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致妇女生育率下降的出发点及心理原因新探_生育率论文

教育导致妇女生育率下降的出发点及心理原因新探_生育率论文

教育导致妇女生育率下降的起点程度和心理原因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育率论文,妇女论文,程度论文,起点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许多研究表明,教育具有抑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功能。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妇女接受初中程度教育是这一功能得以发挥的“关键点”。认为超前普及女童九年义务教育,就能使我国人口控制步入一个新境地。文章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了妇女初中教育程度能抑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理,阐释了其中包涵的深层心理原因。为通过普及义务教育去控制人口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关键词 认知结构 九年义务教育 生育厌倦情绪 集体生育意识

著名学者卡尔和诺德尔在1973年和1979年分别得出结论,认为生育率高低与识字率并无固定关系〔1〕。对这一结论, 我国理论界首次提出了挑战,并明确地认定:教育具有抑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功能〔2〕。 从而赋予了教育以人口控制的历史使命,得出了可以通过普及妇女教育来使我国以及苦于人口压力的发展中国家走出人口困境的结论。其理论和实践意义都是不可低估的。但是,这一论断作为一种规律性的结论,笔者认为还有诸多不足处。其一,未能界定出要使妇女达到有利于人口控制的生育水平,至少要在她们中普及何种程度的教育。其二,这一来自于对现象观察的结论未能揭示教育抑制人口过快增长的作用机制。为此,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1、初中教育程度是遏止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点”

自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提出,妇女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制约着她们的生育行为,决定着她们生育子女的数量。妇女受教育程度每提高一个层次,她们所生孩子数量就会下降一个等第〔3〕。然而有所不足的是,所有这些研究都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未能探明和标定要控制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广大妇女必须接受哪个层次的教育。而这个问题,又是论证将发展教育作为控制人口的可行性策略的关键。例如,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文盲比受大学教育的妇女平均要多生2.82个孩子;1961年印度城市妇女的生育与教育状况也显示,生育妇女的教育程度分别为文盲与大学时,平均生育子女数分别为6.65个和2.01个,二者相差4.46个,大学教育程度妇女比文盲妇女的生育率要下降2/3〔4〕。中印两国的统计都证明大学程度教育确实能极大地降低人口出生率。然而,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想藉普及妇女教育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并无裨益。因为即令是在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里,指望靠普及高等教育来控制人口是不现实的,当今一些发达国家的青年也只有30—50%的人能够升入大学。现实的情况是社会只能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层次上普及教育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那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点”在哪个教育层次,即在什么层次上普及教育才能抑制人口过快增长呢?通过对我国妇女受教育状况与生育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妇女的生育数量随着她们的教育程度由文盲到大学逐步提高而减少的过程中,初中程度的教育是一个“关键点”。资料表明:妇女人群受教育一旦达到了初中程度,她们的生育率就会发生由高向低的质的转变。初中程度的教育成了妇女多生与少生的分水岭,翻越过这一分水岭,她们的生育观念、生育行为都会随之发生转折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1.1 初中教育程度妇女的生育水平低于全国生育水平。 我国历次人口普查与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教育程度的妇女,生育水平均高于当年妇女平均生育水平,而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妇女,其生育率都低于当年的平均水平。譬如,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和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所得的按教育程度划分的育龄妇女生育率资料表明,具有初中教育程度妇女的生育水平为2.19和2.13,均低于当年全国妇女的平均生育水平2.61和2.42,而小学教育程度妇女的生育率都要高于这一水平。这种具有规律性的现象使我们可以将妇女的初中程度教育看成是她们生育率必然低于全国生育水平的关键点。(见表1)

(表1) 不同教育程度妇女的生育率(‰)

全国 大学 高中 初中 小学 文盲

总 和 1981年 2.61 1.42 1.88 2.19 2.72 3.31

生育率 1986年 2.42 1.11 1.82 2.13 2.48 2.95

资料来源: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1987年‰人口抽样调查。

1.2 初中教育程度妇女的生育率基本处于更替水平。从表1还可以看出,妇女达到初中教育程度,她们的生育率就会接近更替水平(2.1)。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生育率如果已经处于更替水平,那么,它就理所当然地步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所以,生育率的更替水平实际上是下降中的生育数量由量变到质变过程中的一个质变点,这个点既然可以用妇女的初中教育程度来标记,就说明初中教育程度是决定妇女生育水平是否已届质变的数量界线。

