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兵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水务局 四川省绵阳市 621600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当前科技发达、第二三产业崛起并蓬勃发展的新时代的大环境中,农业的发展也引起了国家高度的重视,而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对农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农业防涝抗旱的能力,而实现这样的目的做好农田水利管理工作是整个农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良好地发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农田水利管理制度不到位、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较为低下,以及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影响下,我国当前的农田管理的现状并不乐观,在防洪抗旱面前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在此,文章就分析了当前农田水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探讨如何加强管理,如何提高防洪抗旱的能力,从而为整个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理;问题;防洪抗旱;措施
一、引言
民以食为天,农作物是我们来源生活的食物来源,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并将其定位在了我国第一产业的位置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农业也打破了传统“靠天吃饭”的状态,而引入了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和设备,引进了新的农业品种,配置了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国家也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以此来保障农田水利设施效果的发挥,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但目前为止,人口的增多,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就无限的增大,而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很多的农村青年群体都选择外出务工,农田荒废情况严重,加之我国水资源的的分布不均衡、使用力度过大等导致南北农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均衡状态,我国已经成为了当前最大的农业进口国,这就说明农业发展仍然缓慢,与此同时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洪涝和防旱对农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利用农田水利来提高农业的防洪抗旱管理是当前农业发展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农田水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基础设施不足。季节决定了降雨与否、雨量大小等,因此为了保证农田有足够的水源支撑四季的生长而建了很多的水库、水坝、蓄水池等,但从与城乡之间的经济对此差距来看,工程建设的投入也少于城市,质量也是无法比拟的,导致了基础设施从根本上就呈现出滞后性,加上很多农村水利项目太过陈旧、设备都老化了,并且持续使用时间较长,不懂得维修和管理,各种作用的发挥也就受到了限制,从而降低了工程的使用效率,防洪抗旱的能力自然也就削弱了。这样的情况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农业的发展需求。
2、管理力度薄弱。纵观整个乡镇的水利工程在管理上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使用以后搁置的现象,不再进行维护和修葺,造成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缩短,甚至荒废。另外,传统的小农意识仍然在农村根深蒂固,因此,水利工程的使用在人们的普遍意识里就是交钱就用,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了水利工程所带来的长远的利益,因此在农田水利的管理中就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乱,出现渗水和漏水等情况,加剧了一些工程的损毁。
3、专业人员较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农村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整体上对水利工程重要性的意识程度还不高,相关的人员并不具备应有的相关知识,也并未取得管理资格,从而在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都存在缺陷,致使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杂乱无章。其次,政府在水利工程和防洪抗旱方面的工作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尤其是乡政府、村委等都认为农业不挣钱,不如发展工业、服务业或者旅游业等,这就导致了农田水利管理工作一直处于落后地位,而当前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村对水利工作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更加突出和激化了供需矛盾。
三、农田水利管理与防洪抗旱的有效措施
1、加大重视。首先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备和支持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农田水利管理更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确保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充足和到位,不仅要配置专业的管理人员,还要通过水利的宣传工作、农村经济的发展前景来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农田水利管理工作中,在职人员也要强化自身建设,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水利管理水平。其次,鉴于农村水利工程防洪抗旱的能力不高,农业部门、乡镇政府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在建设时就要加大投资力度,来保障项目的质量,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的安排人员去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及时上报、解决,确保工程的正常使用,尤其是在降雨量较多的夏季,更是要检查工程的蓄水量,及时泄洪,以防项目受到损坏。
2、创新灌溉理念。要转变落后的灌溉思想,将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予以推广和使用,比较常见并且取得良好成效的两种灌溉方式就是滴水灌溉和地下灌溉技术,这样就会大幅度的降低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兼顾到农作物的每个部分。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政府也要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向农民讲述这些灌溉技术,让他们真正弄懂、学会,并帮助他们实施,及时的指导在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疑难杂症等。这不仅是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和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民生的要求,更加强化了“人水和谐”观念,实施科技兴水战略。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要给予农民一定的技术使用补贴,减少农民的经济负担,让他们没有经济上的顾虑而敢采用这些新的灌溉技术,由此做到灌溉技术的全面性和创新性。让高科技走进千家万户,不再高不可及。
3、提高农田灌排标准。政府除了向农民传播一些新的灌溉技术外,还可以在农业品种方面进行创新,提高灌排标准,鼓励农民发展高产作物,即能加大水力资源的利用率,也能让农民减少投入成本而获得更多的农产品。这就要求政府出台一些专业的灌溉指导策略,建设河道治理、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方式、集体供水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要与之相适应,从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四、结语
农田水利的管理与防洪抗旱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在面对自然灾害面前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降低对农村生产的不利影响,加强水利管理是极为必要的,也是最基础的,让水利管理与防洪抗旱处于同步发展的状态,以此来促进农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施佳崎《农田水利管理与防洪抗旱问题研究》
【2】周长春《浅谈农田水利管理与防汛抗旱》
【3】焦文正《农田水利管理与防洪抗旱问题论述》
论文作者:赵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农田论文; 我国论文; 农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