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需求,我国兴建了大量基础设施。桥梁建设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桥梁建设数量和质量较以往都有了极大的增加和提升。桥梁施工管理贯穿在整个桥梁施工过程,它是桥梁施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它对整个桥梁建设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桥梁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桥梁施工管理工作,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节约建设资源,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桥梁施工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目前我国在桥梁施工管理过程中也遇到了施工现场安全条件差、施工人员素质偏低、部分工程施工难度大等许多工程实际问题。所以,本文对桥梁施工管理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它对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桥梁施工的特点
我国的桥梁施工管理起步较晚,经过近些年的努力,虽然我国在桥梁施工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由于桥梁施工具有施工难度大等其自身的特点,桥梁施工事故在我国也时有发生,这对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与其他工程施工相比,桥梁施工具有如下特点:(1)通常,桥梁建设周期较长,尤其是大型桥梁的建设施工,其周期要达数年;每个桥梁施工项目都是唯一的,区别于其他任何桥梁施工项目,这决定了桥梁施工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人员流动性大,由于桥梁施工作业条件相对较差,施工人员中很多是当地农民工,所以他们的工程技术水平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通常是工程完工后他们就离开,故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很大;(3)通常,桥梁项目产品为露天作业,体积庞大,受自然气候的影响较大,工程施工易被如洪水、雨、雪等恶劣的施工环境中断。
2公路桥梁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2.1安全管理的意识薄弱。一是施工企业领导缺乏安全思想认识,不能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只是停留在说上,存在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的倾向,认为干工程是大事,而安全工作应该放在工程之后,未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管理机构上,由于对安全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安全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并没有设置健全的管理机构,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投资、安全培训等制度。安全工作处于被弱化的状况,即使有相应的安全机构,机构也不健全,制度不落实,徒有形式,安全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工作薄弱。二是员工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在施工现场,对安全操作规程,消防防火等安全防护知识缺乏了解,不佩戴安全帽,私自乱搭乱扯电线,他们大多只知道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而很少遵守操作规程,即使发现有操作危险,他们大多会存在侥幸心理而我行我素。
2.2施工前安全设计不合理,安全材料使用不合格。
据某知名组织分析,很多安全事故是因为前期工程项目设计策划和施工准备阶段就存在缺陷,主要是指:图纸的设计未经过专家论证,太注重理论设计,没有考虑实际工程需要;勘察文件或报告不详细、不准确、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实际的地下情况;在设计中不按照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标准予以设计,导致设计不能适应工程的发展,没有考虑到用户安全的需要,对施工的重点环节和部位没有予以强调;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未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等。除此之外,在技术交底之后,存在着一些为了节约成本倾向,对于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等安全材料的引进,并没有出具相关的三包证明和合格证明,给安全生产管理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3加强公路桥梁施工措施
3.1施工警示标志要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单位要结合周围的环境采用合适的照明设备,设置醒目的色彩标志牌,如用红色警告牌,绿色安全网,红白相间的栏杆等,都能有效地警醒路人与施工人员,预防事故的发生。
3.2严谨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下作业。调查显示:当工作环境接近 37.5 摄氏度时,正常人就会产生因体内的热量不能正常的通过皮肤散发,导致头昏脑涨、手脑配合失调、应变能力减缓等等不适感,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会导致施工人员因身体失水过多而虚软无力,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反之,在低温环境进行施工作业,人体热量流失多,手脚冰冷不灵活,也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3.3施工现场环境符合有关规定。施工现场机械要设有防护装置,进场材料堆放不能杂乱无章,粉尘、噪声都要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如果施工人员工作环境粉尘飞扬,噪声刺耳会使施工人员生理、心理带来影响,这样就必然引起安全事故事故。
3.4随时进行安全教育。施工企业要经常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各工序应严格按施工工艺安全施工。
4桥梁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重视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质量,在该层的施工时,特别要抓好各材料的规格、级配及配合比,确保该层的有敛宽度内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是保证基层施T质罩的基础。在基层施工中,严格抓好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尽量减少基层成型,经初压后进行人工整修.特别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对因特殊情况碾不到位的应采用工人锤和振动夯,分层夯实.以确保其结构层的质量。加强基层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麻袋进行养护,也叮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若不能封闭交通.应限制重车通行,其车速不应超过20km/h,同时应注意其他交通设施对基层的损坏。若出现车槽(坑槽)松散,应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严格控制基层平整,面层铺筑前用3M直尺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平整度差且大的路段应进行整乎。面层锥铺前认真清扫基层表面,确保基层表面清洁,没有松散浮料和杂质。如有泥土应采用压力水冲洗下净,如肇层表面局部下封层脱落,则应将脱落处基层表面清洗T二净后补洒透层沥青或补做下封层,面层铺筑前受到其他工序污染,如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时,应子及时清除,以确保画层平整度。沥青路面的施工质肇,也取决于主要材料的质量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油石比较大.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壅包和泛油。油石比较小,路面会出现松敏-矿料的质量不好,集料的压碎值和石料的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使路面混合料的稳定度降低,容易出现路面的各种病害。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不均匀,有时当拌和设备出现意外情况,刚开炉或料温低,含水量大时,会出现料温不均匀现象;当筛分系统出现问题时,造成骨料级配发生较大变化-有时也会出现柜白料,使路面难以摊铺成型.温度过高造成沥青老化,不能保证沥青混凝十摊铺质量-拌和能力过小,出现停工待料状况,使接头处温度降低,出现温度差,形成一个个坎。当运输设备不配套或司机技术较差时,会撞击摊铺机,使机身后移,形成台阶。以上因素极易造成平整度和表面密实度差等现象。
结束语:公路桥梁建设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其质量是工程的根本,工程质量的关键又主要来源于其技术水平,为此,加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对确保提高我国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熊家蔺,乐云.大型公路桥梁施工监理探讨[J].建筑施工,2007,29,(8):619-621.
[2]彭光辉,刘晓光.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桥工程咨询技术关键概述[J].铁道建筑,2006,(5):1-4.
[3]范龙卫,陈高峰.高架桥梁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浅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7):99—99.
[4]傅智.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论文作者:黎健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桥梁论文; 沥青论文; 基层论文; 作业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