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合作机制能走多远?——对国家博弈过程与利益基础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远论文,能走论文,金砖论文,机制论文,利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14.1 [文献标识码]A 自2009年金砖国家首脑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峰会,并宣布成立“金砖四国”合作机制以来,金砖合作一直备受世界关注,同时也经常被西方媒体所诟病,认为它虽然具有重要的表面影响力,但缺乏与其影响力相匹配的实质成果。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安德斯·阿斯伦德认为“金砖时代已经结束”。①约瑟夫·奈认为,由于“金砖国家内部不一致性太大”,使得金砖国家“没有办法团结起来”,金砖国家不太可能形成一个“必须认真看待的政治组织”,②等等。 在2014年7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上,五国宣布正式启动金砖发展银行筹建计划。按照计划,金砖发展银行将于2016年开始投入运营,并在7年内将该银行规模扩大到1000亿美元。金砖发展银行的筹建,是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第一次共同创办跨区域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这在世界经济史上没有先例。它标志着金砖合作从领导人就宏观政策进行磋商、对话进一步发展到经济金融层面的更实质性的务实合作,金砖合作机制化建设由此进入更为实质性的阶段。尽管国际舆论对金砖银行后续的机制建设和运营持观望态度,并试图放大金砖国家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差异,但金砖合作无疑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金砖合作的生命力从何而来,金砖合作的可持续性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这一基础是否会随着国际形势的变迁、金砖五国经济实力一定程度的分化而动摇?这些无疑是人们认识金砖合作难以回避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认识金砖合作的发展前景,我们需要从国际关系的层面,对金砖合作的长期基础进行更深入的认识。 影响金砖合作进程的主要因素 金砖国家概念的提出迄今已有十多年。就金砖国家概念的本意来说,它不过是高盛集团推广其金融衍生产品而拼凑起来的称呼,这样的称呼很容易因为国际经济形势的变迁、金融市场的演化而消逝。表面上,金砖国家缺乏一种有力的粘合剂把它们有效地凝聚到一起。在金砖合作发展过程中,国际媒体包括许多西方学者对其前景的质疑,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现实中,金砖国家的概念却并没有昙花一现,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显示出逐渐增强的生命力。每年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金砖合作也取得了超乎许多人预期的成果,这显然也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为此,我们需要对影响金砖合作的主要因素进行更深入和更全面的认识,包括从国家之间互动的角度加强对金砖合作的理解,这种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和规划金砖合作未来的发展进程。 总体上,影响金砖合作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国际格局方面的因素。金砖合作能够取得多大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结构背景性因素的制约,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是全球主要力量中心的实力结构。特别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安全领域所能达到的实力状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最好的情况下,金砖国家自身以及由他们组成的国际组织可以发挥出多大的国际影响力。 冷战结束至今,国际体系从总体上是“单极格局”,或者是只有一个超级大国即美国的体系。这个体系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没有任何单一国家有能力对美国进行制衡。在单极体系下,美国比任何其他大国都更加安全,可以对国际事务的结果产生更大的影响,同时,单极也降低了美国所受的体系约束,增大了美国的行动自由。③与之相比,多极格局意味着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处于明确无疑的第一位置。 在单极体系下,较为巨大的实力差距,增大了其他国家制衡美国的代价,降低了其他国家制衡美国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使得体系内的其他大国对于制衡美国显得踌躇。集体行动的难题进一步增大了其他大国联合制衡美国的困难。单极体系下特殊的实力结构,对其他国家以及美国不是其成员的国际组织在全球层面发挥影响力形成了颇为不利的外部环境。在单极体系下,由于缺乏足够的外部约束,扩大了主导大国的行动自由,容易导致其过度扩张或者不适当地追求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倾向,并使其不愿容忍不受其主导、甚至可能对其影响力构成潜在挑战或侵蚀的国际组织或国家集团。 虽然中国比较长时期内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体系中实力对比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依然是相对有限的,并不足以推动国际体系从单极结构转变为两极结构或多极结构。至少在未来5年~10年,国际体系从单极到两极或多极的变化依然难以真正实现。 国际结构方面的体系性因素决定了未来一个时期美国以及西方主导下的国际制度,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依然在国际经济和全球治理领域处于核心位置,金砖合作即使能够取得较为顺利的进展,也无法在核心领域取代这些组织的核心地位。如果金砖国家试图取代上述国际组织的核心位置,必然面临来自西方国家的强烈集体反制。从这个意义上,西方国家不看好金砖合作,经常给金砖合作泼冷水,金砖合作在当前体系下前进的过程中总有一些磕磕绊绊,难以达到最优的效果,也是当前国际结构的自然结果。