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从精神意义上看童年--小学“儿童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文学论文

“童年”:从精神意义上看童年--小学“儿童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文学论文

“童化”:守望精神意义上的童年——小学“童化作文”教学的行与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童年论文,精神论文,小学论文,意义上论文,童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一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怎么样的人,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童年怎样度过,童年时期由谁携手带路,周围世界的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苏氏意味深长地道出了学校、教师对一个人童年所负的责任——那就是珍视、守护、维持!作为看守和构建儿童精神世界的语文教师,他的主要使命和神圣职责应当是将“童年”放在作文教学的核心地位:让每一个孩子说童真的话,写童趣的事,抒童心的情。儿童作文教学用儿童的精神去阐释,用儿童的文化去观照,用儿童的生态去构建,让小学作文成为真正的儿童作文。“以童化之”的儿童作文教学——这就是笔者所言的“童化作文”。

一、叩问:习作教学离儿童世界有多远?

随着大众传媒的多样化,生活理念的多元化。儿童也过早地“告别”了应当属于自己年龄的童年时光,紧迫着成人的步伐,儿歌的成人化,消费的成人化,装束的成人化,阅读的成人化,交往的成人化,语言思维的成人化,致使童年生态遭遇到严重的戕害。打开国内最有影响的儿童报刊,无论是成人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是学生发表的“优秀”习作,成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深入肺腑,“儿童,只是作为一种方法”!(朱自强语)反思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我们发现,缺失“儿童精神”的现象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强调习作“共性”,丢弃儿童“个性”

我们总以为儿童不会写作文,才让我们去“教”作文。对于作文教学,每个语文教师似乎都有自己的套路,诸如如何引导孩子审题,如何指导孩子选材,如何带领孩子去批改,这一套似乎大家都耳熟能详。每次作文指导课,教师总是将孩子当作“作文零起点”,不厌其烦地运行着这套固定的程式,甚至细化到如何写开头,怎样写结尾。教师该教的都教了,剩下的就是学生写了。于是大伙儿一拥而上,一样的开头,一样的过程(如果写的是同一活动),一样的结尾。而教师此时却恰恰忽视了自己面对的是不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言语特征。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儿童获得了什么呢?原本关于话题所产生的写作冲动在固有的程式中僵化了,属于自己个性特征的话语方式在教师的垄断的话语权中湮没了1

2.注重习作“计划”,忽视儿童“故事”

在现行各种版本的小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作文教学篇目,这成了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的作文教学任务。把这些篇目一一落实,似乎一学期的作文训练已经到位。这样的理解无可厚非,因为教材的编排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对推动孩子的作文水平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仅仅靠这些“计划粮”,是无法构建生动活泼的童性作文的。一方面,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故事”主人公就是他们自己,写自己的亲眼所看,亲耳所闻,所以,孩子们写作文就是写他们自己。另一方面,文本作文的内容因为讲究“面”上的适合度,与“点”上的孩子的生活并不是合拍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其贴近孩子当下的生活。而这些却常常被忽视,在教师眼中,作文是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在学生眼中,作文是负担,享受不到写作所带来的愉悦。

3.追求本体“真实”,淡化儿童“有为”

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早就说过: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作文要“求诚立人”。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小学生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写真人,叙实事,抒真情似乎已经成为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要作文,先做人”,这一点至关重要,但是单突出一个“真”字,对于作文教学的本体而言,只是体现了内在“体”的特征,它还存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外在功能——“用”,即让孩子写作到底为了什么?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用”的功能被弱化了,作文在孩子眼中只有“位”——它是一门功课,是一项作业,却没有“为”——为什么写作文?作文对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作用?这些从来都不去考虑的。这就是李海林先生在一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所说的“虚假写作”。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大声呼吁:中小学写作教学应当提倡“真实写作”,有真实的写作任务,有真实的写作对象,有真实的写作环境,有真实的成果。这里的“真实”就是指作文教学对于生活的“实用”功能。

4.推崇成人“语式”,轻视儿童“话语”

