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深圳的现状、目标模式与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论文,国际性论文,发展战略论文,现状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令人侧目的“一夜城”,深圳处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我们的生活真称得上舒适、优雅、现代化吗?在可能崛起的华南城市带中,深圳可谓是“前狼后虎”,有可能成为这个城市带中的核心国际性城市吗?深圳的中长期规划是否应更多地考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发展的模式转换?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冷静思考
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是深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中提出的奋斗目标,但何谓“现代化国际性”,深圳是否已经现代化,其经济社会国际性程度如何,深圳在多远的将来能够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深圳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发展模式及因应对策又如何……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振奋之余作理性思索。
一、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目标模式探索
传统的国际性城市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区位优势。国际性城市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以中纬度为主)的大陆或海岛,温带湿润气候是最佳的气候条件,另外,中心的地理位置也是重要因素。(2)制造业中心。在第一个国际性城市时代,制造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服务功能。(4)辐射功能。国际性城市一般都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对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产生影响。(5)优良的人口素质。指拥有一支能不断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与不断更新的劳动人口。
然而随着第二代国际性城市的崛起,传统国际性城市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冲击与挑战,具体表现为:一是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产业革命,导致许多以制造业为主体,以工业化秩序为基础的国际性城市渐趋衰败;二是自然地理位置对国际性城市的制约大大减小,而更多地是一种由电子通讯和空中运输体系构成的“人工环境”;三是新型国际性城市发展更多依靠人工优势。未来的城市国际化体现在一种适合于知识活动的社会环境,拥有国际化的通讯网络和便捷的空中交通,以及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扩张和相关企业和产品的国际化;四是良好的文化氛围和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成为新型国际城市追求的目标;五是新型的国际性城市不再是有形资本的集散地,而不断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生产和分散知识与信息产品的中心,这里是跨国公司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金融资本、信息与人才的流通高度开放。未来国际性城市的变革周期将远远快于传统工业的生产周期,而且其生产力正源于日新月异的变革。
综上所述,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就是指那些国际知名度高,经济实力强大,服务功能现代化,城市特征独特,经济社会影响和作用的辐射空间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区域或本国,而在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发挥较大的作用,成为国际性人、物、资金、信息流的聚集地,各种功能兼备或成为一种或多种国际中心的城市。其基本特性可简要概括为:经济国际化程度高;服务功能现代化或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最重要的经济社会指标达到国际公认的标准;拥有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国际性市场体系;拥有大量跨国公司、银行、国际组织、外国政府派出机构,并经常地组织商贸活动,有较强的国际行为能力;具有独特的城市特点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具有良好的国际交流环境及居民有使用各种语言的能力。以上所述,未必可能求全,也非所有国际性城市的共有标准,由于经济发展和历史延续的差异,各国际性城市也可能在某些方面独具特色。
这里必须特别指出,传统国际城市发展模式的转换对深圳制定迈向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具有耐人寻味的启发。
二、对当前深圳经济生活现代化及国际化程度的判断
对现状作出判断之前,有必要对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界定。首先是“现代化”和“国际性”的区别,“现代化”一般就城市整体发展水平而言,而“国际化”就该城市对国际事务参与度而论,“现代化”既是一种时间判断,又是价值判断,具有很强的时间性,而“国际性”是一历史范畴,自古有之。相对所处时代,某城市可能是国际性的,但难以称之为“现代化城市”。从发展的角度看,“现代化城市”是所有发展中城市的共同目标,但并非所有的现代化城市都是国际性城市;其次,“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和“国际性大都市”的概念也有不同,前者相对后者,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结构较简单,经济社会影响也较差,而“国际性大都市”应是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的佼佼者,经济实力相当强,往往兼具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交通运输中心及旅游中心之功能,不仅在本国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所在区域的邻近各国经济乃至于世界经济都产生重要影响,它的重要侧重于城市规模、容量、结构和形象而言,除了本身的人口和面积外,还要有向外延伸的广泛空间,即大城市的连绵区。由此看来,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只是向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过渡性阶段。从历史和现状分析,上海定位为努力建成国际大都市是合理的,而深圳市委二届二次全会把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则比较科学。
