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而有意义的艺术世界:你183,当代俄国著名作家;邦达列夫的创作人格_当代作家论文

深刻而有意义的艺术世界:你183,当代俄国著名作家;邦达列夫的创作人格_当代作家论文

深邃隽永的艺术世界——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尤#183;邦达列夫的创作个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隽永论文,深邃论文,著名作家论文,列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尤里·邦达列夫是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本文试图探讨使这位作家立足当代俄罗斯文坛的创作个性及其对前苏联当代小说发展的贡献。文章概括了其创作的四个特点:一、严峻的真实。通过其五十年代的代表作分析了作者揭示的战争中的战壕真实、人的真实。二、丰富的内涵。以其七、八十年代的创作揭示作品中主题的多层次性、哲理性、论争性。三、探索的主人公。阐述了作者选择知识分子作主人公,用以表达对世界及周围的一切的理性思考和探索。四、生动的戏剧性。表现在作品中描写的尖锐冲突、悲剧性、爱情故事等,因而其作品有一定的可读性。

“在文学的宇宙中无论显现过多么明亮的星座,按运动和新陈代谢的规律,无名的星座必将升起,并骤然放射出新的耀眼夺目的光辉,以证实艺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①五十年代中期,尤·邦达列夫正是苏联文坛上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从1957年发表《营请求火力支援》到1959年发表《最后的炮轰》,尤里·邦达列夫不容置疑地使自己成为当年文坛上最负盛名的“前线一代作家”、“军事文学作家”、“战争题材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揭示的“战壕真实”开拓了以往军事文学创作中未曾或极少表现的方面,乃至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战争文学的“第二浪潮”,而1969年问世的《热的雪》又成为前苏联文学中最早表现“战壕真实”和“司令部真实”相结合的作品,从而引发了令文坛瞩目的“全景文学”的崛起。然而,尤·邦达列夫不只是“军事文学作家”,七、八十年代他以《岸》、《选择》、《演戏》、《瞬间》,九十年代以《诱惑》这样一些道德——哲理小说在前苏联当代小说的发展中再次显露其独特的风采。

时代和文学的进程造就了这样一位作家,可是毕竟作家本人创作具有的优越性使他在众多的星座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探讨一下这位作家创作中的一些鲜明特征,将会有助于理解前苏联当代小说的发展。

严峻的真实

文学是和时代紧密相联的,五十年代登上文坛的邦达列夫,具有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典型特征:卫国战争爆发时,他们从宁静的学校课堂直接走上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他们尚没有体尝过人生。经历了四年多的卫国战争,他们看见了残酷、破坏、流血、死亡,他们体验了什么是战争,明白了是什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懂得了胜利的代价。邦达列夫正是这一代人中的一个,而且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人们不了解的、唯独我熟悉的人返回到生活中来”,“试图塑造一个我认为是那个时代的比较典型的形象。”②

四十年代以及战后至五十年代初的苏联卫国战争文学讴歌了苏联军民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揭示了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质,暴露了敌人的凶残和丑恶。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也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当时的文学不可能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思考这一场战争,而主要地只是从正面来描写战争,只是刻划了人物的积极方面,在其笔下战争就只是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战场上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功勋,而主人公们都是在思想上心理上很成熟的爱国主义者和英雄主义者。现实生活自然不是这样单一,战争的面貌也并不仅仅是胜利和英雄主义。

