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工艺技术;现场生产管理;策略分析
当前,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许多建筑单位在发展阶段,为了可以在激烈的市场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必定会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的管理,提高质量来提升在市场上的地位。从工业技术方面来说,其对建筑项目建设质量有着较大影响,特别是当前国内建筑项目正处在迅速发展期间,怎样采用科学的工艺技术提高施工质量,是所有工作人员需要面临的重点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提升工艺技术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有许多办法,如能够根据国内建筑行业的基本特征,融进国外科学的建筑工艺技术,还能够通过提升工作人员的素养来完善工艺技术操作流程等,唯有保证施工质量,方可促使建筑行业得到长远发展,并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1.建筑项目施工技术介绍
1.1地基处理方法
加强地基处理视确保建筑项目质量的基础条件,且因为中国疆域横跨宽度很大,各大城市所在的地理条件、地质架构、水文条件等都有明显区别,所以在对不同区域的城市建设建筑物时,需要结合本地的地质条件选取地基处理方法。比如,我国有些地方的地下结构总体强度不好,且地底淤泥层、腐殖质层很厚,是典型的软基结构,由此在该种地质条件下施工时,需要选取恰当的软基处理方法,通过地勘工作来采集该地区范围内的地下层框架、软土种类、下沉程度以及地下水位等有关信息,并通过采用换填、加固等手段处置软基,结合软土的特点选取恰当的处理办法,提高地基强度,保证该地区地基符合建筑建设要求,确保建筑项目质量与地上结构的稳定性。
1.2电气接地方法
对于城乡化进程、人民对于建筑工程日益提高的要求、建筑物性能的持续提高等因素的作用,要求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考量到安全问题,其中,对于电气接地处理就是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建筑内部建设环节,接地施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前提条件。目前,建筑结构中所采取的结构大都是钢筋和砼,每种结构间的衔接时电气接地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而电气接地方法使用的最终作用在于保证建筑结构在雷雨环境下减少破损风险。
1.3防渗施工方法
防渗是建筑结构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防渗处理效果与建筑结构应用寿命、结构稳固性以及外观等都要较大联系,所以,防渗施工方法也成为近几年相关领域探究建筑行业有关问题的重要方向。建筑结构内的洗手间和浴室等都是必备空间,这类空间的用水量很大,如果建筑结构的防渗质量不好,就会造成室内出现渗透问题。由此,在建筑建设阶段,需要选用科学的防渗施工方法,而最常用的是后浇带防渗方法。其中,后浇带要求设置在受力和变形不大的位置,间距维持在30-60米,宽度维持在70-100cm。
1.4大体积砼施工方法
大体积砼主要指最小断面不超过1米的水泥砼。在建设大体积砼时,员工要注意如下几点问题:①由于大体积砼结构本身的内外温差很大,因此其在施工阶段要连续输入,否则就会产生表面裂缝情况,极大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1]。②大面积砼施工之前,要充分拌和,员工在保证其各种材料配比满足相关施工标准的同事,要严格把控大体积砼的拌和时间,避免由于拌和不当而引发各种连锁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项目现场生产管理的对策
2.1加大安全控制力度
安全生产属于现场生产管理的关键内容之一,安全控制必须遵循“安全第--,防范为主”的宗旨,在施工阶段建立与优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员工接受安全生产训练,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思想,结合建筑特征.规模、结构的繁琐程度、工期、现场条件与施工环节隐藏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出满足国家标准的安全生产技术法规,完善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多角度覆盖项目安全生产的整个过程,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
2.2制定设计图会审机制
在工程施工阶段,图纸属于整个施工工作的依据,所以需要制定建筑项目图会审机制,接收图纸后要安排各专业技术工作者尽快清楚设计图纸,掌握设计意图,并坚持相关规范、标准。指出设计图纸上存在的不足,主要涉及工程、结构说明是否存在矛盾,全部图中,平面、立面标高等大小是否统一,工程装修的是否完整,预留、预埋是否存在漏错,选择的标准图和详图是否一致,细部与复杂结构大小标注是否完整,选择的材料.机械等是否科学,水、电、暖、气等结构安装专业图上是否存在矛盾冲突等,等设计带来文字答复,产生会审记录后,由此视为设计图纸的构成部分,如此不仅能够减少工程建设阶段的设计变更,防止返工,还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提升建筑质量,保证生产安全,节约施工成本,为现场正常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建立管理条例并贯彻执行
构建健全的管理机制以后,应针对具体管理过程的任务细分管理条例,详细分类技术管理责任,科学配置人力资源。房建建设环节复杂且烦琐.包含的环节较多,而且也是一种技术性任务,施工早期施工过程.施工后期,均要加强全面管理,使所以管理环节充分衔接,妥善协调各部门员工,唯有所有员工齐心协力,方可迅速高质量地实现施工目标[2]。建立管理条例,要针对项目招标、图纸绘制.施工工作完工验收等多个阶段,以国家相关法律、工程执行标准为依据进行。这样就需要管理者切实认知到工艺技术管理的意义,建立严格的和建筑工程相一致的工艺技术管理体系,并逐步、逐层划分施工管理职责。后期组织管理会议,全面宣传,保证房建施工单位、施工小组和全部所有施工者,均知道全新的条例及管理细则,如此能推动管理科学标准系统化实行。
2.4引入现代化科技,提高管理效率
信息时代背景下,许多新型管理观念、管理形式持续涌现,且全新的科技也持续在各个领域得到利用。在房建项目施工技术控制中,要克服传统观念的制约与束缚,引进信息系统,强化信息化发展,借助计算机与互联网平台提高管理效率。信息系统用在房建项目建设管理之中,是迎合时代发展步伐的重要渠道,既可以借助信息系统采集、整理工艺技术、施工管理有关资料,而且可以为施工技术控制带来理论依据,还能够创建信息管理平台,基于信息技术促进各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多方交流,提高管理效率[3]。新时代管理观念、管理模式均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方可有效提高施工技术控制质量,促使房建项目单位得到综合发展。
3、结束语
总之,建筑项目现场关于技术管理有许多办法,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建筑项目现场生产管理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由此来提升建筑项目安全指标,减小风险系数,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提高建筑质量,监督项目发展流程,组织全面的施工过程控制,现场管理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责任心与管理技能,进一步提升本身的管理水平,提升建筑项目现场工业技术。
参考文献:
[1]汤永兰.关于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探索[J].居舍,2018(12):127.
[2]岳科伟.谈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居舍,2018(12):143.
[3]李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与优化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9):142.
论文作者:廖华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方法论文; 现场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