对孩子的一些“优秀”习作,我们有些教师经常喜欢这样评价:“语句老到,思想深刻。”对于习作中一些所谓的“精彩”语句,经常用上这样的边批大加赞赏:“写得真美呀,我好像在读一首散文诗!”乍一看,我们不禁为教者激励性的评价叫好!但细细一琢磨,问题来了,我们在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孩子的习作?“老到”“深刻”“散文诗”似乎都是成人视野下的观照,这样的习作评价似乎在进行着另类的“成人制造”!其实“成人化”的指导痕迹在习作中不仅如此,还表现在许多方面。在一些名师编写的小学生作文指导丛书中,竟然传授一些开头、结尾的方法,什么“开门见山”法、什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法,什么“环境描写”法、什么“前后照应”法……他们以为。只要“方法在手,作文从此不用愁”,殊不知正是这些“成人八股”指导,抹杀了孩子天生的“缪斯语言”,让我们看到一张张戴着成人面具拿腔拿调的稚嫩的脸!

由此看来,儿童写作偏离童年的本位,走向“成人化”,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教学问题,而是一种可怕的社会现象。站在儿童的视角审视当前的作文教学,就会发现我们的教学远远地偏离了儿童的文化,脱离了儿童的生态,越走越窄,几乎走进为文而文的偏僻胡同。

二、主张:习作教学要从儿童需要出发

“童化作文”的本质是儿童——它始终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还原儿童的一切,基于儿童的一切,为了儿童的一切;“童化作文”的本体是作文——化儿童的需要为作文的需要,儿童的阅读、儿童的游戏、儿童的体验、儿童的想象、儿童的时尚等,都可以化为习作的不竭源泉。在实践层面,“童化作文”坚持这样的教学主张——

之一,从“传授”走向“经历”

哲学大师卡缪说:“请不要走在我的前面,因为我不喜欢去跟随;请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为我不爱充领导;我只期望请你与我同行。”这句话可以恰当地表述“童化作文”教学中教师和儿童的关系:教师在写作过程中,不是在一味地教给孩子什么,要孩子达到什么,而是和孩子一起去“做”什么。孩子需要什么,教师就应在习作课上引入什么;孩子喜欢什么,教师就应带领孩子去亲历什么;孩子心中蓄积了什么,教师就应激发孩子去表达什么。习作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经历、共同享受的过程。虽然,教师没有教给孩子具体习作技巧,但是却给孩子们创造了俯拾皆是的鲜活素材,让孩子产生了不吐不快的表达冲动。

之二,从“析出”走向“融解”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或者当下的不少作文课堂上,教者总是处心积虑地将习作教学从儿童的生活状态中“透析”出来,让习作成为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呈现在孩子的面前。如果作为纯粹的知识教学,这也许是必由之路;可是作为具有创造性写作活动,却需要一个“物我交融”的心理状态和体验过程。儿童的习作就需要有儿童的方式,需要营造一个“无为”的情境来遮掩“有为”的习作动机。“童化作文”竭力淡化作文教学的痕迹,将作文的过程“融解”在儿童实践经历之中,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悄无声息地积累了素材,蓄积了情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之三,从“写作”走向“交往”

儿童对“作文”理解更多的是一项具体的任务:“不偏题,写具体,达到400字左右,语句通顺”等。为了完成任务,千方百计地去靠近题目,于是出现了套话;绞尽脑汁地编造事件,于是出现了假话;竭尽全力地引用“神圣”“崇高”的字眼,于是出现了空话。“任务式”的习作让每个孩子搜肠刮肚,提心吊胆。“童化作文”则更多地凸现作文的本真——交际,它总是将习作的过程放置在一个互动交往的平台上,或写解说,或推荐,或辩论,或发布,将“自闭”的写作引向快乐的分享,让孩子心中的“音符”串成美妙的乐章;将“独自”的写作引向自主的对话,将一个个封闭、孤独的心灵融会到色彩斑斓的童心的世界中。

之四,从“预设”走向“生成”

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以“预设”的状态出现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每周的作文课。固定的地点——教室。写什么——教师对教材进行精心的演绎;怎么写——例文、下水文对习作目标进行具体的诠释。虽然训练有系统、有条理,但是与儿童认知和情感状态未必协调。“童化作文”更注重瞬间的“生成”,它即时地把握儿童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充分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去体验,去实践,去想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只要儿童有感受,可以随机调整作文课的时间;只要儿童想参与,可以随机将课堂搬出狭窄的教室;只要他们乐于表达,可以随机采取丰富的言语形式。

