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及其措施的探析论文_邢岩

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及其措施的探析论文_邢岩

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确保工程能否安全的施工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由于工程地质勘察的准确度决定着工程建设的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对工程区域范围内的水文地质问题处理不妥当,就使的该项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想要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就需要引起对区域内的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工作的重视。鉴于此,本文是对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及其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文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勘察;危害性分析

引言

对我国各种工程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各建设单位并没有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没有认识到水文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危害性。由于相关部门没有对进行必要的勘察研究,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水文地质灾害,对工程的正常进行和工期产生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针对工程环境的水文地质危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可能发生的水文地质危害进行有效的预防性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不会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

一、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意义的简要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是一个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其中水文地质勘察尤为重要。但是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水文地质勘察通常都不能得到建设单位足够的重视,有时甚至放弃了对水文地质的勘察。工程地质同水文地质有着密切联系,二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地下水为岩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会对岩土体工程能否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还会对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产生威胁。

对于施工环境中的水文地质较为复杂的地区,工程会受到施工水文地质危害的严重制约,如果建设单位不能对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勘察,工程方案就不能对可能遇到的各种水文地质危害进行有效的规避和预防,后期施工就会遇到各种问题,尤其是岩土体工程一旦受到地下水危害将会对整个工程造成致命的影响。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全面分析施工环境中的各种条件,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和问题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而且勘察人员要保证勘察质量,对建筑工程可能遇到的地下水进行重点勘察,建设单位必须根据最终勘察结果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水文地质危害对工程的影响,最终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强度。

二、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常见的水文地质危害

1、地下水水位变化对岩土体的影响

地下水水位变化对岩土体的影响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水水位上升对岩土体的影响,二是地下水水位下降对岩土体的影响。其中,地下水水位上升对岩土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岩土体的含水结构的改变,使得原来不属于含水层的岩石可能成为弱含水层甚至是中等含水层,致使该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对工程建设带来危害,引起这一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气候的变化,如降雨量的变化等;地下水水位下降对岩土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面沉降、产生地裂缝等方面的危害,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为人为因素,表现为过度的抽取地下水,使得原来属于含水层的地层单元变为弱含水层或不含水层,致使岩层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其底层的承载力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常会出现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对地表建筑物的破坏性极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地下水水位变化对岩土体物理性质的影响

地下水水位变化使得岩土体的孔隙结构略有变化,导致岩土体的充水情况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岩土体发生不同情况的膨胀现象。若水位变化更明显,其岩层的膨胀现象越明显,由于岩层的不均匀膨胀,可能导致岩层产生变形,甚至破裂出现地裂缝等重大地质灾害现象。所以,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重视地下水位变化对岩土体带来的影响,必须对其影响程度做出评价,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3、地下水压力对工程的危害

通常情况下,地下水处于自然平衡状态,其压力作用十分微小,对周围的岩土体的破坏影响极为微小,可忽略不计。但在工程建筑时很多人为因素如工程施工等造成地下水动态平衡失稳,可能导致岩土体或建筑物受到地下水压力的危害。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压力的变化可能引起岩土体的稳定性,地基坑内出现突水状况,甚至引起流沙等灾害。

三、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的处理对策

1、建立健全完善的班组文化建设管理制度。施工单位想要提升工程地质勘察效果就必须对勘察工作的管理制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说勘察工作的管理制度是勘察工作效果的重要保障,同样也是前期工程准备的关键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勘察人员的不懈努力。在进行工程准备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不能存在一点懈怠,要向所有员工传递“全面、细心”的勘察理念,要保证每一位勘察工作人员能够将勘察理念落实到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

2、加强管理的标准化。各种管理的最高要求就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的要求从设计、生产到投入运行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标准化管理也是有效的管理方法。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任务都是具有“重复性”的,因此,对工程地质勘察的管理非常符合标准化管理要求,主要管理要求如下:建设单位标准化管理对人员配置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样对人员也要实行标准化管理,从人员从属构成到年龄层次和专业构成都要进行标准化管理,这对工程地质勘察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

3、强化调查分析工程环境下地下水的状态。深入调查分析工程环境下的地下水状态是有效解决水文地质危害的基础保障。通过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工程所处位置的地下水情况,并收集工程所在区域内气候特征与降水量等可导致地下水位变化的因素的资料数据,充分了解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关系,各含水层地下水位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力联系等,降低地下水位的变化对整个工程地质环境的影响。

4、完善勘察管理体系

目前来看,我国工程地质勘察环境尚不完善,其依旧存在很多发展中的问题,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偏差,为了解决问题,需要完善工程勘察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勘察者的自身水平,这需要进行先进性设备及仪器的选择,提高工程勘察水平。在工程项目实践中,地质勘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提升项目勘察水平,需要强化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及研究工作,这需要相关管理者及技术人才明确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保障工程勘察工作的完整性及科学性,进行合理性工程方案的选择,针对现阶段的工作计划,进行完整性地质勘察管理机制的建立,增强工程勘察水平,实现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的提高,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地质勘察是一个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其中水文地质勘察尤为重要。水文地质会对岩土体工程特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直接导致工程的损坏,并且水文地质勘察能够为工程安全性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建设单位必须对水文地质勘察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施工前一定要对工程附近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严格的勘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期施工不会受到水文地质的影响。此外,施工单位想要提升工程地质勘察效果就必须对勘察工作的管理制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说勘察工作的管理制度是勘察工作效果的重要保障,同样也是前期工程准备的关键阶段。建设单位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工作才能促进工程地质勘察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祯.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及其措施的探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06):189-190.

[2]李权达,聂洪岩.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探讨[J].四川建筑,2018,38(01):115-116.

[3]杜东鹏.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236+238.

[4]丁剑.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04):88.

[5]史元科.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若干问题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03):231.

[6]李能芬.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甘肃科技,2011,27(12):34-35+91.

[7].第二篇吉林省地质资料目录[J].吉林地质,2004(01):14-200.

论文作者:邢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及其措施的探析论文_邢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