金砖合作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这既是金砖国家自身的真诚想法,同时也是金砖国家与美欧相比总体上处于相对弱势状态下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金砖合作本身也是推动国际体系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单极结构下,随着金砖国家自身实力的增强,它们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具有实质性,金砖合作将越来越具有结构性的含义。当前,金砖国家的国土面积占全球的29.6%,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2.3%,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全球21.3%。如果金砖国家经济继续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金砖合作能在国际社会中吸引到越来越多其他国家或新兴经济体的支持,那么,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会在大国实力结构、国际贸易秩序、国际金融秩序、全球治理体系等方面对国际体系的基本结构产生影响,并将改变现有秩序安排中的许多不合理成分。 从实力结构,特别是国际经济领域的实力结构方面来说,未来一个时期,金砖合作的发展受到以下几方面走势的深刻影响:首先,相比于西方国家,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经济相对快速增长的势头能否长期持续,能持续3到5年,还是10到2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由此将产生十分不同的结果。其次,从30到50年的时间视野来说,金砖国家的总体经济规模会增长到什么量级,是最终达到与几个主要西方国家的经济总量平分秋色,还是在总量和质量上都存在档次上的差别。对这一趋势的认知和估计,会直接影响金砖国家自身、西方国家以及其他许多国家对金砖国家合作的政策和态度。最后,在金砖国家总体实力上升的过程中,成员国家自身的增长是否会出现明显的分化,金砖国家之间的发展是出现较为固化的分层,还是总体上比较均衡地增长,这会对不同金砖国家的合作心态产生影响,也会为西方国家对金砖合作的分化提供不同的机会和可能性。 国际大势决定了金砖合作面临的总体外部环境。外部环境虽然不能完全决定金砖国家在相互合作方面的战略与政策选择,但它的确为这些国家提供了不同的可加以利用的空间和机会,也对相关国家的行为构成现实的约束,有时是十分强有力和难以突破的约束,并影响金砖国家对自身在国际体系中的定位,包括实力位置、影响力位置,各自对发展机会和战略空间的认知,以及为了拓展自身战略空间所应采取的策略等方面的判断。 总体上,在当前的国际体系中,金砖国家并不处于强势地位,它是一支上升中但总体上依然处于相对弱势的新兴力量。面对西方国家在全球贸易、投资、金融以及全球治理领域所具有的制度安排和规则制定方面的优势地位,任何单一金砖国家都没有能力单独做出强有力的挑战。进行这样的挑战既无胜算,又要承受高昂的成本和代价。但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加强自身合作、加强互助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自身在国际经济环境中所处的态势,在世界经济与全球治理领域获取更大的话语权。尽管“金砖”概念的提出最初是出于国际投资的考虑,但金砖国家本身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分散在国际体系中的政治力量而存在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客观态势,赋予了金砖合作以强大的内在生命力。 西方国家对金砖合作的策略选择。在同样的力量结构下,西方国家对金砖合作采取不同的策略,对金砖合作进程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金砖合作,西方国家大体有下面几种主要的策略选择: 第一种策略,是大力打压金砖合作,极力维护西方在国际经济与全球治理领域的主导地位,在国际层面公开反对金砖合作对西方影响力的侵蚀,并在政策层面采取反制措施,对积极推动金砖合作的国家直接施加多方面的压力,迫使其打消通过推动金砖合作获取国际话语权的念头。这样的策略并不一定非西方国家所愿,但它会导致西方国家失去在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治理领域的道义制高点,会激起来自体系内的更大反弹。即使在短时期内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从长期来说,这一策略则可能引起金砖国家进一步的反感,反而由此增大金砖国家从长期来说的凝聚力。毕竟,在很多时候,外部压力是增强内部团结的有力因素。随着金砖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升,其能够产生实质性效果的可能性将越来越低。 第二种策略,是在表面上对金砖国家的合作进行支持,给予金砖国家一定的希望,在无关紧要的领域对金砖国家做出一定的让步,但在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全球治理的核心制度和核心规则的制定方面,拖延时间、不予让步。即对金砖合作进行表面上的安抚,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消解金砖合作的内部动力。例如,一个时期以来,金砖国家一直谋求增加其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和份额,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金砖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将大幅增加至13.1%,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将达到14.81%。尽管实际上,金砖国家的整体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能给与他们的份额,但这一改革方案在美国的阻力下,到现在为止依然难以完全实现。这样一种状态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是逐渐耗尽金砖国家的耐心,迫使它们通过团结合作的方式另谋出路。