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条内在线索
彭 高
(同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92)
摘 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集中阐述了其唯物史观的原理。文章并非着眼于阐述该著作的具体内容,而只致力于剖析其内在线索。概括而言,该著作的一条内在线索可以归纳为:“以人为本”。具体而言,这一线索集中表现于对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人类历史的展开过程及其致命问题、人类历史的最终目标等三个具体问题的论述。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内在线索;以人为本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的一条内在线索可以归纳为:“以人为本”。这一条线索贯穿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下简称“马恩”)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也蕴含在其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阐述。具体而言,这一线索集中表现于对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人类历史的展开过程及其致命问题、人类历史的最终目标等三个具体问题的论述。
一、“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体现和内涵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以人为本”最早见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该《决定》指出:“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1]此处的“以人为本”可理解为“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属性特征。此外,《决定》阐述了“以人为本”的两点具体内涵:其一,“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2];其二,“把推动经济发展同推进政治、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3]。这两点是内在统一的,后者是前者的一个体现。换言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体现之一。总体而言,这两点对“以人为本”内涵的表述还不够完整、系统。其后,党的十七大报告详细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4]。此处的“以人为本”成了“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内容。对于“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也作了详细阐述。它指出,“要把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
另外,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对“以人为本”作出了重要论述。它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些基本要求,其中几条就涉及“以人为本”。其一,“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体现了在政治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具体而言,要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6]这体现了在政治发展中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其二,“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这体现了在经济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具体而言,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7]这体现了在经济发展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三,“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体现了在社会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具体而言,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8]其四,“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这也体现了在社会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具体而言,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9]这体现了在社会发展中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此外,“以人为本”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有鲜明体现。在该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其中三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三条基本方略鲜明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具体而言,其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体现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具体而言,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0]这体现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其二,“坚持人民当家做主”,这体现了在政治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具体而言,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11]这体现了在政治发展中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其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也体现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具体而言,必须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2]这也就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认识,即“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了谁”,即发展的初衷。具体而言,就是发展为了人民,把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二是“依靠谁”,即发展的主体。具体而言,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三是“谁受益”,即发展的归宿。具体而言,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保障人民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可简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为本”之所以能成为党的一贯主张和理念,主要是因为党从建立之时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始终维护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概括起来即“以人为本”。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以人为本”不仅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而且也鲜明体现于马恩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先驱的经典著作,《形态》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贯穿《形态》始终的一条内在线索正是“以人为本”。
二、“以人为本”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体现:《形态》的一条内在线索
周作人在儿童文学翻译的中心思想莫过于“儿童本位”,而这一思想来自于了卢梭的儿童本位。上文所提到的1918年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批判陈家麟和陈大蹬翻译的安徒生的作品《十之九》的文章,他认为译者只是出于教训儿童的目的对原作进行的翻译,故他将其批判为“却全是用古文来讲大道理。”(周作人1918)。他认为翻译儿童文学作品应时刻考虑儿童的阅读感受。
1 .《形态》认定的人类历史之首要前提:“现实的个人”
因此在配置采访资源或荐购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不同读者类型的借阅人数、借阅册次分布恰当配置资源,同时需要结合两者在时间维度上反映出来的趋势及时调整采访资源。