在《营请求火力支援》中,邦达列夫描写了1943年苏军解放第聂伯河上一座城市的战役。古里亚耶夫团所属的两个营奉命渡过第聂伯河潜入敌后,占据并坚守该城南面的两个据点,给敌人造成主攻的假象,把敌人的致命力量从北部据点吸引过去,掩护大部队发动总功。为此决定用师炮兵营给以火力支援。由于战斗形势的变化,师部不得不命令集中所有的火力用于主攻方向。而突袭的两个营虽然牵制了敌人的兵力,却因为得不到炮火支援,伤亡惨重,一个营被赶回岸边,只剩62人,另一个营被围,最后在炮兵连长率领下,只有5个人突围归来。小说一方面描写了叶尔马科夫率领下的战士们以仅有的两门炮歼灭了敌人的多辆坦克和装甲车,在众寡悬殊的战斗中表现出顽强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大部队的全局胜利,另一方面则不加掩饰地描写了残酷的战争所带来的流血牺牲,揭示了战争胜利的严峻的真实:大部队的胜利几乎是用两个营的牺牲为代价的,而有时这种牺牲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避免的。主人公叶尔马科夫大尉对于战场上的功勋的理解是非常具体的。“每当叶尔马科夫大尉将炮兵连拉出去直接瞄射,或者在步兵前面轰击坦克之前,都是这句‘就这样’。‘就这样’——这是旧生活的结束,新生活的开端,生与死的交界:疯狂的炮火,烧得发红的炮筒,汗水涔涔的胸前任意敞开的军大衣,瞄准手们粘满烟黑的可怕的眼睛,这就是所谓功勋,艰难的、粗野的、冒险的功勋,在建树这种功勋时,军便服上凝结了一层汗水的盐霜,在这种时候一切感情都是赤裸的,谁也不能用虚假的微笔掩饰自己,谁也欺骗不了别人——一切都了如指掌。鲍里斯喜欢这种时刻,并且不加思索,对己对人都不怜悯,他诚实地冒险,冒险,诚实地和大家在一起。他既相信命运的公道,也相信命运的残酷,对相信每一颗呼啸的子弹都会致他死命的人,命运是残酷的,他在战场上对此深信不疑。”在这里没有丝毫浪漫的情调,有的只是赤裸裸的战场上的真实,而团长古里亚耶夫虽然意识到自己对战士的生命负有责任,可是他又明白“自己的团、自己手下各营的命运现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他这团长,而是取决于无所不知的更高的力量,他操纵着他,也操纵着他手下的人……”师长伊韦尔泽夫在决定用全部炮火来掩护北部据点的时候,尽管他想到“人,人,那里……有我的人”,他却只能这样做,因为他必须服从整个战役的行动,所以当他最后见到突围归来的叶尔马科夫时,他觉得对这位目睹全营毁灭的军官来说……“自有道理,这道理就是他对营的覆灭负有责任,而他,伊韦尔泽夫则更有道理——他要对全师负责。”在这里同样也是无情的真实:战争中为了全局的胜利,为了整体的需要,有时不得不丢卒保车,牺牲局部。因而邦达列夫笔下的胜利不是那种高呼“冲啊!”的凯旋式的激情洋溢的胜利,而是付出了惨重伤亡,充满流血牺牲的悲壮的胜利。

如果说《营请求火力支援》着重强调了战争中人的生命的价值,从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中来描写战争中的牺牲和胜利,那么,于1959年发表的《最后的炮轰》则更多地刻画了战争中不同人的表现和感觉,显示了他们怎样在战争中经受了磨练,克服了自身的弱点,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小说主人公诺维科夫是个从大学课堂走上战场,在战斗中成长的年轻军官。虽然他和战士们一样年轻,可是他却比别人成熟得多:他严于律己,也严格要求别人;他要对别人负责,处处为别人着想;他经常思考和探索战争中的幸福、善恶、人性、责任等问题。他之所以能成为别人的表率,正是因为他已经历了三年战争,战争的阅历已经使他克服了与他年龄相仿的伙伴身上尚有的那种年少稚嫩的弱点。而作者通过描写奥夫钦尼科夫和列麦什科夫在战场上的表现,企图显示出“前线的战士们每天如何战胜自己”。③即使是击中了敌人十辆坦克的奥夫钦尼科夫,在敌人坦克冲向他的排并击毁一门炮时,他也还会惊慌失措,丢下伤员和炮位,临阵脱逃。受到诺维科夫的斥责后,他又折回阵地,途中被俘,口吞火力配置图而遭敌人杀害。列麦什科夫也并非是新战士,可是养伤归队后,处处地方畏葸不前,贪生怕死,在诺维科夫的严厉要求下,终于克服了怯懦,英勇地投入了战斗。这里作者同样揭示了战争中的真实:人的真实。他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真理,正如西蒙诺夫的小说题名所概括的:军人不是天生的。卫国战争和战后初期文学中描写的军人往往都是已经形成的英雄人物,而邦达列夫呈现给我们的则是,战场上的人怎么克服怯懦,求生,怕死,惊慌失措,怎么克服没有经验,心理障碍……作者认为,战场上这种战胜自己的弱点,就是功勋。“在战争中没有体验过自我保存和可能会死的自然感情的人是不正常的现象,在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人们的想象是异常鲜明、紧张的:在自己的想象中人可能死上好几回,有时候便产生胆小鬼。一个人善于克服恐惧的力量,每天都能够有勇气,我认为这就是英雄主义的因素。”④应该说,邦达列夫揭示的是战争中普遍的英雄主义,每个前线的战士身上都会有这种英雄主义,这种群众性的英雄主义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托尔斯泰说过,“要靠自己的写作造就一个人,最重要和必要的是,要真实他叙述他所体验过、思虑过和感觉过的东西。”⑤邦达列夫,作为一个活着从前线归来的战士,正是从他切身体验中向人们描绘了经历过战争的人所了解的战争,揭示了过去文学很少触及的战争中的严峻的真实,这是对苏联卫国战争文学的新开拓,也因此造就了作家邦达列夫。

