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邓小平文选论文

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邓小平文选论文

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产党宣言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诞生已经150 周年。一个半世纪以来,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为了实现《宣言》的伟大理想,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天,中国人民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宣言》的伟大理想,创造性地运用《宣言》的科学原则,而进行着扎扎实实的工作。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并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仅就《宣言》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谈点看法。

一、 科学社会主义从经典理论到当代理论的历史性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150年,可以1903 年列宁主义的诞生为界标,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848—1903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的阶段;1903—1997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理论发展成为当代理论的阶段。

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并被他们称之为“现代社会主义”的理论。当代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20世纪东方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由列宁所开创,斯大林、毛泽东予以继续,邓小平予以初步完成的理论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其系统、完整、成熟的理论表现。它初步解决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理论。至于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完善,则有待于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和马克思主义者的继续努力。

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理论是不可分割的,但两者又有着重大区别。

从总体上看,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产生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年代,它是对资本主义内在的基本矛盾进行科学分析而得出的有关社会主义的必然结论;它预计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方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并以此为基点,而阐明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其他主要问题;由于它面临着的直接任务是教育和训练无产阶级,准备迎接必将到来的革命,因此,无产阶级如何准备革命,怎样夺取政权是其理论的侧重点。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产生在资本帝国主义同社会主义并存的时代,它既是对资本主义内在基本矛盾进行科学分析,又是对社会主义自身的基本矛盾进行科学分析而得出的有关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论;它以东方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为依据,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其他主要问题;由于它面临的直接任务,不仅是无产阶级如何革命的问题,而且更长期、更困难的是如何建设的问题,因此,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理论在当今发展的主要之点。

在具体内容上,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实际出发,主张以无产阶级为主力军,在工业中心城市进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应在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社会主义属产品经济发展阶段,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应对全社会的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社会总产品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实行按劳分配;国家将在社会主义社会“自行消亡”;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而且还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等。

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从东方国家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实际出发,强调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力军,开辟了革命由城市推向农村和由农村包围城市的两条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正处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商品经济不发达,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应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由于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由于当今世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因此国家不能消亡,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还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虽然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但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消灭剥削现象和两极分化现象,因此,社会主义应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一系列重大的差别,正是《共产党宣言》与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重大差别。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确实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造性运用

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没有丢毛泽东”(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9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造性的运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制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中国人民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民族化的概括,它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砸碎“左”的精神枷锁,摆脱对僵化的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迷信,使人们从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偏离,转而重新回到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来;才能区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同个别结论的界限,坚持被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基本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同时又敢于正视并舍弃其中被实践证明是过时的或原本就不确切的个别结论;才能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不断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得出创造性的科学结论,全面回答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导下进行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全部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创造性的运用;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是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创造性运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是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原理的创造性运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理论,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是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创造性的运用,等等。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信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由于国际的和国内的原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使国家富强、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共同富裕,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各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任何一种社会制度要发展下去,就必须使生产不间断地进行,并获得较前更大的发展。《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基础。”并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252、293、307、293、286、239、243、242、258 页。)列宁发展了这一思想,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注:《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4卷,第16页。)但是,现实社会主义面临的是非常复杂的局面,要完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多样的任务。在所有这些任务中,发展生产力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呢?明确这个问题,对于一个长期从事并习惯于从事政治斗争的阶级和政党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由于认识往往落后于实践,由于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很可能继续走“阶级斗争”的老路,而犯下历史性的错误。正是由于这个问题长期没有获得正确的解决,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邓小平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中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7页。)他还指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等。这就回答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问题,继续和发展了《宣言》关于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根据什么断定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呢?

首先,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和国际诸多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的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但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因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其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自身巩固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使国家富强,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国内的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使人民得以共同富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并为实现“一国二制”、和平统一祖国创造条件;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公有制和人民民主政权,使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发展和完善。总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和吸引力的不断增强,归根结蒂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才是硬道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

再次,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自觉地解放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出远远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这是社会主义存在的基础和根据,是社会主义本质中最基础、最首要的东西。没有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在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不仅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而且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科学论断;提出发展生产力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一系列重要论断。这就解决了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问题,以及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巩固指出了方向,并以新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宣言》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理论。

第二,社会主义的所有制

《宣言》在重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十分重视作为生产关系基础的所有制问题,“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怎样。”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消灭私有制等”(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 版,第1卷,第252、293、307、293、286、239、243、242、258页。)。当然,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已经指出,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未来无产阶级革命,“只有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须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252、293、307、293、286、239、243、242、258 页。)但是,在“所必须的大量生产资料”未创造出来之前,应该采取怎样的所有制结构来改造现社会呢?这个问题当时不可能解决,只能由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来作出回答。

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表明,人们对“逐步改造现社会”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估计远远不足,急躁冒进,片面强调公有制要“纯而又纯”、“一大二公”,犯了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邓小平总结了中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提出在所有制问题上,我国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8页。)即要建立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初步解决了“逐步改造现社会”应该采取的所有制结构形式的问题。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以下述理论为根据的:

首先,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彻底的决裂,消灭资产阶级所有制,乃是“逐步改造现社会”的结果。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衔接的不同发展阶段构成的自然历史过程。对于这一自然历史过程,人们在认识其客观运行规律的条件下,可推动其发展;反之,则可能延缓其发展。但人们无法改变这一自然历史过程,更不是人为地开展三、五年的运动所能跨越的。因此,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公有制与其他经济形式长期共存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现象。

