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征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_社会思潮论文

从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征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_社会思潮论文

从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征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潮论文,吸引力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特征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0)17-0053-06

人们重视研究社会思潮的影响,直接目的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了解和掌握当今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乃至行为方式的实际影响状况。第二,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进行性质判别和价值分析。第三,从方法论视角借鉴社会思潮影响特征的一些因素,以不断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四,通过研究社会思潮的内容、影响力、传输特点等,找寻和确定“引领”社会思潮的策略与方法。而要达到以上目的,都需要经历艰苦曲折的研究路径和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相对而言,从方法论角度研究如何借鉴社会思潮影响力构成的一些要素,并由此考量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可能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的议题,因此本文选择这一目标进行解读。

这里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形态能够契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不断引发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使得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发展认知能力,而且可以在各种活动形态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产生对认知对象的高度体认。也就是说,吸引力的重要成分是引发注意和产生持久兴趣。从社会思潮影响人的思想行为的主要特征看,无疑值得我们解读其中存在的吸引力所在,进而厘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路径,明确增强吸引力的逻辑要求。

一、当代社会思潮发生影响的主要特征

当代社会思潮从表面看并不占据传媒主流,也缺乏传播主渠道,在受众方面也不见得十分广泛和大众,但从感觉上却给人有一种很潮流和时兴的印象,并且其影响的人群可能大都是未来的社会精英与中间阶层,这就使人不得不关注社会思潮的影响力问题。概要地看,当代社会思潮发生影响的主要特征有:

1.内容表现的现实性

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首要特征是其内容具有社会现实性,大多紧扣社会现实问题和人生的困难境遇问题,所以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思想共鸣和精神关注。据有关调查表明,近年来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依学生的关注程度按选率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大学生就业(77.3%)、教育问题(56.1%)、医疗改革(37.8%)、贫富差距(41.5%)、台湾问题(37.7%)。而大学生认为最先需要解决的三大社会问题是:贫富差距、腐败问题、失业问题。① 我们在生活中也不难发现,一方面,如今的大学生面对许多社会问题会有自己的看法,日常生活中也会有许多现实境遇和复杂感受,这些感受中也包含着紧张、焦虑、烦心、惶恐等心理,这些心理需要得到一定的缓解。另一方面,大学生在高校这种特定环境中,接受的东西毕竟都是正面的和阳光的感召,在社会良知和正面教育的熏陶下,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是非感。这种教育后效与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相交杂,使得他们很容易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如腐败、社会不公等产生强烈的义愤,产生对不良社会现存的批判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社会思潮的有些内容契合了大学生的某些心理需求,与他们日常思考的问题具有一致性,或者在不同程度上解答了他们的疑惑,甚至表达出他们自己一时所表达不出的内心感受的话,他们就很容易接受这些思想观点。尤其是一些国外学者在特定环境中针砭时弊的言论,就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思想共鸣,并且使他们很容易将这些语义从那些特定的语境中迁移到今天中国的具体语境中任意解读各种现象。

在访谈中,学生常常表达出如下的看法:不少西方社会思潮或西方思想家的言论“更贴近普通人群,如人权观、平等意识、自由意识都比较符合青年学生喜欢彰显个性的特点,因此更容易被接受。”甚至有学生认为:“我觉得西方哲学、思想方面发展得比较完善,有一定的体系存在,首先他们能发现一些问题,其次能言之有物,所以让人信服,而且西方没有太多不能说的‘禁忌’,这打开了大学生的眼界,给了学生探求、思索和表达的机会,因此能吸引大学生。”由于西方一些社会思潮具有贴近社会现实问题的特征,从而不断满足了学生对社会生活进行超越和批判的心理需要;并且这些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少都是通过对类似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事由展开评价而进行的,它们跟学生越亲近,越生活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就越大,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这种亲近往往又是通过间接政治社会化的丰富样式表现出来的,从而直接对接着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心理感受,使大学生容易产生明显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接受。

2.观点表述方式的新颖性和生动性

社会思潮内容及其表现形态的新颖性,契合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新东西的敏感性,从而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在谈及社会思潮影响的时候,常常会被思潮内容的新颖性所吸引,如:“西方社会思潮较为超前,甚至有悖于传统观点,使大学生感到新鲜,而大学生又常常喜欢寻求与众不同的事情,尝试新事物与新刺激,所以,西方社会思潮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又如:“因为大学生群体是最关心新事物的人群,也是乐于学习和模仿的人群,西方社会的高度发达,无论是文化、工业还是思想观念都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无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还是从青年的角度出发,年轻人遵从西方社会的思潮都是一种学习兼有自我反思的过程,是我们与国际接轨的表现与方式。”由于西方社会思潮的观点表现得奇特新颖,并且都有较明显的学术外衣包装,尽量避免说教腔调和训斥口吻,从而一方面激发出大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则规避了大学生对宣传口吻的不信任心理。