金砖银行的成立,一方面能够以独立于现有机制的方式提升自身以及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则可以倒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改革,推动全球治理结构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金砖银行的筹建以及金砖国家建立应急储备安排的努力,在事实上表明,西方国家试图以拖延、虚假安抚的方式应对金砖合作无法获得成功。 第三种策略,是对金砖合作采取观望的态度,既不鼓励,也不公开大力反对,希望由于金砖国家自身的矛盾或者金砖合作本身存在的内部问题,使这一合作始终处于缓慢推进,无法在国际舞台上形成气候。这样一种态度,可以避免由于打压政策激起金砖国家团结自强、抱团取暖的意愿,而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但它的问题在于,如果对金砖合作采取无所作为的态度,伴随金砖国家实力的上升,以及金砖国家互动变得频繁,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国家必然会面临金砖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逐渐上升的事实。从在国际体系中具有主导地位、在国际体系中具有更大话语权的西方国家的角度,这样一种消极的、无所作为的政策选择无疑是难以做出的。 第四种策略,是通过吸收个别金砖国家的方式,对金砖国家进行分化瓦解,使其陷入各自为战,甚至互相猜忌的状态,从而有效消除金砖合作的势头,缓解金砖合作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冲击。如果有1~2个金砖国家在西方国家的劝说下改弦更张,这一思路似乎就可以收到效果。不过问题在于,西方国家难以向新兴国家中的某一两个许以好处,而对其他新兴国家采取不让步的态度。给予某个金砖国家以好处,可能会使其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获得西方在利益上的让步,正是因为金砖合作形成的压力,这样一种认识会使它不愿放弃对金砖合作平台的利用和借重。此外,如果向金砖国家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做妥协,那西方国家要付出的代价必然较为可观,而这正是其所不愿付出的;如果是向金砖国家中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做妥协,从长期的角度来说,又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因此,这一思路在操作上也存在明显的局限。 第五种策略,是正视金砖合作越来越重要并日益取得成效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发掘金砖合作与现有国际经济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可以对接、可以相互补充的地方,更好地发挥已有机制与金砖机制两者的建设性作用,使两者在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共同演进,同时,对现有的治理机制和规则体系进行改进。这种做法,从长期来说,客观上必然导致金砖国家国际影响力的上升,但根据国际政治的基本逻辑,在金砖国家实力持续上升、相互合作稳步增强的情况下,金砖国家在体系中影响力上升是一个难以改变的趋势。采用这一策略,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砖合作的方向、进程和速度,避免金砖合作产生从根本上替代现有机制安排的效果。 总体上说,第五种策略是一种最务实,从长期来说负面效果最小的策略。但无疑也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西方国家不愿采用的策略。在现实上,西方国家采取的策略,可能是上述五种策略不同程度的组合,即既有打压、也有拉拢、还有分化和各个击破,以及无关痛痒的妥协和并非心甘情愿的观望,几种不同的做法,根据不同的时机和条件,会产生出许多不同的行为组合。 金砖国家对合作的考虑与相互作用。决定金砖合作走势的第三个因素,是金砖国家对相互关系和金砖合作价值的认识。从根本上说,金砖合作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合作,而且是一些有实力、有抱负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合作,这样的合作,不可能建立在一国强制其他国家接受其意愿的基础之上,更不可能建立在外部国家的强制之上。同时,金砖国家也不大可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其中某个国家的主导或者领导。对任何金砖国家,合作的收益必须大于其对合作代价的感知,否则,它可以选择在合作的过程中退出。因此,金砖合作必然是高度尊重所有成员国家的意愿,并符合所有金砖国家利益的合作。 金砖合作能不能走稳、走远,涉及一个在变化的国际格局、转型的国际体系背景下,金砖国家如何相互看待、如何对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金砖国家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各自的利益。在合作的问题上,五国的考虑既有共同性,每一个国家的利益和观点又有其一定程度的特殊性。以下我们对五国的利益和基本考虑依次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中国。中国在金砖合作中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一方面,经过30多年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颇为惊人的规模。从全球层面来说,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从金砖国家的角度来说,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3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为9.24万亿美元,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的GDP之和为6.59万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1.4倍。在双边贸易方面,中国同时是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既是巴西和南非的最大出口市场,也是它们最大的进口来源国。相比之下,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四国之间,没有任何一国位于其他国家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之列(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金砖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会逐渐增加),从贸易的角度,中国也起到把金砖国家结合在一起的网络枢纽作用。 