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论文_胡佐国

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论文_胡佐国

胡佐国(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中学 甘肃 宕昌 748501)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5-0063-01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一、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理念陈旧

一是班级管理缺乏民主性,学生几乎没人参与过制定班务计划或总结工作,班主任从心理上认为这项工作没必要让学生参与,其实,班级管理是老师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而真正有效的管理是学生自我管理,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怎么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力量,怎样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呢?二是学生对教师和班级管理的满意度不高。学生对班集体的不满意也有诸多因素,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教师的不满意而引起的,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有时会居高临下,义气用事,有偏见对学习成绩好的会网开一面,这是学生最忌讳的。

2、班主任权威绝对化

大多数班主任处于班级管理绝对权威化地位,从班规的制定,班委的确立,管理的实施,监督的进行,到学生的评价,都由班主任说了算。班主任充当了“管家”、 “警察”的角色。学生成了被管制的对象。没有参加班级管理的机会,主体地位根本无法保障。同时,班主任也容易陷入杂务之中,疲惫不堪,不利于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3、评价学生主观化

学生评价就是对就学生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评判的活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导向、激励、矫正、甄别等作用。目前,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评价内容狭窄化,方式主观化,观点固定化等问题。一方面,以学生成绩好不好,听不听话,是否遵守纪律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把那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视为“贵族”,把那些成绩差,调皮的学生视为“另类”。把学生区分为优劣两种。另一方面,教师以学生现有的表现来评判学生。认为好学生永远是好学生,差的学生永远不会变好。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学生,泯灭了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优化班级管理的办法

班级管理中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复杂的,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密切配合。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基本保障。

1、更新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

科学的班级管理来源于科学的思想观念的指导。只有正确的思想指导,班级教育管理才能走上科学化的轨道。为此,要通过培训,使班主任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念,即树立素质发展观、学生主体观和系统整体观。

2、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烦琐、费时的工作,把几十个生龙活虎、个性不同的学生管理好,需要有一个高素质的班委会协助班主任做好这项工作。班委会在班集体中处于核心地位,班委会工作得好坏将直接影响着班级的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每接一个新班后,首先应研究学生档案。了解学生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等情况,通过这些原始资料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对学生的情况心中有数。其次,要通过竞争上岗的办法,挑选一些组织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学生当班级干部,实行“干部竞选制”和“干部责任承包制”,实现班级管理自责化,做到班级里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再次,班级实行了分片管理后,将所有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片管理,选好每组的组长,并要求各组的组长定期交自己小组的学习、生活情况分析总结报告。实现了班级管理的自责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也就得到了提高。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它是班级成功的保证。在班级管理中,应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行动方向,制定必要的班级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应与学校的校规校纪相符合。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3、运用心理技巧管理班级

人的行为是在心理支配下完成的,相应的心理会产生相应的行为。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过渡性、闭锁性、自尊性、动荡性。针对中学生心理品质没有最终形成,可塑性大、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

首先,对学生抱以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对学生成长起很大作用,由于教师的期待和激励而产生的影响,叫做“罗森塔尔效应”。将此效应应用到班级管理上就是要求班主任对整个班级,对全班同学持积极肯定的期望。面向全体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班主任要在教育工作中切实关心每一个人学生。欣赏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制定符合其实际,经过他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并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朝班主任所期望的那样去努力,从而取得进步。当学生进步时,班主任要适时提出新的目标,利用学生对新目标的高期望值不断调动学生发展的积极性。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真诚期待,合理要求,是学生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

其次,多鼓励、少批评。中学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鼓励和认同,如果学生成绩不好就批评和指责,他们可能会失去信心,教师多用鼓励的话语支持他们,他们就能产生信心。“假如一个人的学习从来不受到老师的肯定、关注、表扬,尤其对未成年人来说,失去学习的动力就不奇怪了。”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努力发挥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及时、适度的表扬,使之变成走向成功的起点。

总之,班级管理是辛苦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同时又是充满了育人的科学,它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着孩子们一生的生活道路。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参考资料:

[1]班主任工作浅谈[J].李凤娟.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4年S1期

[2]班级规划目标的确定与实施[J].朱新福.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43期

[3]浅谈班级层次考核和家校推进[J].刘勇.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年15期

[4]高中班级应摒弃传统“霸权式”管理[J].周永军,朱英杰.人民教育2015年16期

[5]转变管理方式,促进班级自主发展[J].边子东.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29期

[6]关于班级有效管理的几点思考[J].辛海军.新课程(中)2015年11期

论文作者:胡佐国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论文_胡佐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