社会思潮观点表现方式富于变化和具有生动性,也符合青年学生喜欢动态活跃的心理需求。许多学生认为:“网络是我们现在获取外部知识的主要平台,而随着网络上新闻和消息的铺天盖地,许多思潮不需我们自己去发掘,只要浏览与观察,即会被吸收与采纳。可能有时看中国新闻会有些质疑,接触外媒后,引发了自己的共鸣,或者能更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有些大学生认为西方社会思潮也在做各种宣传,甚至是连篇累牍的宣扬,那么这会不会造成人们的感官疲劳?大学生也进行了分析,认为:“结合专业上来说,广告当中的一些观念是通过不断地呈现而达到在观众脑海中留下印象的效果的,尽管有的很令人讨厌,但还是达到了让人记住的目的。所以有些价值观念(宣扬)也有类似的现象,不论内容好坏,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与人们的感官接触,人们有时也就习惯性地适应了,并可能不知不觉地接受它。”也就是说,西方思想或价值观传播的路径和方式多种多样,它们不仅在内容表现上丰富多彩,而且在形式方面更是千奇百怪。值得指出的是,其中有一个重要特征不能忽视,就是这些思想或价值的宣扬者并不主要是政府机构和当局成员,大量的是一些学者、文化人、传媒人,甚至是对当局持批判态度的公共知识分子,这不仅使得公共知识分子这个称呼获得不断增殖的社会声誉,而且使得这些思想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社会的弱者呼号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同情。青年大学生思想敏锐,喜欢求新求异,心理上又常常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独立意识和抗逆倾向,因此比较容易接受这些西方思想家的言论。

3.影响力扩散的广泛性和渗透性

社会思潮影响的又一重要特征是渗透性。这种渗透性既借助于内容的现实性,又凭藉着表现形式的生动性,同时还利用各种随机性条件。这种随机性条件主要包括:

首先,观点发散和传播的“漫散射”,即仿佛强烈的光束照在粗糙反射面上引起的漫散反射,使光线变得既明亮又柔和那样。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的社会思潮传播都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向对象,试图解构一种存在物,并且把这种存在物作为一种对立面对待的话,那么,现今社会思潮的传播已经将这种针对性大部分藏匿起来了,给人的表象大多是非解构性和意义分享的无对象化,即注意以普适的面貌出现,不反对什么明确的目标,也不解构什么对象,又不申明自己观点的主义所属,而只是推崇着某种意向,宣扬着某种即时性的快意。如有学生在访谈中说道:“我认为,社会思潮作为一种潜在的社会力,作用于每个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青年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积极分子,被社会思潮潜在地渗透着。据我的经验,我们从小就看动画、电视剧,其中每个人作为一个主体所拥有的权利、所追求的地位便潜在地提供了一种思想观念,如新自由主义等;而长大后,互联网上那些自由观点的表达在潜意识上给了我们思考的方向。这些影响似乎微不足道,但却并非无足轻重。在社会各个层面渗透并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思潮的这种渗透力,这种表面上看起来价值中性、貌似中立的理论立场,以及漫不经心似的传播表象,零打碎敲或者是“悄悄地进村”的行事风格,实际上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正如今天的消费主义思潮那样,它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反感,相反以为是一种观念更新和进步的标志。

其次,随时利用人们的情感缝隙或思想空白进行渗透。正如人们已认识到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的潮来潮涌,多多少少对主流价值观构成了挑战。在这种过程中,由于众多复杂的原因,一些社会成员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宣传也出现一些疑惑。据《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十年回顾(1998-2007)》,从2000年到2005年间的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流媒体宣传的信任度正在出现变化。在1500来个调查样本中,被调查者选择“相信主流媒体的报道大体是公正和客观的”选项的人数,从2000年的48.8%下降到2003年的46.3%,又下降到2005年的31.6%;被调查者选择“对主流媒体消息多少产生怀疑”选项的人数,则由2000年的41.3%上升到2003年的44.1%,又上升到2005年的54.8%。② 另据2009年度“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中显示的情况表明,如今“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人民日报产生了一些刻板印象”。对此,有关人士与北大学子面对面对话时指出:“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在纷纭复杂的舆论场,仅仅有导向的正确性和权威性,而没有导向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我们秉承的‘主流话语体系’就面临着被边缘化和空壳化的危险。”[1]总之,诸如此类的状况,很容易造成人们的情感缝隙和思想空白,从而给一些社会思潮的“乘虚而入”提供了机会。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逻辑要求

