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技改大修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探讨论文_卜扬

变电站技改大修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探讨论文_卜扬

(国网扬州供电公司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

摘要:变电站的技改及大修工程项目的实施,要比新建的电力工程项目复杂和危险许多,由于涉及的部门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施工现场周围又有带电设备,作业环境及施工进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安全管理难度大。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无疑对施工企业的可持续运营构成正比关系,并且也在某些方面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变电站技改大修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技改大修;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

1、前言

如今,伴随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飞速发展,施工市场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安全、高效、保质、顺利地完成技改及大修工程的施工任务,就必须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控,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和环节,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设计安全施工程序

施工需要安全作保障,因为安全可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施工与安全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使施工过程中的人、机、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对变电站技改及大修工程项目事先设计一个安全操作程序,以此来实现安全施工目标。设计这样一个程序,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保证自己的工作环节能正常发挥作用,否则,上一级或同一级的安全监控功能必须对此进行干预,调整其规范作业。

2.1施工前的安全自检程序

对技改及大修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施工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预测,再根据预测的结果,结合自身安全管理水平做出相应的自检结论。只有在安全自检合格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下一道开工程序的操作。施工前的安全自检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人员的安全施工责任制落实到位,明确不同施工期内的安全目标和任务;

(2)安全层面的综合管理功能运转正常;

(3)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计划完善,各个阶段目标明确;

(4)施工安全预警程序可靠,形成闭环受控状态;

(5)施工设备、劳动安全保护和作业环境以及安全施工管理3个方面均按照规范操作;

(6)具备项目安全风险预控、事故应急补救和优化施工的方案;

(7)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包括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及相应施工安全领导小组能有效开展工作,信息渠道通畅;

(8)工程监理及有关安监人员安全责任到位,现场安全检查能进入程序化状态;

(9)施工设备、仪器仪表、安全工器具合格,相关专业操作规范;

(10)作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安全及技术素质符合施工要求,作业现场能按照安全文明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经过上述10项自检程序,合格后方可进入开工环节,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必须进行整改,以达到作业标准要求。

2.2施工的标准化作业

标准化作业,实际上是以安全为突破口、以单元为基点的标准化活动。变电站技改及大修项目涉及的工种很多,有变电一次、电气二次、通讯、土木、起重、焊接及架子工等,施工单位或相关部门要对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直至每个施工岗位都制定出一套标准。主要内容涉及作业(操作)标准化,施工准备标准化,作业动作标准化,作业衔接标准化,作业环境标准化,设备、工器具使用、摆放标准化,劳保用具穿戴标准化,安全活动及安全标志标准化,安全检查标准化等。凡是规程有要求的,在标准化作业过程中必须遵照执行。例如,在一个技改作业项目正式开始之前,需要用什么工种,多少人参加,用什么设备和工器具、材料,多少时间能完成项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大型的技改项目中,如110kV及以上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需要多少部门配合作业,各部门(如变电、调度、通讯、检修等施工单位)在配合中应承担什么样的安全责任,都要制定出标准,明确各工种部门的安全责任,严格考核。

3、变电站技改大修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

3.1土建工程施工阶段管理

3.1.1施工单位主要工作

中标后,施工单位应与业主方和工程项目部协商各项条款,签订施工合同,并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及质量安全管理,确保无人员及设备事故的发生;负责所承担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义务保证满足业主方的各项要求和标准;负责施工过程的环境安全问题,保证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负责报告施工进度情况,保持与监理单位和项目部的正常沟通,随时互通工程情况;负责提供施工过程中各项施工信息资料。

3.1.2基础施工

建筑基础施工阶段前期,要在施工区域周围建立坐标点,为之后的施工定点提供一个良好的控制网,此外,还应在施工场地中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很好地将施工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该工程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分坑和基坑开挖准确控制根开尺寸、横担方向等,并且借助仪器进行多点操平坑底,有效保证了工程尺寸的精度。

3.1.3接地工程

通常情况下,铁塔的接地引下线工作都是采取二次成型工艺,射线和接地引下线的焊接点应该和射线的埋深相同,保证电力传输工程的安全性,对接地线进行焊接时可以采取双面焊形式,接地体的埋深度应符合设计标准。

3.2电气工程施工阶段管理

3.2.1主变压器安装

安装前施工单位组织安装人员学习安装规程以及厂方提供的安装资料,与厂方代表共同确定吊装程序及施工方案。通过检查变压器运输途中气体压力记录和观察变压器到现场后的压力表指示,判断变压器在运输途中内部结构没有发生超过允许范围的位移后进行安装。

3.3.2软母线安装

安装软母线以前,施工方应组织相关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母线压接中,应严格依据作业指导,软母线位置和与施工方向都要严格控制,杜绝母线安装歪斜的现象发生,第二模应该和第一模重叠1/2,以后各模可重叠1/3(最低不能小于5mm)。

3.2.3电缆敷设

首先应保证站内的电缆沟线路短、交叉少,而且电缆沟采用钢筋砼结构盖板,以保证盖板的耐久性。电缆敷设前,要做好临时电缆标牌,标明电缆编号、规格、走向。要按区域进行,先敷设集中电缆,再敷设分散电缆;先敷设动力电缆,再敷设控制电缆;先敷设长电缆,再敷设短电缆,电缆两端余度不大于0.3m。

3.2.4继电保护调试

调试前由专业工程师根据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保护编写《继电保护调试及传动方案》,对调试内容、试验项目、实验步骤、操作方法、技术要求等作出具体规定,对传动试验项目、实验步骤、操作方法、传动配合要求等作出具体详细的解释。调试过程严格遵循厂家调试大纲要求,采取微机继电保护实验装置,严格把好精度、保护动作准确度关口,最后最好相关的记录,以便工程竣工时的资料审查工作。

4、结语

通过上面内容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对变电站技改大修项目施工实施全过程管理,不但能有效控制施工成本,还可以在优化人力资源分配问题上求得最优解,保证施工企业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施工市场的竞争越演越烈,如何有效地开展施工全过程管理工作,无疑对施工企业的可持续运营构成直接影响。所以在施工阶段,我们应做好技术管理优化工作,并随时总结工程中的困难经验,加强管理创新手段,最终保证变电站技改大修施工管理水平到达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林良顺.变电站技改大修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3).

[2]孙红涛,路平.供电企业生产技改大修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3(14).

[3]柯正伟.供电企业在技改和大修项目中的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5).

论文作者:卜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变电站技改大修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探讨论文_卜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