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论
——教育学视域下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研究
王程程
(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2)
摘要: “心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之一,王阳明构建的心学体系在中国哲学史上是独具特色的。其中,“致良知”思想的论述最能表现其特殊性,是其心学体系的中心内容。阳明心学作为古代先人思想的结晶,具有哲学意义的同时,也具有教育意义。其教育价值深化在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方面。这正与近几年来突出强调的美学教育相呼应。
关键词: 教育视域;致良知;教育价值
目前,以“王阳明致良知论”为主题词搜索,可以搜索到154 条结果。全部为2009—2018年,且在2013年后才逐渐增多。此前仅为每年一篇。研究层次以基础研究(社科)类居多,基金也主要集中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接下来,本人以“视域”“致良知”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23 条结果,其中与教育直接相关的仅有1 篇。最后以“教育”“致良知”为关键词搜索,搜索结果为0 篇。虽然在知网中的搜索,不能代表现今中国此方面的研究现状,但是也可看出此相关研究还有待于发展。相关专家主要有西北大学的王强老师,其关注于高等教育;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还有南京大学的张小明老师,他关注于“王阳明”“知行合一”“万物一体”“阳明后学”等领域且成果显著;还有江南大学的高凛老师和吉林大学的张连良老师。
1 对教育学视角的内涵探究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个人的人格得以健全,使人类自身多样化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使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教育的目的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来实现。
1.1 “教育”概念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教育”作为组合词最早见于《孟子》,书中记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中也有相关表述,许慎对“教育”的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方,英、法、美、西班牙文均为education,都意味着将人身上的固有德行、理性等品质通过一定的手段由内而外地引导出来。卢梭认为:“教育赋予我们在出生时所缺乏的一切和我们作为人所需要的一切。”
1.2 教育学的概念探究
国外的教育学概念,希腊人认为教育学是指照管儿童的学问。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有两大基础,实践哲学和心理学。捷克国籍的夸美纽斯也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大教学论》中,他提出“教育学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总的来说,尽管教育学一词的使用并不一致,但还是存在共识的。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公认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复杂分析对计算能力的需求超过了当时计算机的能力,为此兰德建造了自己的计算机。JOHNNIAC以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的名字命名,是最早带有存储内存的大型计算机之一。
1.3 教育学视角方法论界定
2017年,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镇江市先后有两批共5个村入选省特色乡村建设试点,分别丹徒区世业镇世业村还青洲、世业村永茂圩、先锋村一组、句容市天王镇唐陵村东三棚、茅山风景区管委会李塔村陈庄。
2 对王阳明“致良知”理论的探究
2.1 王阳明心学及其产生背景
2.1.1 明代政治环境的影响
孟子最先提出了“良能”“良知说”。他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阳明赋予“良知”新的含义,“把‘良知’定位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良知’作为人心的本体,它能够辨别一切是非善恶。他特别强调”良知“明辨是非的功能。清楚了好恶就知道了是非,知道了是非就了解了万事万变” 。
《绿野仙踪》是在作者广泛阅读前人小说的基础上创作的,故事素材的选取和创作难免受到前世小说的影响,有的故事是对之前故事的化用,有的是对前人小说情节的续写和补写,这些都可以在之前的小说中找到蛛丝马迹。
2.1.4 其他学派的影响
王阳明先后经历了优秀的家庭教育、 私塾教育、道教思想,进而产生心学。家庭教育在教育中至关重要,是教育中的起步一环。
从伦理学角度看,“爱情中的道德是以平等、爱情与义务的统一、以恋爱双方的爱情为基础的”。[1](P168)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写道,爱情的基本要素包括“给予、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2](P32)这些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给予与关心引发爱情的可能性;责任心是爱情延续的重要条件;尊重和了解则是爱情成功的核心要素。了解是指认识真实的对方,而尊重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努力使对方成长并实现自我发展。在《勇敢者》中,不管是戴安娜与雷或是汤米与吉娜都因为某些不符合爱情伦理的行为致使他们的感情最终破裂。
2.1.3 理学思想的影响