根据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征,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善于分析和处理以下问题。

第一,增强教育内容的社会现实性和生活化。

提出这一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原先的教育内容不具有社会现实性,而主要指这种社会现实性主要满足了国家和政府的需求,体现的都是政治大局层面的道理。不难理解,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贯穿和渗透政治原则性,但同时必须考虑他们毕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矛盾中,他们有许多现实的生活困境。就一定意义说,他们今天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与长辈在这个年龄段时遭受的压力状况是不同的,说得严重一些,物质层面的压力已严重挤压了他们精神上的追求空间,何况他们也没有多少精力和闲暇来更多地思量精神层面的东西,人的思想变得浅薄了,物欲更重了,不要说是个人,就是社会也变得这样了。这是一种值得重视和需要改正的状况,但同时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作适当的调整,变纯粹政治性内容为一定的生活化关怀,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

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之间的关联性,一定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提升教育内容的现实意义,正如有学生在访谈中所说:我们不管什么社会思潮和它们从哪里来,“从哪里来都不重要,有现实意义才是接受的原因”。这种接受心理是我们开展教育时不得不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认真理解有关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一些理念,如圣吉模式“第五项修炼”中的“建立共同愿景”就是这样的要求。这种理念认为,共同愿景是一种力量,“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化和多样化是吸引大学生注意,并且有助于建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愿景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种与自身发展没有多大关系的外部律令及要求的话,就无法达致“建立共同愿景”的境界。至于应该丰富和补充哪些教育内容,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至少需要将上级的教育要求具体化和细致化,避免出现“上下一般粗”的粗放教育模式。

强调内容的现实性和生活化跟注重理想信念的教育要求是一致的。这里关键是要正确理解“现实性”和“现存”两者的区别。早在120多年前,恩格斯就已指出人们对黑格尔关于“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思想之误读,他认为:“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在他看来,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因此,“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乎理性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3]根据恩格斯的这一思想,我们所理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性,其实质是表现为超越不良社会现存的、带有必然趋势的应有愿景,这种愿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必定会实现,因此它能够感召人和鼓舞人,给人们以方向和信心。

科学的内容还必须通过合适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仪式构建历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制度建设内容,必要的仪式不仅可以承载丰富的思想价值内容,而且有助于训练和约制人们形成必需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仪式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但如果将仪式建设走过头,为构建仪式而建设仪式,忽视了仪式所承载的价值内涵,走向形式主义,就会遭致人们的诟病和抗逆。有学者在评价罗马早期的艺术品特征时认为,艺术作品本来应该具有一种实在的美,应该体现活泼的人性本质。罗马时期和早期基督教艺术都很有生气,“极具现实感”,但到了6世纪中叶,艺术中的写实主义全被抛弃了,形式化、象征化和因袭时尚成为拜占庭艺术品的特色,因为当时的艺术“只偏重宗教的主题,画中人物就沦为象征性的描绘而非真实的描绘”。[4]可见,形式化、象征化是艺术退化的病因,同样道理,它们也是危及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弊端。

第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在访谈中,大学生纷纷谈及社会思潮的渗透问题,认为自身通常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甚至分析了西方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的重要特点,就是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随机表现。例如,有学生认为:“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这只是由于个人现实状况引起的,也就是并不需要特别的宣传而存在于人们内心的本性,而只需添加物质条件这一催化剂就可发生作用的。但像其他的诸如生态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则是加之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上的。”这里,无疑指出了社会思潮影响人的一种随即机制和渗透机制,即善于利用人们的自发倾向进行扩散,并且在形态上看起来似乎是漫不经心、随意行事的,实际上却是经过周详设计和精确制导的,我们不妨将这种机制与方式称之为“滴灌式”。这里所谓的社会思潮影响的“滴灌式”,是指社会思潮在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时,并不以明目张胆或大张旗鼓地申明某种“主义”为标识,而是直接推介一个一个细小的观点,以致学生们接受了这些观点之后,大多数都不明确这些观点的分类归属。根据社会思潮的“滴灌式”影响,我们也需要认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技术和教育策略问题。当然我们不会一概否定运动式宣传教育的影响力,但必须看到仅仅热衷于搞轰轰烈烈的教育声势,搞“雨过地皮湿”的教育举措,已经不可能保证教育效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只有重视“细雨润无声”,认真研究如何达致潜移默化、点滴入微的教育影响方式,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深层地、持久地发生作用。

