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成文[1]2006年在《蜂毒穴位注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学机理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动物实验方面观察蜂毒穴位注射对佐剂性关节大鼠(从大鼠)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探讨蜂毒对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为临床蜂针与蜂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依据。 1.目的:比较分析蜂毒穴位注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部分免疫学指标的影响,阐明其对佐剂性关节炎的免疫作用机理。 2.方法:取SD大鼠40只,雌性,采用尾根部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模型。模型成功的大鼠用简单随机法分为4组,每组各10只。即蜂毒组、MTX(甲氨喋呤)组、模型组和正常组。蜂毒组给蜂毒0.05mg/只/天,用双侧阳陵泉交替肌肉注射,每次取1穴/天,9天后休息1天,MTX组给MTX 1.5mg/只/周,灌胃给药、模型组和正常组均以0.9%生理盐水2ml/只/天,双后肢大腿外侧交替肌肉注射)。致炎后第二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28天。末次给药后,摘眼球取血,部分抗凝迅速测定T细胞亚群,另取部分全血分离血清—70℃保存待测细胞因子等。每只鼠的脾脏、胸腺和。肾上腺的重量(mg)分别与对应鼠体重(g)的比值为脾指数、胸腺指数和肾上腺指数。 3.结果: (1)体重变化观察:蜂针组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MTX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毒组与空白组体重增长趋势相同。MTX组、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TX组、模型组体重增长趋势减慢。 (2)T细胞亚群比较:CD4~+值蜂毒组、MTX组、空白组叁组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蜂毒组、MTX组、空白组叁者之间相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CD8~+、CD4~+/CD8~+四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3)细胞因子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指标MTX组、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蜂毒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TX组、空白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介素-1(IL-1β)指标四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脾系数、胸腺系数和肾上腺系数观察:胸腺、脾系数指标蜂毒组、MTX组、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蜂毒组、MTX组、空白组叁者之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系数指标四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5)血液流变学变化:全血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高、中、低切变率蜂毒组、MTX组、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蜂毒组、MTX组、空白组叁者之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论: (1)体重变化:蜂毒组不影响从大鼠成长,而MTX组对大鼠生长有影响。相对
吴萍建[2]2014年在《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标准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以及安全性,探讨蜂针治疗的量效关系。方法:将7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一只蜜蜂蛰刺留针5秒、一只蜜蜂蛰刺留针30秒、一只蜜蜂蛰刺留针1分钟、两只蜜蜂蛰刺留针1分钟、叁只蜜蜂蛰刺留针1分钟)每组15例,取肾俞、足叁里、命门、大椎、阿是穴,连续治疗7天。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的评定、实验室指标以及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各组临床疗效分别为53.33%、60%、60%、86.67%、86.67%,五组间疗效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2,P=0.037)。进一步推断D组效果最好, A组效果最差。各组治疗前后,疼痛关节个数、VAS评分及关节功能指数均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各剂量组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且各组间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D组、E组效果最好,两组间无显着差异(P=0.658)。A组、B组、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各组治疗后TNF-α、IL-1β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D组、E组与其他叁组存在显着差异,D组、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临床观察中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结论:1、五个不同剂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治疗作用,以双蜂和叁蜂留针效果最好,单蜂留针5秒效果最差。2、五个不同剂量均可改善患者关节疼痛个数、关节疼痛度、关节功能方面,组间具有差异性,双蜂留针和叁蜂留针效果最好,单蜂留针5秒效果最差。3、五个不同剂量均可降低TNF-α、IL-1β水平,双蜂留针和叁蜂留针效果最好,单蜂留针5秒效果最差。4、五个不同剂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5、双蜂留针剂量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及最小的不良反应。