三、策略:化习作教学于儿童生态之中

笔者以为。开展“童化作文”教学,关键要扣住一个“化”字,就是将习作教学“融化”在儿童生态之中,即儿童的生存、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生命!这些应当成为小学“童化作文”教学的最基本、最核心策略取向。

之一,化习作于儿童的阅读

梅子涵先生认为:“儿童应该多亲近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以善为美,劝人为善,喜欢读童话的孩子通常不会变坏,从小看童话长大的孩子与从没看过童话的孩子有很大不同。”“童化作文”正是顺延这一思路继续前行,将习作有机地融入孩子的课外阅读中,以读促写,以写引读,不仅对孩子的阅读过程进行了有效的引领,还加深了孩子对作品内涵的领悟,此时的习作成为联结孩子心灵与作品灵魂的桥梁,这是对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的“读写结合”教学规律进行的再发展。

“续”写,使故事中有“我”的期待。一篇小说,从开头到结尾,都是作者一个人在讲故事。有的故事结局是大家内心期待的,还有些结局却是自己不愿意看到的,甚至不愿意接受的。于是我们引导学生乘着小说的文字继续飞翔,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结尾。例如:李凯卫同学读了E·B·怀特的小说《夏洛的网》,觉得不过瘾,重新创作了小说的结尾——《当蜘蛛们学会了“写”字……》

“补”写,使故事中有“我”的创造。在一篇儿童文学作品中,大部分内容意思明确,学生只要读过,就能心知肚明。可是由于表达需要,有些地方比较“模糊”,这样理解合情,那样理解也合理,这是作家有意的“布白”。因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作品中的“空白”去召唤学生去思考、想象,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来“补白”。例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中关于疯女秀贞和妞儿的悲剧,是通过宋妈和英子妈小声交谈中流露的,写得非常含蓄。唐泱泱同学读到这部分,觉得被火车轧死的不一定是秀贞和妞儿,因为秀贞和妞儿的命运已经够惨的了,母女刚刚相认,结局不应该是这样的,于是,她在后面的章节中补写了《秀贞妞儿回来了》。

“串”写,使故事中有“我”的活动。读了一本爱不释手的童话、小说,学生会身临其境:当主人公高兴时,就想“走”进故事,和他们热烈拥抱,分享喜悦;当主人公遭遇到不测时,就想立即“跳”进故事中,为他们排忧解难;当主人公受到磨难,就想“飞”进故事中,对书中的坏人进行斥责,不惜展开殊死搏斗。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融进故事,成为当中的一个人物。罗晓佳同学读了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后,特别喜欢书中的“葵花”,在葵花独自一人去扛南摘银杏的途中,她走进了故事,写下了《江南,我遇到了葵花》。

“新”写,使故事中有“我”的生活。有不少小说描写的是很久以前的事,离我们目前的生活很远,如果用现在的眼光去读它,一定会萌生更加新奇的故事。卫晓飞同学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突发奇想:“绝望岛”如果保存到今天,会是怎样的呢?一定会被开发成旅游胜地,一定会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光,于是他写下了《绝望岛之旅》。

曾祥芹先生提出了一个“表达性阅读”的概念,即关注阅读吸收中的倾吐——以意逆志,更重视阅读吸收后的倾吐——以文表心;表达既是阅读的必要手段,又是阅读的深化阶段。“童化作文”正是践行了这一理念,将习作溶解在学生的课外文学阅读中,一方面提升了阅读,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了发现,有了对话,有了内化;另一方面升华了感悟,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必能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势必激起他们言说的欲望,此时“写”正是开渠放水,直抒心声。

