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情况及对实习护生的影响调查分析论文_黄亚芳,黄君,吴林玉

张家港市金港镇人民医院215631

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护理安全的认知情况,及对实习护生产生的影响展开调查分析。方法:采取问卷的形式对我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及实习护生展开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年龄、学历、职称等基本资料,以及对护理安全的认知情况等。问卷填完后及时收回,统计分析并对比调查问卷的结果。结果:在护理安全认知方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优秀率为53.6%,良好率为28.0%,合格率为14.3%,不合格率为3.6%;实习护生则分别为65.7%、20.0%、10.0%、1.3%。结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职称及学历的不同,其自身护理安全认知水平以及对实习护生产生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当带教老师的职称及学历越高,其护理安全认知水平也就越高,不但可对实习护生产生良好的影响,而且还可有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带教老师;护理安全;实习护生;教学质量

Cognitive status of teachers’ nursing safety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effects on student nurses

Yafang Huang Huang Jun LinYu Wu

Zhangjiagang City Jingang People’s Hospital,Suzhou,215631,P. R.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gnitive status of teachers’ nursing safety,and to analyze its effects on student nurses. Methods clinical teachers and student nur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surveyed with questionnaires forms whose content is consist of the basic information including age,educational background,title of teacher,the cognitive status of the nursing safety and so on.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withdrawed immediately after written,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statistical analyzed. Results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questionnaires shown that 53.6% of the teachers investigated is outstanding in nursing safety,good accounted for 28.0%,qualified accounted for 14.3%,unqualified accounted for 3.6%;while that of student nurses is 65.7%,20%,10%,1.3%. Conclusion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degree and title have different cognitive status of nursing safety,and of course their effects on student nurses are also different. The cognitive level of nursing safety of the teacher is proportional to his degree and title. Higher degree and title means higher cognitive level of nursing safety. Furthermore,higher degree and title of the teacher will have good influence on student nurs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linical teaching.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Teaching teachers;Nursing safety;Student nurses;Teaching quality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教育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护理临床教学中。作为护理教育重要环节之一,临床实习是实习护生从学生到护士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员的初期工作[1-2]。而护理安全是医院各科室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因此,人们对护理安全也愈发重视[3]。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的护理安全认知水平会对实习护生临床适应能力的培养产生直接影响,通过提升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强化对实习护生护理安全方面的教育,系统规范其护理行为,有利于实习护生的成长,保证了护生和患者的安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4]。基于此,本文对我院28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自身护理安全的认知情况,及其对70名实习护生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28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及70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28名临床带教老师中,年龄情况:26-47岁;平均年龄(32±3.2)岁,护龄情况:8-27年;学历水平:10名为大专学历,18名为本科学历;职称情况:护师9名,主管护师16名,副主任护师3名。70名实习护生均为女性,年龄为18至21岁,平均(18.5±1.2)岁;学历水平:中专45名,大专25名,共接受为期10至12个月的实习。

1.2调查方法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表,包括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评估表,以及实习护生安全行为调查表。让28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及70名实习护生现场填写调查表,结束后及时收回,问卷有效收回率达到100%。调查的内容包括年龄、学历、职称等基本资料以及对护理安全的认知情况等,统计分析并对比调查问卷的结果。评测标准具体如下:问卷得分为90分及以上为优秀;得分在80至90分的范围内,为良好;得分在60至80分的范围内,为合格;得分不足60分为不合格。其中,纳入研究的带教老师均为我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注册护士,负责临床护理教学方面的工作。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数据分别用百分比、平均数与标准差表示,并分别用Χ2与t进行检验,P<0.05,表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自身护理安全认知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带教老师的护理安全认知评分平均为(88.9±5.4)分,其中,优秀有15名(53.6%),良好8名(28.0%),合格4名(14.3%),不合格1名(3.6%)。学历及职称不同的带教老师的护理安全认知水平则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且认知水平与学历、职称存在正相关。详见表1。

表1 护理带教老师自身护理安全认知情况[n(%)]

2.3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水平对实习护生安全行为的影响

将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情况及其所带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带教老师的认知情况将学生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优秀为甲组(护生38人),良好为乙组(护生20人),合格以下为丙组(护生12人)。

2.3.1 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水平对实习护生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和护理操作技术的影响,见表3、表4,甲、乙、丙三组中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水平的不同,对实习护生工作中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和护理操作技术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5)。

表3 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水平对实习护生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的影响[n(%)]

2.3.2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水平对实习生护理不良事件处理能力的影响,见表5,甲、乙、丙三组中带教老师护理安全

认知水平的不同,对实习护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能力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5)。

