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的放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李继兵,邹萍,刘春岭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的放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李继兵,邹萍,刘春岭

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分析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的放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X线检查,观察组行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诊断不同解剖学形态的结果,统计术后2个月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关节面骨块>3块、关节面分离、干骺端骨折、桡骨缩短、背侧关节面塌缩的检出率(47.62%、52.38%、42.86%、33.33%、61.90%)高于对照组(69.05%、73.81%、73.81%、54.76%、88.10%)(P<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痊愈者比例(92.86%)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在放射诊断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中推荐使用CT检查方式,能够为医师诊疗患者病况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

【关键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腕关节不稳定;CT;X线;诊断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临床高发骨折病症,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腕关节不稳定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主要采用放射影像学检查方式诊疗患者病况,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X线和CT。为了探讨科学、合理的鉴别路径,本文就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的放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骨科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84例。纳入标准:①遵医嘱行手术治疗,经手术病理结果明确诊断;②术前均行放射诊断。排除标准:①严重器质性功能障碍;②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合并其他部位骨折;④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⑤精神病、认知功能障碍等无法配合检查者;⑥影像学资料缺失。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7例;年龄23~73岁,平均(44.26±2.19岁。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龄21~74岁,平均(44.53±2.67)岁。组间基线数据保持同质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美国GE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对患者行X线检查,对患处行侧位、正位摄片,如有需要可增加双斜位摄片。损伤局部行前后位、侧位摄片,必要时增加双斜位摄片。观察组采用美国GE64排128层螺旋CT机对患者行CT扫描检查,螺距1.50mm,层厚3.0mm,间隔2.0mm。扫描时以桡骨远端为主要扫描部位,行冠状位、矢状位扫描。扫描后将数据传输至图像处理工作站,完成影像资料重建。全部影像学检查工作和图像资料分析工作均交由相同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完成。

1.3观察指标

(1)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背侧关节面塌缩、桡骨缩短、干骺端骨折、关节面分离、关节面骨块>3块的检出情况。(2)统计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内痊愈比例。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处理数据,以X2检验定性资料(%、n),以t检验定量资料(x±s),P小于0.05,表明有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分析

根据CT和X线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诊断结果发现,观察组:诊断背侧关节面塌陷26例(61.90%),桡骨缩短14例(33.33%),干骺端骨折18例(42.86%),关节面分离22例(52.38%),关节面骨块>3块20例(47.62%);对照组:诊断背侧关节面塌陷37例(88.10%),桡骨缩短23例(54.76%),干骺端骨折31例(73.81%),关节面分离31例(73.81%),关节面骨块>3块29例(69.05%),组间数据对比依次如下,X2=7.682、3.912、8.277、4.141、3.967,P=0.005、0.047、0.004、0.041、0.046。由此可知,观察组诊断患者患处不同观察指标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术后痊愈情况对比

术后2个月,观察组痊愈者39例,占比92.86%(39/42),对照组痊愈者30例,占比71.43%(30/42),组间数据对比,X2=6.573,P=0.010。由此可知,观察组痊愈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有报道显示,与X线诊断手段比较,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诊断中采用CT检查能够获得更好的诊断效果,可有效检出关节面分离、桡骨缩短、尺偏角改变等患处变化情况,为医师诊疗患者病情提供可靠参照[2]。经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采用的CT检查方式能够更加准确地鉴别患处解剖形态学变化,为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析后可知,X线检查主要通过前后位、侧位体位改变实现对患处桡骨缩短、尺偏角变化的观察,但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受投射角度、阴影现象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诊断结果出现误差。而CT放射诊断方式能够通过对腕关节进行三维立体扫描,全面了解骨折移位、腕骨骨折、关节面塌陷等情况,克服了传统X线检查存在的缺陷,从而提高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医师准确鉴别患者病情、合理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有力参照。与上述分析结果相吻合,郭丽[3]实践后发现,采用CT诊断关节面分离、桡骨缩短、背侧关节面塌缩、干骺端骨折以及关节面骨块>3块的检出率远高于X线检查结果(X2=5.057 5,5.658 3,8.076 5,5.491 2,4.603 6,P<0.05),且CT检查患者术后90d痊愈率达到了91.67%,说明CT检查能够显著提高各项观察指标的检出率,促进患者术后创口愈合,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采用CT检查方式诊断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病例,能够帮助医师明确患处局部的解剖学形态改变,科学制定后续治疗方案,达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预后的诊疗目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向海鸿, 陈涛, 程功文.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放射诊断的临床价值观察[J]. 当代医学, 2017,23(09):133-134.

[2]李强. 用两种检查方法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7):30-31.

[3]郭丽.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放射诊断的效果研究[J]. 系统医学, 2018, 3(12):114-115+118.

论文作者:李继兵,邹萍,刘春岭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的放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李继兵,邹萍,刘春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