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取向分析_货币政策论文

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取向分析_货币政策论文

经济形势分析和货币政策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货币政策论文,形势分析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我国经济金融走势呈现少有的好形势,在GDP稳步增长的背景下,金融政策稳健,金融运行平衡,金融支持经济力度加大,金融与经济关系进一步密切。这是坚持贯彻扩大内需方针,执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结果。

一、2002年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特点

2002年经济和金融运行的突出特点是,金融有效支持了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货币供应量保持较快增速,支持了GDP的稳定增长。

截至2002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上年末高2.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上年末增加4.1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幅比2001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2002年现金累计投放1589亿元,比上年多投放533亿元。从时间序列来看,2002年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呈现逐季加快的趋势。全年M[,2]增长16.8%左右,GDP增长7.9%。同时物价下降幅度越于稳定,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商品零售价格(RPI)在2001年分别在0.7%和-0.8%的基础上,2002年季度数据有所好转,尤其是第三季度稳定愈加明显;生产资料价格(PPI)下降的趋势已经明显得到遏制,通货紧缩趋势有所缓解。总体看,M[,2]和M[,1]增长幅度均高于2002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10.5个百分点,充裕的货币供应量推动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二)金融机构信贷增长幅度不断加大,支持了工业生产和投资快速增长。

2002年以来,金融机构坚持不懈的加大对经济增长的资金支持。全年各项贷款(含外资机构)14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5.4%;处于1998年以来月度增长幅度的最高水平。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3.1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5.8%,增幅是1999年4月以来最高值。特别是下半年贷款加速明显,增加较多。各项贷款投向合理、结构优化,其中,工业贷款增加2713亿元。贷款总量的增长和合理的投向,促进了工业生产。2002年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月加快。

(三)国债配套贷款显著增加,支持了民间投资启动和投资快速增长。

国债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统计数据显示:1998~2002年,我国累计安排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为6600亿元,项目投资总规模32800亿元;2002年国债项目投资累计完成约2.5万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发放的国债项目直接配套货款约1.2万亿元,这部分贷款不仅仅产生了推动投资需求增长的直接效应,而且产生了相当显著的间接效应,为推动GDP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2002年我国投资增幅约为GDP增长的两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大超过2001年全年增长13.7%的水平;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增长较快。

2002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较快,集体和个人投资分别增长15.8%和19.4%,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了7.1和12.9个百分点;集体和个人对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为23.8%,比上年同期提高8.5个百分点。城镇个体投资增加额为329.6亿元,同比增加46.4%。另据统计表明: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已经从5年前的5.9%上升到2001年的44.6%。企业和民间投资的自主增长,成为巩固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四)货币市场调节资金能力增强,支持了金融机构流动性的提高。

货币市场是中央银行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资金链接的主渠道,是国家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的杠杆支点,因而有些西方经济学家把货币市场称为一国的“金融体系的核心机制”。2002年货币市场有了长足发展,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货币市场调节资金余缺能力显著增强,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资金流动性,灵活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全年货币市场累计成交11.8万亿元,突破10万亿大关。截至12月4日,全国银行间人民币交易市场年度累计成交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0040.42亿元人民币。其中信用拆借市场累计成交5779.25亿元,债券回购市场成交13632.64亿元,现券成交628.53亿元,分别比1999年同期增长106.62%、280.49%和1052.63%,这标志着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极大地促进了银行间资金流动性的提高。从银行间市场发展的总体状况看,短期7天品种成交量的增速较快。

(五)央行公开市场对冲操作成绩突出,支持了外汇储备的大量增长和人民币汇率稳定。

200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620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出口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达3255.7亿美元,增长22.3%;进口2952.2亿美元,增长21.2%;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03.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78亿美元。2002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突破500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2002年底达到2864亿美元,净增742.35亿美元,增长幅度为35%。2001年5月份中央银行曾召开支持对外经济的专门工作会议。后来对外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对中央银行的稳健货币政策执行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支持外贸出口又要保持货币金融的稳定。进入下半年金融市场上的情况是,一方面外汇市场总体供大于求,人民银行的外汇公开市场操作需要不断投入基础货币;另一方面有些商业银行保持了较高的流动性,超额储备率上半年持续超过7%。为了对冲过多的中央银行人民币外汇占款投放,适当降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从2002年6月央行开始公开市场操作正回购(有时也逆回购)操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正回购吸纳商业银行的部分多余流动性。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过程中,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外汇投放人民币,同时在银行间市场上连续实施正回购对冲操作,既保持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也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六)履行WTO协议和改善外汇管理,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支持了对外经济的发展。