中国在经济实力方面具有的突出优势,对金砖合作既是有利因素,也是制约因素。中国经济地位远高于其他四国,通常也是外界认为金砖集团很可能会解体的原因。④对金砖国家来说,金砖合作的重点不是这几国在经济领域展开相互竞争,而是通过金砖合作争取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因此,只要中国不试图利用自身的经济地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其他金砖国家,较好地尊重其他金砖国家的选择和意愿,那么,中国的经济实力就不会对金砖国家的凝聚力产生伤害,反而可以为金砖合作取得更大更实质性的成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不放弃不结盟政策的情况下,试图以和平的方式改善自身面临的总体国家环境,提升自身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外交的根本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制约是自身在国际经济与全球治理体系中话语权明显不足,在现有的秩序安排中,中国的一些诉求难以得到有效的表达和满足。即使经济实力得到很大提升,中国的话语权也很难随之相应提升。中国在话语权方面的任何提升,必然是自身积极努力的结果。 金砖合作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影响力,包括在国际经济和全球治理领域撬动现有的安排,为新兴国家赢得话语权和影响力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金砖合作的发展越深入,这一作用也越大。金砖合作有助于改善中国在国际经济与全球治理领域的战略态势,扩大中国的腾挪空间,对于中国和平成长为全球性大国具有积极作用。在具体的层面,金砖合作对于加强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应对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应对TPP、TTIP等对中国国际贸易环境的挑战,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也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即使在金砖合作的过程中,被其他金砖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搭一下中国经济的便车,中国也是可以承受的,不会斤斤计较。因为对中国来说,金砖合作所具有的价值是战略性的,它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逐渐体现,而这又要以金砖合作保持总体稳定的势头为前提。 2.俄罗斯。在金砖五国中,俄罗斯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国家。与其他几国不同,俄罗斯严格说来不是新兴国家,而是一个从超级大国位置上跌落下来,并试图维持其世界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与其他四国相比,俄罗斯有明显的优势和不足。俄罗斯的优势在于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地区安全影响力,俄在战略武器领域与美国平起平坐,它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拥有极其丰富的能源和自然资源,有着大国政治斗争的丰富经验。总体上,俄罗斯具有一些为其他金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 俄罗斯在经济方面并不处于优势地位。从世界力量发展的长期走势来说,中国逐渐表现出较明显的成长为世界力量中心的态势。印度由于其人口规模等因素,也被公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力。俄罗斯幅员辽阔,但人口数量不足,其经济也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缺陷。有西方学者认为,在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已经跟不上金砖国家的发展步伐。⑤ 总体上,对俄罗斯来说,金砖合作的政治作用更大于其经济作用。近几年来,俄罗斯与美欧的关系陷入一定程度的紧张,在乌克兰事件的背景下,未来一个时期,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善,最多只能维持一种不是很糟糕的状态。为此,俄罗斯需要在国际上拓展自身的战略空间,发掘应对美欧经济制裁的替代选项,在此之后,才是考虑在国际经济与全球治理领域的话语权问题。 从现实来说,关键在于,其他金砖国家愿意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和其对国际事务的一些主张,它们并不轻易追随西方批评俄罗斯的内外政策,这是未来一个时期俄罗斯所十分需要的。金砖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竞争,不足以构成俄罗斯金砖外交的羁绊。某种意义上,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对俄罗斯的政策越消极,对俄罗斯施加的战略压力越大,俄罗斯在推动金砖合作方面就会越积极。从战略空间和危机时期替代选项的角度,金砖国家的存在本身就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俄罗斯谋求大国地位和大国影响力方面,金砖合作的平台具有二十国集团、八国集团等其他平台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当前金砖合作还处于早期阶段,其机制化程度还不深,在这个阶段,俄罗斯更会利用其丰富的国际经验,参与金砖合作和对金砖合作机制的塑造。无论金砖合作能走多远,它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中的现实,并在俄罗斯的外交中占有了较为重要的一席之地。⑥ 3.印度。在金砖国家中,印度具有独特的优势。基于其庞大的人口、优越的自然条件,印度经济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对印度潜力的认识和预期,使印度受到国际社会普遍的重视和关注。印度当前的经济实力还谈不上十分雄厚,2013年其GDP总量为1.87万亿美元,在金砖国家中,排在中国、巴西、俄罗斯之后。印度经济潜力很大,但当前总量相对不那么大的现状,产生了多方面的效应,一方面它刺激了印度自身的抱负和雄心,同时,它也使印度成为国际上其他大国试图拉拢和借用,但暂时还不用特意加以防范的对象。