段海龙[3]2016年在《中华蜜蜂(Apis cerana)毒液生物活性研究及其蜂针疗法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小鼠的治疗作用》文中认为到目前为止,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致病机制仍未厘清,它是一种慢性病,炎性滑膜炎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疾病。RA的特征是出现侵袭性和对称性的关节炎症,往往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RA病程长,且致残率高,发病一年内致残率20%,10年内可达60%。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例如,中国RA的发病率为0.37%,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为1%。由于RA本身的病理特点,加大了治疗难度,同时加重了患者及患者家庭生理、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因此,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其重要。蜜蜂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在中西医疗史上均有记载,蜂针疗法具有“廉”、“便”、“灵”的特点。目前,对于蜂针疗法研究报道主要是临床疗效研究,缺少蜂针疗法对机体整体作用机制的研究;其次,蜂针疗法的的操作过程、过敏测定和毒性反应的判断没有统一的标准,治疗没有系统的方案;再则,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以及对治疗效果的评估缺少科学、客观的标准。因此,研究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本研究采用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分析测试中华蜜蜂(Apis cerana)毒液的理化性质及其生物(或药理)活性;再通过检测小鼠血清中的TNF-α和IL-6,测定小鼠的脾和胸腺脏器指数以及观察小鼠踝关节病理切片,考量中华蜜蜂蜂针疗法对两种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小鼠的治疗作用。我们实验表明,重庆地区产的中华蜜蜂毒液单只守卫蜂蜂毒蛋白平均含量为256.3μg;磷脂酶活性为56.79U/mg;透明质酸酶活性为16.33U/m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1.53μg/m L,0.42μg/mL,26.3μg/mL;在溶血活性方面,达到50%溶血时,蜂毒浓度是8.33μg/mL。动物模型实验表明,蜂针疗法可以显着地降低佐剂(AA)、Ⅱ型胶原蛋白(CIA)诱导的的类风湿关节炎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减轻小鼠组织肿胀度,降低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同时对踝关节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些结果提示了中华蜜蜂蜂针疗法治疗AA和CIA小鼠是有效的。另外,通过比较蜂针留在小鼠身体上的时间,发现留针时间为5 min时,其治疗的性价比最高。综上所述,中华蜜蜂毒液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和溶血能力。通过对两种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小鼠模型进行蜂针治疗,肯定了使用中华蜜蜂蜂针疗法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具有疗效,但是治疗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廖雪[4]2018年在《蜂针穴位点刺法与直刺法治疗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蜂针疗法是通过刺激患者的经络腧穴,自动向机体内注入蜂毒液,作用于人体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及免疫等系统,发挥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及调节免疫等作用,而且针后使局部充血红肿、皮温升高,兼具温灸的效应,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着,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蜂针直刺法,但是由于蜂针直刺法患者局部痛感大,过敏反应较多且较重,大多患者不愿接受。而穴位点刺法患者局部痛感轻微,易于接受,但穴位点刺法在点刺的过程当中,由于蜜蜂的防卫性动作使蜂毒液部分排出体外,注入机体的蜂毒量较直刺法少,小剂量的蜂毒液是否影响蜂针疗法的临床疗效,蜂针穴位点刺法与直刺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是否相同,尚缺乏足够的临床验证,缺乏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蜂针穴位点刺法与直刺法治疗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是否相同,并对蜂针穴位点刺法与直刺法治疗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临床选择更安全有效的蜂针疗法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方法将筛选合格的72例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蜂针穴位点刺法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蜂针直刺法治疗),每组各36例;两组均以痛为腧,即阿是穴,配合循经取穴及辨证取穴(循经取穴:肩部:肩髃、肩髎、臂臑;腕部:阳池、外关、阳溪、腕骨;肘部:曲池、天井、尺泽;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踝部:申脉、照海、昆仑、丘墟;辨证取穴:痛痹:关节剧痛,加肾俞、关元;着痹:关节酸胀疼痛,加足叁里、阴陵泉;行痹:关节游走性疼痛,加膈俞、血海);均每周一、叁、五治疗,周末休息,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共4周。通过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对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沉(ESR)和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对比治疗前后疼痛关节数、关节压痛度、肿胀关节数、关节肿胀度、关节功能分级、晨僵时间等指标,统计分析临床疗效,并对蜂针穴位点刺法与直刺法治疗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ESR、RF、疼痛关节数、关节压痛度、肿胀关节数、关节肿胀度、关节功能分级及晨僵时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ESR与RF水平,且两组治疗后对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ESR与RF的降低程度相当(P>0.05),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关节数、关节压痛度、肿胀关节数、关节肿胀度、关节功能分级及晨僵时间等症状体征;且两组治疗后对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晨僵指数、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的改善程度相当(P>0.05),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显效率为47.