在对外金融方面,中央银行努力完善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和推进外币利率市场化。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微调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放宽境内居民和企业的用汇管理,逐渐增进人民币与主要货币的联系,力求使人民币汇率的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已实现外币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上,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境内我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根据国际市场利率调整情况,及时下调了境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此外,按照WTO协议规定,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开放外汇指定银行,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一样可以办理结售汇业务。这不仅扩大我国金融服务业务领域,而且拓宽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促进了2002年出口的大幅度增长。引起国内外较大关注的QFII制度的推出,既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开放,也为人民币资金利用和商业银行服务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扩展了经济金融的发展机遇。

入世一年来,我国金融开放步伐循序加快,有力地提升了我国金融地位与作用。人民币影响逐渐扩大,中国人民银行在与亚洲周边国家的金融合作方面卓有成效,继续推进和完善"10+3"货币互换机制,先后与泰国央行、日本银行、韩国银行和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签署了一系列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有利促进了本地区的金融稳定,也扩大了我国对外经济金融的联系。

二、2002年宏观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不协调现象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和金融环境在2002年的运行状况是较为理想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很好。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当中,依然存在着几个经济金融指标不协调整的情况。

(一)证券市场指数下挫与GDP稳步增长不协调。

一般认为,股市是一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然而2002年在货币供应量稳定增加,GDP稳步增长的同时,股市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上证指数从2002年初的1646点下跌至12月31日的1358点;深圳综指也从476点跌至389点,深沪两市的跌幅均在20%左右。2002年下半年以来,上海交易所平均日总成交额最大量不足100亿元,最少时仅为30~40亿元。

现在有一种说法,股票市值只占GDP的10~15%,因此,证券市场还不是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未能与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同步。但是反过来说,GDP的增长与宏观经济的大好形势应该对证券市场产生利好推动作用,但实际并没有出现,因此,需要从证券市场本身去查找和分析原因。尽管有关方面做了大量规范管理工作,我国股市的发展,从融资理念、上市公司、证券公司、投资者、中介服务者几个重要方面都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显然,中国股市尚不能及时反映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积极变化。当然,还应该看到,2002年股市的下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过去积累的一些问题的体现,这些问题也只能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另外,随着QFII制度的实施及允许向外商配售法人股与国有股、中外合资设立证券投资基金等政策的出台,也为中国证券市场掀开了新一轮的开放进程。从中长期看,合格的外国投资者的进入必将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但是这些开放措施真正实现尚需假以时日。

(二)货币供应量增加与物价走低不协调。

在货币供应量显著增加的同时,国内物价仍然小幅下降,但趋势已见稳定,2002年1~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8%,但11月份同比下降0.7%;降幅逐月缩小。究其原因,物价水平更直接由市场商品、服务、劳务供求所决定。当国民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时期,却往往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情况,例如随着我国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大大增加了消费品的供给,这时消费品物价的降低,就不可避免。于是就容易出现货币供应量增加与物价水平下跌的背离。但无论如何,从货币银行学的简单原理说,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升降应有直接关系,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通货紧缩趋势应有所收敛,而现在这种背离情况,值得进一步研究,货币供应量本身也是一种金融资源,应该在总量与结构上都得到充分利用。

(三)证券市场融资额下降和银行贷款额显著上升不协调。

截至2002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合计增加1.9亿元,同比多增7277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8万亿元,同比多增加6036亿元。在银行贷款显著上升的同时,股市筹资出现了明显下降。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占总融资比率由年初的8%下降到了6%,到2002年底,当年上市公司股市筹资金额为961.75亿元,同比下降了23.2%,当年股票市场成交额27990.46亿元,同比下降26.96%;截至2001年末,企业从资本市场累计筹集资金7755亿元,而向金融机构借款却增加了8.6万亿元。银行贷款上升,从支持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固然是件好事,但从中长期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将不利于企业从资本市场筹集资本金和项目资金,并使经济运行的风险更多地集中在银行体系。

(四)出口迅速增长与外贸贷款下降不协调。

我国外贸出口2002年取得长足进展。2002年8、9、10三个月的出口总额分别为:251亿美元、331亿美元、31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5%、19.4%、20.6%,呈现出逐月递增的态势。与此同时,我国的外贸出口贷款在2002年相对有所下降。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数据显示,2002年其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下降了2%,比年初下降了7.8%。在出口额提高的同时外贸出口贷款却逐渐下降,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出口企业的自我融资能力的改善和外商出口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部分外贸企业资产质量差,难以达到外贸贷款标准。在2002年出口增长强劲的情况下,矛盾并不突出,但若2003年国际环境变化超出预料,出口增长不甚理想,银行外贸贷款的支持力度问题将凸显出来。

制定2003年货币政策应把上述问题考虑进去,着眼于全局,以更好的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2003年货币政策制定需要着重考虑的四个问题