之二,化习作于儿童的游戏

蒙台梭利说,儿童一旦置身于与他们身体相和谐的真实环境中,他们体内的一些出人意料但又清楚无误的活动就似乎在复苏了。与“孩子身体相适应的环境”其实就是儿童视界中的游戏,从儿童当下的游戏出发,更能调动儿童参与的兴趣,挖掘儿童的内在言语潜能。“童化作文”教学积极顺应“与儿童身体相适应”的游戏环境,并以此作为我们习作教学的逻辑起点:在习作教学前,要从儿童当前最现实的生活出发,找准他们的兴趣点、兴奋点,把准脉搏,最大化地调动他们的参与欲望。在习作教学中,顺势地将儿童游戏引入课堂,竭力放大游戏的功能,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立体地铺展在学生的面前,从而隐匿起作文指导的神圣面孔,以动感的姿态贯穿在儿童的活动、体验、交流之中,让学生的写作活动“飞”起来,“乐”起来。

案例:《鸡毛毽飞起来》

▲由“一地鸡毛”引发的话题

语文课前,男同学三个一群,五个一撮,在教室前后拉开了战场,五彩的鸡毛毽上下翻飞,喝彩声一片,讲台偏离了中线,大多数桌椅东倒西歪还意犹未尽,做最后的“挣扎”,直到看到我不悦的脸色,才跌跌撞撞地、满头大汗地回到座位上。拉桌子声、开文具盒声、翻书声让课堂充满了躁动。

▲关于“鸡毛毽”命运的辩论

下课铃响了,我一本正经地宣布:“从今天课始,严禁在课间踢鸡毛毽!”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特别是男生,表示出强烈的不满;而女生弹冠相庆,一片欢跃。见教室里楚河汉界,壁垒分明,我改变了主意:“这样吧,在今晚夜课,就以‘课间是否可以在教室踢毽子’开一个专题辩论会,我想真理会越辩越明!”夜课上,经过一阵唇枪舌剑,女生的气势渐强,稳稳地占据主动地位;男生的声音渐弱,最后只能是亦步亦趋。此时该我出场了,“男同学这么喜欢踢毽子。如果禁止,有些不近情理;不过女同学说得也有道理。踢毽子应当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让自己的娱乐变成大家的娱乐!”男女学生,都点头称是。“为了表彰大家参与这场辩论的热情,我决定在下周一举行一次‘鸡毛毽对抗赛’,欢迎大家踊跃参加!”台下欢呼声一片。

▲别开生面的“鸡毛毽”对抗赛

星期一下午,比赛如期进行。比赛以男女生为单位,每组各挑出五名选手,分三个场次进行。第一场,单脚踢;第二场,双脚踢;第三场,花样踢。男女双方各派一名现场解说员。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男女双方的对手互不示弱。由于男生毽不离脚,因此女生不堪一击。第三场“花样踢”,男生大显身手,什么“龙卷风”“踢里转”“蹬外踩外转”,让大家目不暇接,连一向挑剔男生的女孩子们也不禁鼓起掌来,结果男生大获全胜。最后大家还评出了“毽侠”和“毽圣”。

▲“鸡毛毽”飞上了习作本

比赛结束,大家兴高采烈地回到教室,仍然沉醉在比赛的火热氛围中。教师趁热打铁,将写作的活动引入正题。经过在一些基本的交流和指导后,学生愉快地开始了写作之旅,大约四十分钟左右,就基本完成了习作。经过相互评改,集体交流,一篇篇佳作闪亮登场。

刘铁芳博士说:“没有游戏的童年是残缺的,缺少幸福体验的童年是暗淡的。也许,缺少了游戏精神的人生,没有幸福童年体验的人生,注定是沉重的。”这一观念不仅体现着儿童的哲学,更彰显了“童化作文”的精神诉求。在教学中,我们坚守着这样的理念:其一,一堂好的作文课应当与学生的“游戏”一起发生。只要孩子心中有游戏的诉求,作文课就可以拉开“序幕”,搭好“舞台”,让孩子的言语自由“舞蹈”。其二,游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恣意。作为教师,应顺势而导,变“无序”为“有序”,变“无为”为“有为”,让教学资源应机而生,源源不断。作文教学原本就需要儿童的积极的情感来支持,既然我们在游戏中与它自然遭遇,就应当乘着孩子的这份快乐来进行言语的“飞翔”。