1.3 妇女教育自初中程度开始与生育率呈负相关。 从妇女的教育程度与生育率的相关性来看,初中程度是一个转折点。初中以下,妇女的教育程度与生育率呈正相关。初中及初中以上,则呈负相关。(见表2)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初中教育程度是妇女生育率变化的一个“关键点”。

(表2) 我国妇女教育程度与生育率的相关性

大学 大学肄业 高中 初中 小学

相关系数 0.411 0.5040.571 0.432 0.590

相关方向

负 负

负负正

资料来源同表1

1.4 初中教育程度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低于低生育率国家妇女。 将不同教育程度妇女的平均生育子女数与世界上已经进入人口零增长和负增长国家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我国初中教育程度妇女的生育率已处于世界低生育率国家妇女的生育水平之下。现在世界上已有15个国家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和零增长,这些国家妇女的生育子女数代表了现今人类的最低生育率。在这些低生育率国家中,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最多的为1.8个(英国),最少的为1.3个(德国),我国小学教育程度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为1.99个,高于低生育率国家中生育子女数最多的英国;初中教育程度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1.08个,低于低生育率国家中生育子女数最少的德国(见表3),这一比较说明, 初中教育程度是我国妇女由高生育率转向低生育率的关键点。

(表3) 不同教育程度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

妇女受教育程度文盲半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平均生育子女数 3.77 1.99 1.08 0.9

0.81

人口零增长国家妇 最低1.3(德)最高1.8(英)

女平均生育子女数

资料来源: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今日美国报》,1994年7月9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在妇女中普及初中程度教育,能有效地发挥教育的人口控制功能,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这与我们现在提出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对教育抑制人口增长这一功能水平的确定,不仅从人口再生产的角度证实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普及女童九年义务教育的必要性,同时说明,当前十分艰苦的人口控制工作,可以藉义务教育的普及变成妇女的自觉行为。这意味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在实行人口控制,而且是一种治本的控制,因为勿需十年,今日的初中学生就将成为生育的主体。

2、妇女初中教育程度抑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心理学分析

妇女接受初中程度教育能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已为我国二十多年来伟大的人口控制实践所证明。但是,为什么妇女非要达到初中,而不能在小学教育程度就完成由多生向少生的质的转变呢?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因为与小学教育相比,初中教育藉以开展的认知心理基础已经有了质的改变,因而,它能产生小学教育不能产生的有利于少生的心理效应的缘故。

2.1 初中教育的认知心理基础有利于新的生育观念形成。 初中教育程度妇女较之于小学教育程度妇女倾向于少生的直接原因,是他们的知识经验不等。而这种不等又是由于他们在知识学习中的认知心理有了质的改变的缘故。初中教育是在较高的认知心理基础上开展的。这一认知基础通过影响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而影响学生的生育观念,使其生育行为由多生向少生转变。

心理学有关学习的理论认为,个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学校教育给予学生的主要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积累起来、个体并未经历过的间接经验〔5〕。不同层次学校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都是儿童和青少年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只是由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的不同,他们在学习中获取的间接知识经验也存在着量与质的差异而已。小学阶段学龄儿童的认知发展还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不能在抽象水平上把握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学校教育给予他们的大多是通过机械记忆而获得的一些文字符号与知识片断,小学教育因此只是一个人学习间接知识经验的初始阶段。这样,只有小学教育程度的人,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时,由于知识的不系统与欠缺(不完整),其认知结构就难以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这种非稳定状态的认知结构在其不停地建构中,以改变自身的结构去适应情境的所谓“顺应”过程,就会大于将外部新因素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所谓“同化”过程〔6〕。而顺应过程强,就意味着生育者自己的生育目的、生育意愿极易受旧的生育观念的影响。这样,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就使只具有小学教育程度的人在生育观念上难以有自己独立的看法,不能依据社会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趋势去决定自己的生育行为,更多的则是顺应传统思想而倾向于多生多育。

初中程度的学生则不同,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居于主导地位,思维活动的组织性、独立性均有显著发展,掌握的间接知识经验已经具有了相对的完整性与内在逻辑性,这就使得他们的认知结构能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这样,当他们的认知结构在建构过程中与环境发生协同变化时,同化过程就会大于顺应过程。因而,他们能够利用学习到的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独立地判断和分析接触到的事物,匡正一些错误认识。这就是发展心理学中指出的处在人生第二断乳期的初中学生独立性、批判性得到明显发展的特征。这一特征表现在生育观念上就是能够了解一些人口发展形势,懂得一些人口数量与质量、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以较进步的生育观念去“同化”诸如“传宗接代”、“多子多福”之类的传统生育观念,这将促使他们在进入婚育期以后倾向于少生优生。