丰富的内涵

邦达列夫的小说具有丰富的内涵,虽然他常常以一个中心主题作为贯串作品的主干,然而围绕着这一主干却生发出许多枝条,犹如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给人一种非常丰华密实的感觉。即使是描写战争的作品也是如此,《营请求火力援》、《最后的炮轰》、《热的雪》着眼的主要是年轻人心目中的战争,但在作者笔下战争不是单色调的素描,而是多色调的油画。邦达列夫从多种角度把战争呈现给读者看,每一种角度都能使读者对战争有一层意义的理解,战争不再是一张平面图,而是以立体的景观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了。

在长篇小说《岸》、《选择》、《演戏》中邦达列夫创作的这种特点表现得更明显了。被评论界称之为三部曲的这几部长篇小说的题名就深含寓意。《岸》可以理解为东方与西方之岸、缓和与紧张之岸、人性与野性之岸、理想与现实之岸、幸福之岸。小说里各种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冲突,实际上都蕴含着一、两个主题。作者题名《岸》,恰到好处地囊括了作品多层次的含义。《选择》描写的是伊利亚人生道路的抉择,但是,难道不也是描写瓦西里耶夫的抉择、谢格洛夫的抉择?如果说伊利亚主要是面对祖国的抉择,瓦西里耶夫则面对着艺术、成就、生活的抉择,而谢格洛夫则面对着世风日下的社会的决择。犹如小说里所说,“整个一生中,人都在无休止地进行选择。”在主人公的这些选择中作者阐发着对祖国、战争、艺术、道德、人生意义等等的看法。选择看起来似乎是简单的非此即彼,实际上在种种选择中又涵盖了多少复杂和丰富的内容。《演戏》表面上叙述的是电影导演克雷莫夫受人诬谄却难以辩白以致郁郁而死的故事,但是,小说里涉及了西方电影艺术对世界的看法、保护大自然、道德进步和技术进步的关系、生活中的善与恶、对真理的追求和理解等等。在这部看似有点散乱的长篇中,作者几乎提出了当今世界人们最关切的主要问题,并揭示了“生活是演戏,是有新追求的主人公在上面活动、行走的舞台……”的寓意。小说取名《演戏》,正是把人物、舞台、场景、表演等一切的一切都显示给观众看,其目的已远远超出了故事本身的意义。在最近一部长篇小说《诱惑》中,围绕着要不要建水电站展开的故事,其中心主题是保护大自然,维持生态平衡。小说通过描写冲突,还揭露了行政领导和学术界领导的擅权与专横,甚至阴谋迫害持不同意见的科研人员,其手段之恶劣与黑社会如出一辙。但是发表于改革年代的这部小说显然不只是阐发这一个思想。小说实际上是对苏联几十年建设进行的反思,与此同时,小说也面对现实的改革,对于俄罗斯的命运及民族精神,表达了一个公民作家的重重忧虑。小说题名所用的词既可作“诱惑”也可作“考验”解。同意不同意建造水电站,对于主人公来说,来自上级方面的是名利的诱惑,对于他所坚持的信念来说便是一种考验。