之三:化习作于儿童的实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拓展和完善。而亲身实践则是实现自主建构酌重要手段之一。“童化作文”教学就是要突破“讲中写”的传统格局,尝试建立“做中写”的运作模式,让每一个学生亲身去经历,在实践中体验童年的滋味,感受成长的快乐,使写作复归到表达自我、交流自我的本意中来。当然实践活动并不是一味地、功利地指向写作,它首先是一个“儿童尽便可以放肆的游戏”(约翰·洛克语),在此基础上才应该“当心地捕捉他们兴致上的有利时机”(引用同上),使之成为作文教学的课程资源,使写作成为学生于无声处的自然行动。

案例:《草莓红了》

校园南侧有一片草莓园。一到春暖花开,每天从这里运出的一袋袋鲜红的草莓让学生们眼热,大家很想走进草莓种植大棚,去过一把采摘草莓的瘾。于是教学活动便从这里出发了——

活动一:“草莓大王评选”

▲活动指南。(1)同学自愿组合,形成小组; (2)仔细观察草莓的叶子、花朵、果实;(3)认真学习采摘草莓的技能,用心体会采摘草莓的艰辛;(4)活动结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根据草莓的质量、数量进行评比。

▲采摘行动。在工人的带领和指导下,各小组走进相应的草莓种植大棚,进行观察、采摘。

▲草莓评选。各小组展示采摘成果,从中评选出“钻石草莓”“金牌草莓”“银牌草莓”“铜牌草莓”。

活动二:“草莓拼盘展示会”

▲做拼盘。各小组领取菜盘,以草莓为主要材料,其他水果为辅助材料,构思拼盘的图案,分工制作。

▲赞拼盘。每组为自己制作的拼盘起名字,写解说词和广告语。

▲展拼盘。每小组上台进行拼盘展示,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解说词奖”“最佳广告语奖”。

活动三:“草莓行动”发布会

师:同学们,我们的“草莓行动”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有不少同学和老师到我们班打听这次活动的有关情况。大家想一想,我们通过什么办法,让全校师生,甚至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分享活动的快乐呢?

生:将这次活动过程写成一篇新闻报道稿,向小报《南海潮》投稿,这样大家一下子都知道了这次活动的内容!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不过。新闻稿篇幅很短,我想知道得更具体,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摘草莓”为内容,写一篇记叙文,与其他同学分享“采摘草莓”和评选“草莓大王”的乐趣了。

生:我们还可以“制作草莓拼盘”为内容,写一篇记叙文,向更多的同龄人展示我们的创造和风采!

师:好主意。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文字让所有关注我们的人一起走进我们的快乐作文生活!

实践,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实践,让学生经历了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实践,唤醒了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欲望;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笔者以为,一次成功的写作实践活动,建构起的不仅仅是鲜活灵动的作文内容、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还是一种“有所为”的积极写作态度,更是一种在实践中衍生出来的合作意识和创造精神,同时还有一份弥足珍贵的童年记忆。

之四,化习作于儿童的想象

周一贯先生说:“童年是最富有想象的一段岁月。在儿童的世界里,鸟兽能言,桌椅对话,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语文课程标准正是顺应了儿童的天性,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的想象力却被严重幽闭。“最受儿童喜爱的科幻读物,在80年代曾被当作有害儿童身心健康的毒草而全面禁止出版,直到1999年高考作文题中出现科幻式命题以前,仍有大批老师和家长不准孩子读科幻小说。目前,应试教育仍是阻碍儿童想象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专家认为。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想象教育没有被放在应有的位置上,统一的教育方式、统一的标准答案正束缚着学生的想象力。”(摘自千龙新闻网)因此,“童化作文”要名副其实,成为儿童的作文,首先就得给予儿童想象的权利。在教学中“只要有‘典型情景’,只要‘典型情景’触动了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就会进入一个梦想的世界。” (刘晓东语)

案例:《让地球妈妈更美丽》

▲凸现主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世界地球日)

(2)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关于地球的歌曲——《热爱地球妈妈》。

(3)这首歌曲中为什么把地球称为“妈妈”呢?