总之,《形态》认定的人类历史之首要前提是“现实的个人”。因此,历史发展要依靠“现实的个人”。若无“现实的个人”这个前提,历史将无从发展。此外,“现实的个人”的集合体是人民,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历史发展必须依靠人民。而“以人为本”具体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发展依靠人民。因此,基于其认定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是“现实的个人”,《形态》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线索。
2 .《形态》论述的历史展开过程及其致命问题
总之,《形态》揭示的历史展开过程之致命问题就是分工所导致的异化问题。而马恩之所以能敏锐认识并深刻揭示该问题,主要是因为其根本立场在于为人民谋利益。具体而言,他们认为发展应该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也应由人民共享。而“以人为本”具体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从其揭示的历史展开过程之致命问题在于分工所导致的异化问题来看,《形态》也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线索。
(1) 因建筑物本身对信号的屏蔽和吸收作用,导致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从而产生移动通信信号的弱场强区和盲区。通过室内覆盖系统,实现室内信号的准确覆盖。
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对立主要是由分工带来的。分工使人们从事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职业),进而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有自己不同的利益诉求。换言之,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利益不统一,且往往只关注各自职业领域的利益而忽视公共利益。公共利益一般从私人利益中抽象出来,以国家的形式出现。因此,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对立也可谓是个人与国家的对立。
马恩指出,“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18]“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个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其他的唯心主义的上层建筑的基础”。[19]在此处,国家指的是国家政权,即政治上层建筑;而“其他的唯心主义的上层建筑”指的是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即思想上层建筑。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市民社会是经济基础。作为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决定了该社会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设施,思想上层建筑即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经济的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又一对基本矛盾。该矛盾加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两对决定性矛盾,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在马恩写作《形态》时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人类已经经历过的“经济的社会形态”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对应的所有制形式有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或等级所有制以及现代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
人的异化的产生,主要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雇佣劳动造成的。具体而言,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资本家掌握生产资料,他们雇佣工人,迫使工人屈从于非自愿的分工劳动,并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而工人只获得极少一部分自己的劳动,也就是资本家付给工人的、仅仅足以工人维持其延续生命和繁衍后代的工资。人的异化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人与劳动产品、人与劳动过程、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己类本质的对立。[20]
(2)《形态》揭示的历史展开过程之致命问题:分工导致的异化问题 对马恩来说,到他们写作《形态》时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为止,历史上经历过所有社会形态都不能解决一个根本性、致命性的社会问题:分工所衍生的异化问题。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对立(个人与国家的对立)、城乡对立、阶级对立和人的异化(包括人与劳动产品、与劳动本身、与他人以及与自己的对立)。
在《形态》中,马恩先是论述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而后,他们又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17]由此,他们把交往形式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剥离出来,并把它作为社会结构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部分,同时沿袭传统社会学的术语,把它称作“市民社会”。
历史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第一基础和根本条件,也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始点和根本依据。在《形态》中,关于历史的前提,马恩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3]换言之,亦即“现实的个人”。无论是从感性直观还是理性思辨的角度来说,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其一,从人类历史的概念来说,人类历史正是人类自己存在于其中的客观过程,人类历史是人化的产物,没有人类就无所谓人类历史。其二,从历史的主体来说,人类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而整个人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现实的个人。因此,如果没有现实的个人,就没有创造历史的主体;其三,从历史的价值来说,历史的价值在于蕴含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使现实的个人从中吸取关于生存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从而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如果没有现实的个人,那么历史也将失去价值。
城乡对立的产生主要是由城乡之间的分工造成的,也可以说是由资本和地产的分离造成的。城市的主要产业是工商业,主要依赖资本;农村的主要产业是农业,主要依赖地产。由于城乡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分工不同,城乡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于是,城乡之间产生了利益冲突。
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和微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主要指人口、国民收入等,而微观经济因素主要指企业所在地的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及就业程度等。我国涉农企业发展环境中经济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利率变动、税率、贷款的难易程度等。人民币利率的变动,极大地影响着涉农企业的发展。利率升高,在吸引居民增加储蓄的同时,间接增加了居民的利息收入,增加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促进了涉农企业的发展。
某部著作的一条内在线索可以是贯穿其文本内容始终的一个核心观点、理念、立场、原则或者逻辑等。在《形态》中,“以人为本”这一条线索贯穿于马恩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也蕴含在其对唯物史观原理的阐述。具体而言,这一线索集中表现于对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人类历史的展开过程及其致命问题、人类历史的最终目标等三个具体问题的论述。
阶级对立的产生,主要是由分工导致人们在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部分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造成的。
④结合水利需求,引进急需技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紧密结合水利建设需求,在水资源优化配置、饮水安全、防灾减灾、水环境治理、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安排了一大批“948”项目,引进了许多先进实用技术,有力地配合了水利部重点任务的完成。
