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铭
(射洪县太乙中心卫生院???629211)
【摘要】 目的:探讨关键点控制与危害分析在免疫规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关键点控制与危害分析原理分析免疫规划中的关键控制点,建立与每个关键控制点匹配的预防措施。结果:我镇预防接种工作关键控制点包括: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的宣传、加强本底资料的收集、加强接种门诊建设,建立良好的操作规范、疫苗安全管理、与受种者沟通、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通过采取以上关键措施,规范预防接种,使预防接种中的危害降至可接受水平从而达到安全接种的目的。结论:有效的监控体系是保证免疫接种安全有效的良好措施。
【关键词】免疫计划;关键点控制;危害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042-02
关键点控制是指管理者尽可能选择计划的关键点作为控制标准,使控制工作发挥最大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1]。危害分析为分析、监测、校正免疫规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物、化学、物理危害因素的管理方法,为关键点控制中的重要步骤[2]。农村免疫规划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的高低与疾病预防控制成败密切相关。本研究总结分析关键点控制、危害分析在农村免疫规划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农村免疫计划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医生队伍水平不高
乡镇卫生院由于人少事多,导致免疫规范专业人员不专一,从事免疫规划人员队伍不稳定,导致部份地方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乡村医生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免疫规划理论知识不高,导致儿童免疫规划工作落实困难。部份基层医务工作者责任心不强,加之免疫规划漏种危害后果的滞后性,也对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1.2 免疫规划接种门诊有待加强建设和完善
近来来在接种门诊建设方面虽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较3A门诊的建设标准仍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乡镇卫生院由于业务用房紧张,加之在建设之初没有将接种门诊纳入统一的建设规划中,接种门诊根据现有诊断室进行改建,无论从设置面积、服务流程等方面都难以达3A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1.3 生物制品管理不规范
乡镇卫生院有的由于地处边远,疫苗运送不规范,不符合冷链运转的要求;有的是卫生院存放疫苗存放不符合冷链运转的要求、疫苗保存温度不合理、特别是农村时有停电,应急情况下无应急电源,导致冷链不能正常运行;部份疫苗接种时间不合理,使得疫苗质量难以保证,接种效果下降。
1.4 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管理难度大
近年来农村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增加,留守儿童由于主要寄居于亲戚家(婆婆爷爷家、外公外婆家)导致其流动性也大大增加,导致疫苗接种不及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健康教育工作滞后
由于农村地区部份居民经济收入少,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落后,对免疫接种缺乏主动性。特别是近年来免疫规划可控传染病发病大大下降甚至消灭,一部份群众因此淡漠了对这些传染病的防治,一部份家长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的观念不强,对儿童接种重视不够,有的因为儿童接种后出现一些异常反应,甚至出现拒绝给儿童预防接种的现象,极大影响了免疫计划工作的开展。
2.免疫计划的关键点控制与危害分析方法
2.1 加强免疫规划的宣传、培训。定期开展免疫规划知识宣传,利用预防接种宣传周、学校预防接种查验期间开展预防接种宣传,利用农村广播不时开展疫苗可控传染病防治知识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宣传。定期对乡村医生开展免疫规划知识培训,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免疫规划工作例会。
2.2 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信息。全面收集儿童基本信息,从村医生、医院助产机构、计生办、派出所等机构全收集儿童基本信息,并对收集的儿童信息进行整理,对儿童接种信息进行核实,督促未种儿童及时进行接种。
2.3 加强接种门诊建设、建立良好的操作规范。确定专人负责免疫规划工作,加切实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责任意识。 建立建全免疫计划的相关规章制度,如业务咨询制度、免疫宣传制度等。接种单位需具备当地卫生行政主管机关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相关要求做好资格认证工作。同时对接种人员资质进行公示。根据预防接种申请人的情况发放知情告之书,做好知情同意工作。严格按照系统化操作流程执行预防接种,操作规范,严格按免疫程序及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完成各项接种工作[3]。
2.4 加强疫苗安全管理 针对疫苗流通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疫苗管理相关规定,对疫苗流通的各个环节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运输过程中注意冷链系统的日常管理。落实专人负责疫苗存放,按时核对疫苗批号、有效日期、规格及厂家。疫苗运输、分发、贮存、接种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健全疫苗出入库登记管理制度,建立疫苗管理监测系统,以降低疫苗损耗[4]。
2.5 加强免疫接种安全注射工作指导及管理 通过多种手段宣传动员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加强对安全注射实施的社会监督及对基层人员的培训,改变不良操作行为,树立安全的注射观念。注射活动均需达到安全标准,按照国家统一要求使用自毁型注射器。免疫计划部门加强对自毁型注射器的使用培训、技术指导,卫生行政部门加大行政管理力度,积极促进自毁型注射器的推广应用[5]。
2.6 加强疫苗接种实施过程中的沟通,对可能出现的疫苗接种反应事前进行告之。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规范处理。对疫苗出现的异常反应主动监测,不推讳、不回避、科学解释、规范处理。
3.讨论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水平不发达,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医务人员素质不高和农村人员健康素养不高的状况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加强农村计划免疫工作中的关键点控制与危害分析,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由于免疫计划中使用的疫苗的特性,免疫计划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对于免疫接种的成功率有很大影响。
针对免疫计划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点做出相应的预防性处理措施,分析可能出现的危害并提前做好对策,可有效保证免疫接种各方面的安全性。尤其对于医疗条件较差,医务人员素质不高的农村地区,施行安全有效的关键点控制与危害分析可有效控制免疫接种过程中的差错,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毅,易卫兵.国家级贫困地区农村计划免疫服务组织现状调查分析和发展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5):64-66.
[2]李梅,荆睿.农村儿童计划免疫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11.
[3]裴惠敏.新郑市农村计划免疫工作现状及对策[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3(4):434-435.
[4]沈洁,安琳.运用多水平模型分析中国西部贫困农村地区2岁以下儿童计划免疫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8):1027-1030.
[5]黄利明,丁华,杨洛贤,等.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在免疫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5):374-376.
论文作者:赵铭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
标签:免疫论文; 疫苗论文; 儿童论文; 关键论文; 预防接种论文; 农村论文; 工作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