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筱璐 (贵州省肿瘤医院介入科;贵州 贵阳 55000)
【摘要】目的:观察在肝癌介入治疗中,通过综合护理的实施所达到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在我院接受肝癌介入治疗的近几年病患中选择 66 例肝癌患者,随 机平分为两组,参考组 33 例,在肝癌介入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 33 例,采用综合护理,对两组病患的术后并发症及健康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 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参考组,其中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仅为 15.15%,而参考组则高达 36.3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通过 对比两组在术后的生活质量,虽然两组病患的健康质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的健康质量评分要明显 优于参考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高患 者术后的健康质量,因此,该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肝癌;介入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185-02
【引言】肝癌为我国医学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现于中晚期,对 患者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甚至威胁生命。临床表现症状主要有肝昏迷、呼吸困 难、肢体水肿等,由于身体缘故及部分医院的条件受限,大多数患者已经无法 通过切除手术来达到临床康复效果。此时,可采取血管性介入治疗,使患者的 生命得以延续,但是部分患者对此种治疗手段会产生术后并发症,对患者身体 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而据相关报道,综合护理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明显 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并且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 率。基于此,本文将对综合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实施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 2015 年 10 月至 2017 年 10 月,采用血管性介入治疗的 66 例肝 癌患者,通过随机号码表法,均分为参考组与研究组。参考组患者,年龄 30 周岁~70 周岁,平均年龄(50±5.23)岁,其中男 20 例女 13 例;研究组患者, 年龄 29 周岁~73 周岁,平均年龄(52±6.78)岁,其中男 22 例女 11 例。
1.2 方法 参考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采取常规护理,在术前进行基本指导;依照医嘱 对患者进行药物服用指导;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基本指导。 研究组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具体实施方案包括: 1)入院阶段,护理组长在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时,亲自接待办理相关手续, 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医院各科病区概况,陪同患者了解相关医护人员,以关切 的态度有效缓解患者初入医院时的焦虑情绪;向患者说明肝癌疾病的基本情况 和介入治疗的医学常识;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适当对患者病房进行调整,并 对饮食种类进行调整,在不改变患者饮食喜好的同时,保证饮食营养均衡;对 患者讲述医院各项医疗检查,打消患者及家属对检查的盲目性;采取血管性介 入治疗的患者通常为肝癌中晚期,因此患者往往会出现恐惧、焦灼等紧张情绪, 并在临床确诊时,失去治疗勇气,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咨询, 促使患者亲口讲述自身紧张感,及时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开解,并与患者家属 一并鼓励患者,重新拾起对生命的渴望,以及对临床治疗的信心,以一种积极 乐观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与治疗。 2)术前阶段,对患者进行术后排便指导,便于患者在术后有效的排除身 体毒素;为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清理,必要时可对皮肤进行碘伏擦洗;手术时 间可能过长,要保证患者有一定的体力支撑,因此在术前 3 小时可以进行进食 少量流食。 3)术后阶段,护理人员要及时向主治医生咨询了解患者的手术情况,在 患者清醒后,立即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并发出祝贺,同时对患者术后的各项 生命体征及自身感知进行询问记录;保证患者卧床 24h,肢体制动至少 6h,使 血管穿刺部位闭合,制动解除后方可进行左右旋转或简单的侧卧;告知患者及 家属术后的注意事项,如:术后前期进行流质饮食,几天后可进食普食、避免 剧咳和大力排便;每 30min 巡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 现术后并发症。 4)出院之后,通过书面指导患者在离院后的生活及用药,特别注意活动 要适当;如出现腹痛、黑便等不良症状及时入院复诊。
1.3 统计梳理 1)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2)对患者进行 2~4 月的定期回访,通过生 活质量评价量表 SF-36 的调查询问,实时记录梳理患者的健康质量。
1.4 统计方法 通过 SPSS 17.0 软件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文中患者例数以 n 表示,发生率以%表示,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检验方法采用χ2 检验和 t 检验, 当结果为 P<0.05),见表 1。
2.2 两组病患在术后的健康质量对比 参考组病患的健康质量评分为 70.52±5.85,研究组病患的健康质量评分为 87.12±6.48,两组病患的健康质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升,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的健康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参考组, 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肝癌中晚期患者,在不开腹的前提下,采取肝癌介入治疗手段是患者 临床的首选治疗方式,通过皮肤穿刺、插管,将栓塞剂或其他药物注入肿瘤供 血动脉,阻塞肿瘤细胞的供血来源,从而对肿瘤细胞实施消灭。但由于患者对 肝癌的恐惧心理及对介入治疗手术的不了解,使得患者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 的负面情绪,影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一定程度上影响术后的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两组病患相关数据对比,参考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6.36%,而研究组则低至 15.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生活 质量评价量表 SF-36 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虽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于术 前均有所提升,但是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远远高于参考组患者的评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得出,综合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能够更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障 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可平, 谢士彪, 宋于生, 邹嵩, 田云飞, & 曾艳. (2012). 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 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8(17), 76-77.
[2]蒋雪娜, & 吴文桃. (2015). 肝癌介入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 医学理论与 实践, 28(4), 516-517.
[3]王铁英, 孙大新. 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分析及应用价值[J]. 中国 高等医学教育, 2015(10):143-144.
[4]钟玲娟. (2014). 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实用 医药(33), 198-199.
论文作者:刘筱璐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患者论文; 肝癌论文; 术后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两组论文; 病患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