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求变化与校企合作创新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途径论文,需求论文,校企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校企合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高校教育、学生素质结构与企业需求、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相对而言,校企合作办学应用较多的职业教育领域,正慢慢贴近市场。许多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具有针对性的培养,为企业和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却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偏差较大,校企合作的实践亟需取得突破性发展。
一、校企合作的模式
1.定制化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以企业需求为主导,校方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和人才储备计划,设置完全切合的专业和课程。企业负责提供教学相关资金、设备或培训师。毕业生毕业即可进入协议企业从事计划内岗位工作。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参与项目的学生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去向,企业能够以最小风险获得需要的人才;弊端在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偏窄,选择权利较小。
2.双主体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在一些文献中被称为“2+1”模式或工学交替模式。它是将学生的培养期间进行划分,一部分时间在校学习,另一部分进入企业实践学习和工作,最后毕业成果及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负责。
这种模式的目标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际工作能力,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较好结合。其弊端在于难以为进入高年级的学生找到足够数量的优质企业。最终企业实践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实际能力得不到较大提升。
3.项目合作培养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以具体项目为平台,选择和组织项目组进行实践。在产出项目成果的同时,项目组成员也有获得进入合作企业工作的机会。该模式适用于大型科技型等对高水平专业人才需求较大的企业。因此,该模式的适用范围也较小。
4.全面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校方和企业。地方企业主导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在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引导校方与企业的合作。这种模式的优势是辐射范围广,平台支撑作用强;弊端在于存在沟通成本高,企业与校方自主性差等问题。
校企合作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尤其是在普通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在理论上已经毋庸置疑,但在实践中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主要的问题有:一是校企双方的权责不明确,对资金及义务的争论往往破坏了良好的合作初衷。二是双赢价值创造不足,各自为战,最终合作项目无法为双方带来切实经济利益。三是对企业需求不明确。企业自身无法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校方没有深入理解合作企业的业务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四是学生个人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影响了就业选择。
校企合作的最终考核指标是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因此,校企合作应立足于企业的需求,从学校,企业及学生个人三个维度进行改进。
二、企业需求变化对高校教育的影响
1.企业需求
企业需求是指企业在人力资源预算期间内对内部各个岗位的人才需求。对于特定岗位,企业需要的是适合该岗位的人才。所谓适合,首先是招聘的员工必须认同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并且计划在该岗位和行业长期发展;其次,必须具备完成该岗位工作的能力和技能;最后,具备上升的能力,能胜任更重要工作的素质。另外,企业的需求必须是有效的。只有与应聘者期望或职业规划匹配的需求才能被实现。
2.企业需求变化对高校教育的影响
(1)企业需求变化直接影响到高校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而企业需求往往变化很快,但高校学生的专业定型时间较长。因此往往在毕业时很可能出现专业及职业规划无法与企业需求匹配。
(2)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灵活实际运用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加强专业应用的训练,同时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3)从学生个人角度,要求学生在早期就做好职业规划,确定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和岗位。而目前,高校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方法都很欠缺。
三、基于企业需求变化的校企合作创新途径
1.选择适合的合作模式
特定的学校和特定的企业,所适用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同。从学校的角度看,首先分为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两大类,两者的培养层次和目标存在差异。从知识结构看,普通高等院校偏向于专业理论化,而职业高校偏向于实践技能化。例如,对于大多数职业高校而言,定制化培养、双主体培养模式更加适合。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项目合作培养模式较为适合。
另外,在同一类学校内部,由于存在不同专业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模式。例如在普通高校内部,相对企业经管文理专业、工科专业更加适合开发项目合作培养。而同时,对于非工科专业,高校可以采用全面合作方式,由企业牵头组建校企合作平台,吸收不同类型优质企业和院校为会员。通过实践小组、定制培养或多主体共同培养等小规模应用,以适应各种企业和学生的需求,进而扩大可选择的空间。
2.提前做好学生职业发展规划
立足企业需求的校企合作,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是学生。校企合作能够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学生具有确定的职业目标和成长计划,并同时有较大概率进入目标企业工作。因此需要学生在进入学校的初期便基本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然而,目前高校职业规划只是简单的一门理论课程。学生进入学校后与社会、企业严重脱离,不了解行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不了解企业的业务、运作流程,不了解特定岗位的职能和具体工作内容。学生由于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理想,因此在学习和实践中缺乏指引和动力,往往在毕业时才发现自身在很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提高,例如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等等。学校内部的社团等实践活动,尽管可以起到一定锻炼综合素质的作用,但与社会实际而言相差甚远,何况有大量的学生并没有参与社团。
基于企业的需求,提前做好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不仅能够让学生进入学校后便有了发展的方向,清楚如何锻炼提升自己的哪些能力。同时,还让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能够得到综合能力较强而又各具特色的优秀毕业生。
提前做好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最适宜的时期在一年级的下半段。因为进入二年级后,即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同时也是基础公共课程完成的时期。学校应组织学生进行职业发展的研讨和规划,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首先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定位和规划,并将具有类似规划的同学分成一组,进而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讨论。让学生自主收集和分析企业和行业的信息,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社会需求的关系进行论述:或者可以组织模拟招聘,邀请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学校进行模拟招聘,让学生提前体验走入社会的过程,从而对自身的发展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3.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从企业角度看,企业最大的顾虑在于,对企业的投资无法得到合理的回报,包括培养的毕业生没有达到自己的岗位要求,相比其他应聘者差距较大;或者优秀毕业生培养以后,没有按照协议选择目标企业,或者离开企业所在区域就业。因此,必须建立保障企业投资的机制。学生和企业在最终“人岗匹配”时都应当具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例如,学生可以有多种就业选择。企业可以选择更加优秀的人员,而并非一定要接受合作企业的毕业生。对企业而言,最理想的状态便是合作学校能够输送符合要求的人才。
一种分散风险的方法是建立校企合作联盟或选择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联盟作为一个平台,包含了众多匹配度较高的企业和高校,并具有区域性。企业和学校之间可以交叉合作,资源共享。对于合作培养的毕业生,可以在联盟企业内自由选择就业,同时企业招聘时也可以招聘非合作企业的优秀毕业生:综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多层次多模式地合作,就特定的学校而言,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及企业需求,开发针对性较强的可做项目,合作深度可深可浅。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合作形式的灵活度,同时也具有高度的针对性,从而降低不确定性。该方法要求企业和高校的匹配度较高,同时学生对企业的认可和应聘意向也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