心学基于理学而又有其独特性,“是‘理’作为‘所以然’与‘所当然’以及‘知’与‘行’的辩证统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哲学思想”。
教育是从纵向阶段探讨,它包括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留学教育等;从大课程的观点出发,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等;从社会角度来看,可以划分为社区教育、社会教育、甚至是一些课后辅导机构的教育;再加上由于中国的特殊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大56 个民族,其中有55 个少数民族。这样一个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现状,必然会影响到教育,如人们比较关心的话题,教育公平问题,双语教育问题,还包括其中的双语平衡、双语态度、双语习惯,进而上升到认同感、幸福感,不只是一个民族的认同,还可以是职业的认同与幸福和国家的认可与归属感等。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现存的问题中与“致良知”相关的主要是,德育问题: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教师的德育培养问题,德育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德育理念的问题,指导思想与实践脱轨等问题。主要有三方面问题: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相脱离;道德教育方法单一;学生个体发展不平衡。
2.1.2 家世背景的熏染
当时各学派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是指出其他学派理论上存在的不足,或是针砭时弊,或多或少都对心学的产生和后期的自我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2 良知的内涵
时势造英雄,英雄应时事。一个分的发展必然与其所生存的环境密不可分,并且一个时代的理论必定根植于这个时代。
2.3 “致良知”的内涵探究
首先,“致良知”是人们对自己内心“良知”的正确认识。通过“致良知”人们能够达到明辨是非善恶对错,达到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在人性上、道德上做到一种能动性、自觉性,进而回归到一种自然属性、天然属性。
其次,“致良知”是要注重“致”功夫的实施。之前,理学思想家们喜欢强调“致知在于格物”的说法,但王阳明却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格物“就是要让人们在自己道德行为的反思过程中,去除邪欲和恶念,使蒙蔽的“良知”得以恢复,使自己的内心想法符合天理。
最后,“致良知”是要融合“省察克治”的功夫。在“省察克治”功夫中,王阳明认为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知善知恶的良知,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自觉能动作用。在王阳明的理论中,不论什么阶层的人,不论其受过多少教育,只要能克除私欲,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民主的思想,与教育学中教育的公平性相呼应。
但同时也发现一些不足,即使在畜牧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的规模化饲养中,也不乏机械化薄弱环节。调查发现,饲料投喂、粪便清理、捡蛋等环节,虽然这些环节靠机械来完成作业已经完全不存在技术困难,但是机械应用程度明显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使用机械成本较高,畜牧业风险较大,家畜容易受到疾病疫情影响而大面积死亡,养殖户(场)觉得对此进行投资不划算;二是某些机械不为人所知,尤其对于散养农户,由于目前我国农机推广重点主要还是集中于种植业机械,而对畜牧饲养机械推广力度较低,造成一些农村地区养殖人员对畜牧饲养机械了解不足。
所以,这些不仅是哲学上的知识,还可以与教育上的核心素养性呼应,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点;还能与课程标准中所提出来的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相联系,找到哲学基础; 还能与近几年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于伟教授所提出来的“率性教育”相联系,“率性教育”是一种遵循儿童本性、天性的教育。若是与“致良知”相联系的话,教师与学生都能达到“致良知”的效果的话,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会产生怎样的教学效果呢?所以,将哲学理念应用于教育上,或是为一些教育理念找到哲学基础,还是恨与必要的,“致良知”的教育价值也是很可观的。
3 教育学视域下“致良知”思想的探讨
3.1 我国教育现存的问题
“我找王总”,他惊慌失措地说,“王总大概不在家,不在家就算了……”他突然发动了摩托车,漂亮地在草地上调转了车头,又漂亮地滑倒在了草地上。摩托车的嘶鸣响彻夜空,在雪亮的灯光里,我看到一个20多岁白白净净的年青男子慌乱地从地上爬起来,扶起摩托车,跨上去,箭一般地冲出绿地,冲上公路,一溜烟便跑远了。
3.2 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相脱离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将“知行合一”为原则履行道德实践,以求达到“致良知”的最终目的。但是往往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知”与“行”是分离的。只是将“知”进行传授,也很少去实践。即使留了相关的作业,也不认真检查,或仅仅只是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学校几乎不重视德育的建设,表面上设置了有关德育的课程,但实质上却是班主任看自习或是由其他科目代替。
3.2.2 学生个体发展不平衡