2003年的货币政策的目标、环境、机制都发生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要冷静思考,认真抉择。

(一)经济金融调控目标的变化。

首先,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今后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货币政策,一向以坚持“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己任,是否要做相应的调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扩大货币供应量,支持经济增长。因此,2003年货币政策取向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继续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这是新一年宏观政策环境最大的变化。

(二)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联系。

近年来,关注资产价格已成为各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股市发展也是有一定联系的。近一个时期,央行负责人在不同场合的发言中均提到了货币政策制定会考虑资本市场发展的观点,对股市融资大幅度下降的现象也表示了深切的关注。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关注股市并不算是新鲜事,但是,如何把股票市场的走向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机地联系起来却颇值得研究。目前支持货币政策与股市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原因至少有三个:一是如何刺激民间投资;二是为应付挥之未去的通缩趋势寻找新途径;三是发展股市为企业筹措更多资本金。

(三)货币政策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调整。

结构调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主线。“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因此,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的产业布局,就需要贷款投向合理调整,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及传统产业改造的快速发展。央行的货币信贷政策仍需要在尊重商业银行业务自主权的前提下,对此继续做出明确的指引。

(四)货币政策与金融业开放的适应。

我国加入WTO已经一年多了,金融开放增加了新的市场主体和调控对象,使金融运行的调控主体、监管主体、金融中介以及金融市场呈现多元化,原有的金融运行和调控机制面临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货币供应的外生性有所增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调节力有所下降;中介目标的稳定性趋于减弱。因此,2003年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必须增强。

四、2003年货币政策取向的建议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应抓住国际机遇与国内经济的利好形势,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保持货币供应的适度增长,规范和引导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健康发展。考虑到经济金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及2002年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建议在2003年货币政策制定时,既要考虑加大支持经济增长力度,又要考虑市场化取向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

第一,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把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大,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大,这是我们的优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始终发挥好这个优势,要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起码不低于上年的增长水平。预计2003年货币供应量总量仍然要超过经济增长与物价增长之和的一定幅度。

第二,改进货币政策操作。

中央银行应继续发挥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及时调节货币供应,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在经济形势持续稳定的前提下,可适当考虑理顺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再贴现利率等政策工具关系;公开市场操作中的国债回购要在调节中有利于增加货币供应,同时也要参考国外中央银行经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专门用于对冲外汇储备的增长;努力疏通货币传导机制,促进企业增加资本金,促进商业银行完善资金营销机制。

第三,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

当前经济形势向好,物价低走,利率水平低位,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好时机。2003年,中央银行可结合国企改革、银行改革的进程具体推进利率市场化。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外币、同业拆借、证券回购等已经放开利率的市场化水平。其次,建议在我国过去利率市场化改革“三先、三后”的基本原则上,再加一条,变为:“先外币,后本币;先农村,后城市;先贷款,后存款;先中小企业,后大企业。”这样既有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有利于好项目、好产品、好效益的中小企业及时获得信贷资金。同时,在先农村,后城市的过程中,要先在农村发达地区进行存款利率浮动试点。适度再扩大本币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和浮动幅度,逐步过渡到贷款利率由贷款人和借款人协商。第三,建议择机适当理顺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和准备金存款利率的关系。

第四,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资本市场就是一条很有潜力的渠道。当前信贷资金比较充裕,而工商企业资本金不足,影响了信贷资金的合理配置。本外币储蓄高达9.2万亿元人民币,要采取适当措施,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转化为企业的资本金。中央银行应努力沟通货市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活跃货币市场,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及时总结已出台措施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服务管理措施。积极支持已经出台的QFII制度的实现,不断完善这方面的有关规定,促进引入更多外国机构投资者和外国证券投资,并在适当时候将其向前推进一步,例如引入GFII,即普通机构投资者制度。

第五、增强对外经济金融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鉴于目前外汇储备较为充裕和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可适当放宽居民和企业合理的用汇需求。要促进商业银行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市场多元化,稳步发展对外投资。考虑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应继续调节市场供求,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同时研究增进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措施,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考虑到在现有宏观调控和监管水平条件下,在已经实现部分资本项目可兑换基础上,可进一步研究明确,人民币可兑换的中期目标是人民币的基本可兑换,即经常项目收支与长期资本收支下的可兑换。

第六、继续加强金融监管。

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的顺利实行,中央银行要与有关部门一道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继续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的存量,防范经济生活中的趋向过热之点和重复建设带来的新的金融风险;督促加强信贷资金管理,对商业银行全面实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制度;严格会议核算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达到较高水平,促进金融业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标签:;  ;  ;  ;  ;  ;  ;  ;  ;  ;  ;  ;  ;  ;  ;  

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取向分析_货币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