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效率为52.78%,两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相当(P>0.05),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8.89%,显效率为50.00%;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1.67%,显效率为55.56%,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相当(P>0.05),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6)治疗组发生瘙痒4例,肿胀5例,发热1例,对照组发生瘙痒12例,肿胀14例,发热8例,治疗组瘙痒率、肿胀率及发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虽然蜂针穴位点刺法较直刺法注入机体的蜂毒量较少,但是蜂针穴位点刺法也能有效降低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ESR与RF水平,改善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关节数、关节压痛度、肿胀关节数、关节肿胀度、关节功能分级及晨僵时间等症状体征。(2)在降低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ESR与RF水平,改善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关节数、关节压痛度、肿胀关节数、关节肿胀度、关节功能分级、晨僵时间,以及关节晨僵指数、疼痛指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方面作用相当;且蜂针穴位点刺法与直刺法临床总有效率及显效率疗效相当。(3)蜂针穴位点刺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陈莹, 王升旭, 吴春晓, 冼培凤, 杨路[5]2017年在《不同蜂针剂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活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蜂针对佐剂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滑膜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单蜂1 min组、双蜂1 min组、叁蜂1 min组、单蜂30 s组,观察各组足底厚度以及HE染色的病理变化,同时关节滑膜取材,采用MTT法检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足底厚度比较,1 min蜂针组较模型组以及其他蜂针剂量组别低(P<0.01);HE病理形态学评分,模型组病理形态学改变评分较各蜂针治疗组高(P<0.05);MTT检测成纤维滑膜细胞活力中,24 h时间点开始出现,1 min蜂针组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较模型组显着(P<0.05),48 h较24 h时间点各组差异更显着。结论:适当剂量的蜂针能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足底厚度,降低病理形态学评分,其机制可能跟蜂针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活力有关。
陈莹, 杨路, 冼培凤, 吴春晓, 王升旭[6]2017年在《不同蜂针剂量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蜂针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究不同蜂针剂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单蜂1 min组、双蜂1 min组、叁蜂1min组、单蜂30 s组。观察各组足趾容积以及缩足反应,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结果:单峰1 min足趾肿胀程度低于模型组(P<0.01),缩足反应对应长于模型组(P<0.05),单蜂1 min比其余治疗组改善足趾肿胀度以及延长镇痛效果要强,而对于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影响,单峰1 min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单蜂1 min与其他治疗组相比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较好。结论:适当剂量的蜂针具有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足趾肿胀度和加强镇痛效果的作用,其机制可能跟抑制RA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的表达有关,而单蜂1 min可能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佳的治疗剂量。
铃木聪[7]2004年在《电热针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主要病变发生在滑膜,可累及关节软骨、韧带、肌腱及全身组织,引起关节肿痛,继而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关节僵硬和发生畸形、骨骼肌萎缩、功能活动障碍,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由于本病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对劳动力的影响很大,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已成为世界性公关项目之一。 世界各种族人口均有患该病的报道,且发病率均较高,国外统计占人口总数的0.5%-3%,中国占 0.1%-1.08%。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中,据国外文献资料表明,最小者为 1.5 月,最大者 70 岁;中国资料表明,最小者 10 个月,最大者 82 岁,平均年龄在46 岁左右,以 20-50 岁的青壮年较多。各国的资料都证明了本病以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之比为 1:1.5-1.8。 本论文在系统综述了针灸治疗 RA 临床研究进展及机理研究概况、动物实验研究概况、电热针的研究及应用概况的基础上,分别从中医理论、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叁个方面对电热针治疗 RA 作进一步研究。 理论研究:系统探讨了中医学中对痹证病名由来和痹证病因病机的论述,以及《内经》治疗痹病的论述和古代针灸治疗痹证的概貌。 