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苹[1]2003年在《中国入世对中学德育建设的机遇、挑战和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意味着我国在经济上与世界全面接轨,这大大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而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变化。西方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会乘我国入世之机在我国登陆,并给我国的德育提出了新的问题。我们的主流文化正经受着各种亚文化的巨大冲击。对此作些前瞻性的探讨,有利于我国中学的德育更主动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外国文化、资金、教学经验等的进入,将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影响我国中学的德育。它为我国提供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条件,同时也增加了德育发展的难度。因此,我国中学的德育应以开放的胸襟主动地融入全球,走向世界,从而使我国德育中存在的一些痼疾得以医治,并赢得一个崭新的德育。 本文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旨在对中学德育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预测,试图找到最佳的对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入世可能对我国德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构大体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入世给我国中学德育带来的机遇。入世有利于我国引进国外的德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有利于为我国德育的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第二部分,入世给我国中学德育带来的挑战。入世后,伴随着商品的流入,国外的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进入了我国,在加速国内德育环境和德育对象变化的同时,也加大了德育工作的难度。第叁部分,我国中学德育应对入世的策略。针对中学德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提出要树立现代的德育理念,增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德育内容,抢占德育网络阵地,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李君[2]2013年在《优化中学德育网络环境研究》文中认为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具有海量信息、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以及隐匿、平等的网络交往方式,给中学生德育带来了极大影响。网络一对一的交流方式增强了中学生的民主平等观念,由单向转为双向的交流方式,从而使传统中学德育课堂上教师单向灌输式教学变成了互动式教学;网络扩大了中学生的德育知识面,增加了中学生对道德认知的判断能力;网络增加了中学生的社会感。同时,也要看到,网络也弱化了中学生社会主义信仰,削弱了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甚至出现了中学生网瘾现象以及与网络有关的犯罪行为。网络和合理使用,将对中学德育工作产生如下积极影响:丰富中学德育的教学方法,开辟德育教学新途径;丰富中学生德育内容。同时,网络也提高了中学德育工作者的门坎;增加了传统中学德育的管理难度。中学德育网络环境的优化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积极强化包括加大网络资源利用,加大网络德育交流平台的运用,发挥网络管理优势等有利因素。通过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完善网络立法,加大网络技术开发力度等措施,化解消极因素。
窦鹏辉[3]2005年在《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5—35 岁年龄段的农村青年,是农村人口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本研究的目标在于,理清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所面临的形势、背景及客观需求,认识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新时期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揭示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最终从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各个层面,提出其开发的方向、重点、途径和模式,然后进一步提出与这种开发方略最适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与这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适应的长效保障机制。作为一项管理学领域的战略研究,基于围绕本研究所做的社会问卷调查,本着针对性、可操作性、可预见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本研究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明理分析,从应用的角度大胆破旧创新,提出一些可供各界决策、研究所需要的思路、判断和结论。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社会调查方法,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比较的方法、个案研究和共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辨证地参考同行专家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大胆地进行模式设计和理论创新。在研究过程中,大量运用经济学(包括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学、人口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与知识,立足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理论、农业研究资源配置理论、投入产出比理论等等,通过与历史比较、与现状比较、与国外比较,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及其运行机制和实施模式。同时,结合“外地进京务工青年状况调查”(2004 年3 月)和“中国农村青年状况调查(2004)”两次社会问卷调查,同时亲赴陕西铜川、甘肃定西、北京昌平、陕西咸阳等四地进行实地调研,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并运用SPSS 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上述结论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支撑。 本研究通过分析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形势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背景下、加入WTO 后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农村青年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这种大背景、新形势对农村青年的客观需求,进而提出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涵义、特点与开发的现状和内容。结合问卷调查和官方统计数据,通过对农村青年人力资源人口数量、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化、处世心态与置身状态、对待生活、家庭及亲友的态度、对待事关“叁农”大事的态度及其生命与健康状况的分析,提出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在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组织农村青年在职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朱胜祥[4]2002年在《高中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伴随独生子女现象而出现的学生主体的变化,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但传统德育有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地方,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们迫切需要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我们的德育出了什么问题和我们该怎样改进我们的德育。本文通过对一所高中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调查发现: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日益复杂;影响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因素也日益复杂,学校不再是主导因素;学生基本具备爱国主义情感;能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但合作意识较差;社会主义信仰不坚定;不能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统一起来;对现行德育的内容、方法和效果均不甚满意;文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高于理科学生,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调查后召集了部分师生座谈,就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调查结果后认为: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改进我们的现行德育,由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转变。具体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在教育思想方面,落实五育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改变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在德育目标方面,应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统一起来,并以集体主义教育作为切入点;在德育内容方面,应重视传统与现时相结合,应针对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增强德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德育方法上,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德育途径方面,应继续重视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挖掘学科德育渗透内容,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德育合力;应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使德育评价软硬结合;应加强德育科研,使德育工作者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从而促使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转变。
