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田生产信息化建设应用论文_高立青

浅谈油田生产信息化建设应用论文_高立青

摘要:为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油田开展生产信息化建设,提高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实现优化投入、提高效益、提升质量,推动油田科学发展。

关键字:信息化 建设 效益

为贯彻落实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提高油气生产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对油气生产管理分类实施可视化改造、自动化升级和智能化建设。本着效率、效益,实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继承创新、集成整合的原则,对厂管辖范围内的部分油井、计量站、配水间、接转站、注水站等进行油气生产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可视化,为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提升油田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一、以前管理模式

以前油田现场完成了井口、计量站、配水间、注水站、接转站等安装数据采集设备,均为人工采集填报,并未实现远传和数据自动采集功能。采油厂按照厂、区、班组、岗位进行设置,在计量站、接转站等岗位实行24小时值岗运行。采油队后勤保障分别设有区部、生产调度兼监控、维修班、资料化验班、站点班组等岗位。日常生产运行以生产调度为中心,实施上传下达,完成日常生产工作,保障着采油厂发展。

二、生产信息化建设应用

在职工人数不新增的情况,老年人数增加,退休人员逐年增加,全厂劳动力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这样就形成了全厂职工人员逐年减少,难以维持正常生活生产需求,通过对采油厂现场进行信息化改造,提高技术含量,优化管理流程和劳动力结构,既要满足日常生活生产需要,又能减少职工总人数,从而降低人工费用支出,提高采油厂经济效益。经过对先进油田的考察,结合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以“老区可视化、新区自动化”为建设目标,坚持“效益优先、因地制宜、逐步实施、讲求回报”的原则,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按照“生产全过程源头数据采集+视频监控全覆盖”的建设模式,开展油田生产信息化建设,提高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控制用工总量增长,最终实现优化投入、提高效益、推动油田科学发展,为油田体制机制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生产信息化建设主要对井场、站场生产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设计标准化、设备选型标准化、设备安装标准化、后期维护标准化。通过选用石化“四化”物资库的设备产品,实现井场、站场生产全过程源头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

1.油井井场主要通过增加油井RTU控制柜,安装井口压力温度、功图量油采集设备、智能电表、视频监视设备、通信设备,高架罐液位采集设备等,实现井场生产参数的实时采集、自动预警、产液量在线计量、远程启停井等功能。

2.配水间内设置RTU采集箱,每口水井安装流量测控装置及压力传感器,实现生产参数实时采集、自动配水、远程调配、减少巡检次数。配水间设视频监控配水间生产情况,实现闯入报警。

3.增压站主要设置RTU采集箱、汇管温度、压力采集设备。带掺水阀组的增压站,设置压力、流量测控装置;带增压泵的增压站,设置泵的进、出口压力、电参数采集设备。实现生产参数实时监测、异常预警;减少巡检次数。

4.注水站自控系统采用新建RTU系统,主要实现注水泵进、出口压力,出口流量,注水泵电参等参数采集功能。实现生产参数实时监测、异常预警、变频调参,实现集中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接转站自控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采集站内压力、温度、流量、液位以及电参等重要生产数据,系统数据统一进入站控系统数据库。实现生产参数实时监测、异常预警、连锁控制、液量、气量自动增压;实现集中管理。

6.采油管理区生产监控中心是油气生产信息化的终端功能应用平台,新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实现油气水井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异常预警与报警的分析、处理,各个重点生产部位的视频图像监控和生产运行管理,通过数据模型转换生成的加工数据如泵功图、杆柱应力、泵效分析等数据。

7.由于油井分布相对分散、地处野外,地势平坦,油区周围建筑物及数目较少,但当地工农关系复杂,选择搭建无线网络解决网络传输的问题,通信采用工业以太网+无线网桥系统作为数据传输方式。

三、效益分析

1.提高管理水平

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稳产难度大,生产任务艰巨,成本不断上升,原油处理难度大,管理要求不断提高。通过生产信息化提升改造对原有的系统进行完善、改造、集成,来全面提升精细管理水平,提高采收率,降低能耗。⑴.实时监控重点岗位、重要安全生产环节运行情况,隐患及时发现,故障快速排出,有效提升安全生产防控能力。⑵.完善管理区采油系统、集输系统、注水系统以及生产监控管理中心4部分信息化提升系统。⑶.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区网络通信系统,建设GIS地理信息系统、生产运行管理、视频监控、生产动态监控、应急指挥共计5大应用板块,全面提升管理区的管理水平。⑷.“信息化”系统与分析优化决策系统联用,提高油田科学化管理水平。“信息化”系统与油井生产分析决策系统有机结合,测控系统采集到的数据送入分析优化系统做深层次分析并提交解决方案,使采集到的信息不仅可以满足资料求取的需要,更能为油井产液量计量、故障分析、优化决策、节省投资、节能降耗、提高系统效率和经济效益服务。

2.降低劳动强度

生产信息化的建设,实现了生产数据的自动采集,实时上传,减少人工录入数据,优化了人力资源,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生产运行费用。缓解了采油厂的劳动用工压力,同时也为采油厂进行油公司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并为下步实现数字化油田奠定基础。

3.优化岗位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⑴.实现了生产数据的自动采集、实时上传,减少人工巡井次数,替代部分人工录入数据,减少了采油站相应的岗位人员;

⑵.监控视频的部署使原人工巡井转变为电子巡井,电子执勤代替分散人工值守,减少了巡检人员和车辆;

⑶.通过对生产参数趋势分析、超前预警,变事后处置为事前处置,减少了故障维修工作量,减少了维修站相应的岗位人员;

⑷.生产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上报,减轻了机关部分管理室的资料管理工作量,管理人员也得到相应的优化。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措施

1.油田部分设备老旧,无法接入已建信息化系统,例如老式变频柜厂家无法提供技术协议,导致参数无法提取,不能实现设备启停功能。计划在今后项目建设过程选用信息化设备,接入现有的信息化系统。

2.信息化建设工程由承包商施工,厂区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只是简单的监护,没有掌握设备安装、数据模块采集、信号线接入等简单操作,这将对后期信息化维护带来不少麻烦。建议承包商加大培训力度,同时要求在承包商施工过程中安排站长及相关技术人员学习,达到处理简单问题的能力。

3.目前已完成数据的采集与简单应用,并未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型,不能准确分析问题。我厂将在采集数据准确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分析模型,发现问题由监控中心直接下达命令完成,优化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刘娟. 胜利油田生产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8, 031(005):73-76.

【2】毕明超. 油田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研究[J]. 中国科技纵横, 2013(4):17.

【3】付振喜. 浅析油田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工作[J]. 中国化工贸易, 2019, 011(008):141.

论文作者:高立青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标签:;  ;  ;  ;  ;  ;  ;  ;  

浅谈油田生产信息化建设应用论文_高立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