临床研究:采用在国际上公认的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Rheumatology ,ACR)修订的 RA 诊断标准和病情改善标准,来进行电热针治疗 RA 临床研究。本研究从临床治疗出发,对电热针治疗 20 例 RA 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并与毫针治疗组 20 例 RA 患者进行对照,采取曲池、肾俞、足叁里等整体穴位及以痛为腧的局部取穴,每天治疗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 3-5 天,共 2 个疗程。结果表明:1. 电热针和毫针治疗 RA 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前者取得了显着的疗效,电热针组 80%的患者达到 ACR-20 病情改善标准,毫针组 55%的患者达到 ACR-20 病情改善标准,两组的 ACR-20 改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47<0.05)。2. ACR 提出的 RA 病情改善标准不仅是利用药物治疗 RA 的疗效判定法,而且可以判定针灸治疗 RA 的临床疗效。3. 对 RA 宜重视以阳经为主的整体取穴,配合以阳经为主的局部取穴,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取穴方法之一。4. 电热针具有温热散寒、活血祛瘀、行血祛风、温燥化湿、温阳通络等治疗作用。 动物实验研究:Wistar 雄性大鼠 50 只,体重 180g-200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热针高电量治疗组、电热针低电量治疗组、电热针无电量治疗组,每组 10 只。采用 II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Arthritis,CIA)作为 RA 动物模型,隔天 1 次双侧直刺 8mm 阳陵泉穴治疗,每次 20 分钟,共治疗 20 次。结果发现表明:1. 电热针治疗可以降低CI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炎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和血管翳的形成,
刘金芝[8]2001年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蜂针治疗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病变为主的慢性、多发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目前在国内外仍属于“难治之症”。 RA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十分明了,目前认为RA的发生和持续发展与自身免疫过程有关,是一个与环境、细菌、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随着现代免疫学概念的不断更新,RA的治疗亦不断向前发展,但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RA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痹证”、“尫痹”、“历节”范畴。中医学认为RA的发生是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导致经络气血痹阻。中医针灸通过辨证论治,以祛风散寒、利湿清热、活血化瘀通络、补益肝肾等治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蜂针疗法是一种特种针法,对RA的治疗有着疗效肯定、简便易行的特点。本研究在导师的直接指导下,对蜂针治疗RA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临床治疗,较客观地评价其疗效;通过动物实验,从形态学及细胞因子的角度来探讨蜂针治疗RA的可能机理。1.临床观察: 本研究较为客观地评价了蜂针对RA的疗效。用活蜂螫刺法治疗RA患者,取穴以阿是穴为主,配合循经取穴及辨证取穴,并以中药辩证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叁个疗程。本研究系统地观察了治疗前后RA患者关节疼痛、压痛、肿胀、障碍指数、晨僵、握力、20米步行时间、BSR、CRP、RF、IgA、IgG、IgM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蜂针能明显降低RA患者的关节疼痛、压痛、肿胀、障碍指数、晨僵、20米步行时间、ESR、CRP、RF、IgA、IgG、IgM的数值,增加握力,临床总有效率为86.21%,自我评价的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前后RA患者的整体功能分级有明显改善(P<0.01、P<0.05)。提示蜂针对RA有较好的消炎镇痛及免疫调节的作用。从病程、病情与疗效相关来看,病程越短,病情越轻,疗效越好。各证型的疗效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蜂针治疗过程中,出现较多的治疗反应是局部痊痒、潮红、微肿等,而全身症状如头晕头痛、尊麻疹则较少见。2.实验研究 2.1蜂针对 RA实验大鼠关节病变的形态学研究 本研究采用公认的的弗氏完全佐剂造模,观察了蜂针对实验大鼠病变关节的外观变化和对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氢化可的松作为阳性对照组。结果表明:蜂针治疗能显着抑制AA 大鼠的原发(右足)和继发(左足)病变的足肿胀度(P<0.01),治疗后的足砧周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卜0.05),并优于激素治疗。蜂针组和激素组的滑膜细胞的炎症、水肿和纤维组织的增生不明显,各细胞器功能接近正常。提示蜂针有阻断实验动物病变发展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揭示了蜂针治疗RA,蜂针对滑膜细胞在参与其病理进程中的形态学影响。2.2 蜂针对RA实验大鼠细胞困子影响的研究 观察了蜂针对实验大鼠的血清及滑膜浸液IL习、IL6 的变化,以氢化可的松作为阳性对照组。结果表明:蜂针治疗组的大鼠血清及滑膜浸液的1卜10、1卜6的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表明蜂针具有抑制AA大鼠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的作用,以阻止AA大鼠免疫性炎症的发展。提示了蜂针对AA 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可能是蜂针治疗RA的免疫机理之一。
