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区位于西南天山克州北一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塔里木板块南天山陆缘裂陷盆地,北西部为麦兹-阔克塔勒晚古生代陆缘盆地,南东部为塔里木北缘隆起之柯坪前陆盆地。区域上以古生代地层较为发育,沉积盆地内地层以稳定-次稳定型碎屑岩-碳酸岩为主,从泥盆纪到中-新生代先后沉积了泥盆纪、石炭纪等地层。该区已发现矿点14处,矿种有铜、铅、金、铁、石灰岩、粘土、煤、油页岩等。区内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浓集特征明显,具有良好的资源潜力。
关键词:克州北一带;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方向
1地质特征
1.1地层
研究区地层区划属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北部为南天山地层分区之迈丹他乌地层小区,南部为塔里木地层分区之柯坪地层小区。
(1)迈丹他乌地层小区
出露主要为中泥盆统托格买提组(D2t)、上泥盆统坦盖塔尔组(D3tg)、上泥盆统阔克加尔组(D3k)、下石炭统甘草湖组(C1g)、上石炭统喀拉治尔加组(C2kl);其中D2t分布于研究区南部吐克买提-盖孜村一带,其它地带也有少量出露,总体呈南西-北东向展布。该组被上更新统新疆群砾岩掩盖,未见底,以推覆岩席的形式推覆于上泥盆统坦盖塔尔组之上,主要表现为南倒北倾的构造样式。岩性主要为一套浅海相的碳酸盐岩,发现大量的腕足、珊瑚类化石。D3tg分布于研究区南部喀拉吉勒尕-盖孜村一带,出露规模较小。总体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展布,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喀拉吉勒尕至盖孜能塔格一带,以低角度逆冲推覆于上石炭统喀拉治尔加组地层之上,北部被上更新统新疆群覆盖其上。主要为一套浅海相的碳酸盐岩建造,发现大量的腕足类化石。D3k主要出露在研究区北部托库依如克、克其克德菲谢河一带,地层受区内推覆构造的影响,在空间上呈叠瓦式推覆岩席的形式逆冲推覆于下石炭统喀拉治尔加组之上,为一套复理石建造。C1g分布于研究区中部铁列克-迈丹一带,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地层为浅海相-半深海相沉积的灰黑色含陆源碎屑粉晶灰岩、灰色细砾岩、浅灰色含钙粗粒岩屑砂岩。C2kl广泛分布于研究区北部迈丹-奥乐托苏一带,该组上部主要为一套变形较强的浅海相细碎屑岩,严格受北东东向断裂控制,岩性主要为灰色钙质细粒岩屑砂岩等,可以划分出12个沉积旋回,显示较典型的退积型地层结构,为海浸体系域的产物。
(2)柯坪地层小区
出露主要为上石炭统别根他乌组(C2bg)、上石炭统康克林组(C2kk)、下二叠统巴立克立克组(P1b)、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J3k)、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其中C2bg仅在研究区中部瓮库尔幅南部一带有少量出露,与上覆上石炭统康克林组不整合接触,总体为一背斜产出,为一套碳酸盐岩组合,形成环境为碳酸盐台地相。C2kk分布于铁列克南部阿克塔一带有少量出露,下石炭统甘草湖组逆冲推覆于其上,与下伏地层上石炭统别根他乌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为浅海碳酸盐台地相。P1b主要出露于研究区南部科克塔木-库依鲁克一带,在科克塔木幅克孜勒塔格一带与上部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下部下更新统西域组呈不整合接触,在瓮库尔一带下部与上石炭统喀拉治尔加组、下白垩克孜勒苏组及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为断层接触关系,为一套浅海相的细碎屑沉积组合,主要为青灰色钙质细粒岩屑砂岩、紫红色泥铁质细砂岩等。J3k仅分布在科克塔木幅中部一带,与下伏下二叠统巴立克立克组呈不整合接触,与上伏地层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为断层接触关系,为一套河流相粗粗屑岩沉积,主要为灰褐色砾岩、红褐色粗砂岩等。K1kz主要出露于博孜塔格-喀格塔格一带,空间上呈狭窄带状展布。与下伏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呈为断层接触关系,与侏罗系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上部被新生界所覆盖,为一套湖相粗碎屑岩沉积,岩性主要为灰褐色泥钙质含粉砂细砂岩、暗紫红色粗砂岩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构造