其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我们在社会生产的主要方面已经消灭了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还不可能创造出为消灭全部资产阶级所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的生产资料”,因此,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只有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保证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保证社会财富主要掌握在国家和人民手中,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要在社会总资产中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使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使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不断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

再次,所有制关系的变革即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不是越大、越公、越纯就越好,而是要看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在谈到恢复农业生产问题时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看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取哪种形式。”(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3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体生产水平比较低,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力具有多层次性,这就决定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情况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必要性。实践证明,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15 大的政治报告进一步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并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还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等等。这就突破了公有制只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这两种实现形式的僵化观念,把人们对公有制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三,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方式

资源配置属交换范畴。生产和交换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生产决定交换,另一方面交换又反作用于生产。交换的内容和形式,交换范围的扩大或缩小,交换过程的连续和中断,都会对生产发生直接的影响。《宣言》没有直接论述资源配置方式问题,但其基本倾向是十分明显的。恩格斯在《宣言》的第二稿《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未来的社会将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并“组织分配以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252、293、307、293、286、239、243、242、258页。)。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以后的著作中所指出的那样,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有计划的生产和有组织的分配的社会。当然,这些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252、293、307、293、286、239、243、242、 258页。)

现实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预想的不同,它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实践经验表明,单一的计划经济和有计划的分配在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中曾经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但从总体上看,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又是不成功的。80多年来,经过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到邓小平这四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和探索,其间经历了前进与后退,成功与挫折、甚至遭受巨大的失败,最后由邓小平作出科学的结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中共14大进一步将邓小平的思想具体化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宣言》中完全没有的新思想,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和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得出的新结论。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改变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和形式,创造了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它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开辟了现实的道路。这个理论有力地指导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主要依据是:

首先,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对资源配置形式的自然选择。

就市场经济而言,社会分工是其存在的前提。但是,并非任何条件下的社会分工都能形成市场,培育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相伴随的,是生产的专业化和分工的深化,以及经济组织的复杂化和经济联系的多样化,即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上述变化在增进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必然引起“交易成本”的大幅度提高。这样,如何节约“交易成本”便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社会选择经济体制的规律是:在一定生产力的状况下,在可能出现的各种体制安排中,社会必然选择运行费用最低的体制。正是在这方面,市场经济体制表现出其特有的生成优势:市场经济通过供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来决定价格,价格及时反映供求关系的状况,这样,社会就不必为此支付过量的信息收集费;市场经济通过竞争关系决定要素拥有者的收入分配,并将他们所提供的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同收入结合起来,这有利于市场活动的主体合理使用资源的积极性,保证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同时也降低了分配过程中的运作费用;市场经济以经济活动主体具有独立性为前提,达到利益主体与行为主体的统一,从而使经济活动主体的利益最大化有了保证,并节约了经济运作费用,等等。所有这一切,就使市场经济成为现代生产力条件下运作费用最低,而收益最大的一种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建设80年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选择;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又离不开资源配置形式的优化,市场经济体制正是商品经济对资源配置形式的自然选择;缺乏市场机制的商品经济是不完全的商品经济,只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经济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采取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曾起过很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经济联系的日益复杂化,这一体制的弊病便逐渐显露出来。加之后来又把发挥市场作用,发展商品经济的一些正确的做法当作“资本主义”加以反对,以致使统得过死,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问题不仅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越来越突出,使本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对此,邓小平指出:“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事实表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够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的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8~149页。)中国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中,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并使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得益于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以市场作为其发展的取向的。8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表明,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社会主义是得不到发展的,是没有前途的,不改革便是死路一条。

再次,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并不具备社会制度的属性。

邓小平总结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反复强调指出,搞市场经济还是搞计划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一样并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两者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从历史发展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从资本主义开始的。邓小平指出:“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就有了萌芽”,所以,“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展望当今世界,搞计划经济的并不限于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的也不限于资本主义国家,因此,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仅如此,“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生产的手段、方法,既可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2页。)只有为一定社会制度服务的市场经济, 才具有某种社会制度的属性和特征。邓小平指出:“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3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然方法上基本和资本主义社会相似,但也有不同,这是国家所有制,都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注:《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6页。)

这里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虽然否定了社会主义存在商品市场关系,然而在他们的著作中,却为我们留下了进一步探索商品、市场问题的思路。例如,他们认为,最早的商品交换是发生在原始公社之间;商品价值是通过物的交换来实现劳动交换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劳动的历史形式,等等。这就表明,商品交换及其与之相联系的市场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它们并不具有社会制度的特征;既然商品价值表现的是劳动交换的经济关系,那么,这种经济关系可以是剥削性质的,也可以是非剥削性质的;作为一种经济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既然商品交换是社会劳动的历史形式,因此,商品交换及其与之相联系的市场便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是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的,它们的存在和不存在,都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社会生产力和其他社会历史条件发展的结果,等等。所有这些,就为我们今天解决社会主义时期的商品、市场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个半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表明,尽管《宣言》的某些具体结论已经过时,但它的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当我们遵循它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本国实践时,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就胜利;反之,当我们违背它的基本原理,或将基本原理教条式地运用于本国实践时,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走向失败。今天,指引12亿中国人民前进的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在一系列基本问题上,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所当然地是对《共产党宣言》的继承和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