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个人的成长期在少年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习认知是对外界树立正确认知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教师应为学生学习知识打下良好基础,在此同时,还应使其养成好的品行习惯。其中就包括对小学的质疑能力进行培养,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内心的疑问,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及能力。本文纵观小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现状,并从培养学生质疑的品格、营造和谐的质疑环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及几方面对释疑评价、使学生体验质疑的成功几方面对对语文阅读过程中小学生质疑能力培养方式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语文阅读;质疑能力;培养方式
在日常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充分针对各年龄段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以引导和教学,并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导其大胆提出质疑。只有在让小学生具备认知学习的意识并主动提出学习问题后,才能够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最终使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水平得以提升。
一、小学生缺失质疑的现状分析
在目前新课程目标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针对小学生在成长的每个年龄段进行兴趣发现,从而在实践教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创造都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不能发现问题,就不能去思考,更加不会去创造,人类社会也不会进步发展 。纵观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仍旧停留在多年来养成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讲学生记这一主导模式占主流,大部分学生都是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对教师提出的方法及答案坚信不疑。
实际上,这一教学现状存在极大的问题,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本身发散性思维比较突出,对各种未知事物和问题充满了未知的好奇和兴趣,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路完全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填鸭式”教学长此以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逐步便会失去发现问题的能力,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还会失去创新能力及对问题质疑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将自己的思路强加在学生身上,应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鼓励其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除此之外,还应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对其质疑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二、语文阅读中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方式
(一)针对性培养各年龄段学生质疑的品格
学起于思,我们经常提到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人的成功在付出努力的同时,必然是浓厚的兴趣爱好占主导的,小学生的学习更是如此,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而言,对事物产生质疑是展开学习活动的基础。学贵有疑,疑问是学习的基础,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前应该针对小学阶段每个级别的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备课,找出能够使小学生树立质疑意识及品格的教学模式,通过营造和谐的质疑环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其自主质疑及质疑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质疑的成功等方式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使其明白,质疑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在这一基础上,启发式地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阅读过程中、拓展阅读过程中不断对每一个知识点提出自己的为什么,并引导他们通过家长、网络、课堂、同学间讨论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提升阅读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好奇心和动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针对性营造师生和谐的质疑环境
新时代背景下,各种新思维、新理论、新知识蜂涌而来,如何让拓展小学生接受新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兴趣,创新式改革传统教学环境和课堂模式,是我们当前需要思考和必经的路子。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以教师为中心,对教师提出的思路坚信不疑,这一教学情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便失去了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自教育改革推行落实后,明确提出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成绩的提升及良好品质的养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为其营造良好的质疑环境,在创建质疑教学环境时,教师应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年龄段教学摸底,分接受能力进行教学备案。与此同时,对学习基础差的学会逐渐提升难度,尽可能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知道学习是有趣的事情。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鼓励其大胆提出内心的疑问。教师应以身作则的引导学生形成质疑意识,与其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知识,通过这一方式得出研究结果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对经常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奖励,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教师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环境外,还应使其学会质疑方法。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通过题目能够对全文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题目进行设问;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习阅读文章,将其学习注意力放在深入研究文章内容上,因此,对针对性较强的问题提问,缩小范围,使其明确阅读要求及目标,能够对文章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阅读学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段落、句子、词语关联起来,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不然,将无法对文章表达的内容进行深刻理解。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中蕴含深意的语句进行钻研,并提出质疑。在钻研文章关键语句时,应以特定的语境及写作背景为基础,不可望文生义;在一篇文章中,作者会通过某些描写手法增强描写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章反问处提出质疑;比较是树立认知的主要方式,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理解手段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挖掘看似寻常语句中的深奥含义,不能能够提升其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还能使其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小组合作探究,鼓励自主质疑、释疑
在课堂上,学生阅读结束后会提出质疑,在对问题进行筛选后,应学会解释疑问。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其质疑及释疑的能力。教师可组织组内学生相互提问、解答,相互考评,尽可能与组内同学合作解决内心的疑问,还可以在分组讨论结束后排除一名代表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质疑沟通,同时,教师应对自主解释疑问的小组给予鼓励与奖励。这一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其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质疑的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有直接影响,教师应通过营造学习环境、分组教学、引导质疑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潜能,掌握其思维方式,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使其成为一个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韩淑平.浅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3):147.
[2]吉红梅.浅析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18(3):52-55.
[3]何彬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质疑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0):71-72.
[4]李颖,包海裕.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11):102-104.
[5]杨平翠.论农村小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质疑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61-62.
论文作者:刘庆宝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语文论文; 使其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论文;