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安全形势的特点与趋势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东南亚安全形势的特点与趋势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特点及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南亚论文,走向论文,安全形势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冷战的结束和印支与东盟对立关系的解体,使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几年来,东南亚各国根据地区安全形势的此种变化,相继对其安全防务政策作了新的调整,由此使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并将对未来该地区安全形势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现阶段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主要特点

(一)大国影响相对下降,东南亚国家在地区安全领域的主导地位明显增强

两极战略格局的解体,美军在亚太地区军事力量的收缩,以及美、日、俄和欧盟等大国与组织对东南亚国家政策的调整与关系的改善,标志着由某些大国主宰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时代已经结束,大国的影响相对下降。

同时,以东盟为主的东南亚国家借此机会实施“大国平衡”战略,让美、日、俄、中与欧盟等大国和组织互相牵制,以保持该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并以此提升自身在本地区政治与安全领域的地位和作用。1992年1月,在东盟第四次首脑会议上提出的“东南亚区域联防自保理论”,1994年7月,在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上提出的建立“大东盟集体安全框架”的构想,以及去年7月《东南亚无核区条约》的签署,都充分表明了东南亚国家在地区安全领域的主导地位正明显增强。

(二)东南亚各国的安全防务重点已逐渐由“治内”转向“御外”

近年来,随着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以及东南亚各国内部环境的改善,东南亚国家都相继对其安全防务战略作了新的调整,把安全防务重点逐渐由“治内”转向“御外”。

1.裁减陆军、改善海空军的武器装备,将防务重点从陆地转向海洋。例如:越南将军队从200万裁减至70万后,便加快了以海空军为重点的质量建军步伐。继1992年向格鲁吉亚订购了30亿卢布的米—8型直升机后,又计划向日、法、英等国订购数十亿美元的海空军装备。并着手组建以开发和保卫南沙油气资源为主要任务的“长沙海产公司”和“资源保持支局”。目前越南空军总实力已增至500架,其中作战飞机350架。越军还计划在1996年向英国购买19架鹞式战斗机装备部队,到2000年为海军装备40艘新式潜艇。

2.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安全合作进一步加强,以达到“共同御外”目的。一是建立相互沟通的地区安全论坛,通过对话的方式缓解矛盾、增进信任,并达成统一口径以形成“集体安全”。如:东盟地区论坛,目前在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安全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已受到了各国的普遍关注。二是通过加强军事交流与合作,共同抵御可能来自大国的“威胁”。近年来,越、菲、马、新和印尼等国频繁的联合军事演习,就是为了达到共同御外的目的。据统计,仅1995年东南亚国家所进行的联合军事演习就达20余次。

(三)东盟地区论坛正努力成为主导本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开放性”的安全合作形式

东盟地区论坛的建立,反映了东南亚国家意欲在本地区政治与安全领域独立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冷战结束,美、日等大国为了继续对东南亚地区施加影响,也普遍对东盟地区论坛持肯定态度,并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以图间接左右论坛的走向。东南亚国家也利用东盟地区论坛,通过邀请美、日、中、俄等国参与论坛活动等方式,提高论坛的影响,并以此对大国实施“平衡战略”。由此,使论坛讨论的范围由东南亚地区扩大到整个亚太区域,如:南沙问题、缅甸问题、柬埔寨问题和朝鲜核问题等。目前,东盟地区论坛除7个成员国外,已拥有澳、加、日、美、韩、新西兰和欧盟7个对话伙伴,老、柬、缅和巴布新几内亚3个观察员和中、俄2个磋商伙伴。在今年7月召开的东盟论坛会议上,东盟已决定将中国从部分问题磋商伙伴国升格为全面磋商伙伴国。同时,东盟还不顾美国和欧盟的反对,决定尽快接纳老、柬、缅等国加入东盟。由此可见,东盟地区论坛不仅已成为在本地区颇具影响的“开放性”的对话场所,而且,正努力成为独立主导东南亚、乃至亚太区域政治与安全事务的安全合作形式。

(四)经济安全已成为东南亚地区集体安全框架确立的基础

所谓经济安全,就是保障国家或某一利益集团的经济(包括科技)发展战略所需的诸多要素的安全。主要体现在参与国际竞争、开展经济合作,以及维护国家或某个集团的利益、保护本国市场和开拓市场方面的合作与竞争。

目前,由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资源、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各国要发展经济,必须开展区域合作,并创造条件共同开拓区域外市场。因此,现阶段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安全上,矛盾与竞争固然存在,但协调与合作已成为主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本地区开展诸如各种“成长三角”的次区域合作,充分利用优势互补发展经济;

