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重庆石柱 409100
摘要:目的:了解感染、创伤等应激反应后重症病人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血清CRP)、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与应激性高血糖的关系;探讨分析强化胰岛素对重症病人体内的免疫状态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2例中心ICU收治的重症病人,分为3组,每组14人;对照组(目标血糖9.99到11.20mmol/L),血糖控制1组(目标血糖6.77到8.22mmol/L),血糖控制2组(目标血糖4.22到6.22mmol/L);之后的第1、5、8天测定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血清CRP)、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1]。结果:经过检查,3组病人的MIF、血清CRP、IL-6都明显升高,HLA-DR降低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P<0.05),CRP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5),MIF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强化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组与对照组相比,MIF的下降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LA-DR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6和血清CRP水平在一周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严格对血糖进行控制如强化胰岛素进行治疗有利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从而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下调危重症病人机体内的炎症反应,提高其免疫能力。
关键词:严格血糖控制;危重炎症;免疫状态;强化胰岛素治疗;应激性高血糖
在出现严重创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休克等多种因素的强烈刺激下,炎性介质释放过度和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造成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异常,出现血糖升高为主的糖代谢紊乱现象[1]。应激性高血糖是机体应对应激状态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血糖水平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或者过高都有可能导致高渗血症的出现,从而导致脱水、多尿、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应激性高血糖增加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严格的血糖控制可改善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降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从而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情况[2]。本文对强化胰岛素治疗的严格血糖控制措施对危重症炎症与免疫状态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我院外科中心ICU收治的重症病人42例,进行连续观察。以上均符合APACHEⅡ评分大于等于10分(包括手术后的创伤或感染)。排除年龄小于18岁,既往有免疫疾病史、长期应用免疫调节相关药物以及I型糖尿病的病人。42例病人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3.59±15.89)岁(22到81岁),其中胆囊炎症、狭窄3例,胆管炎症、狭窄3例,颅脑外伤3例,胰头癌及壶腹癌4例,结、直肠癌8例,胃癌5例,食道癌4例,其他13例。APACHEⅡ评分在10分以上,25分以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研究方法
随机将42例病人分为3组,每组14人;对照组(目标血糖9.99到11.20mmol/L),血糖控制1组(目标血糖6.77到8.22mmol/L),血糖控制2组(目标血糖4.22到6.22mmol/L)。均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每间隔2个小时左右测定一次血糖浓度。之后的第1、5、8天测定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血清CRP)、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应注意的是所选取的全部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都应该采取相同的营养支持方案。
1.3 统计学方法
检测结果都以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3组病人的MIF、血清CRP、HLA-DR、IL-6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q检验,其水平应用一元线性分析,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 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
在42例患者分成的3组中,年龄、APACHEII、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达到了96%。
2.2 患者平均血糖控制水平以及每日平均胰岛素用量
3组患者的平均血糖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3组患者的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结果显示:血糖控制2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1组最高,由此可见强化胰岛素治疗需要增加更多的外源性胰岛素。
2.3 3组病人的MIF、血清CRP、HLA-DR、IL-6水平变化与应激性高血糖的关系
42例患者第一天测定后MIF、血清CRP、IL-6水平都明显升高,其中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的是血清CRP(r=0.523,P=0.008),呈负相关的是HLA-DR(r=-0.425,P=0.051)。但其以上水平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严格的血糖控制治疗,病情有所好转,MIF、血清CRP、IL-6水平相对下降,HLA-DR慢慢恢复[2]。
2.4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MIF、血清CRP、HLA-DR、IL-6水平的影响
血糖控制1组其以上相关水平下降最明显,7天后经过检测可知,对照组的MIF水平下降最不明显,血糖控制1组的IL-6、血清CRP水平下降最明显。
3.讨论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相关调查研究发现,严格血糖控制通过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降低降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本研究42例重症患者经过治疗其MIF、血清CRP、IL-6水平明显下降,有所改善。随着应激高血糖水平的降低,血糖的控制、激素的水平都逐渐恢复。经过强化胰岛素治疗有助于减弱由于炎性介质的持续、大量释放诱发多脏器功能损害的问题。还有助于改善单核细胞的功能,进而增强重症病人的免疫功能。根据最新的研究调查结果发现,轻度的高血糖对人和动物都是有害的[3]。在其他治疗措施都相同的情况下,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在正常的情况下,有助于降低炎症应激反应的程度和体内细胞因子下降,有益于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产生,降低病死率,从而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情况。但因为本次研究所用的病例较少,对于危重急症病人的严格血糖控制水平标准还有待于进一步确定。
参考文献:
[1]孙晓敏,汪虹,许方蕾,宋立源.个性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02):179-182.
[2]赵京阳,张彤彦,周华,何伟,李彤,赵栋,王超,许媛.严格血糖控制对危重症炎症与免疫状态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05):579-583.
[3]李亚冬,马立萍.医院社区整体血糖管理模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04):439-442.
论文作者:黎罗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血糖论文; 水平论文; 胰岛素论文; 血清论文; 统计学论文; 炎症论文; 病人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