为此,一方面,需要继续维持传统意义上的大张旗鼓的教育声势,以期形成一种明显的社会心理气氛,并给人们的思考造成一种场势;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内容细微周到,即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讲究细致入微,并且尽可能地以情感人,尤其是不能忽略重要细节,它们往往成为决定教育成效的重要因子。

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认为:理论想要说服大学生,就一定要抓住大学生的根本,而大学生的根本就包括着他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包括着他们合理的发展需求。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在大众传媒也注意不断细分受众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要格外注意渗透性和弥漫性,把教育与学生的特点及需求相契合,将运动式与渗透性相结合,将注重面上效应的“漫灌”和注重深入影响的“滴灌”相策应,将明白的“主义”教育和暗隐的“问题”教育相结合,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勾连,充分注意有形教育形式与无痕教育影响的相匹配。

第三,增加教育活动的生动性和鲜活力。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又一重要途径是提升教育活动的表现力和生动性。人们习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活动,因此必须保持严肃、冷峻、矜持和规整的面貌。这种意见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意味着它的一切活动甚至表现方式都必须严肃有余、生动不足,都要显得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从而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刻板印象。

丰富表现力和生动性的重要路径是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活动方式,特别是表现在有效运用各种社会媒介方面。一方面,要继续利用传统媒介和途径的优势不断扩展教育影响,包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网络影响的新空间,要在不断提升思想导向的正确性和权威性的同时,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值得关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应该注意利用校园文化、生活园区、网络等显性因素,还要重视社会心理气氛、团队心理及人际关系等隐性因素的影响。要善于利用这些因素的积极影响,阻止它们发散的消极影响,例如现今社会中开始蔓延的人际关系“金钱化”、校园生活中师生关系的“渐行渐远”等,无疑成为影响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障碍,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研究也早有海德的平衡理论指出了这种现象。此外,一些影视剧中有意无意所宣扬的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也在建树着某种行为样板,诱导着人们的追求和仿效等。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性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改善和丰富话语体系。一定的教育内容总是通过相应的话语体系得以表现的,这种话语体系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技术保障。从话语体系内涵的一般理解来看,它通常指术语(或符号)、意义和言说方式三个要素及其联系样式。首先,话语体系的首要因素是创设、选择和确定一系列的符号或术语。这种符号包括实物形态、图形、字母、术语(概念及词句)等比较丰富的形态。更重要的是,这些众多符号之间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它们可以构成一个自洽的符号体系。其次,话语体系表现为对一定意义的预设及其诠释。任何符号或术语都应该具有一定的意义,因此需要对符号或术语所表征的意义进行一定的加工,这种加工具有丰富的内容,如意义预设、意义诠释、意义组合、意义连接、意义引申或意义延展、意义更新、意义再造等。再次,话语体系表现为一定的言说方式,主要指人们运用一定符号(包括术语、词句)诠释和分配意义的表达方式或叙述方式。一般而言,话语的表达内容与表达形式是相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又反作用于内容,如政治内容通常运用严肃的风格表达,但在特殊的语境中,运用幽默的风格解读政治要求或内容,也是具备政治智慧的一种表现。

在生动性方面,我们不能忽视社会思潮影响力存在的一个不大起眼但实实在在的原因,即社会思潮的宣扬和传播会尽量避免我们在宣传或教育中容易犯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错误。一些干巴巴的说教和毫无新意的陈词,通常使得学生感到厌烦而不得不选择其他,同时由于年轻人精力旺盛,他们客观上有消耗自己脑力和体力的需要,如果不能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充分运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特别是一些教育内容是他们从小到大一直充斥在耳旁的,他们感到理解这些话语不需花费太多精力而成人机构偏要自己投入百倍精神的时候,他们就会在心里感到厌烦而选择拒绝。于是,思想政治教育即便需要反复重申一些重要道理时,也要注意不断变换表述方式和表现手法。

总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是一个涉及众多因素的复杂过程,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深入研究。

注释:

① 据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于海教授主持的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2007年度重大德育决策咨询课题成果《2006-2007年大学生发展研究报告》,该年度调查在上海地区共抽取了包括教育部所属高校、地方性高校共13所高等院校的1576名本专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② 参阅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于海教授主持的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2007年度重大德育决策咨询课题《2006-2007年大学生发展研究报告》中钟晓华等撰写的专题报告——《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十年回顾(1998-2007)》。

标签:;  ;  ;  ;  ;  ;  

从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征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_社会思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