不仅如此,初中阶段学生认知心理上的这一重大发展还影响着他们以后生活中直接认知经验的接受,从另一个方面决定着他们以后的生育观念与生育行为。这里的所谓直接知识经验,指的是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它虽然在广度、深度上都不能与间接知识经验相提并论,但是,对于个体来说,学习直接知识经验不仅在时间上是无限的——“活到老,学到老”,而且,还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因此,它于生活、实践作用之大,丝毫不逊于间接知识经验。社会的人主要还是靠直接经验来适应环境、应对生活的。妇女的生育意愿、生育态度和生育行为等主要也是由她们的直接知识经验支配的。不过,直接知识经验虽然重要,但毕竟又是在间接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这又使得一个人在离开学校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准则无不要受到他在学校中接受的间接知识经验的影响,即不同的认知心理过程始终是通过影响学生的间接知识,制约着个体怎样获取直接经验,获取什么样的直接经验,决定着个体获取直接经验的方向、层次、类型和数量。

正因为如此,受过小学和初中教育的妇女,在离开学校以后,虽然都是在用自己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直接知识经验支配和影响包括生育在内的各种行为和观念。但是,由于个体间接知识存在着质的差异,她们在生育行为与观念上也就存在着层次之别。只受过小学程度教育的妇女,由于间接知识量少,不成体系且多是以无意义识记方式储存,一旦终止学业,离开了学校就极易发生遗忘和“回生”。这使得她们缺乏进一步获取知识的基础,造成直接知识经验的层次低,观察分析社会的视野狭小,难以摆脱早生、多生、密育的传统生育模式的禁锢,生育率的明显下降因此就不能发生在她们身上,初中教育程度妇女的间接知识经验已具有了一定系统性,且这一年龄段少年的记忆方式已转到以意义识记为主。因此,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一般不易遗忘。这就使她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通过读书报、写信函等方式继续学习、不断强化,而这又将不断地增强她们的求知欲和理智感,使她们得以在直接知识经验的学习上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她们在离开学校以后的生活中,就能接受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政治、哲学、经济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接受一些包括自然科学原理和有关婚姻、家庭、子女教育方面带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从而导致她们的生育观念朝少生优生的方面转变。

2.2 初中程度教育促成妇女“生育厌倦情绪”重新释放。 具有初中教育程度妇女倾向于少生,不仅有上述认知心理方面原因,同时,也还是由于她们长期被压抑的“生育厌倦情绪”又重新被释放出来,成为支配妇女生育行为的主导情绪力量的结果。

目前,我国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妇女往往在生了三四个孩子后还不肯停歇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平均生育子女数还高达6.8个的事实, 使人觉得妇女是酷爱生育的。但是,有关人类生育心理发展历史的研究表明〔7〕,事实并非如此。妇女作为生育的主体, 从古到今对生育都存在着一种恐惧心理与厌倦情绪。即是说她们都是倾向于少生的。在远古时期,在过着渔猎生活的原始人类中,作为生育的直接承担者,妇女并没有强烈的生育需要,虽然她们知道只有她们才能生育。但是,她们怀孕后其身体的笨拙不灵,不便奔跑因而增大了落人兽口的危险;尤其是生育时的阵痛和当时接生方式的简陋;极高的流产率(据人类学家估计,当时妇女无意识流产率为12%)与婴儿高死亡率,造成的妇女连续不断地怀孕以及极高的产妇死亡率,又使妇女将生育视为畏途,对之持有强烈的厌倦情绪。这可以从旧石器时代后期,妇女曾经找到了某种植物的粉末和汁液来避孕这点来证明。现在生活在巴拉圭森林中的原始民族正是这样做的。他们将一种叫Stevia Rabaudicma的植物晒干, 研成粉末后用水煮过,不想怀孕的妇女每天饮一杯。这种药水在实验室用动物来实验,证明确有避孕效果。

时至今日,妇女厌倦生育的原因虽然异于古代。但厌倦情绪无论在国内国外,都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减弱。表现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发达国家妇女。据报导,法国年轻已婚夫妇中,有1/3的人不愿要孩子; 美国有2/3的家庭没有子女;德国2200万户人家中,有子女的只占49.1 %,其中,近半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8〕,生育厌倦情绪所及, 这些国家妇女平均生育孩子数已不足1.5个,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致使这些国家出现持续的人口负增长和劳动力与兵源不足。发达国家妇女的这种生育厌倦情绪成了困扰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

