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读图作业图册》错误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册论文,作业论文,读图论文,错误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的《高中地理读图作业图册》虽经多次修订,却仍存在许多不够严谨之处,若不加以修订,不但会影响到《图册》的使用效果,而且还会对教学产生误导作用。本文谨就《图册》中存在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结合实例做简要分析,或许能作为再版修订时的参考。
一、限定不严
[例1]读图8,填充:(上册第11页)
(1)此图是__半球等温线分布图,判断理由是__。
(2)此图是__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判断理由是__。
分析:本题的第一问没什么问题,但第二问则值得商榷。因为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来看,只能确定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冬季的气温分布,而不能推断出具体的月份。依编者原意,答案应是一月份,但如果学生答12月或2月,恐怕也不能算错。显然,本题的不当之处是题目的限定不够严格,这样的题目很容易引起争议。
[例2]上海是全国最大的__和__。(下册第27页)
[例3]各省市(指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有相当发达的__工业,(下略)。(下册第29页)
分析:这两道题的设问显然过于笼统。例2的答案至少可以说出4个:城市、海港、工业中心、金融中心;例3的答案就更多了:钢铁、机械、纺织、电力……不知道编者要求学生回答的是哪一个答案?这样的题目让人感到无所适从。
[例4]利用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可以改变:(上册第19页):
A.地下水的埋藏深度
B.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C.水的径流总量
D.水的蒸发量
分析:本题的A、B两项问题不大,但C、D两项却是模棱两可的。这是因为若是对局部地区而言,水的径流总量和蒸发量是可以改变的;但若是针对全球而言,水的径流总量和蒸发量则是无法改变的。由于本题对C、D两项没有作适当的限定,无法推测题目的原意究竟是指哪一种情况,因而难断其是非。
二、立论错误
[例5]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的主要条件是:(下册第16页)
A.地形条件B.农作物类型
C.国家的政策和措施D.土壤条件
分析:依编者原意,本题的答案应是A,但这一立论却是错误的。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能否实现水利化、机械化,固然有受地形条件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如果科学技术水平很低,即使地形再有利,也很难实现水利化和机械化;如果科学技术水平高,即使地形条件不利,也能够实现水利化和机械化(如日本)。
[例6]读图3,回答下列问题:(下册第37页)
1.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__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和能量;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__活动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箭头C表示环境受到影响后,以__作用影响人类。
(2、3、4小题略)
分析:本题的图3来源于课本,原图共有4组箭头(见图4)其含义各不相同:①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与能量;②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以废弃物的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③和④表示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其中③表示人类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④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而在本题中,编者却把箭头③和箭头②混为一谈(都用B表示),因此,题目的立论就是错误的。
三、答案不全
[例7]亚、非、拉地区粮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下册第18页)
A.人口增长过快 B.土壤沙化太快
C.城市化速度太快D.工矿业发展过快
分析:本题只有A项是正确的,由此可知题目的立论是:亚、非、拉地区粮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但这一观点是片面的,因为亚、非、拉地区粮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的旧经济秩序没有彻底改变;二是亚、非、拉地区的粮食生产落后,国家还比较贫困;三是人口增长过快。而本题只提到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犯有“答案不全”的错误。依编者原意,应将题干的叙述改为:“亚、非、拉地区粮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例8]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是:(下册第14页)
A.我国能源短缺、供不应求
B.煤炭主要集中在山西省,但山西省的煤炭外运能力差
C.我国工业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D.我国水能利用率低,对新能源开发利用少
分析:造成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口众多,人均能耗量少;二是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三是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而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对第一个原因没有提到,第二个和第三个原因虽有涉及,但都不全面(如B项只提到煤炭,D项只涉及水能)。因此,本题同样犯有“答案不全”的错误。这样的题目不仅不会巩固、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相反,还可能对学生产生误导作用。
四、词不达意
[例9]发展中国家用大量消耗能源的方法来提高农业产量的办法是:__,原因是__。(下册第17页)
分析:题目有三个方面的错误:一是用词不当,“农业产量”应为“农产品的产量”;二是立意错误,用大量消耗能源的方法来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三是问题不明,既已说明用的是“大量消耗能源的方法”,又问是什么办法?这样的题目学生如何回答?
[例10]既是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又是综合性的大型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的有:(下册第35页)
A.上海、杭州、南京、广州
B.大连、沈阳、抚顺、鞍山
C.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
D.南昌、长沙、重庆、昆明
分析:本题题干的叙述也有明显的语病,城市、工业地区、工业地带是三个外延不同的概念,而编者却将它们排列一起。依编者原意,应将题干的叙述改为:“下列各组城市中,人口在百万以上,又位于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的是”。
标签:高中地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