周倩[5]2006年在《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实施,高校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人的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在高校科技领域,不仅意味着科技人员的发展受到重视,科技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也成为近叁、两年高校科技管理研究会关注的热点。提高高校科技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对于推动高校科技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是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一种需要。论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运用调查研究、比较分析、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除导言外,共分3个部分对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 导言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指明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特色、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个是基本概念。专业的概念、标准、专业化的概念、高校科技管理专业的概念与特殊性、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的概念、以及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目标等;二是发展了专业化运动理论,提出职业专业化需要努力的方向和方面。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叁章,主要是结合背景,提出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科技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学科技园建设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日益重要,科研项目、经费竞争日益激烈,科研合作特别是跨学科、跨区域、全球性的合作日渐增多,对高校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挑战,也说明了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紧迫性。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通过比较与调查,分析出我国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叁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依据专业化运动理论,分析、解决我国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第四章通过对美国和台湾地区高校科技管理专业课程的分析、论证,设计出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继续教育课程方案;在调查的基础上,第五章对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实现模式进行探讨。初步提出两个层次(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非
佚名[6]2005年在《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文中指出[阿不拉·买买提]阿不拉·买买提,新疆焉耆人,1958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新疆库尔勒市巴州卫生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高级讲师、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卫生职业教育。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培养了上千名各族卫生专业人才,在新疆各地卫生医疗战线上发挥着各自的骨干力量。撰写的教学、科研论文《版画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学应用》、《谈卫校解剖学教学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新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师情况调查》、《少数民族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浅
杨帅[7]2016年在《儒家文化引入中学德育教学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的风采,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自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文化以来,儒家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不仅在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而且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深深的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之中,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能从网络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世界的认识正在形成,需要积极的文化去引导他们。想要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就必须把中华文化的精华儒家文化同中学德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的运用儒家文化的精髓丰富中学德育的内容与手段,积极发挥儒家文化的教育作用。儒家文化融入到中学德育中,有助于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精髓,树立起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有助于丰富中学德育内容,提高中学德育教育效果。同时,把儒家文化融入到中学德育中,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新的力量。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目录和正文中是引言),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对中华文化、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中适合中学德育的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第叁部分,分析中学德育的现状;第四部分,探讨在中学引入儒家文化的意义以及其他国家成功对我们的启示;第五部分,探讨如何在中学德育中引入文化的具体方法以及途径
王向华, 段立全, 刘连军[8]2003年在《入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文中认为入世后 ,随着教育服务承诺的兑现及国外教育机构的涌入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种种问题。论文对存在的问题 ,作了相应的对策分析 ,指出要应对 WTO带来的冲击必须坚持民主化治校 ;加强党的领导 ;依法治校 ;加强道德建设
