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本位的几点看法论文_赖铭莹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本位的几点看法论文_赖铭莹

广东省兴宁市华侨中学 514500

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本位回归,必须打破原有的语文教学格局,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把课堂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走进文本,并与文本充分交流对话,从而提高文化品位。本文从读、品、悟、诵四个环节来论述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知语言、品析语言、领悟语言和积累语言,明确“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呼唤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本位。

一、美读,领悟语言

提高性阅读,鉴赏文章特色。语文阅读的“美读”是叶圣陶先生率先提倡的。什么叫美读呢?叶老先生解释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笔者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对“美读”作了新的诠释和演绎——“美读”是阅读者设身处地站在作者的立场上,通过口、眼、心、耳等各种感官全身心地进入文本,从而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审美创造,陶冶心志的一种阅读活动。

在前两阶段的阅读基础上,学生已对文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及文学鉴赏水平,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揣摩文章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亮点、美点,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

美段欣赏有两个层次:一是能找出其中的美句,美段;

二是能说出美的所在。在这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从修辞、炼字、结构特色、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鉴赏,进而提高他们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品文字之美”,更要启发他们“阅心灵之美”。古人云“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文章都有自身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也许是作者个人的,也许是当时的社会背景的……要让学生真正全方位地解读文本,除了内容的理解还应有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学会感悟。借助“美读”让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贴近,悟出有个性的东西。但所有延伸都应以统一的情感基调为出发点,这样才能做到“情满而溢发”,使感悟到的美更生动!

二、背诵,积累语言

积累性阅读,形成语文能力。背诵自古以来就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古代的私塾,有几千年的传统,背诵就是其最主要的手段。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言。可见,背诵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在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要把阅读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能”,最好的途径就是背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青少年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机,思维活跃,记忆力强,受外界干扰少,在这阶段多阅读,多背诵,是可以终身受益的。

笔者把以上阅读教学的过程概括为“读、品、悟、诵”四部分,它们是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以及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依据对文本的理解层次分为初读、精读、提高性阅读和积累性阅读。“读”是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是贯穿教学始终的学习手段,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品”是在对文章的精细阅读中进行局部揣摩,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文本情感历程与自己生活体验的碰撞。“悟”发生在提高性阅读时,使学生站在一定高度审视文本的美点与亮点,积累写作技巧,提高思想觉悟。“诵”是在品、读、悟的基础之上,把学习成果内化的必要手段。

纵观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读书犹如品茗,只读不“品”无法进入境界,多读也无益;只“读”不“悟”难于提升觉悟,于事亦无补;只“读”不“诵”难于形成能力,忙碌也徒劳。而且这其中的每一步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引领到位,才能收到应有的成效。

三、初读,感知语言

初读文章,整体感知。初读,是基于理解的阅读。如果将整个阅读活动喻为一棵树,那么“理解”就是这棵树得以茁壮成长的根基,根深则叶茂。在阅读教学的初读阶段,老师应该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充当“红娘”,力争通过精彩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和文本鲜活的语言材料进行“亲密接触”。按不同文体的阅读要领,可由浅入深地设置一些问题以引导学生理清课文。

四、精读,品析语言

精细阅读,局部揣摩。入选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笔最可宝贵的财富,其中有取之不尽的语言精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抓住文章的精彩片段和动人之处,揣摩词句的表现力,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在美质。

值得一提的是,在阅读教学中,解读字词同样重要。理解词语需要结合语境揣摩其中的意味,它往往与句段的思想内容相联系。还是以《孔乙己》的教学为例,我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对孔乙己先后两次喝酒时取钱的动作描写——“排”和“摸”,再结合语境让学生读,在对比朗读之中学生很快领悟了主人公每况愈下的悲惨命运。所以,在精读中,如果能抓准一个词语,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坚决抵制“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实情,根据文章特点,切实做到新课标强调的以读代讲,(笔者认为,这里的“读”不单纯指课堂上形式多样的朗读,而应理解为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对话。)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语言魅力,让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本位,让语文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

论文作者:赖铭莹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本位的几点看法论文_赖铭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