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外一科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及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2月—2017年5月84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并分组。对照组用普通护理,临床路径组建立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腹股沟疝手术护理满意度;术后排气、疼痛、下地、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知识掌握水平、手术配合情况;并发症。结果:临床路径组腹股沟疝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组术后排气、疼痛、下地、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组知识掌握水平、手术配合情况更好,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及价值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升知识掌握水平、手术配合度,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轻疼痛,减少费用提升满意。
【关键词】 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建立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264-02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疾病,以腹内压力升高和腹壁肌肉强度降低为主要特点,腹股沟疝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但患者对疾病和手术认知不足,常可存在不良心理,影响治疗配合情况,需进行有效护理[1]。本研究分析了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16年2月—2017年5月84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并分组。临床路径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32~79岁,平均(56.24±2.71)岁。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31~79岁,平均(56.6±2.72)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用普通护理,临床路径组建立临床护理路径。(1)入院首天。入院后对患者和家属介绍医院环境、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作息制度、如何应用呼叫铃等,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和实施意义,取得配合。(2)入院2~3天。介绍腹股沟疝手术的治疗原理和术后常见并发症、术中配合要点,强调手术安全性,介绍成功案例,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并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疑问。(3)术后第一天。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鼓励患者早期进食、下地活动。术后6小时无异常可开始进食和活动,加速排气,减少腹胀、便秘等的发生。关注切口情况,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减轻患者疼痛;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及时换药;加强引流护理,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液性状。(4)术后2天至出院前。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说明康复事项、保持正确体位以减少腹压;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饮食和运动计划等;出院前告知患者定时复查,保持良好心态[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腹股沟疝手术护理满意度;术后排气、疼痛、下地、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知识掌握水平、手术配合情况;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作t检验、计数资料作χ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腹股沟疝手术护理满意度相比较
临床路径组腹股沟疝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4 两组并发症相比较
临床路径组跟对照组比较,并发症更少,P<0.05,如表4。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要求升高,各种新型护理模式不断出现。其中,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护理模式[6],是以科研结果结合患者病情和临床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有时间性、顺序性开展护理的过程,有助于保持患者身心最佳状态,加速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资源浪费[3]。
本研究显示,临床路径组腹股沟疝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组术后排气、疼痛、下地、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组知识掌握水平、手术配合情况更好,并发症更少,P<0.05。
综上所述: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及价值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升知识掌握水平、手术配合度,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轻疼痛,减少费用提升满意。
【参考文献】
[1]张丽红,姜文.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3):1186-1187.
[2]方喜.腹股沟疝手术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2(10):312-312.
[3]张春玲,曹仲华,孙亚萍,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手术48例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09(4):372-373.
论文作者:叶群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9
标签:腹股沟论文; 路径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