徐清祥[9]2002年在《教育投资与政府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投资成为政府、企业(或其它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教育产品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准公共产品:既能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利益,又能为投资者个人在未来获得更高的收益。由此,政府在这一投资活动中的地位也比较突出:首先,政府是教育投资最重要的投资者。在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由于教育的社会效益非常大,是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基础,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承担了这一阶段教育投资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费用。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中、高等教育阶段,虽然这一阶段个人投资收益非常明显,但仍然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因此政府财政仍得承担相当一部分的教育费用。其次,政府是非政府教育投资主体教育投资的调控者。从对个人教育投资调控来看,政府可以通过规定个人承担教育费用的比例——通过规定学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的教育投资数量和结构,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如教育贷款、教育储蓄利息税减免等等措施间接地影响个人教育投资。从对民间教育投资的调控来看,政府通过对其实行税收减免、财政扶植(教育税减免、教育凭证制度等等),调节民间教育投资的营利,以此来影响其对教育的投资。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投资总量上来看。从纵向上,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呈飞速增长态势。但从横向上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是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相对比重都远远低于后几个指标。但从公共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总额来看,却基本上与国际水平持平。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从政府教育投资来看,增加政府教育支出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而不是仅靠提高教育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例。从非政府教育支出来看,应加大力度吸引非政府教育资金特别是民间教育资金的进入。另外,学校特别是中、高等学校应进一步面向市场,利用自身的人才科技优势,提高自身事业收入水平。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投资经费结构来看。在教育经费来源的构成中,财政性教育经费特别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所占整个教育经费的比重占绝对主导地位,虽然近年来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事业收入特别是学费收入所占比重开始有所上升,但社会团体和公民办学的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仍然过小。从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来看,地区结构表现为:教育经费集中在发达地区和拥有文化历史名城的少数几个省份,其它地区所占的比重过小;学校级次结构表现为: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相比,高、中等教育人均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过大,而基础教育所占的比重过轻。因此,我们提出的建议是:加大民间教育投入力度;通过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缓解教育经费在地区分布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等等。 从制度层面上来看。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教育管理制度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我们利用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终极委托人的地位虚置,缺乏对各级委托人、代理人激励机制。我们的建议是:重塑纳税人(受教育者本人或其家长)的终极委托人地位,通过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社区管理制以及政府奖励工资制,构建各级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激励机制。 从政府对民间教育投资的调控来看。我们首先借助于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发展民间教育对于改善社会福利的必要性。其次,我们介绍了国外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态度以及政策举措,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发展民办教育中尚存在的问题:性质界定不清、规模偏小等等。我们提出的建议是:科学地划分民办教育的营利性质,在此基础上给予不同的财政政策:对于营利性民办学校不仅不给优惠,而且应当像工商企业一样予以纳税;对于微利性民办学校给予较大税收优惠;对于纯公益性民办学校,政府不仅应给予税收减兔,还要在财政支出上予以适当的资助。另外,还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凭证制度以及教育税减兔制度间接地扶植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政府对个人教育投资的调控来看。从理论上,我们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教育投资的行为;从社会角度入手,构建了个人教育投资对于改善社会福利和缓解过度的教育需求的模型。从实践上,我们分析了我国目前教育收费_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确定学费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经济承受能力、学校培养成本、学校差别以及个人收益程度。二是规范各项收费制度,整顿收费秩序。叁是调整收费结构,逐步降低基本教育收费,适当增加其它教育收费支出。四是进一步改进助学贷款制度。五是完善其它相关各项配套措施,如奖学金制度、教育储蓄制度等等。 教育投资的效率问题。在分析完政府对各教育投资主体的调控之后,我们构建了评价各投资主体的教育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政府教育投资指标体系有生均各教育经费指标体系、教育基建投资效率指标体系、教育投资结果相关指标体系;学校教育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除了以上列举的政府教育指标体系微观化外,我们还提出了品德操行合格率、体锻达标合格率、毕结业学生升学
赵金昭[10]2006年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固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从理论到实践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及培养模式仍处于众说纷纭的探索阶段,急需要解决。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及思考,形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及培养模式的最新理论成果。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研究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基本概念。这些内容在第一章绪论中进行。二是研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包括台湾);研究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主要研究美国、日本、俄罗斯及欧洲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与外国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比较研究。这主要体现在第二、叁章。叁是研究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背景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出哪些新的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及培养模式变革的国内动因等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第四章。四是研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这是本文的重要部分,分别安排在第五章、第六章中,用较大的篇幅,进行全方位研究,得出结论。我国新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且相互沟通、与中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办学主体多样、学历层次齐全、办学功能完备,以市场为办学导向,以应用为根本特点的开放式、高水平的高职教育办学体系。“叁层多元”培养模式,是指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客观存在的高等专科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和研究生职业教育叁个层次的培养目标,组织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多元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
参考文献:
[1]. 中国入世对中学德育建设的机遇、挑战和对策[D]. 孙苹. 东北师范大学. 2003
[2]. 优化中学德育网络环境研究[D]. 李君.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3]. 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窦鹏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4]. 高中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D]. 朱胜祥. 华中师范大学. 2002
[5].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 周倩.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6]. 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C]. 佚名. 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2005
[7]. 儒家文化引入中学德育教学路径研究[D]. 杨帅. 河南大学. 2016
[8]. 入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王向华, 段立全, 刘连军.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9]. 教育投资与政府调控[D]. 徐清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1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 赵金昭. 天津大学. 2006
标签:中等教育论文; 儒家文化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中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