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论文_温春兰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论文_温春兰

广东省兴宁市宁新东风小学 51450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动手实践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学生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改变了“耳听口说”的学习模式,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多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尽可能多得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

如教学“平面图形的拼组”这一课时,从做风车引入,让学生先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再用正方形剪出四个三角形,就做成了风车,当风车转起来时就形成一个圆……让学生在折叠、比较、测量的动手实践过程中知道了各种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区别与相互转化。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建立开展探究活动平台,引导和组织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学习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13-9”时,我创设这样一个情境:13个同学在做“网鱼”游戏,“网住”了“9”个,问还要“网住”几个才能算胜利?这样的活动情境,开放式地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结果。结果在反馈时,有个学生提出一种较为“奇特”的解法“1+3”,而且还指出类似的结果如“14-9”等于“1+4”,“15-9”等于“1+5”……问其是怎样想出来的,他说不知道。对于这种有意的“巧合”,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继续利用这个平台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讨论。结果有的学生还真是发现了其中的“奥妙”,而且还有个别学生发现了“13-8”“14-8”等类似的计算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一位老师在上“确定位置”一课时,当教学完“小明在队伍中位置”这个问题后,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前往后数小明是第4个同学,从后往前数小明是第7个同学,可为什么队伍中只有10个同学?”表面上看虽然这个问题与本节课学习内容无关,可这位教师还是花了相当长的时间让学生去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学生终于获得了满意的答案。“质疑”对于学生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是开启思维的钥匙,因此,课堂教学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质疑,需要讲究策略。浅显的问题学生自己解答,日常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大多提出的问题是一般性的问题,教师可以不必急于解答,应鼓励学生自己解答,使学生既敢于质疑又能解疑,以树立信心。难点问题学生讨论解决,在思考讨论过程中,促其有所发现和创新。

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不流于“形式”,使“合作学习”起到应有的效果,就必须注重以下“三种”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1.学会承担合作职责,落实合作任务。要让每个人担任不同的角色。在一定的时间内互换角色,使得每个人在不同角色、位置上得到锻炼与提高,全体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学会倾听,整合和利用他人信息。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是整合和利用小组所有成员学习信息的基础,没有倾听习惯和能力,合作学习的实质作用就不能发挥。

3.学会交流,有效表达自己的信息。交流和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一个基本环节,不会表达或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信息,就无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就会成为“合作学习”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

五、鼓励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儿童学习数学的本质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是广为数学教师所接受的。但是,情境不应是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其要旨必须暗含着数学问题。数学问题可是来自数学外部,即现实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来自数学内部;可以是学生自发探究生成的,也可以是教师事前有目的预设的;可以出现在课始,也可以出现在课中、课尾。所有问题情境只要能引起他们的思维冲突,就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就能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我出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各一个,通过实验演示,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后,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用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做实验,为什么不用其他的呢?有的提出:老师,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他们的面积是不是也存在二分之一的关系呢?他们之间的面积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这些问题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好奇,在争论中,我让学生拿出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低和高都不等的几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通过动手操作,验证以上这些情况是否存在二分之一的关系。这种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教学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心态,又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可见,问是知之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对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论文作者:温春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2月总第3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论文_温春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