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定性的描述多,定量的分析少。为此,笔者采纳了一些公认的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行考虑,对深圳市经济社会现状和“九五”及2010年远景目标作初步分析。表一列出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阿历史斯·莫克尔斯教授提出的现代化的初步标准和深圳市的对比情况,在十项指标中,深圳有三项重要指标达不到标准。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还选择了一套“80年代末、90年代初现代国家的10个方面40项标准”(相当于目前发达国家水平,见表二)进行量化分析,这套指标体系包括“软”、“硬”指标两个方面。“软指标”主要指“政治方面”和“人的发展方面”,因涉及内容过于广泛、复杂,这里不作详细分析,但肯定有许多待完善之处;而在另八项“硬指标”方面,相对前一指标体系,就严格多了,深圳除了经济实力远不够外,特别在社会、科技、文化方面差距甚大,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基础设施、环境及经济结构等方面,经过努力,我们还是可以实现目标的。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场”、“排头兵”,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经济社会的外向度又是国内其他城市难以比肩的,这又是深圳的优势所在。
由以上分析可知,就深圳现状而言,只能说初步达到现代化城市的水平,但在经济社会的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而要实现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目标,至少在“九五”期内十分艰巨,但由于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深圳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潜质,真可谓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三、深圳的基本优势和制约因素
深圳走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独特优势,笔者以为最基本的有以下几条:
第一,地缘优势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发挥作用。深圳是联结中国大陆和海外的桥梁,具备非常巨大的资源供给和调配容量,以及商品和其他消耗需求的广阔的腹地市场,虽然我们在前面分析城市发展模式转换时,强调未来城市发展中“人工环境”的重要性,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城市,在即将进入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行列之际,这种无与伦比的地缘优势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地缘优势之二就是毗邻香港,其作用和影响不言自明。
第二,综合经济势力加强。在1993年188个地区级以上市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比中,深圳名列前茅,其中经济效益一项仅落后于上海,位居第二。
第三,体制的优势是最大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人民坚持敢闯敢试敢探索的拓荒牛精神,以市场为导向,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这是深圳对全国的重大贡献,也是深圳进行第二次创业的最宝贵财富。
总之,深圳拥有体制、区位、经济实力、投资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仍然具备诸多有利的条件和较好的基础。
但是另一方面,深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主要是“九五”期间,国家在保证特区政策基本不变的同时,将对具体办法作调整,而由此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难以消除;关于特区地位和未来走向的争论所产生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对深圳的近期发展极为不利;国际贸易的磨擦和加剧,特别是周边国家加快对外开放,国内特区政策的普惠和全方位开放,造成吸引外资难度加大及在深内、外资一定程度的流失,若持续下去将危及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完善,经济质量和效益还不尽如意;城市管理、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经济运行方式和国际标准差距甚大;最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干部群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丧失殆尽,由此产生的种种腐败严重影响特区形象和士气。所有这些都是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障碍所在,必须妥善处理,促其转化。
表一 莫克尔斯现代化标准与深圳市对比表
说明:①莫克尔斯标准是指初步达到现代化水平的标准。
②表中人均数据计算以总人口计,深圳国民生产总值系国内生产总值。
③表中“√”表示虽无具体统计数据,但可以达到“标准”,“×”表示可能达不到“标准”。
④深圳按非农业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计算。
表二 80年代末、90年代初现代化国家的10个方面40项标准与深圳市对比表
注:①深圳人均GDP按1∶8.5折算成美元。
②深圳按人均馆藏图书计算。
四、深圳迈向国际性城市的发展战略与对策
(一)深圳是否有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可能?
深圳所处的地理位置很特别,前有香港,后有广州,几乎三点一线,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已是事实,“九七”之后,它的作用和地位,“珠三角”上的哪一个城市都替代不了,而广州素来就以华南的大都市自居,总体实力和政治上的优势,深圳一时难以与之抗衡。有些学者认为,深圳将成为华南城市带中的一个核心国际性城市,这个观点值得进一步商榷。
首先,某些乐观的预测都有一个十分肯定的前提,那就是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转移,从而引起华南城市带崛起,可情况远非这么简单。我们知道,亚太某些国家,特别是中国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总体是“数量”推动的,即以廉价的劳动力与进口的技术相结合,然后再加上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持续的。如何保证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实现从“数量”到“质量”转变,涉及社会、文化、科技的许多变革,这些变革的磨合好坏,又促进或阻碍着经济的发展,经济高速增长是现实,但不可能无休止继续下去,困难的存在似乎远不容乐观。
其次,在港—深—穗轴心带上,出现两个或三个并立的国际性城市,似乎不现实,在城市发展史上好象也没有先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旅游中心的地位早已确定,深圳不管是搞什么“前店后厂”,或者功能分流、优势互补,都只能成为别人的“郊区”,因此,强调现代化国际性的特色特别重要。
再次,深圳毕竟是“一夜之城”,总体经济社会实力离国际性城市的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在前面讲过,国际化更多是以城市规模、容量、形象、影响力而言的,这些方面,深圳即使和国内一些老牌大城市也难以相提并论。