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印度在世界大国政治中表面上处于一种左右逢源的态势。印度虽然在大国关系中处于有利态势,但它在国际经济和全球治理中仍然处于难以改变的相对边缘位置。某些大国试图利用印度来牵制中国,但仅仅牵制中国并不是印度真正需要的。在能力不足的制约下,印度要实现自己几十年来念念不忘的大国梦想,依然面临巨大的现实困难。 印度试图通过金砖合作平台实现以下几方面的重要目标:首先,促进印度国内经济持续增长,为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奠定更坚实的实力基础。在金砖国家中,中国具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并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能力,俄罗斯和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能源、矿产大国,南非则代表着非洲大陆广阔的市场。与这些国家合作对印度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⑦其次,提升印度在多边合作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印度的影响力辐射到世界上更广泛的区域。冷战结束后,印度活跃在众多多边国际机构中,如亚欧会议、南盟、二十国集团等。其中,金砖合作具有其他平台无法替代的作用。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印度与中国一样,在国际经济、全球治理包括全球气候治理等领域已经受到或者将要受到来自西方国家越来越大的压力,通过加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印度可以在这些领域更好地应对来自西方国家的压力和冲击。金砖合作有助于印度重拾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影响,有助于印度把其上升中的经济力量转化为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影响力。最后,试图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把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作为世界大国地位的一个重要尺度。但印度与德国、日本、巴西“四国联盟”试图抱团入常的道路却走得颇不顺利。在这种情况下,在金砖合作中做出努力或许可以为印度提供新的路径,或者至少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金砖国家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其中中、俄两国是常任理事国,印度、巴西和南非都有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政治诉求。金砖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的潜在作用举足轻重。如果印度能够赢得其他金砖国家的支持,并促成金砖国家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形成共同立场,那么印度在入常问题上将会变得更加主动。 总体上,金砖合作为印度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提供了难得的平台和机遇,并且具有从长期来说无法替代的价值。随着印度的经济潜力逐渐转他为经济实力,金砖合作对印度的价值可能会进一步上升。但印度与中国之间存在的领土纠纷,对于金砖合作的深入发展将是一个制约因素,从当前的情况来说,印度是金砖国家中可能被美欧等西方国家加以拉拢的重要对象。在这个方面,印度是否能稳住自身的基本立场,更加具有建设性地在金砖合作中发挥作用,对于金砖合作进程的顺利与否将具有重要的影响。 4.巴西。巴西的国土面积约851.5万平方公里,在世界排名第五,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占南美洲大陆总面积的一半。2013年底,巴西的人口约2亿,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也居世界第五位。仅以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为标准,巴西确实是一个规模可观的国家。更重要的是,过去十年,巴西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2004年的6637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2.24万亿美元,十年增长了2.3倍多。巴西已成为继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之后的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巴西的国家规模、资源禀赋和不断上升的国家实力,无疑助长了其对大国地位的渴望。但现实是,巴西的经济规模已经与法国、英国十分接近(巴西的经济总量在2011年曾经超过英国,排名世界第六),其国际影响力却与前者不在一个数量级,即使与印度相比也明显逊色。 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巴西试图通过承办各种大型活动以提升国际地位,2014年足球世界杯刚在巴西闭幕,2016年夏季奥运会又将在巴西举行,这也使巴西成为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国家。举办体育盛会显然不足以帮助巴西在国际舞台上实现强国梦。巴西希望借助金砖国家机制实现自身的外交抱负,使其地区领导地位得到国际承认,并进一步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以及寻求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位置。在金砖国家首次峰会于俄罗斯举行之后,巴西积极举办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二次峰会,这从侧面反映了巴西对金砖合作的积极态度。 在金砖国家中,巴西的经济总量位居第二位,且是拉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和唯一代表。在金砖合作的推动下,巴西与金砖国家的经济贸易联系日益密切,巴西是中国在拉美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于2009年成为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巴西的经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巴西的经济增速从2010年的7.5%骤降到2011年的2.7%和2012年的0.9%,这在国际上引发对金砖国家成色的怀疑。