要解决好有关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方面的若干问题,有必要对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做一次历史的考察。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简而言之,教育学视角的方法论可以用一句话进行总结,即探求事物看本质,发现各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
目前课堂教学中,应用较多的还是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灌输式教学。这很有可能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而且,教师们也很少对该科目认真备课,并且不太了解学生的也有品德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小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已有基础还不是那么完备,很有可能因差距大而失去听课兴趣,从而影响听课效果。
3.2.1 道德教育方法单一
教育学中,学生的发展特点具有不平衡性、发展性、顺序性、阶段性、个体差异性。在目前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德育教育一刀切的倾向,教育者往往只是按统一的要求来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要想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接纳德育课程,形成正确的三观,就要照顾到他们的个体发展不平衡性。
3.家庭变成腐败的助推器。家庭是预防抵制腐败的重要阵地,腐败是影响家庭幸福的隐形杀手。从近年发生的国企“一把手”腐败案件来看,在“一把手”的职务升迁过程中,其家庭没有起到应有的助廉防线作用,反而变成了“一把手”违纪违法的助推器。如有的国企“一把手”利用企业资源平台,为家人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从中谋取巨额利益;有的“一把手”配偶、子女等家人为行贿人谋取不法利益牵线搭桥,并从中收受巨额钱财;还有的“一把手”在被调查期间,其家人不仅没有积极提供协助,反而暗中大量转移涉案资金,毁灭证据,企图帮被调查人掩盖违纪违法事实。
3.2.3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融入德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无意识心理倾向的机制是心理暗示的基础。心理暗示就是要正视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存在,并且巧妙地利用它。洛扎诺夫认为:教学过程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王阳明的历史作用进行了肯定。“致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因此,研究和挖掘王阳明心学中的优秀思想成分,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具有可行性的。
4 与“致良知”相结合的建议
4.1 个人建构理论角度
个人建构主张人们主动积极从内心自发建构事物的本质,体悟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社会中个人的例子,或是自身的例子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内在的共鸣。
4.2 社会学习理论角度
教师可以尽量利用社会上的例子,或者是采用社会舆论、社会氛围的引导,指引学生产生自己的理念。
4.3 对话教育理论角度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提出:在顺天理的情况下,“良知”是天理和人心的合一。德育也可以是一种对话式教育。教师尽量发掘学生良知,进而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这些角度与“致良知”息息相关,是在“致良知”的引导下产生的策略。另外,以这些方法进行德育的目的也不是教授纯粹的知识点,而是去发掘本心,激发学生找到与生俱来的潜藏在内心的本心——善。正如王阳明所说的“人人皆可为尧舜”。
参考文献
[1]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王阳明.传习录[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3]保罗·弗莱雷.被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朴泰洙,金哲华.教育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戴春平.教育视域下阳明心学当代价值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38(2):8-11.
[6]范俊丽,高美荣.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及其对加强学校德育的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30(3):22-24,45.
[7]杨维.“致良知”: 王阳明的教育哲学思想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6):1-3.
[8]王中原.王阳明“格物致知”的道德修养理论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1):68-72.
[9]田薇.论王阳明以“良知”为本的道德哲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5-9.
中图分类号: B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3(b)-0012-02
作者简介: 王程程(1994-),女,吉林白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双语教育,双语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