(4)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地球不愧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创设情境

(1)46亿年过去了,我们的地球妈妈现在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联系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朗诵《地球的自白》。

(2)老师这里也有一份资料,也是反映地球现状的,你们想看吗?请大家边看边想:地球在哪些方面遭到人类的破坏?播放资料片《救救地球》。

(3)看到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你想说些什么呢?

(4)小结,直入正题:大家的发言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让地球妈妈更美丽!

▲展开想象

(1)自由想象。要让地球妈妈更美丽,就得解决上述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和生活经验,插上想象的翅膀,为保护地球妈妈献计献策!

(2)自由讨论。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组合,展开合作和交流。

(3)小组汇报:

A、我们想发明一种“绿色炮弹”,打到哪儿,哪儿不久就会变成绿洲……

B、现在垃圾成堆,臭气满天,我们想发明一种“垃圾处理器”,变废为宝……

c、大气污染日益严,我们想发明一种“大气清洁手表”……

▲引导成文

(1)激发兴趣:如果把同学们的这些创意写清楚,写具体,就是一篇篇具有科学价值的小论文。想写吗?

(2)学生写稿并交流。

(3)举行“地球的明天更美好——科学创意小论文交流会”。

“童化作文”的教学实践让我们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一是“自由”,在时间上、空间上、行为上、思想上要尽量减少学生束缚,给他们的思想营造更开阔的空间;二是“情境”,通过创设具体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叩响学生心灵的竖琴,让他们以主人公的姿态,有为而作,进入一个比现实世界更有诗意、更为宏大的精神世界。可以这样说,想象,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想象,让学生的语言文字更具童性;想象,让学生在习作中获得飞翔的感觉。

之五,化习作于儿童的体验

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物、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对于学生,由于经验的限制和成人的佑护,直面自然、生活的机会不多,许多“体验”不是直接获得的,而是成人经验的“复制”,因此,在文字中呈现的往往是成人的语态,不够鲜活,不够真切,缺乏童年的“感性”。“童化作文”就是要引领学生回归自然状态,回归生活常态,与自然直接对话,以丰富童年的体验;与生活携手同行,丰盈童年的心智,使言语表达成为他们抒写心灵世界的窗口,成为他们品味童年生活的站台。

案例:《秋天的雨话》

九月一日早晨,下着蒙蒙细雨,我骑着自行车在雨中穿行,独自享受着这入秋以来的第一场甘霖。到了办公室,突发奇想:为何不“借”雨来开始我本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呢?我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开始编织秋天的“雨”话……

▲吟一吟“雨”

(1)今天吴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特殊的礼物,猜猜是什么?

(2)打开《小学生必背古诗文选》,找出描写“雨”的诗。

(3)读读这些“雨”诗,想想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4)试着背一背这些诗句,让“雨”永远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淋一淋“雨”

(1)大家平时仔细欣赏过雨吗?说说你对雨的感受?

(2)让我们走到窗边,走到阳台上,用我们的眼睛、手和雨进行亲密的一次“对话”,高兴吗?

(3)现在雨小了,如果有兴趣,大家还可以走进雨中,和雨进行一次“零距离”接触!

▲说一说“雨”

大家刚才为雨而“歌”,为雨而“狂”,现在让我们交流一下雨中的感受吧!

▲写一写“雨”

既然大家如此喜欢雨,就让雨在你们的稿纸上“下一下”吧,看谁的雨下得最大,下得最美,下得最欢!

“童化作文”教学以为,要让学生的习作富有童真童趣,首先要在他们心中“贮藏”一颗童心,而在自然、生活、交往中充分体验,就是“铸就”这颗童心的最有效方式。当他们“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朱光潜语)的时候,就会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习作就会真正有个性,真正有童性。当然“深者所见物者亦深,浅者所见物者亦浅”,儿童的体验应当基于儿童的年龄特征,风行水上,自然显现,不可曲意拔高,否则容易出现“假话、空话、套话”,背离“童化作文”本真。