巴西需要利用好金砖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机会,改善国内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金砖合作推动了巴西国际影响力的上升,中国和巴西是201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与份额改革最大的获益方。在金砖国家共同努力下,巴西人罗伯托·阿泽维多于2013年当选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巴西与非洲大陆的关系也获得了全方位提升,双方努力发展包括政治和军事在内的全方位关系。在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方面,来自其他金砖国家的支持也十分重要。 随着巴西国际影响力的上升,美国、欧洲对巴西的重视明显提升。2011年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建议美国决策者认真对待巴西的全球性大国地位,加强与巴西的全方位合作,支持巴西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⑧2014年2月,欧盟和巴西举行第7届峰会,双方讨论了全球经济复苏,互联网安全和包括乌克兰、中东与非洲在内的国际安全等广泛议题,重申全方位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美国也正在与巴西构建更平等的伙伴关系,两国在经济和金融、战略性能源、全球伙伴关系和防务合作4个议题上建立了总统对话机制。显然,巴西受到美国、欧盟一定程度的拉拢。这也表明,巴西在金砖国家范围内的活动,不会牺牲其与西方,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 不过,巴西与其他金砖国家没有地缘矛盾,欧美国家在国际经济和全球治理领域不会轻易给予巴西实质性的利益。特别是当前美欧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谈判,对巴西会形成一定的冲击。从长期来说,金砖合作平台对于提升巴西的国际地位具有其他平台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充分地挖掘金砖合作的潜力,是巴西开展多边外交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5.南非。当前,在金砖国家中,中国的经济总量在9万亿美元左右,俄罗斯、印度、巴西的经济总量在2万亿美元左右,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3年南非的GDP为三千五百多亿美元,仅以经济实力而论,南非无疑是其中的弱者。另外,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南非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 另一方面,南非又有自身特殊的重要性。南非长期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⑨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占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与其他非洲国家相比,南非的经济总体上保持稳定。南非相关企业在非洲的金融、电力、电信、交通等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是非洲最大的交易所,南非的德班与理查湾是非洲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和散货港口,南非拥有非洲最大的电信运营网络,等等。 与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主要代表自身不同,在金砖合作中,南非作为非洲新兴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非洲国家代表的身份参与。接受南非加入“金砖四国”的主要原因是它在非洲大陆的意义以及在非洲大陆所具有的重要政治作用。事实上,不仅在金砖国家中,在G20中,南非也是来自非洲的唯一国家。 随着非洲大陆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社会对非洲重视程度的提高,南非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南非认为成为金砖国家对于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并为此做出积极努力。2010年,南非总统祖马分别在4月、6月、8月上下旬对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中国进行访问,这体现了南非对于加入金砖国家的迫切愿望。在成为金砖国家成员后,南非与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的关系得到稳步发展,与四国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南非与中、俄、印、巴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加入金砖集团,直接提升了南非的国际地位,它既可以使南非搭上金砖四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便车,也有助于南非借助金砖平台在国际经济与全球治理领域发出非洲的声音,提升南非的国际影响力。加入金砖合作对南非来说,无疑是具有重大现实和战略利益的举措。 金砖合作挑战和机遇共存 与七国集团、欧洲国家的合作不同,金砖合作是具有明显差异的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合作。金砖国家没有历史、地理、文明、文化和宗教方面的共同性,它们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模式,即使在经济领域,在有很强互补性的同时,某些金砖国家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性。 另一方面,金砖合作对每个金砖国家都具有重要价值,它是金砖国家在全球舞台上发挥作用的不可替代的平台。