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论文_戴洁红,张敏

戴洁红 张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校区门诊 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总结其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到的35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结果: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共涉及14种药品,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哌酮(64例)、头孢曲松(52例)和头孢噻肟(41例),分别占18.3%、14.9%、11.7%;给药方式以静脉注射最为常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以损害皮肤及其附件为最多。结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在临床中时有发生,应加大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减少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静脉注射

【中图分类号】R9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051-02

Analysis report of antibiotics adverse reactions for 350 cases of cephalosporin class Dai Jiehong, Zhang M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By analyzing the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cephalosporin class of antibiotics, summarize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o 350 cases of cephalosporin antibiotic adverse reaction case report,that from January 2011 to June 2014.Results In cephalosporin antibiotic adverse reaction case report, involving 14 kinds of drugs, the top three respectively is: cefoperazone (64 cases), ceftriaxone (52 cases) and cefotaxime (41 cases); respectively Accounted for 18.3%, 14.9% and 18.3% . To the medicine way to intravenous injection is the most common. Most of the damage by adverse reaction is skin and its appendages.Conclusion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cephalosporins in clinical, have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 Should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order to better service for patients.

【Key words】Spore fungus element class antibiotic;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Intravenous

头孢菌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其广谱、杀菌力强、耐敏、毒副作用较少等优点而在临床广泛应用,用药前是否皮试是学术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历次出版的《中国药典》均未明确规定,因此各院的做法不一。随着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ADR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总结分析药品ADR的报告个案,这也是研究药品ADR发生、发展规律、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的重要方法[2]。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到的35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一一做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药品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各临床科室及中、西药房呈报的共35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其中男201例,女性149例,男女之比为 1.35∶1,年龄9~79岁,平均(48±11)岁。

1.2方法

利用SPSS13.0软件对350例ADR病例报告进行数据处理,采用自制表格分别对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和ADR累及系统等作频数统计。

2.结果

2.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DR涉及药品品种及分类计算结果

在350个ADR病例报告中,共涉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21种,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哌酮(64例)、头孢曲松(52例)和头孢噻肟(41例),分别占18.3%、14.9%、11.7%,与临床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详见表。

表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ADR涉及药品品种

2.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DR给药方式

呈报的ADR病例中,静脉给药最为常见,为312例,占89.1%;其次为肌肉注射,为29例,占8.3%;口服给药、皮下注射分别占1.8%、0.8%。

2.3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DR累及系统和主要临床表现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DR累及系统以损害皮肤及其附件为最多,为207例,占59.14%;全身性反应47例,占13.43%;消化系统40例,占11.43%;循环系统17例,占4.86%;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13例,占3.71%;泌尿系统12例,占3.43%;血液系统5例,占1.43%;呼吸系统5例,占1.43%;听觉系统3例,占0.86%;损害最少的为肌肉骨骼系统2例,占0.57%。

2.4 过敏史

35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DR中,过敏史阳性(包括青霉素类、磺胺类、非甾体抗炎药类及氨茶碱)的患者有20例,有过敏史家族的16例。其中用药前做皮试的患者50例,其余300例用药前未做皮试。

3.讨论

本研究总共报道了350个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DR病例,男女比例为1.35∶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从年龄分布看,AD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依然主要集中在≤20和≥60岁的人群,占总数的46.86%,这可能与未成年人在身体器官、生理功能等方面尚未发育成熟和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有关,使得他们在药动学和药效学方面与一般成年人相比有较大差异[4]。在所涉及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21种药品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与相关报道相似[5],这也与我院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基本一致。静脉给药途径诱发ADR的构成比(89.1%)明显高于其他给药方式,可能由于呈报病例多以住院治疗为主,而住院患者大部分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另外,ADR以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多见,这可能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本身以抗原或半抗原为主而易诱发变态反应有关,也可能是由于皮肤及附件损害在外表而较易观察和诊断、报率较高造成。

总之,随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大量应用,药物导致的ADR也日益增多,广大临床医护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严格注意适应证,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管,减少或者避免ADR的发生,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江华,郑霞敦.头孢菌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0):157-159.

[2] 赵向东,孙华君,王卓等.2003—2005年上海市头抱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6,6(6):440-442.

[3] 王瑛琦,江静.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监测的报告分析[J].今日药学,2009,19(3):11-13.

[4] 张向明.老年门诊病人处方用药调查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 (1):111-112.

[5] 张士洋,程军,陈志武.35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11,15(4):516-518.

论文作者:戴洁红,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4

标签:;  ;  ;  ;  ;  ;  ;  ;  

35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论文_戴洁红,张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