不仅如此,就是在生育率极高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妇女也存在着明显的生育厌倦情绪。据世界生育率调查组织提供的材料,在发展中国家被调查的所有妇女中,有一半人表示不想再生孩子,其中包括像肯尼亚、孟加拉国等这样一些生育率最高的国家的妇女。此情形在我国亦然。据上海市调查,1979—1989年间,该市登记结婚的人数中,具有生育能力而不愿生孩子的夫妇人数已逾5万,约占全市家庭夫妇总数的20 %〔9〕。 这表明妇女心理上普遍存在着生育厌倦情绪是古今中外都概莫能外的。所不同的是,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一些城市中妇女的生育厌倦情绪已经在支配着生育行为,她们不仅厌生,也确实在少生;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一些偏远农村,妇女们虽然情绪上厌生,行为上却在多生。很显然,这些妇女厌生情绪与生育行为的不一致是她们的厌生情绪受到压抑。这种压抑是几千年来社会鼓励生育,家庭需要劳动力与封建生育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历史上统治者几乎都是把多生多育看成富国强兵的基础而大力提倡生育,全社会无贤无愚也都崇尚多子多福,处在社会最低层的妇女因此不仅不敢表露自己的厌生情绪,而且,由于她们的人格、社会地位、人生价值的实现都系于她们是否能多生孩子,特别是多生儿子,这就使得她们不得不把厌倦情绪深深抑压。年深月久,代代如此,直到这种被压抑的情绪进入到妇女的潜意识之中,以致最后连她们自己都不能觉察到这一情绪的存在。但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当上述社会环境已不复存在,城市妇女的厌倦生育情绪能够得到释放,农村妇女的这一情绪仍被抑压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只能是前者的教育程度都能越过初中这个关键点,而农村则不然。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的《当代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中,城市家庭妻子平均读书9.97年, 农村只有6.3 年的数字就说明了这一点。

2.3 初中程度教育有助于妇女摆脱“集体生育意识”的支配。 初中教育程度能够成为妇女生育率由高向低转变的“关键点”的另一个心理原因,是这一教育程度能促成妇女摆脱“集体生育意识”的支配。所谓“集体生育意识”,是支配早期人类活动的一种生育心理,在荒漠的氏族社会里,人类个体并没有为自己而生育的需要与动机,而对于当时尚处在蒙昧状态,并不了解男女结合、卵子受精而怀孕这样一些现今已成常识的生殖原理的妇女,生育是不期而至的。因而,如前所述,她们对生育心存恐惧,倦于怀孕与生育。但是,氏族或部落作为一个集体,在那人类生存能力十分脆弱,饥饿、疾病、部落间的争斗随时都可能令一个部落永远消失的洪荒年代,为了自身的延续、壮大和发展,却是渴望多多生育的。特别是部落的首领,这种愿望更加强烈,个体与集体在生育心理上因此存在着矛盾。然而,从历史发展留下的痕迹看,当时的情境又只能是,妇女们虽然恐惧和厌倦生育,却仍然始终在频繁而不间断地生育着。这一点可以从下述推算中得到证实:当时妇女的平均寿命只有28岁,能生育的年限只有13年,一个妇女一生充其量只能生4.7个孩子。 这个极低的生育数再经过极高的婴儿死亡率的淘汰后,存留的新生数常常只能补偿老一辈的死亡人数。人类当时未遭灭绝,只能是妇女竭尽所能,从不间断生育的结果。

是什么力量驱使着对生育恐惧与厌倦的妇女仍然这样做呢?是原始人类心理上的一种保存种族的“集体无意识”(或集体潜意识)。它通过投射作用,使部落的全体成员对生育表现出热切的愿望,对承担生育的妇女表现出无限尊敬,对生育活动表现出顶礼膜拜,生育因此成了神圣凛然的活动。而这些必然会对育龄妇女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激起他们保存种族的生育需要,使她们宁愿牺牲自己,甘心忍受苦难去顽强忘我地生育。

不难判定,原始人类的集体生育意识,实质上是一种保存种族的生育意识。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它处于生育支配地位的时间最长、长达一百多万年的氏族社会都是如此。其结果使得集体生育意识变成了集体潜意识深深地烙印到了民族心理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育活动,当今许多人为“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壮大宗族而多多生育的行为,实质上就是这种表现为保存种族而生育的集体生育意识的反映。