3.结论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律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5-8]。经调查分析得知,我院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有:患者身份识别错误、遗漏医嘱或执行医嘱不及时、错误给药、护理疏忽与病人伤害事件等,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原因包括法律意识淡薄、安全防范意识差、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有效的沟通、临床护理带教不规范以及实习后期对护生的指导监督力度不够等。综合分析发现,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自身护理安全认知水平及其对实习护生的影响,主要受到学历及职称的影响,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得分也随着自身学历和职称的升高而升高。我院实习生为中专和大专学历,其中中专占64.28%,她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及素质水平不高,护生尽管在实际工作中有着较高的热情,但缺乏足够的综合知识及法律意识,适应能力也不够强[9-10]。临床教学过程中,实习护生护理安全方面的教育为系统、长效的一个过程。实习护生在实习时,应认真听取带教老师的意见及指导,积极自主学习,加强职业道德及安全意识的培养[11]。考虑到实习护生的学习会受到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情况的影响,因此,为有效防范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促进护理带教质量的提高,医院及带教老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科学完善的实习教学管理机制 护理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护理教育始终强调在临床环境学习的重要性。我院目前临床一线护士趋向年轻化,护理人员严重不足,带教老师都承担着夜班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实习护生进行系统的临床指导,对实习护生监督力度不够、缺乏连续性。加上部分带教老师法律意识、带教意识淡薄,对临床带教工作不重视,带教过程中没有做到“放手不放眼”,留下护理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①.医院可从学校教学大纲及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实习护生守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等规章制度,及系统的护理安全评价工具,并组织带教老师、实习护生及相关人员学习,以达到规范师生教学行为的作用。②.医院要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严格对带教老师的选拔,建立合理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③.护理部要指派专人检查带教计划的落实情况,并与绩效考核挂钩,易于加强带教老师的责任感和护理部的检查与督导。通过每月组织1次带教老师例会,及时通报护生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反馈情况,使教与学互相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带教质量及护理安全。④.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者要注重护理安全各流程环节的细节管理,不要只看结果和停留在解决问题的表面,要深入分析护理差错事故发生过程中系统存在的缺陷。鼓励主动上报,不隐瞒实情的发生,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不能及时分析和纠正解决问题,就谈不上对实习护生的预警教育,为问题的再次发生埋下隐患。当实习护生或带教老师违反相关制度时,需给予思想教育及相应的惩罚[12]。⑤.医院要建立带教人才储备机制,将在校教育人文课程的权重进行适当增加,使其作为人才梯队建设的储备[13-14]。

(2)促进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传授知识给学生,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护生的素质与带教老师的素质息息相关。作为带教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娴熟的临床护理技术,更需要其爱岗敬业,具有较强法律意识和有效的人际沟通能力,有能力在临床教学中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指导和控制学生的行为,保证护生及患者的安全。因此,①.医院要加大临床带教老师的培训力度,可通过建立学习资料室、定期组织护理前沿知识讲座、外出学习等,拓宽带教老师获取新知识的渠道。在科教兴院的大形势下,积极开展理论考试、技术比武等形式,激励带教老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带教能力。②.提高带教中的安全行为是带教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护理部要经常组织带教老师或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和职业风险意识的学习,让带教老师自觉地将相关法律知识和护理制度结合起来,提高风险意识,以严格的工作作风和慎独精神进行临床带教,减少教学中安全问题的发生。③.带教老师日常工作中要树立“患者全第一”的理念,根据护理安全十大目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落实护理核心制度,组织和参加护理不良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提升自己护理安全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在临床带教中做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向护生传授护理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和护理安全的识别能力,让护生感受到患者安全的重要性。④.带教老师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岗前培训,明确带教目标,学会制定带教计划,编写带教提纲、把握教学重点。临床工作中要善于总结,把实践经验梳理成理论,形成可操作性的指导方法,指导护生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学会防范护理安全问题的方法,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应对能力。

(3)强化护生法律意识,提高护生素质 ①.带教老师在护理工作中应因材施教,与实习护生展开科学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关爱学生;注重对其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培养,由有经验的带教老师组织护理教学活动,通过开展业务学习、病例讨论和护理查房等,督促护生多提问、多发言、多想,以提高护生的病情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和护理不良事件风险评估能力;带教过程中加大对实习护生的管理力度,时刻督导护生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对护生实施的健康教育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②要组织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和入院教育,在护理临床带教中贯穿法律知识教育,定期组织护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各班工作职责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组织相关内容考试,加强护生风险意识培训,明确护生的法律责任。③.临床带教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实习护生一定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工作,未经老师允许不得独自为患者进行高危操作;要鼓励患者参与到护理活动中,履行告知程序,避免身份识别错误、意外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带教老师在指导实习护生操作时,应说明该操作可能出现的潜在性法律问题,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实习护生建立“安全患者第一”的理念,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杜绝差错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15],保证了护生和患者的安全。④.临床工作中的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也时有发生,带教老师要告知护生工作中手卫生的重要性,操作后医用垃圾的处置方法,提高其手卫生依从性和个人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损伤和医院感染的发生。

综合上述,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既神圣又伟大,它肩负者未来护理事业发展的光荣使命。带教老师对护理安全认知水平对实习护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医院应当建立起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护理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临床护理师资队伍,同时通过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增强了护生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冷育清,秦秀丽,郝学斌,等.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现状认知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5,29(12):4600-4602.

[2]田红艳.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影响的调查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3,16(01):99-100.

[3]冷育清,秦秀丽,郝学斌.带教老师与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认知差异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12):4478-4479.

[4]杨艳,王亚莉,文红英,等.2所综合医院80后护士及实习护生卫生法律法规认知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2012,19(5B):38-40.

[5]丁秀娟,马立群,张琳.护理安全隐患及质量缺陷信息共享制度对护士工作态度的影响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8):1613-1614.

[6]刘丽杭,党勇.患者安全的概念与措施[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5,25(12):20.

[7]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渡,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245.

[8]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1.

[9]赵灵芝.带教老师对护理安全的认知情况及对实习护生的影响分析[J].特别健康(下),2014,12(07):750-751.

[10]古碧华,姜岚.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现状及其对实习护生护理安全行为的影响[J].大家健康旬刊,2014,8(04):683.

[11]张俊红,苏静,付春华,等.实习护生基础护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2014,15(09):1-4.

[12]曹雯雯,赵慧敏,田素斋,等.对护生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认知情况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3):1569-1572.

[13]骆焕丽,山慈明.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对患者安全文化及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03):111-113.

[14]钱蔚,何彩娣.带教老师对护理安全的认知现状及对实习护生产生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06):134-136.

[15]美国医疗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现状及绩效的询证评价.Word Alliance for Patient Safety.Forward Program 2008.

论文作者:黄亚芳,黄君,吴林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情况及对实习护生的影响调查分析论文_黄亚芳,黄君,吴林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