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冰心说过:“写作,无非是有话要说,有情要发,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真话是人性本善之源,真情乃习作之魂。无情,再美的文字也苍白无力、性味索然。新课标迫切呼唤习作的真情回归,鼓励写真话,诉真情。
如何培养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呢?不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心观察,沉淀真情
习作不是空船,船内必须要有真货。就拿学生来说吧,总是苦于“无米下炊”,无话可写,只好靠老师“送”,向别人“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认真细心地去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相信只要关注身边的真人真事,加上自己的所思所感,就能为动情习作做好积淀。
当然只观察生活还远远不够,还要在大量阅读中获取信息,巧积材料。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和校图书室中的宝贵资源,鼓励学生多看好书、多记笔记,学会与文本、作者真诚地对话。教师也要经常向同学们推荐好书、好文章。 平时,不妨利用晨会或大课间举办多种多样的读书系列活动,让学生聊聊趣事,说说新闻,谈谈读书收获,要鼓励学生大方交流,敢于“丑媳妇见公婆”,用我口表我心、用我手书我口,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想就怎么写,自然会享受到写真的乐趣。
例如,在读书公益广告读写联动课中,作为教师,首先转变角色:“我是读书公益广告公司的老总,今天,想在同学们中间招聘创作员,想不想试试?”话音未落,教师又故作神秘地说:“当好一名创作员,我有锦囊妙计,想听吗?”学生情绪霎时升温。然后又授计:一是熟悉读书格言;二是用语精彩有新意。接下来,布置学生自主创作,最后,评选开始,学生轮流上台介绍,评出最佳创意奖,并为他们颁奖,学生热情很高。其实,学生创作的过程,实质是读书运用的过程,学生运用读书积累,展开想象翅膀,大胆创作,个性得到张扬。
这样的读写联动,既使学生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口才,又积累了写作素材,语言实践也得到了扎实的训练,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巧抓细节,传递真情
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是的,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抓住细节描写,叙述出具体的前因后果,让自己感动了,也一定能打动别人。
细节描写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
一是提取细小的传神动作。
六年级下册的《一夜的工作》,诗人何其芳为了突出周总理工作的劳苦,抓住了总理审稿时“看、画、想、问”等动作,表现了总理工作时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总理的敬仰和爱戴,成为文章的点睛之笔其一。
二是捕捉人物特色的语言。
在下水习作《深切的还念》中这样写道:“我清楚地记得,学校离老家有一条近路,十几里的山路,中间隔着一道山。每次返校时,父亲总是送我,我不止一次的劝父亲别这样累自己。父亲总是说:‘一个女孩子家走这么僻静的山路,我和你妈不放心。’每次出发,父亲总跟在我身后,我问父亲为什么,父亲笑着说:‘傻孩子,我在前边走,步子大,怕你跟不上。我在后边,安心呢。’到了山口,风很大,我劝父亲回去 ,父亲说:‘我站在这儿,看你快到校门,我就回。’”父亲朴实的语言描写蕴含了无华的父爱。读来感觉纯净似水,绵延悠长。
只要巧妙地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就能传递真情,做到真情回归。
三、多元评价,放飞真情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斯曾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就是被赏识的渴望。”学生渴望成功,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积极的习作评价中乐于放飞真情。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准备一百顶高帽,送给学生。”只要学生选择了真实的作文内容,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文章在原有起点上有了进步,不论篇幅的长短都应给予学生高分,及时地肯定和鼓励,认真地写下教师的感受,与他们共享欢乐,分担忧愁。
当你被学生清秀、整洁的书写所打动时,你不妨这样提笔:你的作文犹如海滨小城的街道一样,找不到一点脏。端端正正的字迹,让人看了如同饮了一杯清醇的绿茶,真舒服,向你学习;当学生向你吐露心声时,你不妨这样回馈:谢谢你的信任。你一向是个懂事的孩子,因为你写出了心声。只要把握住今天,你的未来不是梦。老师相信你!相信学生在教师的真诚鼓励下,就会产生强烈的习作欲,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随便写”为“要写好”,从而把学生带入一个个永远没有终结的发展区,学生就会开心地走进那个有芳草、有绿叶、有溪水的习作世界了。这样一来,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就会越来越多。
众里寻花千百度,蓦然回首,好花还在阑珊处。情到真处方动人,随着部编版教材的全铺,习作教学更加倡导学生真情的告白,让学生们用心灵与花儿欢笑,与鸟儿齐鸣,与云儿共舞,就一定能迎来习作教学的灿烂明天!
论文作者:王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习作论文; 学生论文; 真情论文; 父亲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就会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