但是,今非昔比的是,人类现在面临的早已不是种族灭绝而是自身增殖太快的威胁,需要的也不再是竭力繁殖而是有计划的生育。这一基本形势要求广大妇女认清人口发展态势,把握大范围的人口发展信息,明确人口再生产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的关系,摆脱集体生育意识的影响与桎梏,实行少生优生。然而,妇女怎样才能摆脱以潜意识形式存在着的“集体生育意识”的束缚,不再为保存种族而盲目生育呢?很显然,妇女受教育程度达到初中乃是其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初中程度教育之所以能帮助妇女摆脱集体生育意识的桎梏,是因为第一,初中程度的教育,由于对妇女的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经验的获得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已将妇女送到了“知识大道”的起点。与受小学程度教育的妇女相比,她们有着更强的读、写能力,这就极大地扩大了她们的信息来源,使之能了解国内外人口形势,党的人口政策和多生多育对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因而能认识体现为传统生育观念的集体生育意识的落后性而自觉抵制其影响。第二,在青少年个性独立性正在充分发展的时期进行的初中教育,促成了青少年的独立性、自觉性、自尊心、集体主义思想等的发展,有助于他们完整和独立人格的形成。这样,当受过初中教育的妇女进入婚育年龄以后,就能对传统生育观念,流行的各种落后的婚育习俗具有较强的抗御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容易摆脱集体生育意识的束缚。第三,与小学教育相比,初中教育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生理等较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对一些自然科学其中包括生育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使他们能从科学的立场去观察多生多育对自己与对子女的危害,厌倦过多的生育,进而摒弃集体生育意识。第四,妇女初中教育程度有助于缩小夫妻之间文化水平的差异。而缩小这种差异,使夫妻在教育程度上接近,就不仅能使其婚姻生活的内涵被拓展,也能使妇女在生育决策上有更多的自主权,从而使她们能够抵制来自丈夫或老辈人的反映着集体生育意识的多生要求;反之,夫妻的文化水平差距太大,他们在精神生活、经济生活、社会交往上就会缺少共同的志趣与追求,婚姻生活因此更多地局限在“传宗接代”这类集体生育意识之中。

3、结语

到1993年,我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了2.0左右, 这表明我们已经步入了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但与此同时,近年我国人口却仍在以每年1400万之巨的速度实现着净增长,这显示我国人口正在经历着一个“低生育率、高增长量”的特殊时期。之所以这样,当然有诸如现阶段我国育龄妇女绝对数太大,人口运动具有惯性等因素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农村的生育率并没有有效地降下来,这只要看看城市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33,而农村依旧不低于2.8的事实就很清楚。我国的低生育率实际上是农村向城市实行“平调”的结果,隐含着农村依然较高的生育率的存在。因此,低生育率的到来,也意味着应当进一步控制好农村人口数量。然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能找到更理想的控制途径吗?从上面所揭示的初中程度教育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心理机制中可以发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女童的义务教育能在这方面得到奇效,不失为下世纪我国实行人口控制的一条最佳途径。它不仅能消除既往人口控制中的各种阻力,使计划生育成为广大妇女的自觉行为,促成我国人口数量进入合理状态,而且,也能极大地提高我国人口素质。虽然,沿此途径来控制人口在效果上可能会慢一些,但只要考虑到我国人口的数量增长要到下世纪中叶达到16~17亿之后才会停止,我们就会发现效果并不慢,因为今天的初中学生,到下世纪的头五年过后就将进入婚育期,而彼时我们仍需努力控制好人口。

收稿日期:1996年3月25日

注释:

〔1〕黄润龙:《国外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综述》、《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2〕〔3〕刘铮:《人口现代化与优先发展教育》、《人口研究》,1992年第2期。

〔4〕谭琳:《试论女性人口教育状态对婚姻状态的影响》、 《人口与经济》,1992年第5期。

〔5〕张厚粲等:《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

〔6〕〔瑞士〕皮亚杰:《皮亚杰学说》、《心理学参考资料》, 1979年第19期。

〔7〕严梅福:《试析生育心理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8〕李合龙:《中国女性未来发展大趋势》,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8年版。

〔9〕曹景椿:《人口与发展的新里程碑》,《人口信息》, 1994年第11期。

标签:;  ;  ;  

教育导致妇女生育率下降的出发点及心理原因新探_生育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