总体上,作为国际体系中上升中的新兴力量,金砖国家都希望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其大国抱负和推动国际体系的转型,以降低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和代价,同时也不愿在实现大国抱负方面落在其他新兴国家后面,或者陷入单打独斗的局面。如果不推动金砖合作,不通过联合的努力对现有国际经济和全球治理体系形成具有实质性的冲击,任何单一国家试图实质性改善自身在国际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地位都十分困难。金砖合作提供了变革和改善全球治理体系的一个风险和代价较小、步骤可控的有力工具,它也有助于缓解体系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震荡。从这个意义上说,金砖合作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政治、战略特别是国际制度与国际规则方面,而不仅是能给金砖国家带来经济利益上。金砖合作要有效地发挥这一平台作用,并撬动现有国际经济和全球治理体系,一个前提是金砖合作取得重要实效,这需要金砖国家切实加强团结与合作。如普京所言:“只有当金砖国家之间全面展开实质性的合作的时候,其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中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⑩只要金砖国家自身有深度合作的意愿,西方国家对于阻碍新兴力量在国际体系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就难有好的办法。简单地打压并不足以限制金砖合作影响力的上升,对金砖国家让步则不过是让金砖国家更快地获得国际影响力。总体上,金砖合作机制国际影响力的上升是大势所趋,差别更多地体现在速度、程度以及过程中波折的多少上。 金砖合作确实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包括金砖国家自身经济实力不是特别平衡,一些金砖国家的增长速度不是十分稳定,金砖国家之间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它们的政治诉求也不尽相同,有些金砖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等等。在金砖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如何合理的分配权利、责任和义务的问题,用一个声音说话时,更多地采用什么声音、发出什么声音的问题。此外还面临着西方国家对金砖国家的拉拢、分化、唱衰、捧杀,等等。在如此多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小,金砖合作的总体推进不会特别容易和顺利。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金砖合作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虽然不少,但都不是致命性的,也不是结构性的,而是工具性的、因具体问题而异的。金砖国家在金砖合作的问题上,面临的不是零和的、冲突性的、难以调和的矛盾,而是一些协调性的、沟通方面的、如何妥协的问题。正因为此,虽然一些国际舆论不看好金砖合作,金砖合作却能在事实上比较平稳地推进。作为一个不包括西方国家及其盟国在内的具有全球层面含义、未来还有很大成长空间的重要合作平台,金砖合作是一些有自信的主权国家自愿行为、相互博弈的产物,其取得的每一个结果,是相关国家在利益关系上达成的一个均衡。国际体系转型的长期性,以及金砖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宏观政治和战略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金砖合作对金砖国家具有长期和重要的价值,也使人对金砖合作的前景具有稳定和可靠的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金砖合作在国际经济和全球治理领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Anders Aslund,"Now the BRICs Party Is Over,They Must Wind Down the State's Role",http://ww.iie.com/publications/opeds/oped.cfin?ResearchID=2461. ②[美]约瑟夫·奈:《没有粘结在一起的金砖》,见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com/forum/expert/others/story20130410-200596. ③Robert A.Pape,"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0,No.1(2005),p.11.John Ikenberry,Michael Mastanduno,and William C.Wohlforth,"Introduction:Unipolarity,State Behavior,and Systemic Consequences",World Politics,Vol.61,No.1(2009),pp.1-27. ④庞珣:《“金砖”已成明日黄花》,《中国投资》,2014年第5期,第24~25页。 ⑤[瑞典]斯蒂芬·赫德兰:《金融危机之后的俄罗斯》,《俄罗斯研究》,2010年第6期,第71~87页。 ⑥肖辉忠:《试析俄罗斯金砖国家外交中的几个问题》,《俄罗斯研究》,2012年第4期,第21~42页。 ⑦辛仁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与中印关系》,《南亚研究》,2011年第3期,第87~99页。 ⑧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Global Brazil and U.S.Brazil Relations",Independent Task Force Report,No.66,July,2011. ⑨不过,2014年4月,尼日利亚国家统计局宣布,其GDP已超过南非,成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见中国新闻网,《尼日利亚GDP超越南非,成非洲第一大经济体》,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4/07/c_126362683.htm。 ⑩肖辉忠:《试析俄罗斯金砖国家外交中的几个问题》,《俄罗斯研究》,2012年第4期,第41页。标签:全球治理论文; 巴西经济论文; 金砖国家论文; 金砖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合作博弈论文; 经济学论文; 话语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