2.加速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通过削减关税等方式消除内部贸易壁垒,共同开拓区域外市场;

3.协调口径、一致对外,共同抵制西方大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歧视政策,以及利用政治经济等手段,插手东南亚地区事务,威胁经济安全的各种不利影响。因此,经济安全已成为东南亚集体安全确立的基础。

二、影响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稳定的内外因素

今年7月下旬,第三届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在印尼的雅加达举行。此次会议就扩大东盟地区论坛、建立东南亚无核区、南中国海问题、朝鲜半岛及缅甸局势等区域性安全问题达成了共识。由此,使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朝着和平与稳定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一)内部因素

影响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稳定的内部因素,主要缘于东南亚国家之间关系的不稳定性。现阶段,东南亚国家关系的不稳定,主要表现在政治和安全合作关系两个方面:

1.政治关系的不稳定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将直接影响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地区安全形势的稳定。冷战的结束以及柬问题的解决,使东南亚国家(原印支三国和东盟六国)在政治上的凝聚力逐渐消失。政治关系的淡化,使原先在冷战格局掩盖下的领海、领土争端以及民族与宗教矛盾日渐突出。近年来陆续出现的柬越领土与民族纠纷,新马白礁岛的主权争议,马印(尼)的加里曼丹岛风波,新菲的女佣事件,以及目前涉及南中国海主权争议等问题,都有可能发展成为该地区新的冲突热点,从而影响东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2.东南亚国家安全合作关系的不稳定性,将成为影响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稳定的潜在因素。一是安全防务合作(尤其是多边合作)缺乏牢固的基础。在安全上面临“共同威胁”是安全防务合作的基础,柬问题解决后,虽然“中国威胁论”曾喧嚣一时,但面对西方各大国与组织对东南亚地区事务的介入和政策的调整,东南亚各国对“谁是主要威胁”等问题一直存在分歧。近期,马、菲两国首脑一改过去在“中国威胁”等问题上与西方国家一唱一合的做法,多次公开指责美国等西方国家蓄意喧染“中国威胁论”,以挑拔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呼吁东南亚国家要警惕美国的“新亚太政策”。可见,东南亚各国在安全防务合作方面,仍缺乏统一牢固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也正是东南亚国家的多边防务合作,至今仍停留在理论上的原因之一。

二是各国在地区安全上的指导思想以及防务合作协同能力上的差异。由于东南亚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基本国情的不同,导致各国在地区安全指导思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岛国城市新加坡,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防务战略,幅源辽阔的印尼则奉行“纵深防御”。此外,东南亚各国的武装力量也参差不齐。目前,除新、马、越三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尤其是印尼、文莱和菲律宾,基本上还不具备多边协同和合作的能力。

(二)外部因素

当前,影响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稳定的外部因素主要来自大国的影响。由于东南亚在本地区安全领域的主导地位逐渐提高,尤其是东盟,近年来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影响正日益扩大,西方分析家甚至预言:“未来由东南亚十国组成的大东盟,有可能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新的一极,并对日、美等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构成威胁。”由此,西方国家为了保持其在该地区的既得利益,纷纷采取各种手段插手东南亚地区事务,维持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美国近年来在加强与东南亚各国双边合作的同时,积极向多边合作方向倾斜,力图将美国与东盟的多边合作与亚太地区的安全机制结合起来,以主导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走向。并一直利用诸如南沙、台湾等问题挑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利用人权与经贸相挂钩等手段干涉东南亚国家的内政。日本也利用经济大国的优势,把东南亚作为其开展大国外交的舞台,积极参与东南亚地区事务,扩大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军事影响,以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俄罗斯也积极调整其亚太战略,积极参与东盟组织的各种活动,以便在日趋活跃的东南亚地区占有一席之地。此外,欧盟近年来也加强了对东南亚地区的渗透和影响。

大国的介入,为东南亚国家继续实施其“大国平衡战略”创造了条件,在短时期内,对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各大国积极靠拢东盟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一旦亚太地区的形势发生变化,或出现根本的利益冲突,美、日等大国必将重调政策,对东南亚地区施加控制和影响。因此,大国的介入,已成为影响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稳定的潜在因素。