研究区可划分为一个一级构造单元∶塔里木板块,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南天山陆缘裂陷盆地、塔里木北缘隆起,两个三级构造单元∶麦兹-阔克塔勒晚古生代陆缘盆地、柯坪前陆盆地和五个四级构造单元∶铁列克-木尔扎拉克套推覆体、瓮库尔-吐克买提推覆体、博孜塔格中新生代坳陷、库依鲁克套-克孜勒套早二叠世前陆盆地、阿克塔什晚石炭世前陆盆地。区内褶皱构造较为发育,褶皱规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总体与所在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部分早期形成的褶皱受后期构造应力的影响,产生一系列的叠加,使其原来形态遭受改造。研究区内主要的褶皱有阿克塔拉向斜、铁列克复背斜、其盖力克背斜、博孜塔格复式背斜。区内断裂构造同样较为发育,由一系列逆冲推覆断裂构成研究区的主体构造格架。区内断裂构造总体以北东东向断裂为主,近南-北向断裂较少,断层性质主要为逆冲推覆断层,少量为平推断层。研究区的主要断裂有迈丹断裂、克孜勒塔克-艾尔勃勃断裂、阿克塔什断裂。
1.3岩浆岩
研究区岩浆活动较弱,空间上为零星分布,其展布方向与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侵入岩活动时限主要为早二叠世-晚二叠世;侵入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以基性岩体为主。
2地球化学特征及前景
相对西天山地区,研究区所在区域高出西天山背景的元素有Hg、Bi、Cr、Ni,元素Au、Cu、Pb、Zn则基本持平,显示Au-Sb-Bi-Hg以金为主元素组合及Cu-Cr-Ni铁族元素组合具有区域成矿的地球化学条件。研究区优选综合异常2处,异常组合以Au-Sb-Bi-Cu以金为主及Fe-Co-Ni铁族元素为主∶
恰普克北综合异常:异常面积140km2,异常总体呈北东向囊状,异常元素组合Au-As-Sb-Bi,其中Au最高值2.5×10-9,呈近东西向宽带状分布于异常中部;Bi、As异常位于异常北西部;Sb异常最高值3.8×10-6,呈囊状包含其他元素异常。异常区北部为上泥盆统阔克加尔组(D3k),南部为上石炭统喀拉治尔加组(C2kl);异常区内由北向南分布有多条断层,均为北东东走向的逆冲断裂,呈叠瓦状依次北倾叠覆。该异常为以金为主成矿元素的综合异常,As、Sb、Bi等前缘元素等轴状扩散分布,推测异常的形成与北东东向推覆构造及叠瓦状推覆体密切相关,是寻找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锑矿化的有利区域。
布拉克南综合异常,异常面积26.2km2,异常总体呈北东向透镜状,异常元素组合Fe2O3-Ni-Cd-Ti-Co-V,其中Ni、Ti、V、Co呈等轴状较小规模分布于异常西部,极大值分别为41.8、4610、122、16.5×10-6;Fe2O3呈北东向透镜状包含上述各元素异常构成综合异常轮廓。异常区地层为上石炭统喀拉治尔加组(C2kl),异常区由北向南有分布多条断层,均为北东东走向的逆断层或逆冲断裂。该异常为铁族元素为主成矿元素的综合异常,与Cr-V-Ni-Bi-Au组合的综合异常重合,推测铁族元素异常与地层中发育的基性岩脉有关,有一定的寻找钴镍钒钛矿前景。
3结论
从地球化学找矿的指导意义出发,依据本区域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及矿产分布特征,该区具有寻找寻找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锑矿化、及与基性岩脉钴镍钒钛矿、砂岩型铜矿的潜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高俊、肖序常、汤耀庆等,西南天山构造地层初步研究,1995
[2]何国琦、李茂松等,中国西南天山及临区大地构造研究,2001
论文作者:李民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地层论文; 石炭论文; 异常论文; 东向论文; 塔里木论文; 断层论文; 组合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