之六,化习作于儿童的时尚

时尚文化对儿童精神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教育报》曾撰文认为:在时尚文化的冲击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其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必然带有时尚文化的烙印。他们吃麦当劳、肯德基,看数码宝贝、蜡笔小新,唱流行歌曲,追青春偶像。他们的语言方式、衣食住行,时时处处可见时尚文化的踪迹。面对在儿童中有巨大市场的时尚文化,作为教者,我们不能消极地听之任之,更不能盲目地围追堵截,而应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小学“童化作文”充分尊重时尚的文化价值,并作为一种习作资源加以开发。这种习作的方式,不仅赢得更多孩子认可,使他们参与过程中乐此不疲,而且为作文教学营造了更大的空间,让孩子在习作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案例《相约KFC》

▲聊聊“肯德基”——我的梦中“至爱”(解说词)

罗晓佳:“美味圣代”分三种口味。有巧克力、草莓和柠檬这三种口味,酱汁配上美味,加上潜伏在下面的冰爽可口的冰淇淋,那种口感和味道让你爱不“释口”,夏天吃圣代,当冰淇淋划过你的喉咙、食道,到你的胃中时,全身上下一阵冰凉;如果冬天吃圣代,那就更舒服了,本来就冷,舔上一口“圣代”,仿佛置身在冰天雪地里,一呵气就会变成冰,这种前所未有的冰冻感,让你有一种南极探险之感。

王震宇:汉堡,在我看来,可算上是肯德基中最好吃的一种。汉堡里的那一块鸡排是经过烧烤之后夹在里面的,鲜嫩可口,在加上沙拉酱、蔬菜的滋味,嘴里仿佛打翻了“五味瓶”:酸酸的、甜甜的、脆脆的、香香的,真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

周沈禹:这是“墨西哥鸡肉卷”,表面看上去非常简单,只是一层薄薄的蛋皮,里面的内容可丰富了!有鲜香嫩滑的鸡米花,有浓郁的鲜奶烙,有酸甜可口的沙拉酱,还有爽口的黄瓜、生菜,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亲亲“肯德基”——我的难忘“旅行”(参观记)

美食天堂肯德基

“有了肯德基,生活好滋味。”这句广告语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肯德基自落户海门以来,备受我们小学生喜欢,它成了我们无比向往的美食天堂。

就在今天,老师决定带领我们去肯德基美美地享受一番。推开肯德基的大门,各种香味扑鼻而来,早已等不及了的我们二话不说,就径直奔向柜台选购美食。眼前的冰淇淋、汉堡、圣代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过了好一会儿,我们才犹豫不决地选购完美食,端着餐盘走向餐桌。

开始品尝了,我先拿起一个汉堡,狠狠地咬了一口。嗯,甜甜的,粘粘的,真过瘾!不光有着浓浓的炸鸡味儿,还含有一种由新鲜生菜散发出来的菜香。让人吃了忘不了。我一边吃汉堡,一边喝着果汁,悠然自得。只见对面的王震宇正对手里的墨西哥鸡肉卷展开猛烈攻击,不一会儿,整个鸡肉卷就下了肚,他像一只灰熊,不时地舔着手指,显得意犹未尽。

再看邻桌的陈晨,他平时饭量并不怎么大,今天竟一下子吃了四个汉堡,还叫唤着,再来一个,再来一个。一旁的龚彦皓一手拿着汉堡,一手举着鸡翅,吃得满脸流油。那样子可滑稽了。这时,高松出其不意地拿出相机,“咔”地一声,龚彦皓就和他的鸡翅一同被拍了下来。由于这次机会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因此同学们都放开肚皮猛吃,就连女生也吃了两个汉堡。

吃饱喝足之后,我们就打道回府了。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肯德基,我们下次再来! (管云鹏)

▲赞赞“肯德基”——我的真情“回味”(广告语)

顾佳敏:相约肯德基,生活更有味!

卫晓飞:“桂林山水甲天下”,“德基美食名天下”!

沈大宁:上有天堂仙餐,下有KFC美味!

倪佳婷:肯德基,挡不住的诱惑,尝不尽的美味!

李凯卫:美味——就在肯德基!分享——就在肯德基!欢乐——就在肯德基!