三、未来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走向

(一)东南亚各国将继续实施“大国平衡”战略以确保自身安全,未来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也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1.由于现阶段安全问题已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扩展到了政治、经济、外交乃至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形成所谓的“综合安全”。由此,一个国家要确保自身安全,综合国力尤为重要。所以,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东南亚各国仍将继续致力于发展经济以提高综合国力,这就需要继续保持一个相对稳定与安全的周边环境。

2.东南亚国家与美、日、中、俄等各大国在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相互需求,使得东南亚国家与大国的关系能在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基于当前趋向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与各大国保持一种等距离关系,在大国关系中寻找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平衡点”,并借助大国的影响提高自身地位,仍将是未来东南亚国家在处理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东盟将继续在本地区安全领域发挥独立的主导作用

东盟区域论坛的建立,标志着东南亚国家在地区安全合作方面已取得了初步的共识。由于论坛的建立有利于增进东南亚各国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也有利于保持该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同时,论坛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日等大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政治与安全利益,因此得以扩大和发展。

再者,由于东南亚国家对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张的论坛机制化,以及加强与西方大国的双边安全合作等方面,有着自己明确的主张和立场,因此,东盟地区论坛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成为某一大国操纵东南亚地区政治与安全走向的工具,东盟将继续在本地区政治与安全领域中发挥独立的主导作用。在今年7月召开的第三届东盟地区论坛会议上,东盟各国在缅甸入盟等问题上顶住了美国与欧盟的压力,最终达成了对缅实施“建设性外交”的协议,以及近日东盟国家就美国在亚太地区筹建“亚太自由之声”广播电台等问题上,所表现出的强硬立场,都充分表明了东盟在本地区安全领域的主导地位已明显增强。

(三)东盟地区论坛在短期内不可能机制化,其作用发挥的局限性也将日趋明显

东盟地区论坛的建立,开辟了一个安全对话的新时代,使东南亚国家在处理地区事务和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方面发挥了独立的作用,对本地区乃至整个亚太区域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历史原因,东南亚国家之间,以及东南亚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与分歧和不信任感,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完全消除,各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加之来自大国的影响,因此,现阶段东盟地区论坛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信任、加深理解,并设法尝试某种合作的可能。今年的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发表的主席声明指出:“论坛将广泛接纳各成员国在建立信任措施、搜寻和拯救合作计划,以及和平维护等方面的建议;论坛以后的主要工作仍是促进互信和安全对话,并以此推进各个领域的合作。”所以,东盟地区论坛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机制化,只能继续以一种“开放式”的形式存在,成为有关国家开展对话、建立信任、缓解矛盾以避免冲突的场所,通过论坛的形式,达成某种能让有关各方普遍接受的强制性协议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由于论坛成员的不断增加(今年论坛又吸收了印度和缅甸,论坛成员已由原来的19个增至21个),论坛所讨论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由此使东盟地区论坛,在解决地区事务方面所发挥作用的局限性也将日趋明显。诸如南沙问题,越柬、越泰国家关系问题,柬、缅等国的内部问题等等,论坛至今仍无力寻求一种能被各方普遍接受的根本解决办法。

(四)未来的大东盟能否成为亚太政治与安全格局中新的一极,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东盟在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政治与安全领域的地位正日渐提高,尤其是近年来从主持东盟地区论坛、东盟经济核心论坛,到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就连美、日、俄、中等大国都要与会,与其共同商讨有关国际问题和地区事务。因此,近年来学术界普遍认为:未来由东南亚十国组成的大东盟,将可能发展成为主导亚太地区政治、经济与安全格局中新的一极。

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近年来东盟在亚太地区地位和作用的提高,与冷战后旧的格局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有关。在这一时期,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大国都需要借助东盟的实力,维持和加强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对东盟地区论坛以及建立大东盟的构想普遍持积极态度。由此看来,这一时期只能是一个过渡阶段,这一阶段能维持多久?一旦亚太地区形势发生变化,东盟还能否继续保持现有的作用和影响?未来的大东盟将是一个怎样的结合体?能否独立有效地在亚太地区政治与安全领域中发挥作用?等等,在目前看来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再者,现阶段东盟在亚太地区政治与安全领域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平衡大国关系的基础上,需要各大国的支持和参与,而各大国对东南亚地区的政策也在不断的调整之中。况且,美、日等大国也不希望东盟地区论坛和未来的大东盟,发展成为能独立支配本地区政治与安全走向的组织或机构,必将采取各种手段加以控制和利用。因此,未来大东盟能否在未来亚太政治与安全格局中成为新一极,从目前的情况看,还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标签:;  ;  ;  

东南亚安全形势的特点与趋势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