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不良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红姣

新生儿窒息复苏不良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红姣

李红姣

(全州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广西全州 5415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不良存在原因,对不同原因作分析处理。方法:回顾我县2007~2012年窒息复苏中5分钟阿氏评分〈6分的病例。结果:窒息复苏不良的原因有呼吸道清理不彻底,复苏囊使用不当,复苏方法不正确,气管插管不成功,窒息时未能及时发现处理,多发性先天畸形。结论:加强训练心肺复苏实用技能,减少新生儿窒息死亡及后遗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不良;原因分析;加强训练

【中图分类号】R27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072-01

全国范围内的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规范化培训与推广,使我国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下降[1]。但在窒息复苏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窒息复苏的效果及新生儿的康复。现对我县2007~2012年窒息复苏不良的存在因素作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窒息复苏患儿共31例,1分钟阿氏评分0-5分,5分钟评分〈6分,其中倒评分2例。足月儿23例,早产儿8例,男18例,女13例。出生时窒息27例,日龄2~7天2例,8~20天2例。

12存在因素. 31例患儿中呼吸道清理不彻底9例,占29%;复苏囊使用不当7例,占2258%;窒息复苏方法不正确5例,占 1612 %;气管插管不成功4例,占129%;出现呛奶窒息未能及时发现、处理4例,占129%;先天畸形2例,占 645%。

13转归. 死亡9例,1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并颅内出血,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3例颅内出血。

2原因分析及处理

21清理呼吸道:9例新生儿复苏过程中呼吸道清理不净。主要为吸痰器非功能状态,吸引管连接不紧密,吸痰不彻底,过早地面罩正压给氧。出现吸痰不成功时,应及时检查吸引管的连接,更换吸引器,必要时气管内吸引。一般将患儿轻度仰伸卧位,放一垫肩使肩部提高15~3cm,开放气道。先吸口腔,后吸鼻腔,吸引管负压为60~100mmHg。若为胎粪污染羊水,应用10~14Fr吸痰管或胎粪吸引管迅速吸净胎粪,力争在呼吸建立前(1分钟内)吸净。出现无活力时,立即气管内吸引。

22复苏囊的使用不当:3例复苏囊漏气或部分漏气,致正压给氧后无好转。2例为面罩大小选择不合适,2例面罩置放不好,致面罩与面部不密封而漏气。先将新生儿摆好体位,选择大小适宜的面罩,与面部之间密封好,送气压力先为30~40cmH2O,后降到15~20cm H2O,频率40-60次/分。面罩正压给氧胸部无起伏时,应检查面罩与面部的漏气、复苏囊的漏气和气道阻塞问题,尽早作出相应的调整。为避免氧损害,用氧推荐[2]:正压通气均要在氧饱和度监测仪的指导下进行,足月儿可用空气复苏,早产儿开始给30~40%的氧,有效通气90s心率不增加或氧饱和度增加不满意,应考虑氧浓度提高到100%。

23复苏方法不正确:5例患儿处理错误的程序主要为:未经过及时吸痰就慌忙刺激、正压给氧,胸外按压与正压通气不协调,胸外按压不正确,其中1例给予心内注射肾上腺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窒息复苏有严格的步骤顺序,不可颠倒操作。只有在清理呼吸道的前提下正压给氧才有效,否则会加重病情。正压通气30秒,心率仍低于60次/分,需同时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与通气比为3:1(90:30次/分)。按压部位为乳头连线下方,深度为胸骨下陷距离为胸前后径的1/3。肾上腺素使用指征为:①正压通气及胸外按压30秒后,心率<60次/分。②心率为零。使用方法是快速静注或气管内滴入。

24气管插管不成功 4例患儿未能及时或成功地气管插管正压给氧,主要为技术原因。气管插管指征[2]:①需要气管内吸引清除胎粪时。②气囊面罩正压通气无效或要延长时。③胸外按压时。④经气管注入药物时。⑤特殊复苏情况,如先天性膈疝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凡有以上情况者应立即气管插管。先摆好体位,取合适的喉镜抬高舌及会厌,以左手小指轻压环状软骨处,充分暴露声门,选择与体重匹配的气管导管插入声门,如有异物则快速吸清。后接复苏囊正压给氧,根据呼吸音的强弱调整导管的深浅位置。插管要求20秒内完成,超过20秒应面罩正给氧30秒后再插管。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对面罩通气失败而难以插管的新生儿推荐使用喉罩进行复苏。喉罩复苏作为国内外新版新生儿复苏教程中推荐的一种新的通气技术是值得关注和应用的[3]。

25处理不及时:4例患儿因吐奶误吸致窒息,家长及医务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处理。新生儿奶汁返流较常见,部分患儿奶汁仅留在咽喉部而反流入气道,口、鼻腔外见不到奶汁,因此易被忽视。新生儿喂奶后应取右侧卧位,抬高肩头部,发现吐奶时应尽早清理呼吸道,必要时侧位或俯卧位拍背、吸痰。出现不明原因的突发呼吸困难或肤色发绀,给予诊断性吸痰,排查呼吸道的阻塞,必要时气管插管,气管内吸引。

26先天畸形:2例多发性先天畸形最后放弃抢救。加强孕期保健及产前疾病筛查可降低先天畸形的发生率。

3讨论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成功有赖于预先的设备准备,对人员的培训,采集与复苏相关的简要病史,急救人员的熟练操作与密切配合。加强产、儿科的协作,是促进窒息复苏成功的一大重要措施。推荐在有条件的医院,凡有高危妊娠或胎儿窘迫时应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师,两科医师共同做好一切复苏准备,保证设施功能良好及药品集全。一旦新生儿需要复苏,所有人员立即各尽其责,互相协作,密切配合,严格按规定的复苏程序进行,禁止颠倒步骤,做好评估,以避免不必要的干预和潜在的并发症。复苏过程中出现处理无效或意外,应冷静的认真排查,及时调整处理方式,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复苏成功。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可能有多器官损害的危险,应转新生儿科全面加强监护。新生儿窒息仍是目前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4死于新生儿窒息[4]。研究显示,培训两年后,规范窒息复苏率开始下降,3年后明显下降,实行行政督导,分级强化训练,只有持续有效可行的培训模式,才能确保新生儿规范窒息复苏的落实。因此各级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应加强训练心肺复苏实用技能和临床急救思维方式,以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成功率,减少新生儿窒息死亡及后遗症。

参考文献

[1]叶鸿瑁.继续深入开展我国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129-131

[2]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新生儿复苏指南[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225-226

[3]朱小瑜,林冰纯.新生儿复苏新视野—喉罩通气及应用[J].中国新生儿杂志,2010,25:1-4

[4]朱小瑜,张谦慎.重新认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问题[J].中国新生儿杂志,2011,26:217-220

论文作者:李红姣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4月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8

标签:;  ;  ;  ;  ;  ;  ;  ;  

新生儿窒息复苏不良的临床分析论文_李红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