邦达列夫作品的深刻丰富还表现在所述内容的哲学内涵。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各种具有永恒意味的命题,作家常常从意想不到的情境中或者有悖于常规的思路中来提出问题,从而加深了对哲理的开掘。《岸》里描写在战争临近结束时苏军遇到了森林中小股童子军的射击,但在炮火的进攻下,他们表示投降。是接受停火还是继续射击?仁爱与仇恨、人性与冷酷、理智与疯狂这几对矛盾在克尼亚日科和麦热宁身上集中表现出来,就在克尼亚日科挥着白手帕跑向对方途中,对方一梭子弹击中了他,倒下了,原来在对方表示投降后,麦热宁依然射击,这一梭子弹是对麦热宁射击的回答。与麦热宁的行为相比,克尼亚日科的牺牲显得非常高尚。作者在这里同样揭示了战争中的辩证法。冷酷、仇恨、疯狂在战争中似乎是常情,可是,战争中有时也还有、有时甚至也需要仁爱、人性与理智。在一定情境下它们是可以转化和统一的。作者这样来描写战争和战争中的人,显然比起仅仅揭露战争的残酷、仇恨、疯狂来,在哲理上要深了一层。《选择》要阐明的主题就是人的一生都在作选择,重大问题上作了错误的选择,就会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无法挽回的后果。如果说伊利亚在战争年代作了俘虏是身不由己,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在战后他是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的。伊利亚给自己选择了留在德国的人生道路,尽管作出这种选择有着这样那样的现实原因,如当年如果回到苏联,一个当过俘虏的人是不会受到信任的,然而他忘了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他舍弃的是祖国。尽管他在德国的生活是优裕的,然而这丝毫不能填补他精神的空虚和心灵的缺撼。伊利亚到了最后明白了这一点,可是已经太晚了,他的悲剧揭示了个人与祖国、人生一步与一生的辩证关系,使选择这个主题具有更为广泛的哲理意义。新作《诱惑》则把经济建设中的得与失摆到了读者面前。建设水电站会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看起来这是得,然而在得的背后却是成千上万公顷的土地被淹没,无数的森林被砍伐,还有不大为人们所看到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因此,建水电站同时又是失。而在这一对矛盾中又有近和远的关系:从近期来看建水电站可以较快看到其得,而其失却只有长远以后才能显示。而与此相关的另一对矛盾诱惑和考验又同时作用在主人公身上:一方面对研究所所长等许以名利,进行诱惑,另一方面公民责任感、科学原则考验着主人公。邦达列夫的作品就这样总是把许多矛盾贯串在作品中,矛盾中渗透着哲理思想,令读者去思考、发掘、回味其深刻的内涵。

注意邦达列夫的小说,还不难发现,他的作品总是富有论争性的。这一点在后来的道德——哲理小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有的表现为人物之间的直接论战,如《岸》中尼基金与迪茨曼之间的对话,《演戏》中克雷莫夫与美国电影导演之间的谈话,《诱惑》中冲突双方的申述观点;有的则通过冲突本身的演释进行着论争,如《选择》中瓦西里耶夫与伊利亚、谢格洛夫之间的不同态度。这种论争性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来阐明对问题的看法,无疑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能深化作品所述的思想内容。

许多评论家指出,前苏联当代小说的发展存在着综合的倾向,无疑,邦达列夫作品的丰富内涵正是这种倾向的具体表现。

探索的主人公

纵观邦达列夫的创作可以注意到,他笔下的主人公不是单纯行动的人物,而是充满思想、不断探索的,因此他们总是在认识什么、思考什么、追求什么,无论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前线战士,还是和平生活环境中从事艺术创作的知识分子,无不表现出这一特点。