因此,若以传统的国际性城市的发展模式规划深圳的未来,几乎可以肯定是没有前途的,唯一的出路是根据国际性城市发展的模式转换,强调优势和特色,建立有别于香港和广州的国际性城市,这样才能与之并驾齐驱。
(二)深圳迈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目标模式。
“九五”计划提出的长远发展总体目标是:在本世纪末,把深圳建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基地,区域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和旅游胜地,把深圳建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质量较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但从新型国际性城市模式转换的特征分析,深圳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努力:
一是强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技术含量,把深圳建成“科学城市”和“高新技术产业城市”。香港作为制造业中心地位已名不符实,高科技工业输入甚少,R&D更是偏低,深圳可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和产业的优势,并逐步占据主动。从目前看,在相当长时间内,华南经济发展将仍由生产要素驱动,而非资金带动和创新带动,深圳一旦完成产业转型和升级,将尽显其能。
二是要十分明确“科教兴市”是实现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目标的关键,提高人口素质是当务之急。在1993年188个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深圳“人口素质”一项得分低于平均水平。今后在引入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必须注重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是建立良好的社区环境。城市规划必须尊重组织机构及其成员在文化、心理、环境方面的要求,未来的国际性城市不可能建立在“文化荒漠”上,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国际性经济城市除了规模和某些独特的因素外,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不行。
四是促进人口和人才的国际化流动。国际性城市必须成为世界各人种的汇集地之一,他们并非过客,而在此经商、求学或公私机构中任职,外国侨民和本地居民融为一体,各种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成为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外语普及率变得十分重要。
五是以自身为主体,以世界为腹地,而不仅局限于对“珠三角”或大陆内地的辐射作用。通过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贸易,发展与香港功能分流、优势互补的航运交通业,以信息国际化为手段,建立和完善联系内地、符合国际性惯例的金融证券业,逐步确立在亚太乃至于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为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尽自己的努力。
(三)深圳迈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发展战略和近期因应对策。
深圳如何迈向国际性城市,“九五”计划(草案)和许多学者的论著中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但联系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深圳的实际,在此仅作个别补充。
——转变观念,正视现实。首先是对未来经济发展中心转移的估计,总的认为是机会尚存,但稍纵即逝,切不可沉迷于无谓的争吵,应该象当年的开拓者们那样,少说多干,或只干不说;其次,对“九七”香港回归的考虑,不可盲目乐观,应该作好两手准备,即考虑香港经济对深圳的带动作用,又要考虑过渡时期国际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香港自由化市场经济的波动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深港衔接”的调研、政策措施制定应该是理性、审慎、务实、可操作的;另外,特区的榜样时代已成历史,切不可再分散精力,必须集中力量,苦练内功,再创辉煌。
——搞好深港衔接,共创两市繁荣。香港是国际性大都市,但在现有水平上要更上一层楼已经不可能,主要是内部资源不足和城市规划,特别是市内交通的局限。香港十分缺乏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如能与深圳联合,共同考虑市政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港方的管理结合深圳相对廉价的资源,再配合深港双方原有的设施,对两地走向共同繁荣十分有益。如可将两市集装箱码头、机场、路网联成一体,以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二者生活空间拓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加强。因此,在深港衔接的所有建议中,率先进行深港基础设施的衔接,也许是较为明智的。
——发展信息业,努力建成信息中心。新型国际化城市将主要依赖于人工创造的环境,即在国际通讯网和空中交通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在市场、决策、管理三个方面加强信息化工程建设,把深圳建成国内外的信息交换中心和信息资源集散地之一。信息网络对区域乃至世界的影响,不单在于商业信息的传递,而且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比如香港“软”文化在华人世界的影响,就十分有利于它的国际性形象,这一点很值借鉴。
——提高人口质量,创造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氛围。从表二的分析中可知,深圳市民的文化消费程度不高,整体素质低下,甚至低于主要城市平均水平。必须加大投入,建立规范化文化市场,形成支柱型文化产业,创造一批个性化的文化设施和有影响的文化人才。人口素质提高,还表现在市民心态、修养、智能、语言等的国际化,必须实行“双语”教育,创造公共场合国际化语言环境,提高市民的对外交流能力。
——政治民主,依法治市,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政府职能转变,虽几经努力,成效不菲,但总的来说,效率不高,在决策科学化、民主监督公开化方面远远不够。新型国际性城市所拥有的知识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不同,它有赖于一种良好的政治、人口与文化资源环境,它崇尚高层次的心理和智能的满足,希望人的尊严和劳动的成果得到法律的保障,相信人的发展而非政治强权是社会进步的首要因素。因此,只有创造优美、舒适的社区环境,有助于智力资源流动和面向世界的文化氛围,才足以保证跨出建立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第一步。
处身激烈竞争的时代,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目标可谓任重道远,如何建成,高论颇多,以上仅是些许补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按传统模式建设不行,必须审时度势,把握国际化城市发展的模式转换,突出文化和科技、知识和人才,以大手笔、大气魄制定实施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