庭、成长经历及自身疾病有关。焦虑症除了用药治疗外还需要实施相关的心理干预。焦虑症患者多伴有恐惧、紧张、焦虑等症状,还存在运动不安、植物精神系统症状,常出现心理障碍,从客观观察对患者不造成任何威胁,出现害怕、紧张、担心等情况,主要为患者对问题予以过虑思考导致,但患者不能自行控制以上情况发生。躯体症状为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交感神经系统多动过度为主要症状,如腹泻、恶心、口干、胀气、心肌、腹部不适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运动症状为手部出现轻微震颤、头痛、枕区出现肌肉强直情况。精神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极易出现睡眠障碍和疲劳等情况。由于生活压力变大,焦虑症的发病率逐渐提升,焦虑症长时间存在可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学习等。焦虑症患者具有较差的自控力,受小刺激后会出现较大的反应,如听见虫叫会出现大惊失色、坐立不安的情况,情绪波动较大。患者会由于生活压力加大,进而对生活、工作失去兴趣,呈现为被动状态,患者还会出现紧迫感和焦灼感。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导致患者不能自行调节情绪。患者会怀疑自身病情,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对患者予以心理护理时,需明确焦虑症患者的文化程度,针对其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护理。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了解患者的习惯、性格等,并根据治疗和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处理。明确患者不喜欢什么、关心什么以及有什么爱好。护理人员需重视自身仪表、衣着、体态、语言等,建立可亲可敬的形象。护理人员的语言沟通能力可影响整体护理效果,护理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均可影响患者,护理人员与患者交谈时需使用恰当的语言技巧。对于初次治疗的患者,需将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进而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焦虑情况,在与患者沟通中,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如患者主要为精神痛苦,可让患者逐渐远离引发焦虑情况的事件、人等,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使患者身心处于轻松状态,进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鼓励患者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户外运动,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忘记自身情况,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有关学者设计了心理和身体练习方法,一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双脚着地,让两臂属于下垂状态,将眼睛紧闭,之后进行腹式呼吸,呼吸时让患者处于完全放松状态;二将身体逐渐移至椅边,将眼睛闭紧,进行吸气后仰,直至脊背伸展不舒服为止。将双肩处于下垂状,肩胛骨逐渐靠拢,反复进行。以上锻炼方法随时均可进行,可使患者身心放松。通过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干预,研究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将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应用于焦虑症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升患者的接受能力,进而放松患者的身心,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开始迎接生活及工作。
综上所述,对焦虑症患者实施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娟,汤晓红,徐芸,等.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焦虑症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01):155-157.
[2]吴静,王锦渝.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4):2134-2136.
[3]赵霞,刘欣怡,秦静,等.人性化护理对缓解口腔种植手术患者焦虑症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7,38(04):481-483.
论文作者:尹莉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患者论文; 焦虑症论文; 焦虑论文; 心理论文; 精神状态论文; 语言论文; 情绪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