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的控制_儒家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的控制_儒家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的调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注意力论文,学生论文,初中历史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中学生注意力情况不容乐观。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公布的青少年注意力状况调查活动表明,被访中学生自认为上课时集中注意力的比例仅为全部被访学生的58.8%,仅有39.7%的学生表示能集中注意力30分钟以上。那么,如何抓住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注意力,控制分散注意力的因素,组织好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为完成有效教学的前提。为此,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注意力调控方面做出几点尝试。

利用导入语

上课铃打响后,学生应立即从下课状态进入上课状态,这时要求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具,同时也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那么如何组织学生的注意力呢?导入语很重要。

复习导入法 当新课与旧课知识联系紧密时,这种导入法很实用。为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可进行抽签式提问,当有学生被抽到回答问题时,教师则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对不完善的回答加以补充或对错误回答进行纠正,用这种方式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情境导入法或者激趣导入法,激起学生求知的愿望和兴趣,做好听课前的心理准备。

情境导入法 这种方法可以唤醒学生情绪的投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例如音乐式导入语,一首历史歌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歌曲可以快速地让人进入到一种历史氛围之中,讲《难忘九·一八》时可先放那首苍凉的《松花江上》,学生立刻可以感受到东三省的同胞因为家园被占而背井离乡的凄凉……此外,也可以使用文本式导入语,比如讲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笔者用了一则新闻:“中国台湾网2004年11月23日消息:陈水扁11月20日赴澎湖,主持纪念‘澎荷初会四百年系列活动’。令人诧异的是,陈水扁竟赞颂荷兰人对台湾作出贡献,称这是台湾与世界接轨的开始,‘令台湾历史写下崭新一页’”。然后,教师问学生对此有什么感想,唤起学生的愤慨之情,“那么历史的真相如何”这个问题的抛出会激发学生了解这段历史的学习欲望。

激趣导入法 目的在于激起学生认知期望,产生认知上的不满足和欠缺感来推动其集中注意。如《经济大危机》一课,笔者提到美国历史上有一位总统先后被国民起了两个外号,先被叫“嫩鸡总统”,后又称“饥饿总统”,“这个总统是谁呢?为什么被起这样两个外号呢?”这种有趣的导入语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带着疑惑进入新课学习,兴趣盎然。又如《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一课,展示西汉初期和中期的两幅地图,问:“两幅地图有何不同?西域何时纳入西汉版图的?”这种图片导入语直观性强,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中来。

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

有意注意往往靠意志力来维系,然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使得他们意志力不可能像成年人那么坚定,即使勉强维持也不一定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利用形式新颖的教学活动,比如把竞赛、游戏等适时适度加入到课堂中去,变换学生的学习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也许学生对学科知识本身没有兴趣,但因为对学习形式有浓厚兴趣,这样也可以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如“头脑风暴法”“历史情境模拟法”“猜猜我是谁”等。

头脑风暴法 多用于学生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用以教师在课堂上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就其“不知道的部分”展开教学。如《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一课,讲到孔子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对孔子有哪些了解,每人说一条,不许重复。初一学生语文课刚学过《论语》,于是如数家珍,十分准确和迅速地把孔子的生活年代、教育成就、思想等情况说了一遍。采用头脑风暴法时,笔者发现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学生一边注意倾听前面的同学说了哪些内容,一边在头脑中搜索自己还知道哪些关于孔子的事情。

但是头脑风暴法一般是学生复现头脑中已有知识,所以教师最好随后抛出更为深入的问题,引入新知。比如《经济大危机》一课,要求学生说说“发生经济危机时,一般会有哪些现象出现?”学生说:“破产、失业、贫困、通货膨胀、物资紧缺……”教师肯定学生所说的现象之后,话锋一转,说:“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还有一些奇怪现象——一边是排着长队领取救济的失业人群,一边是资本家把新鲜的牛奶倒进河里,把大量的玉米销毁”,“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而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问题思考。

“猜猜我是谁”这是笔者讲到《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时组织的活动。面对众多学派,如何快速、有效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他们的思想主张呢?笔者安排学生看书自学填完“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表”,在自学之前,笔者告诉学生“填完表我们要做一个‘猜猜我是谁’的游戏,为了更好地参与游戏,大家一定要又快又准地了解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主张。”因为有游戏的促动,学生不再拖拖拉拉,而是很快地填完了表格。有了效率,有没有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呢?笔者拿出纸盒,随即抽出写有各种观点的纸条,让学生回答分别是谁的主张。比如“对罪犯讲仁爱是浪费时间,只要犯法就该用严厉的刑罚,看别人还敢再犯法!”“走水路就要坐船,走旱路要坐车。治理国家也应该顺其自然,只要顺其自然,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治理好国家!”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回答问题准确,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全面兼顾。

历史情境模拟法 通过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来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解决了许多教学的重点难点。如《郑成功收复台湾》,笔者扮演康熙皇帝,学生扮演康熙的大臣,君臣共议是否出兵收复台湾;《百家争鸣》中,学生扮演信仰儒家、道家或者法家的县令,看看如何处理一个偷了邻居钱财的窃贼;《经济大危机》中,学生扮演罗斯福总统如何解决经济大危机。这些都是利用历史情境的角色、切合初中生的兴趣特点设计的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利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转换规律

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也就是由兴趣吸引到主动倾听。在学习中只靠有意注意,需要意志力,人容易疲劳,也影响学习的效果。如果只靠无意注意去学习也不易完成枯燥的学习任务,所以课堂中需要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共同参与,需要两种注意不断转换。

这种转换可以是一个知识块内部的,也可以是一节课中两个知识块之间的。

知识块内部的注意转换 例如讲到孔子“仁”的政治思想,笔者讲道:“孔子54岁前亲自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国君,力图实现自己‘仁’的政治主张。他有一些奇特的遭遇。”接着,笔者讲述了孔子遇到的两件事,“孔子到卫国,当他向卫灵公陈述自己的治国之道时,卫灵公只顾抬头看天上飞过的大雁,根本就不理孔子,伤心的孔子只好离开卫国;孔子到宋国时,带着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演习周朝的礼仪,宋国人竟把大树砍倒,还要杀了孔子,最后孔子乔装逃离了宋国。”

初中学生很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缓解了学生上课后有意注意的疲劳,而实际上轻松的故事中蕴藏着一个反差极大的事实:前面教学中,学生只知道孔子是有学识有成就的人物,并不知道之前没有得到各国国君的赏识。对于这样一个事实,学生自然生出疑惑来,这时可以用一个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为什么各国国君不肯接受孔子‘仁’的治国主张呢?”教师通过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有所疑惑,或者有所愤慨,然后教师就其疑惑之处、愤慨之处,设计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从听故事到思考问题,完成了一个很自然的注意转换。这个转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注意力间歇,也就是听课疲劳导致的注意力涣散。

知识块之间的注意转换 比如《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一共有三个知识块:孔子、老子、百家争鸣。讲到老子时,一节课的时间几乎过半,学生产生了听课疲劳。这时,教师可穿插无意注意的环节,消除学生分散注意力的疲劳因素。此环节,笔者设计了让学生联系生活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老子的思想‘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从生活中感受出来的,你们也可以讲述自己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进而谈谈老子的这种思想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帮助呢?”这种无意注意借助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了老子自然辩证的思想。

标签:;  ;  ;  ;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的控制_儒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