邦达列夫的主人公都是知识分子型的。战争小说中的主人公虽然是战场上或司令部的战士军官,实际上他们不是穿了军服的学生便是知识分子。在后来的小说中则都是以从事创作的知识分子——作家、画家、导演为主人公。邦达列夫之所以选择知识分子作为自己的主人公是因为,他认为“知识他子仿佛集时代的种种基本冲突,人民的宿愿和期待于一身,试图透彻地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⑥“在他们身上感情统辖的要求和思维统辖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如果单凭感情去认识世界,那么世界可能让人觉得或者光彩夺目,或者黯然失色,永远需要有理智作为感情的监控或作为感情的增强剂。”⑦而知识分子好观察生活、研究生活、善于思考问题、追索答案,他们往往思想丰富,富有理智。

首先,这些主人公是爱好思考的人。那些前线的基层军官,他们从学校走上战场,面对的是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环境、条件、人们和生活,对于周围发生的一切有着亲身的感受和认识,因此对于时刻萦绕在他们周围的生与死、勇敢与怯懦、英雄主义与贪生怕死、功勋与平凡、高尚与低卑、爱与恨等等就会有许多思想,并常常探求着困扰着他们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叶尔马科夫就思考着人的生命价值,诺维科夫则探求着战争中的善与恶,即使是作为集团军长的别宋诺夫将军同样也在思索战争中的英雄主义。

而对于尼基金、瓦西里耶夫、克雷莫夫来说,他们经历过战争,在自己的生涯中有了丰富的阅历和人生经验,因此他们常常会回顾往事,总结人生,尽管他们事业上已有了一定成就,可是他们总是不满足于已有的荣誉、地位,总是感到心灵的不宁,因而在这种自我回顾总结中常常充满反省和对完善精神道德的追求。他们思考的往往是人生的价值,艺术的和生活的真理、美与善等。在他们的思虑中有一种对当今世界、自然界、人们的精神道德、艺术创作乃至爱情、家庭等等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充分流露出主人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艺术家的良心、公民的积极性。

令人注意的是,作者在后来几部作品中让自己的主人公沉缅在探索和思考真理中,或辗转不安或就此死去。作者之所以安排主人公这样的精神状态和结局,或许是为了显示:一、认识真理、完善精神道德本身是永恒无止境的;二、凡是探索真理的人总是心灵不宁,总是至死不渝地一生追求的。

邦达列夫曾经说过,“在我们时代,只是洋溢着艺术家抒情情绪和只是旨在唤起读者回报情绪的作品,同样还有只是停留在激动人心的描述范围内的极为叙述性的作品,不可能得到艺术上深刻认识时代的真理。当叙述因素与思维因素融合,形象主宰与思想主宰进入互为有利的共生体,构成统一的主体时,这种认识就会是多层次的。”⑧又说,“在主要问题的关口,关键时刻,认识和悔悟的时刻表现出的智性,我感到有意思,只有那时我的主人公才能认识自己和整个世界。”⑨他的主人公正是叙述因素与思维因素的统一体。作品的故事是围绕他们而展开叙述的,作品的思想也是通过他们来体现的,在他们的议论和内心独白中,在他们的思考和见解中充满了智性。如果说作家的创作具有丰富的内涵,那么正是由于这些探索型主人公对许多问题表达出的智性的理解和看法,因而,探索型人物成为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创作的必然产物了。

生动的戏剧性

邦达列夫的作品虽然充满了理性的成份,虽然经常有主人公的沉思,但是读他的作品并没有使人有枯燥乏味之感,相反,较之许多苏联作家的作品而言,他的作品还是较动人的,有一定的可读性。理性和可读性两者似是矛盾的,但是又确在邦达列夫的作品中得到了统一。寓深刻的思想于可读性中,雅俗共赏,这也许是邦达列夫作品拥有众多读者的原因之一。

作品的戏剧性首先表现在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的尖锐的冲突。就《岸》来说,这里有尼基金与麦热宁对待爱玛引起的冲突、尼基金与萨姆松诺夫对待西方的不同态度、格拉纳图罗夫、克尼亚日科之对待卓娅的不同表现、克尼亚日科和麦热宁对待德国童子军的不同做法等多种冲突的交错综合。以冲突为中心展开故事,造成悬念,就成为戏剧性的基础。