时尚文化,不应该将儿童拒之门外。在主流的儿童文化中,应当给予它一席之地,让儿童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视角。“童化作文”就是本着“存在即合理、存在即尊重、存在即利用”的理念,直面时尚文化,将原本就蛰伏在儿童精神中时尚文化作为一份资源,引领到作文教学的前台来,为儿童习作铺设一个生活的平台,搭建一个动感的舞台,从而让儿童自觉地参与其中,沉浸其中,享受其中。

四、理想:习作教学应当烙上童年的印记

“童化作文”教学不是一个技术概念,也不是一个教学模式,它是一种理想性的精神指向:作为理念,它为了守护童年;作为方式,它为了适应童年;作为内容,它为了反映童年;作为行动,它为了留驻童年。“童化作文”的实践是流动的、开放的;但是“童化作文”的理想却是永恒的——基于童年,为了童年!

之一,在理念上留驻童年的“魂”

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先生说:“对于儿童的精神成长而言,就不仅仅是发展,还要保持。”(朱自强:《小学语文文学教育》)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拿什么“保持”孩子的童年?“童化作文”在这里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有力的双手。它从儿童的哲学出发,扣住其切面上纯朴、浪漫、幻想、激情、自由等性质,将学校生活“还原”为儿童的生活;它从儿童的文化出发,扣住其行为层面的活动、游戏、操作、想象等因素,将写作过程“潜藏”在儿童的实践之中。从而逐渐让儿童“恢复”自然感性,不断“生长”属于童年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会随着儿童的写作能力恒久地固着他们的精神层面,享用一生。这也许是“童化作文”最大的构建价值。

之二,在方式上点亮童年的“灯”

儿童在成人面前,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孩子。在与成人的交往中,他总是把成人的行为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所谓儿童的哲学、儿童的文化,只不过是他们天性在不自觉地表露而已。因此卢梭说:“自然所希望的是要儿童变成成人之前,先成为儿童。”(卢梭:《爱弥儿》)让孩子成为儿童,在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童化作文”教学可以在习作的方式层面为儿童作一个导引。首先,它为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童年生活,并借助作文的方式不断地强化,让孩子的“童心”渐渐复苏,走向蓬勃,并成为一种行动和表达方式。其次,它为孩子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童年生态。如果“童化”一个孩子,只在治标,不用多少时间,他就会自然地回到原有的生存状态中;如果“童化”一个环境,那就是治本,借助自然、生活、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为孩子营造一个童年的环境,用作文的方式引领他们融入其中,快乐其中。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孩子童年的“心灯”就会慢慢点燃,渐渐拨亮。

之三,在内容上唱响童年的“歌”

不少语文教育的有识之士认为,“写什么”是“如何写”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写”的每一个过程无不是“写什么”的具体表现,从“写什么”的角度去解决“如何写”才抓中了要害(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童化作文”教学注重从“写什么”入手,通过营建丰富的童年生活,让孩子发现童年,享受童年,抒写童年,将习作内容与童年的理想生活同构共生。一方面要营造孩子向往的情境。在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的节日,在不同的教育主题背景下,“童化作文”要应时而生,顺势而导,因地制宜,创造出丰富的童年生活,让儿童充分享受体验、想象、感受、表达的乐趣。另一方面要顺应孩子的精神需要,在不同的时期,孩子的需要是不同的,即使在一学期,孩子的兴奋点也会有多次转移。作为语文教师,要把握孩子的兴趣的脉搏,巧妙地把他们的“兴趣资源”迁移到习作中来,让作文教学洋溢着童年的气息,让孩子的习作流淌出汩汩的源头活水。

之四,在行动上创造童年的“史”

“童化作文”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师生一起合作“做”出来的。正因为有儿童的幸福地“做”,“童化作文”才会童趣盎然;正因为儿童的创意地“做”,“童化作文”才会成为每一个孩子的童年印记。一个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孩子,童年对他来说,如花开花落,了无痕迹;一个不断行走在创造中的孩子,童年会锁定在记忆的信箱里,随时打开,久久品味。“童化作文”就是要让每个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动”起来,动腿、动手、动嘴、动眼、动耳,或行、或看、或听、或画、或写,充分地体验童年,充分地创造童年,充分地抒写童年,让童年成为一段快乐的时光;让童年成为一段难忘的回忆,让童年成为一段恒久的历史。

标签:;  ;  

“童年”:从精神意义上看童年--小学“儿童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