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地铁项目的不断增多,人们对地铁施工技术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地铁项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大多线路的挖掘都需要在低于地下水位的地方挖掘,导致在施工中渗漏水问题普遍存在,从而腐蚀施工材料,降低混凝土使用寿命,对地铁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分析当前施工中渗透水出现的原因,并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解决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地铁工程渗漏水;原因分析;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已经是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地铁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为人民的出行提供便捷,还能减轻地面交通的压力。本文主要通过对地铁工程渗水或漏水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防水施工的解决方法,希望本文能够为更多的工程建设者提供一份理论依据。
1城市地铁防水工程施工的一般原则
和普通的防水工程相比,地铁的防水工程因其环境的特殊性,对防水施工有着特殊的要求。工程人员在施工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以及施工地点的地质特点,并且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才能保证地铁防水工程的顺利实施。具体来说,城市地铁防水工程施工的一般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防为主,刚柔相济,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封闭性和排水性是地铁工程的两个主要特点,地铁的施工单位要对地铁施工的地点进行严密详细的勘察,对当地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要结合地铁的主要用途和设计结构,最大程度地防止地铁渗水与漏水的发生。地铁施工人员在进行防水设计时要以“以防为主”,将防水和排水等同对待,并且要设置多重的防水措施,即使在地铁发生漏水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积水可以顺利排出。(2)防水材料要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作为地铁施工的主要材料,其质量的优劣决定了整个地铁工程质量的好坏。施工人员在选择钢筋混凝土的材料时要保证其抗渗标号与抗压强度同设计标准相符合。此外,所有外包防水材料的品种、牌号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定。没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等文件的材料,不得采购和使用。(3)采用堵、排、降相结合的方式治理地下水。为了提高城市地铁的防水能力,避免渗漏水事故的发生,地铁施工人员要同时做到对地下水的防治,可以采取堵、排、降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地下水不会对地跌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
2问题分析
2.1施工裂缝导致的漏水
在地铁施工中,产生施工裂缝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施工材料混合比例不科学,导致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不足,出现施工缝隙。地铁施工往往是在地下进行,地下通风较差,空气中水分较大,水泥、砂石和水的配比不科学就会导致建筑物的含水量过高,可能会在工程完工后出现地面下陷,出现裂缝。此外,沙石和水泥是施工过程中常用到的原料,沙石和水泥的混合不科学会降低建筑物的承载力,也会导致裂缝;二是分段浇筑导致的施工裂缝,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分段浇筑是施工中常用的方式,在段与段的接缝处会产生凹槽,如果凹槽内的水过多,就会影响段与段之间混凝土的粘合力,产生裂缝;三是对于施工缝隙的振捣不合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建筑的结实性,会对施工缝隙处进行振捣。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忘记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或者振捣的不合理,就会产生裂缝。
2.2接缝防水问题
(1)施工缝混凝土表面的凿毛处理不合规范,水泥基渗透结晶涂刷不到位,引起新老混凝土的粘结效果下降,从而丧失修复裂缝和防水的能力;(2)止水带位置预埋不准确或位置偏移造成防水效果下降;(3)主体和出入口不是同时施工,导致车站和出入口之间的变形缝在后期施工时发生破损;(4)施工一侧的混凝土施工时,因端模支撑不牢固造成漏浆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外包防水层问题
(1)基层表面不平整,导致防水材料被拉折或刺穿,进而形成大面积汇水区域,降低防水效果;(2)铺设防水层后,在钢筋捆扎过程中对其造成损坏,后期未及时修补;(3)防水层铺设不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防水层鼓包压破;(4)防水层铺设不牢,浇筑过程中造成防水层的脱落。
3优化措施分析
3.1确保混凝土自身防水系统的完善性
从整个地铁工程来看,如果要提高整个工程的防水性,必须保证混凝土的严密性。混凝土属于一种非均匀性的结构性原料。为提升其自身的防水性,我们首先要做好工程建设人员的专业型,做好施工建设人员培训。在进行混凝土分段浇筑的过程中,要做好材料的收缩和施工裂缝的处理工作;其次我们要严格把控添加剂使用的量。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收缩膨胀剂,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和严密性。再次,在混凝土处于半凝固状态时,施工人员要做好缝隙的浇灌工作,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浇灌,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冷缝和离析等问题,采用合理的办法来处理,增强混凝土的防水性能。最后,在工程完工以后,施工单位要做好科学的养护工作,在出现裂缝时,要及时进行修补,避免出现工程渗漏水现象。
3.2混凝土结构防水施工技术
混凝土结构防水技术又称为刚性防水,在利用大型钢筋混凝土进行地铁围护结构施工中,要加强整体结构的自身防水水平,并将其作为防水线。混凝土属于非均质的无机、多孔的复合型材料,为更好的在混凝土结构中实现理想的防水效果,不仅要对材料的选取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也要重视施工技术方面的内容,以更好的增强混凝土结构密实度,对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在提高防渗水平的同时,实现良好的防水效果。也就是说,混凝土结构自身方式是施工技术的关键,在施工中要强化结构本身密实性的提升,减少收缩、开裂等问题的发生情况。在地铁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渗水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结构与水混合后发生的收缩、凝结现象,在加上搅拌中,水分的干缩,导致温度下降后出现冷缩,最终使其内部结构出现约束力。在约束力的抗拉强度大于混凝土结构时,就会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收缩裂缝。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在材料的选择中,尽量选择一些抗渗性与泌水性较好的低水化热的水泥,或者在搅拌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膨化剂,以促进混凝土防渗能力与抗渗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也可以采用“二次振捣”的方式,优化混凝土的抗渗性,并加入纤维,强化混凝土抗裂性。
3.3强化设计工作中的控制水平
在地铁项目施工中,要对相关设计单位所设计的图纸进行全面的掌握,对不符合地铁工程施工规范性与可靠性条例的以及行业中的标准设计图进行检测,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修整意见。同时在施工之前还要做好设计交底以及图纸检测工作,以确保相应的施工单位能够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并明确工程设计的优点,对施工图纸进行有效掌握。另外,在施工期间,还需要根据施工中的各个流程进行技术的培训与学习,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为工程质量水平与施工效率的提高提供有利的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作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性设施,以其快捷、便利、承载量大等特点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为了确保地铁防水工程的有效实施,地铁防水工程的施工人员可以从混凝土施工、接缝和外包防水层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施工中技术要点的掌握,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有效避免发生渗漏水现象,为乘客提供安全和舒适的乘坐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帅相.浅析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关键技术[J].价值工程,2016,35(27):87-89.
[2]时世跃,孙艳茹.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1):14-17.
[3]黄泽丰.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00112.
[4]付贵.浅析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防水关键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1):183-185.
论文作者:文科,李强,李宛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地铁论文; 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防水层论文; 过程中论文; 渗漏水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