邦达列夫的作品情节基本上都构筑在一个比较短暂的时间段内。中篇小说《营请求火力支援》、《最后的炮轰》描写的都是一昼夜内的事件。即使是长篇小说《岸》、《演戏》、《选择》、《诱惑》也只是写了主人公几天之内的经历。这短暂的时间段有利于紧紧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专注于追踪主人公的活动。

但是,短暂的时间段并没有限制作家展开曲折的情节。在他的作品中常常采用倒叙的手法回溯往事,从而扩展了时空范围。《岸》中整整一部用来描写主人公在战争结束之际在德国的遭遇;《选择》、《演戏》里同样有一定篇幅回忆主人公战时的经历,这就使读者更多地了解主人公,同时在情节安排上也有了跌宕起伏。作者对于描写过去有着更深的用意。他说,“我所写的一切整个儿都是由时代决定的,但同时也取决于过去,因为没有为了现在的现在,也没有为了历史的历史。主要的是为了崇高的真理去认识现在和过去……”⑩这是一种集约式的布局,把过去和现在结合了起来,使描写主人公一天或几天的事件变成了充满戏剧性的实际上的一生回顾,从而既增加了趣味又扩充和挖掘了主人公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收到了一箭双雕的功效。

悲剧性也是邦达列夫作品戏剧性的表现。五、六十年代描写战争的几部作品叙述的都是悲剧性的事件,叶尔马科夫、诺维科夫、章兹涅佐夫的部队都受到了重大伤亡和牺牲。当然,作者着眼的是英雄主义,这是英雄主义的悲剧。而七十年代以后创作的几部长篇小说里,主人公的命运也同样染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死的死了,活着的也心理沉重、思虑重重,回转着一种忧郁低沉压抑的基调,他们面临的决不是轻松乐观的生活。这种悲剧因素来源于严峻的生活,加强了作品深沉含蓄的风格。

爱情故事总是邦达列夫作品情节的组成部分。三角关系是基本的构想,在描写战争的作品中通常都是连、排长与随军卫生员之间的爱情纠葛。《岸》中除了这样的爱情关系,还有富有异国情调的尼基金、麦热宁与爱玛之间的三角关系,而在《选择》、《演戏》里也有相似的线索。作者通过对爱情、女性的态度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精神道德面貌,同时则增加了情节的可读性。

上述这些特点使邦达列夫的作品的情节比较动人,充满戏剧性,他的作品常被改编成戏剧、电影恐怕也缘于这一点。

邦达列夫的创作虽然具有上述的优越性,但是在他的作品中也可看到在设计冲突,塑造人物等方面的重复和雷同,尽管作家本人认为创作中允许反复塑造某种类型的人物和冲突,但是毕竟给人一种重蹈复辙的感觉。另外,在有些作品中,作者通过主人公表达的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有矫枉过正之嫌。但是,瑕不掩瑜,就其整个创作而言,他毕竟是位在当代苏联文学中作出贡献的作家,国外有的评论把他的创作与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斯妥耶夫斯基这样的经典作家的创作相媲美,也非是偶然的了。

注释:

①《苏联当代作家谈创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3页。

②《苏联当代作家谈创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21页。

③《邦达列夫六卷文集》,苏联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六卷,第11页。

④《邦达列夫六卷文集》,苏联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六卷,第11页。

⑤转引自《琢磨天才》,尤里·伊达什金,苏联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9页。

⑥、⑦邦达列夫答读者问,《外国文学动态》,1987年第9期。

⑧转引目《琢磨天才》,尤里·伊达什金,苏联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27-228页。

⑨《邦达列夫六卷文集》,苏联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六卷,第148页。

⑩转引目《琢磨天才》,尤里·伊达什金,苏联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28页。

标签:;  ;  ;  ;  

深刻而有意义的艺术世界:你183,当代俄国著名作家;邦达列夫的创作人格_当代作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