陈世云[9]2014年在《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文献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及评价方法,评价与西药、中药或其他治疗方式相比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以指导相关科研和临床研究。2.临床研究:本研究旨在客观评价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即时、近期和远期疗效,对临床应用不同蜂针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观察研究,探讨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文献研究:电子检索CMB disc(1978—2014年)、CNKI(1979—2014年)、VIP(1989—2014年)、万方(1998—2014年)、PubMed(1966—2014年)、EMbase(1980—2014)和Coehrane library (ISSue4,2013)并辅以手工检索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收集相关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nae Review Handbook5.0进行质量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2.0软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适宜文献,进行系统评价。2.临床研究:2.1分组方法:采用SPSS19.0随机序列生成模块将受试者分为3组:(1)蜂针大剂量组(蜂针1组),61例;(2)蜂针小剂量组(蜂针2组),61例;(3)西药对照组(西药组),61例。2.2治疗方案:蜂针大剂量组和蜂针小剂量组均采用家养中华蜜蜂,活蜂经穴螫刺治疗,治疗前必须先做蜂毒过敏试验。以阿是穴为主,配合辨证取穴。采用游丝镊夹住活蜂蜂腰段,直接用活蜂在穴位上螫刺,留针15分钟为操作方法。蜂针大剂量组第1次每人每次2只,前10次每次2针,10次脱敏期后,每次增加2只,逐渐加量至每人每次15只以上,30只以下,维持此剂量,每周治疗3次;蜂针小剂量组第1次每人每次1只,前10次每次1针,10次脱敏期后,每次增加1只,逐渐加量至每人每次10只以下,维持此剂量,每周治疗3次;西药对照组采用口服甲氨蝶呤10mg qW,塞莱昔布(西乐葆)0.2g qd,病情严重时塞莱昔布片加至0.2g bid,病情缓解逐渐减量,直至不服为止。各组疗程均为8周,收集各观察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资料,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4、8周,随访1个月时及随访3个月时,共5个时点进行采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时间、中医证候总积分、自我总体评价、患者疼痛评价、医生总体评价、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HAQ)、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 ive protein, CRP)、DAS28(disease act ivi ty score in28joints, DAS28)评分等疗效指标,评价叁组治疗方案的近期治疗效果。以随访3个月后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时间、中医证候总积分、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疗效指标,评价叁组治疗方案的远期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对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蜂针治疗的安全性。2.3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将采集的数据,应用exce1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O.05即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若数据为正态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自身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若数据为非正态分布,则采用多组秩和检验;各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文献研究:本评价共纳入11项RCTs,共694例受试者。采用Jadad i分法,Jadad'S评分均在2分或1分。6项只提及“随机”字样,4项使用简单随机数字表,其他均未阐述具体方法。所有试验均未采用分配隐藏,均未提及采用盲法情况,因此可能造成选择性偏倚。仅5项试验提及“脱落或退出”病例。对11个研究资料合并进行Meta分析,包括2篇蜂针+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片+美洛昔康片与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片+美洛昔康片比较、1篇蜂针+甲氨喋呤+芬必得+中药熏洗与甲氨喋呤+芬必得比较、1篇蜂针与甲氨喋啶或瑞得金诺芬+非甾体类的止痛药比较,1篇蜂针+甲氨喋呤与甲氨喋呤比较,1篇蜂针与中药辨证治疗比较,1篇蜂针+青霉素十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与中药外敷+青霉素+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比较,1篇蜂针+养血通痹汤加减与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激素比较,1篇蜂针与布洛芬+中药比较,1篇蜂针与矿泉浴比较。其合并分析结果提示:与甲氨蝶呤等常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西药治疗相比,蜂针在减少RA患者的关节肿胀数、缩短晨僵时间、降低RF滴度方面均显着优于甲氨蝶呤,但在关节压痛数减少、血沉降低方面与甲氨蝶呤相比则无显着性差异。2.临床研究2.1本研究共纳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83例,其中脱落病例9例(蜂针大剂量组4例,蜂针小剂量组3例,西药对照组2例),3例因违反治疗方案,服用其他影响疗效的药物而被剔除(蜂针小剂量组1例,西药对照组2例)。完成试验的有效病例共171例,病例脱落率为4.92%,剔除率为1.64%,脱失率6.56%,小于20%。2.2在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叁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和自身总体评价、患者疼痛评价、医生总体评价随观察时点的推移,对相同观察时点的各组组间比较:蜂针大剂量组在治疗4周时除关节肿胀数外,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周、随访1个月及随访3个月时上述指标改善效果蜂针大剂量组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蜂针小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2.3在实验室指标方面,叁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相同观察时点的各组组间比较:在治疗4周时,蜂针大剂量组RF改善即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在治疗8周、随访1个月及随访3个月时上述实验室指标进行组间比较,蜂针大剂量组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针小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在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蜂针大剂量组在治疗4、8周、随访