总之,《形态》论述的历史展开过程是一个充满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客观过程。换言之,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主体性作用。此处的“人”是一个集体概念,即“现实的个人”的集合体,亦即人民。由此,人的主体性作用更确定地说是人民的主体作用。因此,《形态》所阐述的历史展开过程还是体现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发展依靠人民。而“以人为本”具体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展依靠人民。因此,从其所论述历史的展开过程是一个充满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客观过程来看,《形态》也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线索。
(1)《形态》论述的历史展开过程:充满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客观过程 在《形态》中,确定历史的前提为现实的个人以后,马恩就论述起现实的个人之生活过程,指出,“一当人们开始生产自己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4]“人们为了创造能够‘创造历史’,应该有生活的可能性。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所必需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5]。可见,为维持其肉体生存,人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由此,马恩从人的肉体生存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出发,展开了对物质生产过程的探讨。进而,马恩探讨了人们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客观过程中必须处理的两对最基本关系:其一,现实的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涵盖了生产力的概念。因为生产力就是人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其二,现实的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这涉及生产关系的概念。不过,在《形态》中,马恩并未直接使用“生产关系”,而是使用“交往形式”,它可以看作马恩对生产关系的一种独特表达形式或生产关系的前身。作为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处理的两种基本关系之题中之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统一的。那么,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是如何统一的?马恩进而展开对“分工”的阐述,从而以它为纽带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该具体过程如下:生产力的总体状况决定分工的细化程度和发展水平,而分工的细化程度和发展水平又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总体状况。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马恩提出了“生产方式”来统摄它。也就是说,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此外,马恩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对根本矛盾,在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借用《形态》中的一个论断,那就是: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16]
3 .《形态》憧憬的未来:人本化的共产主义社会
(1)有效解决异化问题从而彻底解放人的终极方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正是出于对异化问题以及上述不公正现象的痛恨,马恩才提出了关于异化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在《形态》中,关于人的解放,他们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且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21]也就是说,马恩立足于社会现实并诉诸社会实践来实现人的解放。此外,他们指出,“只要活动的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原来,当劳动分工一出现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而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都不受特殊的活动范围限制,而是可以在任何领域发展……”。[22]在这段描述中,马恩对人在分工所导致的异化生活状态和共产主义社会中的自由生活状态进行了对比分析,由此也表明了自己关于人的理想生活状态和具体解放路径的想法,即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关于建立共产主义的条件,马恩指出,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23]也就是说,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首先就必须使生产力高度发达,同时建立起人们的普遍交往。之所以要具备这两个条件,是因为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时,分工所导致的异化问题才会成为无产阶级不堪忍受的力量,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才会尖锐化,从而无产阶级革命才会爆发,进而建立起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24]和经济基础,并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从而最终消除人的异化问题,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同时,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才不会陷入争夺生活必需品的斗争中,才能投入共产主义革命。另外,只有建立起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实现无产阶级的联合,从而凝聚起革命的联合力量,进而取得革命胜利。此外,在马恩看来,“劳动分工和私有制是等同的表达方式: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25]换言之,分工和私有制只是同一社会过程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因此,要消灭分工所带来的异化问题,就必须消灭分工本身,也就必须消灭私有制。而关于消灭私有制的条件,马恩指出,为消灭私有制,“各个人必须占有现有的生产力的总和,这不仅是为了实现他们的自主活动,而且就是为了他们的生存”。[26]同时,马恩强调,“这种占有受进行占有的个人的制约。只有完全失去了一切自主活动的现代无产者,才能实现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27]此外,“占有必须通过联合才能实现”[28],这是由无产阶级的本性决定的。也就是说,要消灭私有制,就必须通过无产阶级的联合,才能实现无产阶级对现存全部生产资料的占有,从而消除异化问题的根源——生产资料私有制。总之,要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就必须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们之间建起普遍交往的前提下进行共产主义革命,消灭分工导致的公私对立、城乡对立、阶级对立以及人的异化等各种异化问题,建立起共产主义社会这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从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如马恩所说,“代替着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9]
(2)共产主义社会:能够真正使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本化社会 在马恩描述和憧憬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人们之间建立起普遍交往,劳动不再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也不必屈从于非自愿的分工而在特定范围内活动。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到那时,阶级和国家已经消亡,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对立、城乡对立、阶级对立和人的异化问题也不复存在。也就是说,在马恩看来,共产主义社会能够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等以往一切社会形态所不能解决的分工所带来的异化问题。由此,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真正使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到此,马恩又回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以及他们探索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前提——“现实的个人”。
