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 上海 200003)
【摘要】目的:探讨颈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了长征医院2015-2016年3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并随访6个月,评估病人术后效果及满意度。医患及时沟通交流,告知患者术中可能发生的症状,以求患者的理解,从而使患者更大程度地配合围手术期间的护理工作。通过平均住院日,术前及术后VAS评分,术前及术后患者教育,术前及术后标准化护理,总结颈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护理方法。结果: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3~5天。实行颈后路椎间孔镜手术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前VAS评分,术后1天VAS评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患者疼痛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有2例微创治疗无效,再次实行开放手术,总有效率为94.7%,术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99%。结论:颈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单节段神经根板型颈椎病的有效、安全、微创、经济的手术方法。而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心理护理及有效及时的人文关怀,术后住院期间的细致病情观察,标准化护理及功能锻炼,出院患者的出院宣教是取得手术成功及患者满意的重要保障措施。
【关键词】颈椎;经皮椎间孔镜;围手术期 护理;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162-02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由于颈椎间盘、椎体、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而导致的神经根受累引起的与受累脊神经分布区域一致的感觉、运动障碍和反射变化[1]。该病发病率最高,占60%~70%,是临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保守治疗,如休息、制动、牵引、口服消炎止痛药物等;二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又分为传统手术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如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椎板切除术以及人工椎间盘置换重建术[2];微创治疗,随着影像学发展,微创技术日益成熟,其已广泛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少数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通过前路间隙减压或是后路椎间孔减压来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前者可能导致邻近节段退变的加速,随着手术入路方式的演变,创伤小、充分保留运动节段、疗效好的椎间孔镜技术便更受脊柱外科医生的青睐。因此与之相呼应的护理也就不可缺少。我科自2015年行颈后路椎间孔镜手术。对38例神经根型颈椎间施行此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此的护理,我们总结了一些良好的经验,现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0月-2016年2月施行颈后路椎间盘突出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17~58岁,平均32±15岁。病理2个月~5年,诊断标准:颈肩臂疼痛,手指麻木等症状,诊断标准应该加上单节段颈椎病,以及颈椎病明确诊断标准。CT或MRI示与临床表现相符,诊断明确。排除标准:排除多节段颈椎病,排除脊髓型颈椎病,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的。
1.2 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6个月内颈肩部疼痛及手指麻木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2.护理
2.1心理护理
由于大部分颈椎病患者的病程均较长,加上病情反复发作,受病痛的折磨,患者极易出现紧张、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甚至拒绝治疗。同时,颈后路椎间孔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对此技术认识不够,存在恐惧、怀疑。针对这部分的患者,责任护士应当术前评估患者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程度,以及对所患疾病病情的认知程度,通过倾听患者的意见和要求,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态度诚恳,热情友善,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并且鼓励患者与同病房恢复期病友进行交流,使其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2.2术前准备
2.2.1术前指导患者积极的呼吸功能锻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前监督患者禁烟。教会患者进行深呼吸功能锻炼。
2.2.2术前告知患者禁食禁水6小时以上,以防术中更改手术方式。
2.2.3皮肤准备 术前一日用2%葡萄糖酸洗必泰消毒液进行沐浴,同时,刮除以手术切口为中心15cm为半径的头颈部毛发。
2.2.4体位训练 该手术需全程俯卧位,容易引起呼吸道梗阻。为增加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提高患者腹式呼吸的肺活量,术前责任护士术前协助患者进行手术体位标准耐受训练,既协助患者进行俯卧位卧于石膏床(头颈胸式石膏床),由于石膏床比较坚硬粗糙加之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则需携带安普贴贴于患者下巴及颧骨等骨性凸起处,以防止患者因手术而导致面部长久受压而形成水泡、压疮,影响患者美观及舒适度。
2.3 术后护理
2.3.1病情观察 术后24小时内严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血氧等变化,重点观察患者四肢感觉运动功能变化及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造成术后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是术后椎管内血肿形成压迫脊髓导致呼吸肌麻痹,术后麻醉药物反应及呼吸道分泌物过多。若患者主诉痰液比较多,可遵医嘱给予化痰药物雾化吸入;若患者出现四肢感觉运动障碍进行性加重,则怀疑是否是术后血肿。若患者术后饮水呛咳,有可能为喉上神经损伤,给患者解释可能原因及预后情况,单侧损伤后可经1~3个月逐渐恢复,若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则可能为喉返神经损伤,给患者解释出现症状原因,鼓励患者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严密观察患者四肢感觉、运动情况,如有变化,应立即向医生汇报。
2.3.2疼痛护理 若患者疼痛较轻,可让患者听音乐,看书转移注意力,鼓励患者进行自我的疼痛管理。若患者疼痛难忍,可遵医嘱给予适当止痛药及脱水药物,减轻疼痛及局部组织水肿,并促进肌肉痉挛的缓解,在进行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的同时进行心理的疏导。
2.3.3术后切口和引流的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切口敷料的渗出情况,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若术后放置引流管,需保持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若术后引流液呈淡红色且引流量多,颜色变浅或转清,提示有脑脊液发生[3]。
2.3.4饮食指导 术后6H即可可少量饮水,待排气后可进食冷流质,次日可进食半流(如馄饨,面条等)。鼓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饮食,尽可能不吃油炸,过热,生硬的食物,并适当做腹部顺时针按摩,刺激肠蠕动,防止术后便秘,腹胀的发生。
2.3.5功能锻炼 患者术后12小时后即可佩戴颈托下床活动,责任护士应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佩戴颈托,责任护士可按照《骨科用具护理指南》中的“颈托佩戴护理指南”进行指导。佩戴方法:坐位时,将颈托两部分分别从颈部前后对合,把尼龙搭扣相连,根据病人颈部粗细不同,调至适当松紧程度。卧位时,病人先翻身侧卧,护士将颈托后片紧贴病人后颈部,用一手托扶,协助病人平卧,再将前片从颈前对合,扣上尼龙搭扣。注意事项:佩带颈托松紧适宜,使用适宜的颈托衬垫,避免颈托和皮肤直接接触,定期检查颈托边缘及枕部皮肤情况,定期进行局部按摩。佩戴期间做好局部皮肤和颈托的清洁[4]。患者下床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锻炼初始要对患者进行示范指导,使其掌握正确的方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术后颈托应在患者起床前即进行佩戴,卧床休息时可取下,颈托佩戴应时限应为术后1月。
2.3.6出院指导 患者一般术后住院2~3天,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注意休息及颈椎疾病恢复期的功能锻炼。指导患者预防生活中不良睡眠体位,工作姿势,不适当的体育锻炼,防止慢性劳损,使颈椎处于非生理弯曲。另外,患者应对佩戴颈托两周至一个月,注意颈椎保暖,如有不适,需定期门诊复查。
3.小结
颈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微创手术,手术切口较传统手术小,风险小,出血量少,创伤小,经济安全,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康复及生活。与此同时,颈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及术中疼痛。因此颈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和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陈仲强,刘忠军,党耕町.脊柱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2-342.
[2] Yi A,Lim J H,Choi K S,et al.Comparison of anterion cervical for anatomy vs arthroplasty for unilateral cervical radiculopathy[J].Surg Neurol,2009,71(6):677-680.
[3]陈丽丽,沈桂杰,杨立新.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228-229.
[4]王大清,陈列平,何瑾云,曹慈英.颈椎手术后患者应用可调节式颈托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5):468-469.
论文作者:袁冬艳,戴晓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颈椎病论文; 神经论文; 术前论文; 颈椎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