1个月及随访3个月时疗效均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蜂针小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在DAS28疗效方面,西医DAS28评分疗效判定,蜂针大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87.72%,蜂针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75.44%,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95%,经统计分析,叁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针大剂量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2.6中医证候疗效判定,蜂针大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蜂针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68%,经统计分析,叁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针大剂量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2.7在安全性评价方面,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在治疗期间,蜂针大剂量组及蜂针小剂量组均有发生皮肤瘙痒、色素沉着、针刺部位肿胀、发热、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等不良反应,均未予任何处理,几天后自行缓解。西药组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发热及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未予任何处理,未出现明显异常,几天后自行缓解。因此,蜂针总体属于安全的治疗措施。结论:1.文献研究:现有研究显示,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较高。但由于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试验措施大多不一致,可合并进行Meta分析的文献资料少,本研究中纳入文献在质量及数量上的局限,上述结论尚需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分析结果提示,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西药治疗相比,优势比较明显,但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2.疗效评价:蜂针不同剂量组能显着改善RA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时间、自我总体评价及疼痛评价、医生总体评价、CRP、ESR、RF、DAS28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HQA评分。其中,除关节肿胀数外,蜂针大剂量组对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在治疗4周开始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而蜂针小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着,临床疗效相当。研究表明蜂针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而且能全面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3.安全性评价:叁组的患者血、尿、便常规、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提示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应用除初期有一些过敏反应外其他安全性良好。
尹平, 徐世芬, 朱博畅, 吴君怡[10]2010年在《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从蜂针螫刺和综合疗法两方面综述了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并从细胞因子及抗炎消肿两方面综述了其实验研究进展,认为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前景,但也有需要改进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蜂毒穴位注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学机理影响的研究[D]. 涂成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
[2]. 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标准化方案研究[D]. 吴萍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3]. 中华蜜蜂(Apis cerana)毒液生物活性研究及其蜂针疗法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小鼠的治疗作用[D]. 段海龙. 重庆师范大学. 2016
[4]. 蜂针穴位点刺法与直刺法治疗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廖雪. 云南中医学院. 2018
[5]. 不同蜂针剂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活力的影响[J]. 陈莹, 王升旭, 吴春晓, 冼培凤, 杨路. 辽宁中医杂志. 2017
[6]. 不同蜂针剂量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的影响[J]. 陈莹, 杨路, 冼培凤, 吴春晓, 王升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
[7]. 电热针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铃木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8].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蜂针治疗与实验研究[D]. 刘金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1
[9]. 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D]. 陈世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10]. 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J]. 尹平, 徐世芬, 朱博畅, 吴君怡. 中医药导报. 2010
标签:中医学论文; 类风湿论文; 关节炎最佳治疗方法论文; 骨关节疾病论文; 免疫佐剂论文; 关节炎症状论文; 药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