总之,马恩之所以要在《形态》中提出建立人本化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主张,是着眼于解决以往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的异化问题,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体现了其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也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另外,人本化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人“各尽所能”,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体现了发展要依靠人民;另外,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是按需分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都能实现,这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总之,从其憧憬的未来在于人本化的共产主义社会来看,《形态》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线索。
综上所述,《形态》的一条内在线索是“以人为本”。具体而言,这一线索集中表现于马恩对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人类历史的展开过程及其致命问题、人类历史的最终目标等三个具体问题的论述。
三、简评《形态》中马恩的“以人为本”思想
总体而言,《形态》中马恩的“以人为本”思想,主要表现出一种人本主义和象征主义的风格。换言之,《形态》中的“以人为本”思想主要表现为一种基于无产阶级立场对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异化问题之人本主义批判,其体系和内容还不够具体、系统和科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以人为本”只是贯穿这一著作的一条隐性、内在的线索,而非其显性、直观的内容。此外,《形态》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另一特点在于它是马恩在阐述其唯物史观的语境下,结合唯物史观原理的阐述来展开的。换言之,马恩在这部著作中并没有单独、具体地阐述“以人为本”的思想。如前所述,“以人为本”只是一条内在、隐性的线索,而非显性、直观的内容。因此,要理解《形态》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还必须结合马恩唯物史观的语境,结合唯物史观的原理来深入分析。
四、《形态》中的马恩“以人为本”思想的后续发展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马恩《形态》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后来也有新发展。具体而言,其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路向:一是政治经济学的经济批判路向;二是共产主义的政治建构路向。
2.2 两组孕产妇产期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孕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为3.15%,对照组为4.6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出生率6.91%显著低于对照组10.7%,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2.95%显著低于对照组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1.政治经济学的经济批判路向
《形态》中“以人为本”线索的一个体现是马恩揭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致命问题:分工导致的异化问题。后来,为有效解决这些异化问题,马克思开始追问这些异化问题产生的根源。而后,马克思认识到,这些异化问题的共同本质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人的剥削,而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资本对于人的劳动的剥削。因此,为揭示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马克思进行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资本论》,成为工人阶级的圣经。[30]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了以剩余价值规律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由此揭示了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可以说是《形态》中的马恩“以人为本”思想在经济批判路向的一个后续产物。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也为“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支撑,从而使“以人为本”思想更加科学和具体。
2.共产主义的政治建构路向
《形态》中“以人为本”线索的另一个体现是马恩针对存在异化问题的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自己憧憬的未来理想社会:人本化的共产主义社会。后来,马恩在《形态》中的“以人为本”思想也沿着共产主义的政治建构路向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阐述了其共产主义思想,提出了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理想,还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些原理和举措。此外,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理论,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所需要经历的两个历史阶段——共产主义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从而使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科学的参考方案和理论指南。通过《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的论述和阐释,马恩的共产主义理论得以建立和完善。马恩的共产主义理论可谓是其在《形态》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在政治建构路向的一个后续产物。马恩的共产主义理论也为“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共产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从而使“以人为本”思想更加科学和具体。
对于槽体下部来讲,电解槽的炉膛内铝液和电解质的流动,会造成高温熔体的大量热能以对流的方式向槽内衬传递,槽内衬中的热量以传导的形式经由碳化硅砖、耐火材料、保温材料等传向槽壳,再由槽壳表面向周围环境以对流和辐射的方式散发出去。
吉和街不复旧年模样,所有的木阁楼全部消逝了,代之以四十多层的楼宇,站在每一层楼的阳台上,似可望见滚滚长江。
参考文献
[1][2][3] 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〇〇七年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550.
[4][5]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15.
[6][7][8][9]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1).
[10][11][1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22,23.
[13][14][15][16][17][18][19][21][22][23][25][27] [俄]巴加图利亚.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7,8,18,52,26,18,18-19,14,23-24,25,22,64.
[20][2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48,294.
[24][26][28] [德]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7,27,64.
[30] 韩喜平,张皓翔.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展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6):2.
DOI: 10.15938/j.cnki.iper.2019.05.001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9749(20 19)0 5-0 071-0 6
收稿日期: 2018-04-30
基金项目: 海南省意识形态与舆论研究基地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HQZZ2019-01)
作者简介: 彭 高(1990—),男,湖北孝感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学玲]
标签: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内在线索论文; 以人为本论文;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